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后,美元连续上攻,接下来美元指数将会如何发展?

淡淡禅风


个人预测:美元指数上涨或维持在高位的时间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因为目前美国国内各项经济指标数据偏好,而且国际经济形式不容乐观(这里具体指欧盟经济形式不稳定和中国发生疫情),市场预期也偏好美国,有助于美指上扬和维持高位!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


远航小卫士


2020年以后美元的强势主要来自于其他货币的弱势,要知道美元指数是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2020年开始由于欧洲英国脱欧的影响,以及中国陷入了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因此总体的货币都是呈现下行的趋势,这样就带来了美元的指数上行。

实际上美元的总价值还是偏向弱势的,这一方面来自于今年美国总体经济的下行趋势,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美联储加强了货币供给量,通过降息等宽松政策释放流动性,这也造成了美元的下行。

我们从黄金价格的上涨中就可以看出美元流动性为美元的弱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而总体而言看这种趋势暂时还不会终止。经济的持续下行趋势仍然在持续当中,而今年美联储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降息的规模,并释放更为极端的宽松政策,这都能带来美元的持续弱势。

另外现任美国总统对于弱势美元更加在意,在各种公开讲话之中都对美元的汇率表达过了不满,并且施压美联储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最近商务部对于汇率操纵国将进行制裁的威慑,就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下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说如果美元的汇率继续不猛能够满足预期,那么美国会采取外交手段来进行施压,让美元归于弱势化。

所以整体而言,今年的美元指数长期可能并不看好。


咨询师天生


美国宣布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美元指数所呈现的走势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的升值与贬值周期。其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美指历史走势中持续最长的贬值周期(10年)。除了这个为期10年的周期外,期于周期的持续性基本在4——6年中。

第一阶段:

时间范围:1976—1980年 所处状态:贬值周期

重要数据与周期特征:

1、在这个阶段,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与1975年相比贬值10。4%,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3。5%。

2、在此期间,美国所实行的较为宽松的货币制度是该贬值周期的主要成因。

3、同时,此阶段也是美国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告别布雷顿森林体系束缚后,在货币供应量方面,开始进入急速增长的第一个历史周期。新货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与美元的贬值在时间上也是相互吻合的。

4、商品市场中,例如;石油、黄金以及其他贵金属、基础原材料、的价格呈现着飞涨的状态。

5、总的世界经济处于实际的“滞胀”阶段,与此同时“石油化美元”大量流入拉美国家以及其他原材料供给国。

第二阶段:

时间范围:1981—1985年 所处状态:升值周期

1、在此期间,以1979年起点美联邦基金开始大幅提高基准利率,该货币政策执行两年后,于1981年居然达到惊人的、前所未有的16%。也正是于此为基础,美元才得以终结了近忽持续了十年的弱势状态,近而进入了美元强势周期。

2、美元进入强势周期后,美元汇率于1981年的统计上显示,其与上一年度比较直接持续升值近10%,并以此为基础逐年上升,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85年。此期间内,美元名义汇率以及实际汇率分别比1980年升值44%与36%。

3、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所倡导的减税政策,直接刺激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同时,由于冷战以及美国海外战争的众多因素,致使政府集聚增加巨额开支,造成了美国在经常帐方面与政府预算方面的巨额赤字。伴随着巨额“双赤字”的美元升值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

4、此阶段在美元进入大幅度升值周期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对外形成了巨额债务,这也直接导致了,在进入现代金融史后拉美国家发生的那次“拉美债务危机”。拉美国家在美元利率的影响下,其各国债务负担直接性大副加重。

5、拉美债务危机与美国那为期十年的加息周期(1977年—1987年)同时也是不期而遇,这直接性导致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利润和债务等形式而大批流出拉美国家的资金,比援助和投资形成的流入拉美国家的资金多出1860亿美元的巨大差额。

6、1982年开始,拉美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此后十年,拉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下降1。2%,这使得原本属于发达国家的阿根廷等国重新又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落后国家。

第三阶段:

时间范围:1986—1995年 所处状态:贬值周期

1、经历了上一轮美元持续升值周期后,美国经常帐方面与政府财政方面的双赤字再次成为了美国强迫日元与欧系货币升值的借口。1985年9月签署的著名的五国集团《广场协议》,协议中要求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汇率相对美元要进一步有序升值。

2、《广场协议》签署后,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多次的直接干预与操纵外汇市场。其在大量抛售美元的同时,主要针对日元与马克开始大量的买入。直接形成美元相对日元与马克的大幅贬值。这也是导致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经济从此陷入长期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3、1986年美元名义和实际汇率比1985年大幅度贬值17。5%与17。3%。这也就标志着美元重新进入了一个贬值波动周期。直至1995年,美元名义利率比1985年贬值了36%,实际汇率的贬值幅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3%。此期间,日元相对美元而形成的大幅度升值直接导致了日本股市跌幅超过70%,地产跌幅超过50%。

4、在这个周期中,强势美元向弱势美元的转换,同时对美国金融市场也同时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转折过程中,美股市场在面对着美元利率下调与美元贬值的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为大量的资本从资本市场外逃,并最终导致了著名的1987年10月19日的股市暴跌。

5、除了,美国与日本其经济方面,在这个周期中体现的特征外,欧洲同样也面临同样严重的问题。最为突显的问题就是欧洲的汇率联动机制,这直接导致了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同时这也成就了是索罗斯打败英联邦央行的这一“壮举”,同时期以此为基础的货币投机性打击致使西班牙比塞塔贬值5%,爱尔兰镑贬值100%,葡萄牙埃斯库贬值6。5%,意大利比索贬值15%。

6、美国央行利率从1989年3月的9。9%开始出现一路下滑的特征,至1992年12月份其利率仅为2。9%,美元指数从高点103处一路下跌至80以下。

第四阶段:

时间范围:1996—2002年 所处状态:升值周期

1、1996年是美元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升值周期的临界点,美元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分别比1995年升值4%与2%,并与此后进入到加速升值周期。时间到了2002年后,美元的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比1995年大幅升值达28%与31。5%。

2、此阶段内,美国方面尽管其经常帐项目赤字仍然持续增加,但克林顿政府所致力于改善财政赤字的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与1998—2000年实现连续三年的财政盈余。同时此阶段也是美国信息科技革命阶段,这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这也是支撑着此轮美元强势周期的主要条件。

3、该周期内,所呈现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随着美元加息的过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也一同与其经历了这个漫长的加息周期,美国本土投资吸引力的急剧升高吸引着全球资本涌入美国。

4、此周期中,在弱势美元向强势美元转换的过程中,亚洲经济所呈现的状态成为了另一个特征。亚洲的整个金融体系遭遇强烈冲击,1996年以前由于弱势美元所引起投资热钱大量的流入亚洲,1997—1998年弱势美元政策向强势美元政策的过度中导致大量国际资金回流至美国本土市场,参与股市、房市与其他资产投机。国际热钱所呈现的特征是迅速离开亚洲各国,使得亚洲各国资产价格与泡末迅速破裂,这也就是该阶段著名的亚洲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五阶段:

时间范围:2003—2007年 所处状态:贬值周期

1、2000年下半年后,随着经济泡末的破灭,美元的加息周期逆转为减息周期。以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后,美联储更是连续的进行了13次的减息,这使得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46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也就成为了此周期中最为突出的,同时也是前所未有过的周期性特征。

2、在此周期中,美联储为了避免美国经济陷入持续严重的衰退期,所做的应对就是不断的降低基准利率。2003年美联储基准利率达到1%的历史低位,而后期证明这也只是一个开始。2003年美元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分别大幅度贬值12%与10%。并于此呈现出持续贬值的趋势。到2007年美元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对比2002年相对贬值25。7%与25。3%。

3、该阶段中,所形成的特征为低利率似的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急剧增加,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迅速扩张,并由此触发了美国房地产的非正常性非合理性的迅速爆炸式发展,这对美国经济中的泡末程度起到了助长作用。

4、2004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开始逐步进入加息周期,而此轮加息直接造成了资产泡沫的破灭。同时这个特征也为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特征汇总:

总体上看,美元的汇率走势有着以下的基本特征:

1、美元贬值和升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但这个特征并不是完全理论意义上有严格数字上的界定与区别的。

2、无论美元汇率是处在贬值还是升值的周期,美国都存在持续的大量的经常项目上的赤字存在,甚至在升值过程中其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会持续增加。

3、美元汇率走势一定是受着美国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的“直接导向性影响”的。

4、美元汇率的重大调整往往与金融危机(包括区域性以及全球性)相生相伴的

第六阶段:

美国相对全球经济的优势将收敛,未来半年美元指数大概率偏弱。海外分析师在2018-2019年看空美元被证伪,原因之一在于,2018-2019年是全球经济下行期,减税、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并重新扩表拉长了美国经济周期,美国实际经济增速放缓速度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偏慢。2020年海外分析师继续看美元贬值,这次会不一样吗?美元指数与基钦周期负相关,基钦周期扩张期,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相对全球经济的优势收敛,美元指数相对弱势,根据我们统计,后移5个月的基钦周期触底后的6个月,美元指数大都录得负增长。本轮基钦周期在2019年7月左右触底,与之相应的是,全球制造业PMI触底回升,根据前面的规律,2020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可能偏弱。同时,美元指数净多头持仓数量占比在2019年一直接近历史峰值水平,2019年11-12月多头快速离场,历史上这种情况下,美元指数净多头持仓数量占比一般会下降6个月左右,也对应着美元指数的回调。

美国经济:“繁荣的顶点”已过,但经济周期拉长。2019年出现过美债收益率倒挂,2019年12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创多年新低,这些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预期。然而,2017年减税拉长了美国经济周期,虽然经济周期向下难以逃避,但降息或许会导致2020年美国经济不会太差。甚至,从OECD综合领先指标、ECRI等领先指标来看,2020年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小幅改善,ISM制造业PMI的低迷很可能只是前期全球经济显著放缓造成悲观预期的滞后反映,与此同时,CEO经济展望指数、中小企业乐观指数、花旗经济意外指数均显示美国企业对经济的预期仍然显得不够乐观,但我们预计2020年初ISM制造业PMI就会触底回升,这其中可能会产生预期差,使得美元指数不会明显走弱。为了将走弱和明显走弱进行区分,我们定义明显走弱为:在任意时点买入美元指数,计算6个月后的涨跌幅,以所有负的跌幅75%分位数为临界点,即跌幅超过7.2%为明显走弱。


寰宇经济


美国相对全球经济的优势将收敛,加上美元指数净多头持仓占比从峰值快速下降,2020H1美元指数大概率偏弱,但由于2020年初美国经济可能触底回升,而市场对美国经济预期还不够乐观,预期差促使美元指数不会明显走弱。在不爆发风险(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国大选超预期等)的情况下,2020年美国经济可能会持续好于预期,而欧洲经济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复苏相对脆弱,美元指数在2020H2表现可能好于2020H1,整体上前低后高。


清湖小七


第一,资金加速从新兴市场流出,利空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首当其冲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股市,然后是楼市,这就要看新兴市场国家各自留住资金的能力和手腕了。

  第二,大宗商品市场,诸如黄金等有色金属将遭遇重压。毕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黄金等商品的计价是以美元为主,而黄金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很多时候和美元是负相关关系,美元的过分强势,对于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将构成利空打击。


大当家and小当家


美元不会发展上涨,造就世界不安定,给全世界带来不安全感,信任感。只有贬值。


普渡有缘人


从月线周期看还有上冲100的可能,但不会超过107,然后会振荡向下,去探88附近。全年应在高位箱体内振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