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腦中彷彿有兩個小人,一個說:“沒事兒,就一個小時,看完再幹活兒。”另一個說:“喂,想一想明天老闆看見你打哈欠的表情!”

腦中一共有幾個小人?

心理學家勞倫斯·弗蘭克(Lawrence Frank)認為,這兩個小人可能是你對時間的態度。那個勸你先追劇的小人叫“現在”,總能知道你此刻最想做什麼;那個勸你先做PPT的小人叫“未來”,總是提醒你為明天做準備;還有個小人叫“過去”,在這次爭辯中它可能沒上場。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過去、現在、未來,誰在引導著你的選擇和生活?

弗蘭克把這種時間態度叫做時間洞察力(time/temporal perspective, TP),這個概念在1939年首次出版,到現在還不到80年。這幾十年中,許多位心理學家對時間洞察力進行了研究和探索。1999年,菲利普·津巴多(Phillip Zimbardo)提出,腦中同時存在6個時間洞察力小人,它們分別叫“過去消極(Past Negative)”、“過去積極(Past Positive)”、“現在宿命(Present Fatalism)”、“現在享樂(Present Hedonism)”、“未來(Future)”和“超未來(Transcendental Future)”。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腦中同時存在6個時間洞察力小人。

過去消極小人

性格:喪——往事不堪回首

焦點:過去的創傷、失敗和受挫經歷

語錄:我常常想,有些事我本不該那樣做。

我已經為自己過去的胡作非為和自暴自棄付出代價了。

但願我在過去做的那些錯事能一筆勾銷。

過去積極小人

性格:懷舊——最美不過舊時光

焦點:美好的過去、家庭和傳統

語錄:對我來說,回憶過去是件快樂的事情。

總的來說,在回憶過去時,好的內容比壞的內容要多得多。

童年熟悉的場景、聲音和氣味往往會帶來很多美好的回憶。

現在宿命小人

性格:頹廢——少壯不努力,老大怪水逆

焦點:無法改變、無法控制的事物

語錄:生活被我所不能改變的力量控制著。

未來的變數太大,我無法為未來做出規劃和打算。

既然以後要發生的事總歸要發生,那麼我做什麼並不重要。

現在享樂小人

性格:衝動——今朝有酒今朝醉

焦點:享受、冒險和尋找感覺

語錄:給生活尋求刺激是最重要的。

千金難買我喜歡。

我要把每一天當作我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

未來小人

性格:勤奮——一年之計在於春

焦點:完成任務、達成目標、實現理想

語錄:在晚上玩之前,完成今天必須結束的工作。

如果那些艱難乏味的工作有助於進步,那就堅持幹好它。

要按時兌現對別人的承諾。

超未來小人

性格:超脫——南無阿彌陀佛

焦點:肉體死亡之後的精神世界

語錄:此生的痛苦都是在為來生修行

備註: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只有其它5個小人,也有人直接說時間洞察力一共有5個小人。

5

每當你做一個決定的時候,1個或者幾個小人就會跳出來發表意見。如果有2個及以上的小人意見不統一,就要打架啦,誰能贏呢?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當然要看誰的戰鬥力強。津巴多時間洞察力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ZTPI)測量了5個小人的戰鬥力,分別為1-5分。如果你的未來小人的戰鬥力是4,現在享樂小人的戰鬥力是3,未來小人就能把現在享樂小人KO了,讓你先做PPT。

沒錯,主動做作業的“別人家的孩子”,從不拖延工作的“別人家的員工”,腦中都有一個戰鬥力超強的未來小人。

你可能會說,好了我知道了,我要去把腦中的過去消極、現在享樂、現在宿命小人都打死,只留下過去積極和未來小人,它倆能幫我做最正確的決定。

實際上任何一個小人過於強勢你都會吃不消的。如果沒有現在享樂和現在宿命小人的牽制,未來小人就會逼迫你“努力!努力!”讓你成為工作狂,熬最深的夜,辦最貴的健身卡。強勢的過去積極小人會為你的回憶鍍一層金,而讓你覺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未來時間洞察力太高,會讓人成為工作狂。

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一種平衡。過去積極小人幫助你建立自我概念,奠定溫暖的基石;現在享樂小人帶領你廣交朋友,體驗生活的樂趣;未來小人指導你規劃職業生涯,迎接目標和挑戰。過去消極和現在宿命小人偶爾發表意見,避免過去積極、現在享樂和未來小人過於強勢。

另外,在不同的情境中,這些小人應該有所選擇地跳出來。比如在聚會時由過去積極小人主導,在度假時現在享樂小人最大,在工作中未來小人以一擋四。

是什麼影響你的時間洞察力?

社會環境是培養時間洞察力的大環境。生活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的人,因為要按照季節的變化進行生產活動,往往比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擁有更高的未來時間洞察力。生活在發展穩定的社會中的人,能夠看到更長遠的未來,往往又比生活在戰亂中的人擁有更高的未來時間洞察力。生活在階級固化的社會中的人,比生活在有通暢的階級躍升途徑的社會中的人現在宿命時間洞察力要高。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學校是培養時間洞察力的小環境。不管是學習的內容,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是按時、按計劃學習本身,都會提高未來時間洞察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自身受教育程度越高,未來時間洞察力都越高。

有的人未來時間洞察力在中年以前隨年齡增加而提高,之後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也有的人未來時間洞察力始終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總體來說,時間洞察力是一種相對穩定的人格特質,改變起來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道理你都懂,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但是在一些大的壓力性事件下,時間洞察力可能會出現突然的失衡。比如遭受車禍、性騷擾等巨大的生理或心理創傷,會使過去消極時間洞察力突然提高;強烈的失業壓力、過高的還貸壓力等,會使現在宿命時間洞察力突然提高。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2008年,津巴多和索德醫生夫婦(Richard and Rosemary Sword)創造了時間洞察力療法(Time Perspective Therapy, TPT),治療了數百名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包括越戰老兵和遭遇重大車禍、強暴、虐待、自然災害的人。一開始他們不明白治療師為什麼要講時間洞察力這個陌生的概念,但總有一個“頓悟時刻”(aha moment),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痛苦是一種時間洞察力的失衡,最終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重新回到平衡的時間洞察力。

希望你成功,也希望你快樂

現在享樂、現在宿命和未來時間洞察力的高低更多決定了你能不能成功,而過去積極、過去消極時間洞察力的高低更多影響你是不是快樂。

現有的研究中,對現在享樂、現在宿命和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研究較多,對過去積極、過去消極時間洞察力的研究較少。社會和學校教育也更關注怎樣讓你更成功,而較少教你怎樣能夠更快樂。這也就是“別人只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家人才關心你飛累不累”。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時間應掌握在你自己手裡。

最後,我們來分享幾個調節時間洞察力的小方法。

·降低過去消極,增加過去積極

記憶是會說謊的。它一部分來自事件發生當時傳遞給我們的信息,一部分來自我們事後主觀的加強和補充。在一遍又一遍的講述中,我們加入了越來越多的主觀補充,並對此深信不疑。嘗試把一件痛苦的記憶寫下來,刪去那些不確定的、可能是主觀認定的部分。當你以後再回憶起這件事時,只回憶這個客觀的版本。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記憶具有加工性。

嘗試每天睡覺前完成一張感恩清單,將這一天中值得你感激的人和事記下來,讓這些新的記憶慢慢點亮你的幻燈片。

·降低現在宿命,提高未來

現在宿命時間洞察力高的人,往往是建立了錯誤的參考系。“老王吸了一輩子煙,活到88,老李不吸菸不喝酒,60多就去世了。這都是命,我吸不吸菸喝不喝酒都無所謂。”

試著這樣去看問題:吸菸的你有更高的概率患肺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而現在戒菸的你患這些疾病的概率會降低,更可能擁有較長的壽命和較高的生活品質,更可能兒孫繞膝頤養天年。你願不願意付出努力,增大這樣的概率?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把計劃分解成可以看見的目標。

嘗試列出幾個不難實現的短期計劃,如果實現了,就告訴自己,至少這一點是我可以掌控的。不要害怕改變,其實你可以掌控的還有很多。

·適度的現在享樂

如果你的現在享樂已經很高了,你就需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看看現在常常沉溺的愛好是否有害於身體健康?是否影響某個人生目標的實現?

如果你很少享受當下的生活,嘗試每天或每週給自己劃定一個不被打擾的“享樂時間”, 在這個屬於你的時間裡,放下擔心和焦慮,放下別人,“自私”一點,做讓自己開心的事。

你是活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希望你可以用時間洞察力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比如當你沉浸在失戀的痛苦中難以忘懷的時候,試試把過去消極轉變為過去積極和現在享樂;當你沉迷於遊戲的快感無法自拔的時候,試試把現在享樂轉變為未來;當你疲於奔命快要崩潰的時候,試試把未來轉變為過去積極和現在享樂。

希望你成功,也希望你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