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性的生育血淚史:高生育率,為何總伴隨著高死亡率?

在古之中國乃至現今,都有著子孫滿堂、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但人類繁衍之路並不順遂,行至康熙年間,中國人口總數有了較高增長,卻也依然無法改變嬰兒存活率極低的狀態。據清朝人口學研究表明,當時人均預期壽命僅在30左右。清朝時期,就連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層,雖有較高的生育率,卻也保持著令人詫異的高死亡率。

康熙皇帝一生共繁育35位皇子、20位公主,能夠活到成年的僅有27位皇嗣,死亡率高達51%;

雍正皇帝一生共繁育10位皇子、4位公主,能夠活到成年的僅有5位皇嗣,死亡率高達60%;

乾隆皇帝一生共繁育17位皇子、10位公主,能夠活到成年的僅有15位皇嗣,死亡率高達44%;

清代女性的生育血淚史:高生育率,為何總伴隨著高死亡率?

這種高生育率同時伴隨著高死亡率的情況,直到晚清時期依然沒有得到改善。清末三位帝王絕嗣,我們不做討論,僅以朝之重臣做出說明:

差點被鈕祜祿·和珅招為女婿,道光二十年才病逝的清朝名臣索綽絡·英和,共有子、孫、曾孫輩37人,竟有21人早殤,死亡率高達57%;

清末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斗王先謙,一生共育三子六女,僅有一子成年,死亡率高達89%。

另外,晚清皇室成員雖也有較高的生育率,但依然伴隨著令人恐怖的死亡率。王公貝勒、朝廷勳貴尚且有如此駭人的高死亡率,居於社會底層的普通民眾,可想而知。

高死亡率的原因何在

清代嬰兒或者兒童高到離譜的死亡率,後世往往首先歸結於民之貧苦、飢餓抑或戰亂頻頻、瘟疫橫行所害;但如此致死原因,倘若置於統治階層的皇室成員、滿蒙勳貴身上,卻並不成立。

清代女性的生育血淚史:高生育率,為何總伴隨著高死亡率?

醫療資源的匱乏和醫療條件的明顯不足,或許能夠解釋這一問題。有清一朝,從統治階層到基層百姓,小兒生病唯一的依賴就只有中醫,但中醫之特點的見效慢,讓諸如風寒、天花、咳疾等都無法及時治癒而發展嚴重及至夭亡。

晚清時期,雖有教會醫院和西醫診所的開辦,但對此帶有質疑聲音的民眾始終未將其視為最佳診治辦法,再加上西醫診治的費用往往較高,這一時期的西醫、西藥並未形成規模,成為解決小兒高死亡率的最佳辦法。

晚清名臣,民國才女張愛玲的外公——張佩綸就曾經對為自己診治的西醫有過評價:

江寧洋醫本領甚劣,中醫有等差,洋醫亦然,不可執一而論也。

另外,在為自己的妻子,也就是李鴻章的幼女李菊耦接生後,張佩綸記載了支付給西醫的費用:酬以英蚨三百翼,別送洋人應用各物約值三五十金之數。即300銀元,加之三五十金的財物。如此診費,連李鴻章的女婿都發出“甚貴矣”之嘆,可見當時西醫診療費用之高昂。

清代女性的生育血淚史:高生育率,為何總伴隨著高死亡率?

不信任西醫、付不起診費,讓西醫在晚清時期寸步難行的同時,依然未能改變小兒高死亡率的悲慘。

醫療條件限制,並非主因

雖然醫療條件的限制,醫療資源的匱乏,相當程度上造成了嬰幼兒的高死亡率,但小兒出生以後相當一段時期內是帶有母體抵抗力,擁有對應外界病害之能力的,為何還會高頻率的出現

“當月殤”、“當年殤”乃至“是日殤”的情況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母體本身就因為某種原因,屬於病體範圍。而病原就來自於公共衛生和環境,尤其是飲水、汙水管道建設和垃圾排洩物處理的影響。

據史料記載,已經意識到城市建設及公共衛生安全的晚清時期,已經出現諸如“殺牛煎髓,夏令臭穢,不能納涼,冬春秋亦然”等對於居住環境安全的顧慮,甚至有人將小兒高死亡率直接歸結到“因陋就簡,令人悚惕”

清代女性的生育血淚史:高生育率,為何總伴隨著高死亡率?

民國時期的《中央日報》曾經評價過南京城內的飲用水衛生狀況:

水是渾濁的,深黑的,簡直是魚蝦不幸的刑場。恐怕酸鹹甜苦辣,五味齊全。水裡的溶質,我不敢分析,恐怕尿糞癃一切俱有”。河中的糞水還帶來霍亂、傷寒的傳播。

當時乃至之前,人們的飲用水均來自內河水、井水。城內河道旁,市民洗衣洗碗,淘米洗菜,同時還傾倒垃圾,洗刷馬桶,飲用水的安全問題,可想而知。

民國衛生專家黃鳴龍曾經對當時的“國都”——南京,進行過飲水用化驗,得出以下結論:

京中河水之不潔,本一望而知。水受居民影響,本在所難免。然水質如此惡劣,其首居民影響如此之大,如此之速,殊非意料所及。至於南京之井,多屬淺水型,甚易汙染,且含礦物元素,味道苦澀,不堪飲用。

國都之飲用水衛生,尚且如此,其餘地方可想而知;民國之飲用水安全,尚且如此,更何況並無此方面意識的清朝時期了!也就是說,飲用水安全狀況乃至公共環境的不堪,直接造成了疾病傳播和母體健康,進而直接決定了小兒的高死亡率。

清代女性的生育血淚史:高生育率,為何總伴隨著高死亡率?

後記

清代女性的高生育率,伴隨著必然性的高死亡率,讓人感嘆其生育血淚的同時,深感現今醫療之發達、資源之豐富的幸運。有鑑於此,也會更讓現代人提高對公共衛生安全尤其是飲用水安全的重視程度。愛惜今日之幸運、珍惜明日之環境!

參考文獻:《愛新覺羅宗譜》、《清代人口社會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