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即位当夜,十七爷来为什么见他?

~唯の嗳倪~


题者是依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驾崩当晚,雍正回自己府邸面见邬思道的时候,突然听闻老十七前来求见,被邬思道以天子无私事给打发了。

这个老十七名叫允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在《雍正王朝》中只出现了这么两次,一次是在康熙驾崩的病榻前,为老四胤禛继承皇位说了一句实话,第二次便是深夜探访雍王府。因为之前的所有剧情都没有涉及到这位十七爷允礼,那么就给很多观众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有人从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来分析,说他早就和雍正是一党了,出钱出力为雍正铺路,西山大营的兵权就是他和老十三夺取来的,这时候到雍王府是为了表功的。也有人说他这次回来是受了雍正之命,要清理邬思道的,不巧赶上了雍正也在。还有人说老十七 这时候来是因为在康熙驾崩的时候为胤禛说话开罪了八爷党,这会儿来是选择站队,寻求保护的。

不管怎么说,老十七的到来是很神秘的,具体为何,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老十七允礼。

老十七允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三月初二日,生母是庶妃汉人陈氏纯裕勤妃。自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没有参与皇权夺嫡之争,聪明持重,政绩斐然。老十七允礼当年已经25岁了,这个年龄应该正直壮年,但是却没有参与到夺嫡之战中去,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前面的哥哥众多,对于夺嫡的经营已经多年,允礼一人形不成气候。二是允礼出身不大高贵,政治资源比较匮乏。

康熙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外出巡幸,而且经常将已成年的皇子一同带出去,让他们了解民风民情,体察世间百态。老十七十分聪明,是康熙经常带在身边的“常客”。所以,老十七与康熙之间的直接沟通很多,而这个时候,其他年长的皇子们已经被派去参与政务了。

康熙在位61年,最后几年因为年老,康熙的性格和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常生病,所以外出巡幸也少了,而老十七允礼则成为康熙“御用”的侍从皇子,时刻照顾康熙皇帝的起居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能看到老十七会出现在康熙病榻前的原因。

老十七允礼和康熙经常接触的这种条件自然成为老四胤禛争取的对象。根据戴铎书启的透露,戴铎曾要求胤禛结交搞好兄弟关系,允礼和康熙近身的便利条件自然成为胤禛结交的重点对象,而允礼在与康熙皇帝的近身接触过程中,是否向胤禛透露过譬如传位意向,身体状况等等信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雍正皇帝即位之后,老十七允礼是被重用了的这是事实。

雍正元年四月,允礼封果郡王,寻命管理藩院事。三年,以实心为国、操守清廉,特命食亲王俸,班在顺承郡王上。六年二月,以效力忠诚,晋果亲王。七年七月,命管工部事。八年八月,命总理户部三库事。十一年八月,授宗令。十月,命管户部事。十二年七月,命往泰宁,伴送达赖喇嘛还藏并巡阅沿途驻防及绿营官兵。十三年四月,回京。五月,命值办理苗疆事务处。八月,雍正病危,受遗诏辅政。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理刑部。十一月,赐食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

雍正死后,老十七允礼被任乾隆帝的辅政大臣,可见允礼受托之重。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老十七深夜求见雍正”这个情节显然是杜撰的,目的大概有二:一是渲染康熙驾崩当晚,雍正即位时候的复杂局面和神秘氛围。二是为了突出雍正皇帝以后对待兄弟们的态度。因为受九子夺嫡的影响,电视剧《雍正王朝》要为雍正说话。反对他的兄弟是有很多,而支持他的兄弟同样存在,也并非老十三一人,通过这种人物安排,以突出将来雍正皇帝在对待兄弟们的手段时并非无的放矢。

第三个原因可能更重要,那就是历史上老十七允礼的确利用与康熙近身的便利条件,为老四胤禛传递和交换过信息,帮助了老四胤禛即位。而此时前来求见雍正,无非是达到“先入为主”的目的,希望雍正给自己一个定心丸。


青灯问史


直接说答案吧,雍正夺皇位的那天晚上,十七阿哥一直在畅春园外负责宿卫工作,雍正登基时他不在现场,所以晚上去找雍正。

《雍正王朝》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隆科多见胤禩、胤禟、胤誐在一旁矗着,便冷冷问道:“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新君登基,你们不奉诏么?还是大清的子民吗?”

胤禩对隆科多道:“十七阿哥胤礼没到,是否把他找来听旨?”

胤祥嘴角闪过一丝狞笑,说道:“胤礼统率丰台大营军马,在园子外宿卫!”

胤禛一颗心放下,几乎瘫倒在地,随即就坡打滚,伏地哀恸,哭道:“阿玛阿玛……您在位六十一年...



其实在小说中,十七阿哥的戏份很多,是标准的四爷党。雍正在夺大位的前一天,和邬思道密谋了计划,给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都分配了任务。注意:雍正登基,丰台大营的兵权是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一起去夺的。十七阿哥和十三阿哥一样,都有保驾拥立之功。


小说中这么写的:

邬思道将方才与胤禛的一番计议详说了,又对十七阿哥道:“我们都在等着您回来呢!最要紧的是丰台大营,这里的兵指挥得动,一切主权操之于我。锐健营既然也肯听命于我,那更好了!”

胤礼(十七阿哥)笑道:“好是好,耗了我多少精神!三十万家底抖落得精光,我真的是个穷光蛋阿哥了!”

“三百万也值!十七爷破产为国,至少挣一顶郡王帽子!”邬思道轻轻地笑道:“眼下是无事可作了,净等申时吧!十七爷再穷,也得管我们一顿饭了。”说得众人都笑了。

从上面就可以看的出来,十七阿哥和雍正以及老十三的关系非常好。电视剧中,十三阿哥是雍正让邬思道放出来的。但是在小说中,十三阿哥是十七阿哥带着关防调令放出来的。两人再一起去丰台大营夺权。调兵后,十三阿哥进畅春园面见雍正,十七阿哥在外面负责宿卫。

所以这就也解释了,为什么十七阿哥为什么要去找雍正。

第一,当晚他没有见到雍正登基。

第二,为了雍正登基,他花费了所有积蓄,找雍正也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十七爷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意识到他的四哥已经是皇帝了,仍然以死党的身份去找他四哥。因为这在他看来,去找四阿哥是很随便的事情。

电视剧中有这么一段:

雍正不禁一笑,说道:“话虽如此,十七弟是我,朕的心腹兄弟,怎么好给他闭门羹吃?”

邬思道轻声叹息一声道:“你回十七爷话。万岁稍息片刻就进宫。有公事请他转告张廷玉处置,要是关防的事,请十三爷处置。要是私事,你就说天子没有私事。万岁,这么回话可成?”

雍正站起身来点点头,沉默无语。

邬思道给十七阿哥的回话,实际就是借他人之口点醒十七爷,让他有自知之明,不要和皇帝没大没小。今非昔比了,别引来杀身之祸。

同样的话,邬思道也给十三爷说过。这一段,电视剧里面有拍出来。我记得是电视剧第21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这里就不多说了。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电视剧要把十七阿哥的戏份全给删减了。

电视剧中也交待过,雍正说十七弟是我朕的兄弟。不太懂历史,或没看过小说的人,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十七阿哥是谁啊?一个出场镜头都没有,何来“心腹兄弟”的概念?




这一点电视剧做的很是莫名其妙,不过听说原版的《雍正王朝》是59集的,后来删减到46集了。也有可能是原本拍了,后来镜头全部被剪了。


雍正登基的当晚,十七阿哥的镜头没有。但是两个打酱油的角色,二十四阿哥胤祕和十六阿哥胤禄却露了一面。



康熙临终前亲口遗诏:“朕传位于四阿哥”

八阿哥说:“什么也没听清”

雍正生气的怒斥道:“皇阿玛说传位于四阿哥”

十阿哥说:“皇阿玛只说传位,没说什么四阿哥”

九阿哥诡辩道:“是有个四字,但是是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

场面一时非常尴尬,雍正面对三个弟弟的围起群攻,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最小的二十四阿哥胤祕坚定的说道:“我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

十六阿哥胤禄胤祕坚定的说道:“我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

为此,十阿哥和十六阿哥还打了一架!

在小说中还有一段:

胤禛心乱如麻,惦记着老十三和十七阿哥,又想着隆科多,盼他来,又有点怕他来。

此时,老十骂小二十四是“六岁的吃屎娃娃,回家寻你乳母吃奶去!”胤祕瞪着黑豆似的眼反唇道:“秤砣儿小能压千斤,麦秸垛大压不死老鼠!曹冲六岁称象,孔融七岁让梨,甘罗十二为相,你读过书没有?

雍正惊异地盯了一眼貂衣小裘的胤祕,自己平日没给过这幼弟一丁点的好处,他竟能仗义执言!刹那间,他心中升起一种知己之感。

最后:真心替十七阿哥抱不平。都是四爷党,十三阿哥戏份多,十七爷连个脸都没露。



不过在《甄嬛传》中狠露了一把脸,还拐了他四哥的女人。远看四爷头上一顶绿色的云彩飘过,此处应有杠铃般的笑声,嘎嘎嘎...


Mer86


康熙皇帝去世的当天是晚上,当时皇十七子正在大内皇宫值班,听到皇考去世的消息,允礼骑马从乾清宫直奔畅春园,结果到了西直门大街这个地方遇到了步军统领隆科正在清跸道,这个时候两人见面,隆科多跟允礼说了一句话“大行皇帝传位给了皇四子胤禛”。史书上记载,允礼听到这句话以后吓得像疯了一样。听到皇父去世的消息他都没疯,很正常的从大内往畅春园奔丧,但是听说传位皇四子胤禛,他却跟疯了一样。他调转马头,既不奔丧也不回皇宫,一声长啸而去,回家了。这个才是正史正儿八经的记载。

事后隆科多把这件事跟雍正说了,雍正认为这个人绝对的不可靠,然后就把他弄去守景陵,康熙皇帝的陵寝。后来十三阿哥允祥跟雍正讲:“我认为不是这个样子,允礼这人很公正,赤胆忠心,臣弟可以保他。”这个时候雍正皇帝就重新考虑了,把允礼从景陵召了回来,而且把他升格为果郡王。到了雍正五、六的时候又把他晋升为果亲王,后来雍正跟允礼的关系也非常的好。


吾替施主把把脉


雍正王朝中十七阿哥只出现了一次,却隐藏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一、露脸的阿哥们: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众皇子中只有老十三胤祥是支持老四胤禛的,其余的阿哥们要么是老八胤禩的人,要么就是单打独斗,自成一派。

我们总是在讲康熙帝晚期是九子夺嫡,可是要知道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康熙帝驾崩时成年的皇子也有15个。

这么多皇子在《雍正王朝》中露面的却不全,除了我们大家熟知的那几个外,其实还有两个露面的。

一个是十六阿哥胤禄,一个是二十四阿哥胤祕。

当时的场景是康熙帝命悬一线,他拼劲全身力气亲口说了:

“朕传位于四阿哥……”

这时候老八胤禩讲根本没有听清,老四胤禛有点火了,大喊:

“皇阿玛说传位于四阿哥!”

老十胤誐哭着说:

“谁听清了,皇阿玛只说了传位,根本没说什么四阿哥!”

这时候二十四阿哥胤祕说了一句:

“我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

十六阿哥胤禄紧接着也说了一句:

“我也听清了,是传给四阿哥。”

二、神秘的十七阿哥(一):

随着十六阿哥胤禄跟十阿哥胤誐对打,康熙帝离开了人世……

杨角风查了一下十六阿哥胤禄后来的结局,他在雍正元年,奉命继庄亲王博果铎嗣为后,承袭庄亲王爵位,活到了乾隆三十二年。

而二十四阿哥胤祕后来被雍正帝封諴亲王,活到了乾隆三十八年。

所以,网上很多人传言说雍正帝对待兄弟们都不好,其实这种说法太过片面,雍正帝对待大部分兄弟还是不错的。

康熙帝驾崩后,张廷玉出来拉开了厮打在一起的皇子们,叫来了隆科多,告诉他传位诏书就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让他速速取来。

随后把老四胤禛拉到了一边偏殿去了,而老八老九老十还在指责张廷玉是图谋乱政。

而老四胤禛可不能闲着,他马上让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去放出了老十三胤祥,并去控制了丰台大营。

老四胤禛顺利即位,即位当晚就回了府邸找邬思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前面的文章已经分析过多次,这里就不啰嗦了,总之老四胤禛回去一方面是看看府邸有什么问题,二来也是听听邬思道会怎么说。

只要邬思道说出什么越格的话来,很可能邬思道就凶多吉少了。

而在邬思道跟雍正帝聊天的时候,突然手下来报,十七阿哥求见。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神秘的十七阿哥(二):

这就得提到雍正帝不在宫中守灵,专门回来“顺便看看”邬先生了。

只是雍正帝回来后,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因为兵士增多了,用邬思道的话讲,就是安排了五路人马,而且互不相通。

这也说明,邬思道也是早早做好了准备,应对雍正帝这次回来办私事。

雍正帝有点生气地回过头去说了一句:

“既然是邬先生安排的,自然万无一失。”

意思是说,我不会动你的,你快出个主意怎么脱身吧?

随后邬思道就提到了半隐策略,这才让雍正帝放心放过知道很多秘密的邬思道。

而十七阿哥突然的出现,则表明老四胤禛并不是只有老十三胤祥一个兄弟可用,前面的十六阿哥也是同样站在这边。

当时的老十三胤祥被圈禁了整整十年,老四胤禛不可能把宝都压到他身上,他自然会拉拢其他的兄弟。那么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就是他拉拢的对象,十六阿哥敢跟十阿哥对打,十七阿哥敢带兵接管西山大营。则说明,这两个阿哥的武力值还是不弱的。

在二月河的小说中,关于这一段是有说明的,当老十三胤祥带兵过来后,隆科多宣读诏书,但是老八胤禩仍然不接,理由是十七阿哥还没到。

而老十三胤祥冷冷地说:

“胤礼统率丰台大营军马,在园子外宿卫!”

这下老四胤禛才终于踏实了,一颗心就此落下,这也说明十七阿哥是足够让老四胤禛信任的。

四、神秘的十七阿哥(三):

这次十七阿哥深夜求见,理由有三:

首先,当天他是按照之前的约定,接管了西山大营,并同老十三胤祥一起接管了丰台大营。但是并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传位诏书,他听说老四胤禛即位后,替他高兴,过来祝贺。

其次,他为了支持老四胤禛即位,可谓是出钱出力,这一次功成名就,他需要过来讨个赏。

第三个原因,则在于,他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仍然认为可以像以前一样随意见四哥。

以上分析是正常的人物心理分析,但是在剧中邬思道的反应太过强烈,反而让我们考虑的更深一层:

其实,十七阿哥这次过来,既不是讨赏,也不是摆不正地位,而是前来执行“清君侧”任务的。

而邬思道是怎么应对的呢?

他听到汇报之后,不等雍正帝回答,就先接下来对张五哥说:

“你回十七爷的话,皇上稍息片刻就要回宫……”

随后就说出了最著名的一句话:

“要是私事,就说天子没有私事!”

这表面上是替雍正帝着想,已经是皇帝了,不能再干有失身份的事,同时也是警告十七阿哥,今天你要做的“私事”已经取消了,快回去吧!

而雍正帝也已经被邬思道的“半隐”建议所说动,又见张五哥非常听邬思道的话,这府中到底还隐藏多少人,心中没底,也就默许了邬思道这个命令。

大家注意,当邬思道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雍正帝有一个镜头,脸上明显有一道冷汗流出,这也说明,与邬思道的斗智斗勇,雍正帝心中还是有些慌的,还好,他们达成了协议,相安无事,也算舒了一口气……

不过这个十七阿哥比较悲催,在《甄嬛传》里面风光无限,还拐走了雍正帝的女人,只不过在《雍正王朝》中作为老四胤禛的铁杆支持者,却连个脸都没有露,真应了办秘密事情的人就应该是秘密的人……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雍正王朝》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的代表作,于99年被导演胡玫改编拍摄为同名电视剧,由唐国强、焦晃等老艺术家领衔主演,是一部堪称完美的历史正剧。其以“九子夺嫡”为主线,涉及大量阴谋阳谋,每一段情节都值得好好推敲。


雍正即位当夜,可谓是惊心动魄。康熙帝气若游丝,说出传位于四子之后便撒手人寰。八爷党与四爷党斗争趋于白热化,十三爷带兵进京并隆科多倒戈四爷党,奠定了胤禛的胜利,胤禛于畅春园即位,是为雍正皇帝。


大业已定之后,雍正连夜赶回王府(潜龙邸),处理之前给他办过私密事的家人,邬先生也在其列。红烛暗影,雍正杀心暗起,邬先生以理动人,主动提出半隐。既让自己在雍正的把握之下,又让自己能有一线生机,这是《雍正王朝》中不可多得的一场好戏。后来邬先生借口去田文镜幕府,后来龙归大海,一去无形,彻底摆脱了雍正的控制。

谈话最后,十七爷来见,目的无非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急于向这位新皇帝投诚。此时的雍正当即表示要见十七爷,却被邬先生及时制止。原因无非是雍正贵为皇帝,与之前不同,不能想见就见。


而雍正又想起了之前邬先生对自己的种种指导,往事忆心头,终于决定放邬先生一马,这场对话以邬先生的全胜告终。

这是邬先生最后一次指导雍正的为君之道,十七爷不过是个由头,为这场绝伦的戏加点料。

以上。


逆流时代


对宫廷剧比较感兴趣的观众一定都会对十七爷有所评价,有的人认为十七爷是一个浪漫多情的王爷,而有的人则认为十七爷是一个对政治走向十分敏锐的人。而真实的十七爷究竟如何,其实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来看,在康熙年间的九王夺嫡中,很多皇子都参与到这场政治斗争中,可是十七爷却没有参与过。他似乎一直都在冷眼旁观,十七爷有自知之明,也知道皇位并非自己所希求的,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后半生无忧无虑,所以他需要客观敏锐的判断出政治形势,让自己可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

关于雍正继位当夜十七爷来见他,其实通过十七爷的这个举动可以完全体会到,十七爷当时是非常心急的,而他这样做的理由也无非是以下几点:

1、 十七爷需要在关键时刻表明自己的立场

皇室中关于政治的争斗往往都是在暗中进行的,除非必要不会摆到台面上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是敌人哪个是朋友就很难辨别。十七爷当时急需要向雍正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且他们之间的接触本就不多,如果十七爷被雍正错看是反对党,那十七爷岂不是冤屈了。所以在康熙皇帝临终之前,当时看到十阿哥反对雍正,十七爷马上就通过实际行动做出了反应,他将十阿哥打了,借此向雍正表明了忠心,而雍正看到十七爷的做法,自然心中有数,所以见这一面对十七爷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 十七爷需要抓紧时间给雍正留下一个好印象

人们往往无法忘记给自己雪中送炭的人,所以十七爷也需要借此机会讨好雍正,在雍正支持者不多的情况下,十七爷不仅通过和十阿哥的矛盾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也希望可以马上拉拢雍正的心。所以在当时,十七爷就跟随三阿哥一起给雍正下跪,可以说,这样一来其实比说什么都管用,这一跪已经表明了在他们心目中雍正就是皇帝,十七爷见到雍正并马上下跪,其实就给雍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而十七爷的这些做法其实不仅达到了自保的目的,他后来还得到了雍正的器重,在乾隆一朝也被重用,死后风光大葬,还被乾隆追祭,所以十七爷是真正的聪明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雍正的信赖。


历史课课代表


题主所问的问题应该是,从电视剧《雍正王朝》角度提出来的。历史上十七阿哥和十六阿哥都是坚定的四爷党。《雍正王朝》的小说《九子夺嫡》部分,十七阿哥的戏份还是比较多的。电视剧剧中十七阿哥只活在对话里,十六阿哥露个脸只说了一句“我也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并且为此还和十阿哥打了一架。

如果我们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十七阿哥夜晚去找雍正皇帝就十分明了了。十七阿哥厚道直接,有什么说什么。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丰台大营的兵力其实是邬思道到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去把兵权一起夺回来的。原著中写到十七阿哥,带着丰台大营的兵马在外宿卫,给了雍正一个大大的定心丸,这时候雍正才一下子哭出声来,趴在了康熙的遗体上 ,事情算是尘埃落定,皇位应该是跑不了了。这里可以看出来十七阿哥在雍正登基当天晚上忙里忙外,不在康熙遗体前,所以后来事情结束以后要来见见雍正,保证自己的利益。


十七阿哥后来和邬思道还有十三阿哥三个人先一起在潜邸庆祝。十七阿哥说自己为了这次登基,花光了自己30万的家底。邬思道安慰他说这是为国破财,到时候登机以后会有个郡王位置。十三阿哥基本上可以得到铁帽子王,邬思道却让他放弃,说雍正豺狼声顿,刻薄寡恩,要他当个亲王就好。从这里可以看出,十七阿哥,十三阿哥和邬思道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他们同为臣是一条心的关系也特别好。十七阿哥当晚去找雍正,估计就是问一下自己的30万两和郡王的帽子是否有保证。

所以邬思道一下就意识到了问题,心里估计想这倒霉催的小孩儿咋这么厚道,直接就来找人要了。所以他让张五哥去传话说:“武的就找十三阿哥,文的就找张廷玉,私事就说天子没有私事。”邬思道这是要点醒十七阿哥,现在人家已经是皇帝了,就不要和原来一样,四哥四哥一样的称兄道弟,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像第二天十三爷也给邬思道送行的时候,还说“我们对不起你。”邬思道也急忙典型了十三阿哥,君臣有别啊。

这是从原著的角度考虑。但是从光从电视剧的角度来说,十七阿哥拜访四阿哥的这一段,又留给我们观众很多的猜测。雍正登基当晚没有在皇宫居住,而是回到了潜邸见邬思道。不论是从语言还是从眼神都可以看得出,雍正今天晚上要对邬思道有一番作为。因为邬思道知道他太多的事,下狠手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所以十七阿哥很可能就是雍正找来的帮手。所以邬思道推脱的时候,雍正说他是朕的兄弟,似乎有阻拦的意思。但是邬思道滴水不漏的天子没有私事的回答,实在是让人无法反驳。



所以十七阿哥去找雍正这里个人有两种猜测。一方面是十七阿哥帮助四阿哥登基有功,前来索要好处和保证的,另一方面十七阿哥很可能就是雍正朝来要秘密处理邬思道的帮手,因为雍正找十三阿哥,是肯定不行的。十三阿哥为侠王,说不定自己悄悄放了邬思道都有可能。


红雨说历史


《雍正王朝》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的代表作,于99年被导演胡玫改编拍摄为同名电视剧,由唐国强、焦晃等老艺术家领衔主演,是一部堪称完美的历史正剧。其以“九子夺嫡”为主线,涉及大量阴谋阳谋,每一段情节都值得好好推敲。

雍正即位当夜,可谓是惊心动魄。康熙帝气若游丝,说出传位于四子之后便撒手人寰。八爷党与四爷党斗争趋于白热化,十三爷带兵进京并隆科多倒戈四爷党,奠定了胤禛的胜利,胤禛于畅春园即位,是为雍正皇帝。

大业已定之后,雍正连夜赶回王府,处理之前给他办过私密事的家人,邬先生也在其列。红烛暗影,雍正杀心暗起,邬先生以理动人,主动提出半隐。既让自己在雍正的把握之下,又让自己能有一线生机,这是《雍正王朝》中不可多得的一场好戏。后来邬先生借口去田文镜幕府,后来龙归大海,一去无形,彻底摆脱了雍正的控制。

谈话最后,十七爷来见,目的无非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急于向这位新皇帝投诚。此时的雍正当即表示要见十七爷,却被邬先生及时制止。原因无非是雍正贵为皇帝,与之前不同,不能想见就见。而雍正又想起了之前邬先生对自己的种种指导,往事忆心头,终于决定放邬先生一马,这场对话以邬先生的全胜告终。这是邬先生最后一次指导雍正的为君之道,十七爷不过是个由头,为这场绝伦的戏加点料。


分享更快乐


这一段有很多的隐喻:

邬思道原话:告诉十七爷,要是公事就去找张廷玉处理,要是急事就去问十三爷,要是私事,就说天子没有私事。

在千钧一发之际,你就可以看出来邬先生的才能来了:

1.运筹帷幄,调兵遣将。

2.大功面前不贪功,说自己只懂阴谋不能阳谋。那是谦虚的说法,上面这句话就暴露了。做个宰辅也绰绰有余。

3.邬思道前面的剧情是聪明,那这一段就是睿智了:帝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福。

4.雍正知道自己的才能,这才是邬思道最担心的。因为邬思道能辅佐他登上皇位,也能帮别人登上皇位。半引,意思是:我虽然不要回报,但是我要钱呀!我要生活呀,还在你的势力范围,帮你的心腹做事。到时候,想见面了,咱们兄弟还能见得着。话中虽有谋略,但也有真情呀!

滴水不漏,于公于私雍正也无话可说了!

如果前面的剧情表现的事邬先生的绝顶的谋略和聪明,那么这一段就是邬思道的睿智啦!

俗话说的好:进退得当,也不过如此了!

再说雍正,邬思道说完这些话,有一个镜头雍正眼泛泪光。这些年的情谊和大恩他却什么也回报不了。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呀。

还有一些东西。。。





爱电影的一条狗


背景发生在胤禛登基的当晚,当天晚上,已是皇帝的胤禛回到自己的府邸,与自己的智囊邬思道见了一面,就在这时,府里奴才通报:十七爷登门求见。雍正听后表示可以接见,但此时邬思道突然表态:此时雍正不易与十七爷相见,因为“天子无私事”。

对于这个十七爷,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前后总共就出现了不到两分钟,台词就四句,出现在康熙驾崩后,八爷党人员起哄说康熙说的是传位给十四阿哥,此时,十七爷胤礼突然回击说:是四阿哥。并说九哥和十哥胡扯,与九哥十哥们扭打到了一起。由此可见,十七爷胤礼是站在雍正这边的,属于四爷党之人。

而从小说原著来看,十七爷确实是四爷党成员,而在小说里,十七爷与十三爷一并前往丰台大营,可见十七爷在康熙驾崩的当晚,也为雍正的顺利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向左转|向右转

可为什么几个时辰之后,十七爷又会再次登门拜访?以及邬思道又为什么不让雍正在自己的府邸接见自己的弟弟呢?在我看来,邬思道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为了雍正和十七爷胤礼的好。

其一,前脚刚助雍正登基没多久,这后脚就寻摸到了雍正的府邸,这是要做什么?要说什么?虽说十七爷胤礼是雍正的弟弟,也是拥护雍正登基的得力助手,但对于即将见面要说什么,不仅雍正不清楚,连邬思道也不清楚,倘若见面后,十七爷胤礼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或说出一些不中听的话来,则会让雍正难做,雍正是当场答应还是不答应?因此,无论怎样,这都是雍正和十七爷胤礼不妥。

向左转|向右转

其二,接上一点,正因为十七爷是雍正的心腹,十七爷可能还觉得自己和雍正仍是兄弟之情,深夜登门交谈几句,无可厚非,可此时此情,倘若十七爷真是怀揣着这份心登门,那将会大错特错。此时的胤禛已不是原来的胤禛,此时的胤禛乃是雍正,是大清国的皇上,而十七爷虽说是雍正的弟弟,但就在此时,十七爷见到雍正再也不能以兄弟称呼,而要改为君臣之礼。倘若十七爷此时明白了这两人的身份转变,那就不应该如此时刻登门拜访,邬思道正是琢磨出十七爷必定是角色没有转变过来,所以出手阻拦,再一次为十七爷胤礼的鲁莽而化险为夷。故才会让奴才转达:请转告十七爷,如有公事,请他转告张廷玉处置,要是关防的事,请十三爷处置,要是私事,你就说天子没有私事。邬思道此时说出这样的话,正是明确给十七爷胤礼传递一个信息:从今以后,雍正与你只有君臣之分,已无兄弟情分。望你尽早改换角色,做一名贤臣。

向左转|向右转

其三,邬思道这句话也是再次提醒雍正,如今的你已是皇帝,皇帝注定一生将是孤家寡人,正如当初追缴国库时,康熙对雍正说的:希望你做一个孤臣。而如今,当上皇帝后的雍正,将只能在“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此重要的晚上,雍正刚刚登基,皇位未稳,朝堂之上,尽是八爷党的人马,此时雍正在自己的府邸私下接见十七爷胤礼,传出去对雍正不妥,对十七爷胤礼也不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