谁能评价一下《寄生虫》这部电影?

元气满满2020


《寄生虫》这部电影刚出来时我就很看好它,不出意料,就在昨天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这也是韩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拿到这么好的成绩,这部电影影响很大。接下来就由我从宏观和微观两大角度去赏析这部电影。

宏观的角度看《寄生虫》

《寄生虫》这部电影为什么深刻而又出彩呢?因为它是少有的不着重刻画人性而是努力去刻画社会阶层的电影。这部电影着墨于刻画两大阶级——穷人阶级和富人阶级。绝大多数电影都是描写人性,通过揭示人性达到传达电影主题的作用。比如《教父》、《肖申克的救赎》等等优秀电影,但是《寄生虫》反其道而行之。

导演奉俊昊直接将影片中的人物都脸谱化处理,在电影中,我们发现穷人就是穷人的样子——自私、精明于世、斤斤计较、消极堕落等等。而富人就是富人的样子——冷漠、伪善、体面、奢靡等等。电影中的一个个角色都代表了一个个的符号、印记。电影中这些角色的职业与性格都过于具有代表性,可以说穷人一家就象征了整个穷人阶级,富人一家亦然。

人的个体差异性被无限缩小,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整个社会。这种处理方法,就使得电影非常深刻。可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电影中刻画的那个阶层。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轨迹都受到社会的钳制,仿佛评价一个人只需要看他/她到底是哪个阶层即可。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无助的,没有人性的。这也难怪影片中富人对于穷人的漠不关心略有嫌弃,穷人对富人的表里不一、贪图占便宜。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怪物跃然纸上。它庞大无比,渗透到生活每个角度。它吞噬人性、它残酷无情。而这个怪物在所有国家都存在,这很可悲。这部电影不仅仅象征了穷人与富人的社会,它也象征了韩国与美国的关系,只不过此时韩国是政治和军事上的穷人,而美国则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富人,其辛辣的讽刺令人不寒而栗。

微观的角度看《寄生虫》

第一:电影的名字。电影这样一个名字配合电影的故事,仿佛指明如果穷人不寄生于富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事实上也是如此,虽然穷人一家的妈妈以前是优秀运动员、女儿很有绘画天赋,爸爸和儿子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们却生活在地下室苦苦挣扎了多年。机缘巧合下和富人搭上关系才有像样的生活,实在是可悲与无助。

第二:穷人的讲究与富人狗的讲究。电影中社长的小儿子闻出来穷人一家人的味道都一样,为了不穿帮。一家人想到了用不同的洗衣粉、洗衣液来洗衣服。而与此同时,富人一家外出露营前,女主人特意嘱咐管家妈妈他们家的狗要吃不同的狗粮。这二者的对比实在是令人心酸。

第三:大雨。一场滂沱大雨,穷人一家的原先居住的地下室几乎被淹没,狼狈不已。而富人的儿子则为了体验露营,则故意带上帐篷在院子里感受露营的感觉。

第四:气味。电影中气味是一个很重要的点。社长小儿子闻出来穷人一家气味都一样,使得一家人很狼狈。社长和他妻子也觉得他们身上有味道使得他们无比自卑。最后也是因为社长因为味道的一脸嫌弃,穷人爸爸痛下杀手。气味就是贫穷的味道。

第五:转运石。这块石头是电影一个很重要的隐喻,穷人一家因为这块石头进入富人一家,时来运转。滂沱大雨时,穷人的儿子也第一时间在被淹没的地下室家里找这个石头。似乎它代表真正的转运。之后,穷人儿子用这块石头准备杀死前女管家的丈夫灭口,似乎这块石头给了他力量,给了他为了生活在体面生活中不择手段的动力。最后儿子也把这块石头扔掉,彻底破灭了进入富人阶级的心。

电影中还有其他很多细节,比如前女管家丈夫的经历,他其实是高材生,但是依然是一个寄生虫。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分析这部电影,不难发现这是一部精心制作的优秀的电影。它有宏大的格局,也有细致入微的细节。也难怪它会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创造韩国电影界的历史了。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感触会更加深刻。


影视音乐舞台


看完《寄生虫》我有一个想法,这电影在我看来不是讲的阶级事,而是韩国这个国家的事,朴社长一家人,给我的感觉从头到尾流露出两个字:美国!儿子的印第安游戏,女儿还专业找一个外教英语的辅导老师,他自己媳妇时不时偶尔说几句英语和社长交流,还有社长办公室的美国奖状,这一家象征着什么?这一家是搬过来的,在搬过来之前上一家是为了防止北边而修的地下室,这和那个年代韩国史是对应的,还有一个细节,假装美国留学回来的妹妹去应聘,嘴里哼着小曲是《独岛是我们的领土》,给我的感觉这部剧就是寄生的是韩国自己。



宁村男孩


韩国电影《寄生虫》最让人震撼的就是电影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穷人不再努力了”。

无论从一开始偷工减料的制作披萨饼盒子,到后来靠着坑蒙拐骗“寄生”在别人家里,这家人从来没有想过认真干活来挣钱养家。

而这种“穷人不再努力了”反映的是韩国社会极大的贫富差距,以及蕴含的社会矛盾。二战之后,在美国的支持下,韩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88年汉城奥运会成功举办强烈的刺激了韩国经济,使得整个国家在九十年代开始融入世界,并且在1995年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 1996年金泳三政府宣布加入OECD(国际经合组织),标志着韩国加入发达国家俱乐部。

然而韩国经济的特点是国家资源集中在寡头手里,他们依靠着与政府的特殊关系而取得资金和市场。出现了以三星为代表的综合性寡头集团,这些寡头集团几乎涉足韩国社会方方面面,控制着韩国经济。这样的经济生态必然导致贫富分化,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电影《寄生虫》中穷人家的孩子从自家破败的贫民区走入别人家整洁的富人区,看着那幢自己八辈子都住不起的豪宅,你让他作何感想?

当穷人不再努力,富人就该紧张了,一个社会如果无法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必然滋生“寄生虫”。韩国人在位电影《寄生虫》获得奥斯卡奖欢呼雀跃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电影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更多别具一格的电影评论,请关注“碟碟不休的Kevin”。


碟碟不休的Kevin


《寄生虫》讲述了原本无业游民的基泽(宋康昊饰)一家四口,在儿子伪造大学学历成功应聘一个富人家庭做家教后,一家人“集体出动”混入豪宅寄生上层的故事。

影片对贫富、阶层的高度戏剧化对比很容易让人想起去年的《燃烧》,影迷群里还引起了一阵关于《寄生虫》和《燃烧》孰优孰劣的争论。

我认为,两部电影虽然主题相对一致,但定位与风格不同,大可不必非得做一番硬性比较。

《燃烧》是留白多、可供解读空间大的偏向哲学性的电影,而《寄生虫》属于主题在先,然后用精密的影像细节和象征符号去填充的通俗电影。

这些天,关于《寄生虫》的长篇分析文章已经出了一大堆。

为了不再重复过多,我特意挑选了10个关键词,来帮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部年度高分作。

还是要强调,《寄生虫》是一部技术性很外显、细节很丰富的通俗电影(甚至像漫画),只要认真看,相信你能解锁奉俊昊导演的用意与“套路”。

一定意义上,看《寄生虫》,可以找回到所谓“看电影”的意义与乐趣。

片名《寄生虫》很好地概括了整个故事,原本贫穷无业的基泽一家四口通过接力行骗的方式一一被上流家庭雇佣。

为了表现他们的这层寄生身份,导演用了很多关于“虫”的意象来做铺垫与暗示。

影片开场,住在半地下室的基泽在打开一袋面包时,发现桌上有一只灶马蟋,随后用手指弹开了它。

灶马蟋是一种常栖于灶台、杂物堆、阴湿地的昆虫,这是片中第一次出现虫子意象。

街上在喷杀虫雾,基泽一句“别关窗,顺便杀死屋里的虫子”,没曾想,一语成谶。

结尾,当从地下走出的女管家丈夫被刺死的时候,沾着血的手上趴着一只苍蝇,一首一尾形成呼应。

除了这些生物学意义上的“虫”,大雨之夜主人突然回家时,四人慌乱藏入桌底、床底的样子也老鼠蟑螂一般,宋康昊还有在地上匍匐爬行的动作。

关于“虫”的意象下文还会有补充。

电影开篇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扇窗,一扇可以平视看到街面的半地下室窗。

在将近30秒的静止画面里,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街上的行人、车辆,还有垃圾堆。显然,这是一个底层人聚居的社区。

窗,连接了外部世界也交代了内在心里。

一家人窝心又无奈地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看到醉汉在他们窗户边撒尿,也敢怒不敢言。

等到基泽一家人全部混入豪宅且主人外出露营时,他们假装是主人一样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透过一扇大大的落地窗独享着外面宽阔怡人的绿树与草坪。

导演让基泽正面镜头,说出了一句“挺有格调的”。

而有了工作有了钱的一家人,在回到自己的半地下室时也有了自信。

当看到醉汉再次在窗边撒尿时,儿子出去教训了他一番,透过女儿的手机屏这另一扇“窗”(这段是慢镜头),一家人哈哈大笑。

楼梯

《寄生虫》是关于韩国社会贫富阶层的,底层仰望上层,上层漠然于下层。

为了在视觉上表现这一点,导演奉俊昊突出了一个意象与一个方向,那就是楼梯与“上下”。

片中各种各样的楼梯与台阶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

基泽一家所在的社区外面是一段高高的台阶、儿子第一次进入富人区时要一路上坡;

富人家里的楼梯频繁出现,当然也包括那一条通向隐秘地下的高高的石梯。

镜头方向与画面内部人的动作方向上,基泽一家人初次进入豪宅时要么用仰拍;

要么表现人物走上楼梯,代表着底层进入上层。

而在他们后来逃窜时,则多用俯拍表现渺小与狼狈,对应虫的状态。

最鲜明的一点体现在大雨之夜,逃出豪宅的一家人沿着坡路、街道、台阶、地下隧道一路落荒向下。

那灰溜溜的样子简直就像被大雨冲刷的老鼠,顺着往低处流的雨水一步步被冲回到阴湿的地下巢穴。

气味

《我不是药神》里卖假药的江湖骗子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那么套用在《寄生虫》里就是,穷人再怎么伪装,也掩盖不了穷味儿。

气味是贯穿全片的关键词,也是区别阶层、识破阶层的凭证。

富人家的小儿子曾凑近他们每个人闻了闻后说“一样,他们有一样的味道”。

基泽的女儿则一语点透,这不是衣服的味道,是半地下室的味道,只有离开这里才能摆脱。

豪宅主人朴先生与妻子在沙发上大肆谈论着基泽身上的气味(基泽正躲在桌底),并说是搭地铁时才能偶尔闻到——“搭地铁的人有种特殊的味道”。

为夫人开车时,基泽临时换上的旧衣服的味道也让夫人轻捂鼻子并打开了车窗。

而结尾老实巴交的基泽之所以突然对主人提刀相向,正是因为主人在翻动全身是血的“地牢男”身体时捏住鼻子的一刻,气味的歧视瞬间将他激怒。

景观石

开场不久,基泽儿子的同学送给他们家的那块景观石是另一个贯穿全片的意象。

景观石是来自富人家庭里的物件儿,对于一个连饭都快吃不饱的底层家庭来说,显然太无用了,所以妈妈会说“还不如送点吃的”。

但也正是这块石头,让基泽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寄生上流暂时摆脱贫穷饥饿,变成了一个好运之物。

然而当一家人在大雨之夜被“赶”回地下的家,儿子竟然发现这块石头渐渐浮到水面,方才意识到他的同学是在骗他(正因他是构不成威胁的穷小子才找他帮忙为富家女代课)。

于是儿子将假石带在身上,并成为了击杀女管家一家的凶器,结果被“地牢男”反杀,儿子被这块假石砸成重伤。

最后,景观石被伤愈后的儿子放回河中,复归自然。

网络

前面提到手机作为一扇“窗”,其实除此之外,手机在电影中的作用,还在于穷人们依靠手机依靠网络获得了进入上流家庭的凭证。

如一开场就是搜索WiFi信号,一家人跟着跟着网上学叠披萨纸盒、儿子的大学文凭是用PS伪造;

女儿用刚刚在网上搜到的艺术心理/艺术治疗的知识成功应聘美术家教,父亲学驾豪车时儿子在旁用手机上网搜索操作指南。

开放便捷的网络看似打开了一个平坦、平等的世界,穷人蜷缩于最底层也能获得同样的信息。

但现实中他们仍然是无力的,那种被诱惑一番然后无所改变的落差更是巨大,美梦一场。

地下世界

《寄生虫》里有垂直的三层世界,地上的富人世界,光鲜明亮,半地下的穷人世界,凌乱潮湿,藏于地下的无名世界,阴森恐怖。

这种空间壁垒的设置、人群层级的划分在奉俊昊导演的《雪国列车》里有过直观的横向展现。

其实早在奉俊昊的处女作《绑架门口狗》(1996)里就已经出现了隐藏的地下世界,就是那栋居民楼下流浪汉与保安居住的地下室。

与《寄生虫》里豪宅“闹鬼”相似,《绑架门口狗》里住在地下的保安也说,他经常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每晚好像有人在哭”。

多说一句,《寄生虫》里提到的地铁的味道,可以在这部处女作里找到呼应。

Pretend

影片是典型的三幕结构,前三分之一的篇幅表现的都是一家四口怎样骗入豪宅,期间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就是“假装”(Pretend)。

比如儿子在朋友的建议下假扮名校大学生,他教的是英语,上课时还特意让富家女用“Pretend”造句。

片中还有一家四口为了不露马脚而在家里备好台词进行场景模拟的排练场景,可谓是一场大型表演秀。

一定意义上也与电影本身形成了互指。

致敬

奉俊昊是一个十足的迷影导演,自十几岁便立下了当导演的目标。

因此,从《寄生虫》的故事与形式里可以看到众多前辈大师的影子。

奉俊昊选CC,吐槽好基友朴赞郁

如韩国影史经典——金绮泳的《下女》(1960),同样是对揭示阶层关系极具视觉表现力的一部作品;

《下女》,楼梯

奉俊昊的偶像黑泽明导演的《天国与地狱》(1963),英文名为《High and Low》,也是《寄生虫》的前身。

那个总是一身印第安装扮、喜欢射箭的富家小男孩,是不是致敬《天国与地狱》呢?

另外,两获戛纳金棕榈的日本名导今村昌平一系列表现底层如“蛆虫”般生存的《猪与军舰》(1961)《日本昆虫记》(1963)也与《寄生虫》有渊源。

Bug

《寄生虫》是讲虫,那么我们最后就简单说一下另一种“虫”,即所谓的bug(漏洞)。

最近关于《寄生虫》是否真正撑得起戛纳金棕榈以及剧情逻辑上的bug是一大争议点,比如富人怎么这么蠢、太过巧合、隐喻变明喻等等。

“如果我有这么多钱,我也很善良”

其实是否称之为“bug”,看你怎么理解。

仍是回到最开篇的话,《寄生虫》的高度戏剧化是刻意追求的,不能完全用现实逻辑去对应。


超级科学奶爸


地上的光鲜掩盖不了地下的污秽——无论是生活还是人。能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四项大奖,自然不是吹出来的。单说最佳原创剧本这一点,确实眼光独到。

电影讲了一家四口,因为机缘巧合以及不是巧合的机会,全部聚集到一个富人家庭做事,过着阳光明媚的优雅轻松的生活的故事。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贫穷。一家之主的父亲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选择投机取巧。那自然悲剧。一家人住在肮脏不堪,连WiFi 都没有的地下室,他们居然可以想出在逼仄的空间里各个角落去搜寻网络信号的奇葩主意。街道消毒,气味之浓烈,家里的父亲居然说不要关窗户,可以免费给家里消毒。他们家的窗外就是酒鬼之类撒尿的地方,如同直接在他们头上撒。所以他们身上永远有一股相同的味道,这股味道带给他们心理上最强烈的屈辱感,导致那个懒惰却又有人性的父亲刺出了这部影片的最后一刀。

关键不是一家人这样悲剧,在那个富人家庭豪华住宅的地下室,居然还有一个“寄生虫”——被他们挤走的那个保姆的老公。因为躲债,因为无处生存,所以可以在这样憋闷的地方一住四年。

这个豪华住宅里的主人们,也不正常。不想读书的女儿,心理受到刺激的小儿子,漂亮的全职家庭主妇的女主人,高高在上的男主人朴社长。激烈的冲突——人性的,阶层的,血淋淋地上演。

剧情没有噱头,没有粉饰。你看见的就是生活的真实。每一个人物你不能简单评价好与坏,他们就是真实的有着复杂人性的人。

总之,影片揭开了富裕、光鲜背后的另外一种生活,这种生活,这种生活里的人性,活生生地存在着。比如,那个无业游民的父亲,继续寄生在那个富人的地下室里,等待着他的儿子。





lux汪


《寄生虫》获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2019年还拿下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影片由拍摄过《杀人回忆》的奉俊昊执导,青龙影帝宋康昊主演。

《寄生虫》海报把所有人的眼睛都蒙上,着实让人觉得诡异又恐惧,然而,这并不是一部恐怖血腥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阶级矛盾的电影。

作为穷人连穿鞋的资格都没有,故事讲述的就是两家地位悬殊的人,因穷人长子到企业家朴社长家里给他大女儿做补习老师展开,最后演变成一家人寄生在这个富有的家庭中的故事。因为“气味”,最终穷富两方的矛盾开始爆发。

故事开篇就看到贫困户基泽一家住在半地下室,常年阴湿,没有WiFi信号只能跑到厕所蹭令居的,还经常有醉汉对着他们的窗外撒尿呕吐。一家四口全家没有一个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能靠折披萨盒子来维持生计。

看到这,可能有些观众会对他们抱以同情的态度,而事实上,他们却贪婪懒惰,不够善良,当然,现实生活不允许他们善良。

剧情开始反转,哥哥基宇在朋友的帮助下,让妹妹PS了假学历,去了一家富人家里做家教,并逐步在一切巧合却又不巧合的机遇下,陷害司机、保姆,让自己的父母、妹妹一共去了富人家顶替了富人的司机、保姆和家教。看似他们一家四口过上了“富豪”的生活,住上了豪宅,可是,因为骨子里的“气味”,最终没能逃过一场生死搏杀。

剧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对话是:

穷人家父亲:太太(富人家女主人)很单纯又善良,有钱却很善良。

穷人家母亲回答道: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懂吗?如果我有这些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超级善良。

是啊,有钱人本来就很单纯,没烦恼。有钱人家的小孩连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如果不是因为贫穷,谁愿意做那个贪婪的人呢?

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看,善良虽然是天生的,但是却能因为后天的物质条件而被动选择是否善良。

再来看看富人一家,善良美丽却又多疑敏感的女主人,稍有自负傲慢却还挺善解人意的男主人,性格单纯却又恋爱脑的女儿,聪慧可爱却又古怪的儿子。其实富人表面光鲜亮丽,他们何尝又没有自己的烦恼呢?

因为气味,富人男主三番五次强调基泽(穷人家的父亲)身上有一股异味,很难闻,但具体又说不出什么味道。

看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是长期居住在地下室的气味、蟑螂老鼠的气味、底层的气味。

你看,这就是上层对底层的歧视,充满着偏见。最终彻底激怒基泽,将富人杀死。

观影过后,引人深思。贫穷或许可怕,但不愿意努力,一直当寄生虫更可怕。

而富人何尝也不是寄生虫呢?附着于穷人榨取他们身上的价值来维持其生活。

但是,阶级矛盾一直存在,尽管富人他们拥有良好的教养,可是,他们并不关心,那些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人,会拥有怎样的生活和命运。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

而穷人因为温饱而选择的不善,是否能够被原谅?当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们的时候,是否有想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剧情没有噱头,没有粉饰。你看见的就是生活的真实。每一个人物你不能简单评价好与坏,他们就是真实的有着复杂人性的人。

总之,影片揭开了富裕、光鲜背后的另外一种生活,这种生活里的人性,活生生地存在着。比如,那个无业游民的父亲,继续寄生在那个富人的地下室里,等待着他的儿子。

这部影片最过人之处在于,敢于抨击社会阶级矛盾的现状,引人深思;也敢于阐述人性中的善与恶,也许并没有善,或许只是一种选择。

影片以此来警醒社会,这才是最大的作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反思、警戒,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美好、和谐。也许我们能做的还少,但是生而为人,必定是善良的,不是吗?





Doris说娱乐


一直有关注这部电影,昨晚终于看到了,很欣慰,作为韩国首部拿下金棕榈奖的电影,我对此充满期待,而且里面集结了多位实力派演员,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从海报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阶级的电影,作为穷人连穿鞋的资格都没有,故事讲述的就是两家地位悬殊的人,因穷人长子到企业家朴社长家里给他大女儿做补习老师展开,最后演变成一家人寄生在这个富有的家庭中。

故事的开篇进入我们视野的是贫困户基泽一家,住在半地下室,经常有醉汉在家门口尿尿呕吐,手机连个WIFI都要跑到家里的制高点马桶旁边来蹭邻居的,全家都待业,靠给披萨店折纸盒子来维持生计,还总是被披萨店的员工刁难。电影一开端的镜头模式就是固定地面,然后从上往下移动到长子(基宇)身上,他拿着手机满屋子的找WIFI信号,这点很类似于隔壁的老奶奶带着孙子来你家问WiFi的场景,其实这里只是想说明这家人连基本的网络费都没能力承担,而且是住在韩国底层人民都会住的半地下室的房间,潮湿,多虫等。看过《请回答1988》的人就知道成德善一家就是住在半地下室的,但电影中似乎显现的更加的极端,父亲基泽(宋康昊)看着街上免费消毒的人来了也希望开窗来给家里杀杀毒。一家人就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生活了多年,全家都寄希望于长子身上,故事发生转折就是长子的朋友要去国外留学,拜托基宇(崔宇植)去朴社长(李善均)家面试课外老师,于是一个充满谎言的故事就展开了。

故事埋下了多个伏笔,从故事的一开端,披萨店老板来收盒子的时候,兄妹俩都知道披萨店有个小伙伴离职了,其实这里我个人认为是兄妹俩用了手段才导致其离职,这也为后面他们利用同样的骗术让尹司机以及前保姆离开而埋下伏笔。富人一家住的地势很高,基宇一进大宅,便被豪宅的气势所震撼,管家介绍说大宅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南宫设计,移民后转卖给了富人。面试进行的很顺利,基宇第一节课便让多惠做题目,凭借着自己复读多年的攒下的应试技巧,成功地唬住了native女主人,获得了家教的工作。

基宇听女主人说,家里的小儿子多颂很调皮气走了好几位美术老师,便顺势将自己的妹妹基婷介绍给了女主人当美术家教,当然是包装一番之后“Jessica, 伊利诺伊,芝加哥,独生女,艺术硕士,堂兄的同学”,而基婷利用谷歌来的艺术心理疗法,取得了单纯简单又经常一惊一乍的女主人的信任,拿到了美术家教。

然后在基婷抓住机会,在朴社长的司机送她回家的时候,偷偷把内裤丢在座位下,朴社长不久之后发现,以为司机和女朋友在自己的车上做不可描述之事,便找了个借口把司机辞了。这时候基婷抓住机会,把金爸爸作为伯父的前任司机介绍给了朴家。而神奇的是,金爸爸开车很稳,最后胜任了司机一职。

接下来最难搞定的便是管家了,作为一个经历两任主人的管家,深受主人信任,最后金爸爸和儿女们利用管家对蜜桃过敏的体质,让女主人以为管家得了肺痨,最后成功地搞掉了管家。金爸爸也顺势给朴社长介绍了一个家政公司,金妈妈顺利拿到管家一职。这样,金家四口便算是寄生在了朴家。到这里,故事还是喜剧,说起来就是老谋深算又各个身怀绝技的穷人算计傻白甜富人的故事,一环扣一环,没有差池,朴社长解决了待业的金家老小的就业问题。

趁着朴家一家为多颂生日出去野营,金家一家四口在朴家的豪宅中喝酒庆祝,晚上开始下暴雨,正当全家畅想未来的时候,门铃响了,全家紧张的安静下来,发现摁门铃的是前任管家,恳请金妈妈开门,因为自己有东西落下。金妈妈心软,或许是心虚,便开了门。然后故事便开始走向惊悚片。

原来管家落在朴家的东西,是藏在地下室的丈夫,因为破产躲债深藏地下室四年,而朴社长一家并不知道这个地下室的存在。正当金妈妈打算报警的时候,藏在后面的金家人露出了马脚,管家威胁要告诉朴社长,两个底层家庭在这时候展开了对峙,这时候导演还明戳戳讽刺了北朝鲜。家里电话响起,原来主人一家因为暴雨没办法野营,正在赶回家里,一阵打斗之后,最后金家人把前任管家和丈夫关在了地下室。

来不及逃出的金家父子只能藏在客厅的茶几下,弟弟多颂非要在这个雨夜,在草坪上野营,朴社长和太太决定睡在客厅的沙发上,还上演了一场非常尴尬的不脱衣服的床戏。朴社长闻到了客厅里面的一股“司机和管家都有的味道”,不禁吐槽起来这股穷人的味道已经对于他们的生活造成了越界。

在一阵心惊胆战中,金家人成功地撤出了朴家,在雨夜中一路狂奔,发现处于地势最低端的贫民区已经遭水灾,自家更是被淹没,基宇从屋中抱出了那块石头。睡在体育馆的他们问父亲有什么计划,金爸爸说“没有计划便不会失望”

朴太太打算在第二天为多颂举办生日party,基婷和基宇作为家教受到了邀请,而金爸爸作为司机要去加班。基宇在和多惠接吻后,拿着石头走向了地下室,打开了地下室门,没想到被管家的丈夫反杀,被石头敲碎了脑袋。穷凶极恶的管家丈夫拿着刀走进众人欢庆的草坪,一刀刺向基婷的心脏,又转向金妈妈,金妈妈和他奋力搏斗,众人大惊失措,多惠也发现了头破血流的基宇并把他背到了外面,慌张的朴太太让他们开车送基婷和基宇去医院,金爸爸愣住了,在将钥匙抛给朴社长的时候,钥匙不慎被倒下的管家丈夫压在身下,在受不了穷人气味的朴社长掩着鼻子翻开管家丈夫的尸体,就像是翻开一块烂肉时,金爸爸竟然用刀捅向了朴社长。

最后,朴社长和妹妹基婷都死了,金妈妈和基宇被起诉但是最后免于受罚,而金爸爸逃走了。基宇会爬到山上遥望那座已经换了主人的豪宅豪宅,通过解读点灯的莫尔斯密码,知道了金爸爸原来躲藏在那个不为人所知的地下室,趁着豪宅换主人埋藏了因为失血过多死在地下室的前管家,偶尔从地下室溜出冒着生命危险偷一些食物。而基宇,也有了目标,幻想着自己能够挣大钱,买下那座豪宅,让父亲光明正大的出来。

在这部电影中,富人朴社长一家,除了有一些简单,还有对穷人身上那股“穷酸味”有一些敏感之外,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他们有着很好的修养,即便是解雇员工不会直接说出理由,对穷酸味不满也不会当面提出,也许正如金妈妈所说“如果我要这么有钱我也会善良”,反观都住在地下室的金家和前管家为了这些资源争的头破血流,毕竟穷人的资源太有限,关乎吃饭问题,而富人,他们已经拥有很多,并不会在意这些,直接选择了漠视。也许是这种潜在的漠视,刺痛了金爸爸最后一点自尊,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刺痛金爸爸的在剧中一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当富人夫妻二人在沙发上讨论他时候,说他身上有一种搭地铁才会有的味道,这是潜意识里面的一种对穷人的鄙视。

第二次是当家里遭遇涝灾之后,在体育馆休息了一夜之后还不得不去加班,在路上他载着夫人,偶然间散发出来的味道,摧残了他的自尊心。

第三次就是男主人叫他穿上印第安服饰为其儿子庆生时,略带有强迫的语气,对穷人的看不起,让他开始对男主人从感谢转变为愤恨。

最后摧毁他去刺杀男主人时,是面临女儿基婷已经被杀在地下,满身血的时候,男主人要的只是车钥匙,当车钥匙落在管家丈夫身下时,他翻看尸体拿钥匙的瞬间,类似于去大便池拿一样,这让金司机冲破了心里的牢笼,他要去报复男主人。

贫富差距和阶级差距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会听到保姆对雇主家做出很不利的事情甚至是命案,花钱买穷人提供的服务,似乎是富人的一种普遍行为,之前在贫穷中快乐的金家,在进入富有的朴家的生活后,他们的想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基宇甚至和多惠谈恋爱,幻想着自己也能跻身上流阶级。但是这层隔阂始终存在着,气味是一种外在的体现,而富人的漠视尤为甚,尽管他们拥有良好的教养,可是,他们并不关心,那些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人,会拥有怎样的生活和命运。






清风潜入夜


这是韩国电影拿下的第一个金棕榈奖,也是继2018年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之后亚洲电影再一次荣获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寄生虫》由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执导。

对于奉俊昊,可能很多国内的小伙伴并不是很熟悉,但提起他的作品或许大家都有所耳闻。

就比如说《杀人回忆》、《汉江怪物》和《雪国列车》。

其中《杀人回忆》更是让奉俊昊一举拿下了第2届韩国电影大奖最佳排行榜第123名。

不少影迷评价韩国电影“文有李沧东,武有奉俊昊”,足见其地位之高。

《寄生虫》

而这部《寄生虫》也不负众望,在戛纳电影节一经上映场刊评分便高达3.5分,受到了评审团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再加上国内一些影评人老师的推崇,豆瓣评分更是不俗,9.2分的综合评价,其中五星好评达到了67.5%。

其实整体看来,《寄生虫》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备戛纳电影节的卖相。

因为以往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总是晦涩难懂,意味深长。

而这部《寄生虫》虽然也充满了对于社会问题的隐喻,但相对来说比较商业化,这也让它的戛纳之旅更加传奇。

《寄生虫》

故事围绕着两个身份、地位、背景都差距悬殊的家庭展开。

生活在简陋地下室里的基泽一家,四口人几乎都是无业游民,身为一家之主的基泽更是整日游手好闲。

直到积极向上的长子基宇通过同学的推荐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里应聘家教。

为了应聘成功,他为自己编造了一系列豪华履历,就连文凭也是伪造的。

自此,这两个天差地别的家庭便被卷入一连串的意外事件当中。

《寄生虫》

经常观看韩国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先欢乐,后悲伤,这是众多韩国电影一贯的作风。

这部《寄生虫》也不例外。

电影的前半段以欢乐为主,基泽一家人为了“寄生”在朴社长家里“不择手段”。

甚至从一开始的基宇被雇用,变成了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朴社长雇用。

《寄生虫》

可随着一场大雨的冲刷,电影的基调也随之改变。

先前的欢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尽的悲伤。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观众的心情反差巨大,不免跟随着片中人物的经历发生变化。

就像我们常说的“先给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这部电影则是“先给一个甜枣,再给一个巴掌”,这种感觉让人难以释怀。

《寄生虫》

导演奉俊昊近些年来的关注点始终在阶级差异和阶级矛盾上。

在《寄生虫》里,这个社会问题被表现得更加明显。

朴社长的小儿子多颂明明在绘画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却被父母当成天才。

基宇和妹妹基贞明明能力很强,却始终受困于贫穷,抬不起头来。

可见阶级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成年人身上,在孩子身上也一览无遗。

《寄生虫》

似乎穷人家的孩子不管多么聪明都无济于事,富人家的孩子哪怕再愚钝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或者说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看到这儿,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愤愤不平,包括小麦也想问一句:凭什么?

然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真相。

《寄生虫》

那么片名“寄生虫”所指代的究竟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呢?

有人说表面上指代的是基泽一家代表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实则是指代朴社长一家代表的上层人士。

就个人而言,小麦觉得一半一半,因为这两个家庭的行为都不能让人苟同。

基泽一家人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他们的遭遇固然让人同情,可从一开始,他们的做法就大错特错了。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应该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不是依靠耍小聪明、不择手段。

《寄生虫》

基泽一家四口四肢健全,然而影片开始,他们游手好闲,全然没有想要改变的意思。

直到基宇的同学带来了朴社长家招聘家教的消息,他们才觉得机会来了。

伪造的文凭,编造的履历,赤裸裸的欺骗。

趁着朴社长一家人不在家的时候,在豪宅里狂欢,享受着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包括后来一家四口全部受到朴社长的雇用,也都是因为女儿基贞精心设下的骗局。

《寄生虫》

正因如此,基贞的死才让人惋惜不已,她是一家人中最聪明的一个,最后也背负了所有的罪孽。

凭借她的才能和聪颖,如果脚踏实地,从事正经职业,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可惜她把自己的能力全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小聪明又怎能滴水不漏、瞒天过海呢?

在社会中,我想很难达到身份地位、财富都人人平等的程度。

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让别人看不起,我想这就是一种平等。

《寄生虫》

而朴社长一家,他们自认高人一等,看不起穷人,是整个社会的“寄生虫”,这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上层人士的其他感官都很迟钝,唯独嗅觉十分灵敏。

基泽一家刚刚在朴社长家里全员入职,就被多颂识破了。

他们以为是廉价的生活用品散发出来的气味导致穿帮,其实不过是因为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出卖了他们。

《寄生虫》

基宇曾多次询问家人和朴社长的女儿多惠,自己站在这一群上流人士中间违和吗?

为什么?因为他对于自己伪装的身份并不自信。

在朴社长家里工作之后,基宇无时无刻不带着朋友送来的那块“镇宅石”,哪怕睡觉也要抱着。

为什么?因为他害怕自己伪装的身份会穿帮,或者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直伪装下去,他不安心。

可见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阶级的差异在他们的思想里全都根深蒂固。

《寄生虫》

他们不曾想过,同生为人,哪里有尊卑贵贱之分?

富人就可以为所欲为,穷人就必须苦苦挣扎吗?

凭什么,又为什么。

就像影片结尾,当基宇将那块“镇宅石”放进水池里之后,才发现它与其他石头并没有什么不同。

也暗示了当你脱下华丽的外衣,或者洗尽铅华,人与人的本质相差不大。

《寄生虫》

如果阶级差异难以改变,穷人如何得到尊重?我想很简单。





萊伯尔影视


看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少有的一看就不想停下来的剧情。总感觉自己被大众化的点评迷惑,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正不正确,随不随大流,其实啊,每个人看电影都是根据自己所欠缺的,自己所经历的,达到一种代入自身的感觉。

这个电影,让我从头到尾在意的好像是“那种气味”听小男孩第一次提起“气味”那家的女生回答说是地下室的气味,我所理解的“气味”好像是一种生活方式,那种腐朽的生活方式,明明在同一栋房子里面生活,不同的人住进去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一家人在原本房主出去露营的时候,在房间里的生活方式完全是在地下室的生活方式……原来是人在一种环境下长期生活下去就会腐朽麻木不思进取。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看过的一篇香港的报道,好像大家都在埋怨这种生活方式,完全没有考虑到现实,这个报道是关于几个高层领导与住在“棺材房”的从事于各种工作的员工相交换生活,在交换之前领导都不能理解那种生活方式,归结于不够努力不积极向上,交换过后发现,一天的工作疲惫不堪,可是挣到的钱才勉强足够最最最基本的生活,然而没有任何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就好像日子一天一天的熬过去了,也习惯了那种生活方式……说到这里让我又想起了《当幸福来敲门》这个电影。同样的无法改变,生活往往让人麻木不仁,可是很少有人努力到了最后一刻,我始终相信如果结局不是幸福的,那可能是还不够努力生活,回到这部电影,如同电影名《寄生虫》在舒适的环境里 幻想着这都是自己所拥有的,我不觉得住地下室的两家人可怜,他们好像在重复过着之前的生活……我反而觉得那一家富人比较可怜,就如同我们现在,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状况是多么的重要,一味的去追求以及羡慕更高品质的生活,只会让自己满身的“气味”

我始终相信如果结尾不是幸福的,那一定是还不够努力的去感受生活。表达一句不积极确是我真实想法的话,不用努力跨过阶级,因为有可能无论再努力也活不成另一种阶级,唯一的办法就是无视阶级,接受本身幸福就好,感受努力过后的生活美好。



活宝橘猫影视


韩国电影《寄生虫》能在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中拿走了金棕榈奖,并且力压群雄。这也是枝裕和的又一个大作!

剧情的层层的反转,加上荒诞舞台剧式表达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就是有人想剧透,这么复杂的故事,怕也很难讲清楚。

前面足够多的细节和幽默桥段,都是在为后面深刻的阶层思考做铺垫。

它总能够是精确的抓住那个点(隐忍,爆发)能够和现实生活匹配,甚至更加的可怕

电影一直在讨论善良这个社会问题,最后还是体现在贫富差距这个根源上!

贫富体现在一种寄生与被寄生的现象,

金基泽一家人形象的表达成为寄生虫,寄生在朴社长的家中,朴社长给她们食物,把她们当作低等人,金基泽为了生存只能依赖,否则无处可去。她们卑微,仅仅是为了生存

最最绝望的是,当贫穷到一定程度,你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状况

《寄生虫》透视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形象的体现为富人对穷人的“鄙视”,这种鄙视会导致阶级分化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