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期间,咱家有位特殊“保姆”


“姐,俺家人想吃鱼了。”

“一会儿到市场买去,还要什么?”

“西红柿6个,白菜1棵,橙子4个。”

……


这是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北关社区书记兼社区妇联主席杜春霞的一次微信对话,喊杜春霞“姐”的人,并不是她的弟弟妹妹,而是社区的张某。


杜春霞为什么要帮张某买菜、买鱼,还要亲自送上门?


隔离期间,咱家有位特殊“保姆”

杜春霞帮助张某一家买菜


事情还得从春节前夕说起。


那时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来袭,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输入、传播,切实保护辖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北坦街道办事处形成由辖区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及街道主要领导共同参与的“1+4+2”入户检测模式。


杜春霞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七彩志愿者进社区排查时发现,张某一家三口刚从武汉回来。


他们一直在济南打工,春节前开车回武汉探亲,发现疫情后,立即开车返回济南。


入户疫情防控组员对一家三口进行体温测试后,并未发现异常,而且张某和家人也没有咳嗽等症状。


但杜春霞觉得不能掉以轻心!


她带人到张某家,劝说他们一家人在家隔离14天。


刚开始,张某一家有抵触情绪,杜春霞等人反复劝说,讲明利害关系,终于消除了对方的思想负担,最终同意在家隔离。


那之后,杜春霞通过微信把张某加为好友,考虑到一家人出门不便,杜春霞总会时不时问一下张某,她和家人有没有想买的物品,她帮着代买,并送上门。


十多天来,杜春霞几乎成了张某一家的专职“保姆”,她每天都要在微信上和张某聊天,问她需要什么生活用品。


“再有两天,你们一家人就要解除隔离了,可以和社区居民见面了,坚持住。”那天下午,杜春霞通过微信与张某视频对话,给一家人打气鼓劲。


“谢谢大姐,我们一定坚持到底。”视频上的张某看上去气色很好,面带笑容,对杜春霞这几天来的“保姆式服务”,她表示感谢。


“上街宣传去了!”


每天,随着杜春霞的一声吆喝,社区里的7个志愿者就开始行动了,他们穿上写着“七彩北坦·志愿同行”的黄色马甲,每人拿着一个喇叭,走进居民小区,摁一下开关:“不要去串门、聚会要取消,在家乐逍遥……”


隔离期间,咱家有位特殊“保姆”

走街串巷、入户排查


来源:齐鲁女性、中国妇女报。小娟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