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投河自尽,为什么要在跳河之前,把鞋子脱下来呢?

史海闲聊


我们在高中的时候都学过《孔雀东南飞》,讲的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在孔雀东南飞中,描述刘兰芝自尽时,是这样写的,“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刘兰芝在跳河之前,把鞋子脱了下来,当时我们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就是古代人认为,就算自杀也要告诉家人,要让家人把遗体好生安葬,所以留双鞋子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家里人,自己已经自尽,要家人把遗体打捞起来安葬好的意思。

其实不只是《孔雀东南飞中》,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也有关于自尽之前脱鞋的描写,古人自杀,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屈原也是投河自尽,在一些影视剧中,也有自尽之前脱鞋的画面,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古人不管是投河,还是跳井自尽,都是先将鞋子脱下来,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脱鞋呢,是有什么说法吗。

其实按照古代的风俗,那些横死之人是不能进入家族宗庙祠堂的。什么叫横死的人,就是不是正常死亡的人,死去之后不管是老年人、中年人都不能入祖坟。因为横死代表着诸多不吉利,例如横死的人属于寿命不够,是没有福气的人。还有的说横死的人是违背了上天意愿,是最大的罪过,是上天把他们收走了,这样会破坏祖上的风水,不吉利。还有就是因为不是寿终正寝的,可以说他们是不得好死,属于是家门的不幸,很不吉利,族人是很忌讳的,所以横死之人死后是绝对不会让他们进入祖坟的。

但是如果自杀的人没有留下证物说明自己是自杀,就会很容易被当成为他人谋杀,被他人谋杀也属于横死,是意外死亡,所以死之后是不能迁入祖坟的,古人都是很注重名节,当然死之后也要自己留有名节,横死是不吉利的象征,死了之后名节就毁了。所以,就像上文说的那样,自杀之前留下自己的鞋子,就是要告诉家里人自己是自杀的,并不是横死的,死之后还要让家人好好安葬他们,葬在祖坟里。所以说投河投井自缢之前有没有脱鞋,也就成了古代的人们判定自杀和他杀的证据之一。

还有因为古代人比较迷信,信奉各种各样的传说说法等,如果他们跳河而死,死之后自己就会变成水鬼,或者被缠上,而且永远不能投胎转世,所以如果跳河而死之前脱下自己的鞋子,就相当于给自己一个护身符,死之后就不会变成水鬼,而且也可以去投胎转世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投河自尽之后,身体经过水一泡就会变得浮肿,如果时间一长,就会面目全非,所以如果仅仅通过面目是不能判断出死者是谁的,所以自尽之前留下鞋子,也是为了让死者的家属能够辨认出死者是谁,不会认错人,虽然说在同一个地点死去的人很少,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留下鞋子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我们现代人自杀很多是因为抑郁症,过去的古人自杀是有一定历史文化背景的 ,甚至可以说当时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鼓励自杀的。而我们都知道的屈原跳河,其实不叫跳河叫投江,再说高雅一点就是怀沙自沉。

在过去普通人如果受到了屈辱而不自杀的话是可耻的,最常见的就是古代的女子受到屈辱,古人有十分看重贞洁,所以这个时候一般都会自杀,不然是会被浸猪笼的,可以说是古代的社会鼓励以死明志,来保留自杀者的贞操。自杀者与社会地位文化水平都有关系,过去教育程度低,一般人沟通能力差,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选择自杀,其实也是对生活绝望的一种逃避。

其实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古人之所以在意脱不脱鞋,可能是他们的心理作用,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下定决心去自杀的人,往往不会大张旗鼓地对每个人说自己要自杀了,而是处理好自己的一切事情,然后找个没人的地方,去自杀。其实古人自杀也是这样,把鞋脱掉,摆放整齐,无牵无挂地去赴死,这样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总而言之,古人关于自杀,无论是投河还是投井自尽,把鞋脱掉,也是古人的一种习惯,我们不能片面的来说这种做法是好的还是坏的,持尊敬的态度是最好的。


史论纵横


在古代,自杀是很不吉利的,特别是在宫中,自杀的宫女和嫔妃是有大罪的,他们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投河是自尽的一种方式,古人在投河的时候常常会脱下自己的鞋子,按常理来说自尽的人都已经看淡了生死,为什么还会注意这种小细节呢?其实这里面也是大有文章的。


为了证明自己是自杀的

死在河里无非就是三种原因:第一被人谋害,第二意外落水,第三自尽,一般自尽的人,要么是自己觉得自己生活无望了,所以选择用死来结束这一生,但是他也想在自己死后有人记得,所以会留下自己的鞋子,也是在告诉世人他离去了;要么是有目的的自杀,他的死是在宣泄不满或者表达情绪,这样的人也会在投河的时候脱下鞋子,告诉世人他是自杀的。

这样做也相当于是留下了遗书,不会让人们误会他是被害或者其他原因,也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减轻一些负担,自己也能死的安心。另外,也避免了会有外人议论,毕竟突然死人,外人知道了肯定会议论这家人。自杀的人留下鞋子就是在告诉世人,他的死与其他人无关。

以死明志,告诫世人

当然,自尽也不全都是觉得活着没意思了,才轻生寻死,有很多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死来告诉世人一些事,而投河的时候留下鞋子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死的是有价值的,也让后人能够记住他。

历史上投河自尽比较出名的就是屈原了,史书记载:“……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江以死。”屈原投江自尽是因为不满楚国奸佞当道,楚怀王又是一个昏庸无道的人,屈原不愿意和这些人同流合污,所以才投江自尽。人们发现屈原投江就是在岸边发现了屈原的鞋子,所以认定他是投江自尽了。屈原的自尽就是有目的性的,既彰显了他不想和奸臣同流合污,也在告诉世人楚国此时是奸臣当道。


告诉世人自己死在哪里

古时候,人们对自尽的人也会有很多种看法,虽然决定自尽的人已经看淡了生死,他们内心深处还是不想成为一个孤魂野鬼的,还是希望人们能够发现他的尸身,能够入土为安。

投河自尽与其他的自尽方式有很大不同的,不管是服毒还是上吊,人们都很容易能够发现尸体,但是投河就没那么容易了,投河之后,尸体会随着河流漂走,如果不留下点什么东西,人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人自尽了,也不知道他死在哪里。这样的结果不是投河自尽者想要的,所以他们会脱下自己的鞋,留下线索,让家人和朋友找到自己的尸体。


小姐姐讲史


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按照古代的风俗,横死之人是不能进入家族宗庙的。

横死的人,就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不管是老人、中年都不能入祖坟。

横死有诸多不吉利

一是寿命不够,没有福气。

二是违背上天意愿,是最大的罪过。会坏祖上的风水。三不是寿终正寝的,就应了不得好死,是家门的不幸,很不吉利族人是很忌讳的。所以会不让入祖坟。

如果自杀没有留下证物,就很容易被认定为他人谋杀。


后来,投河投井自缢之前有没有脱鞋,就成了人们判定自杀和他杀的证据之一。


而以个人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在意这个,我觉得更有一种以死明志的悲壮感,这种复杂的情感通常难以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只好以一种更为抽象又引人遐想的方式进行,正如下定决心去赴死的人,会将自己的房间和衣物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写着欢快明亮的诗句,碰见熟人也会笑着打招呼,还会饶有兴致地喂养庭院里的鸟儿,再去从容不迫地赴死,仿佛就是去街市买菜一般自然,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浪漫。

《孔雀东南飞》中,刘氏「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亦有...郑夫人才得回身,朱婆叹口气想道:“没处安身,索性作个干净好人。”望着路旁有口义井,将一双旧鞋脱下,投井而死...


浮生小记者


很显然,投河自尽之前脱下鞋子,就是为了留下一个证明本身自杀的东西或者自己遗物。那么问题又来了,留下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呢?莫急莫急,且听我给你分析这其中的几点原因:

一、证明自己是自杀而不是他杀。为什么自杀还要证明呢,因为古代有一条规定:横死之死,不能进祖坟的。横死就是非正常死亡,会被认为不吉利的象征和表现,进入祖坟会破坏风水的。自杀就不同了,是以死明志的行为,是可以进入祖坟的。同时证明是自杀的话,排除他杀的可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官府查破案的时间,省去了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引得别人议论纷纷,死于非命啥的,利于保全自己的名节和操守。

春秋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楚王昏庸,楚国衰败,屈原无能为力,带着苦闷和绝望的心情投入汨罗江。人们还因此用粽子投江喂小龙虾,避免小龙虾吃屈大夫遗体。后面把端午节定为纪念屈原的日子。怎么会认定屈大夫是自杀的呢?就是因为人们在江岸边发现了屈原的鞋子。

《孔雀东南飞》中记载道刘氏: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也是证明古人投河自尽脱鞋的事实证明之一。

二、便于查找尸体位置,打捞起来安葬好。古代人认为,死亡时要保持全尸,就算自杀也是一样的,要让家人把遗体完整安葬好。死无全尸,是非常不吉利的,现在也是用来诅咒人的话。中国人重视“入土为安”,死者不能暴尸荒野,或遭毁坏,而跳河自尽的人,尸体难免被鱼虾所食。因此,留鞋在河边,也就告诉别人自己自尽的位置,便于让别人根据鞋子的位置,快速找到尸体,入土为安。当然后面非要说,更迷信点的来源于鬼神说,鬼神说认早入土为安就可以早转世投胎。

三、脱鞋是自尽前的缓冲和过程,是一种仪式感。自尽肯定也是需要勇气的,对这个世界绝望了和没有寄托,在自杀前肯定有心理挣扎和犹豫,而自尽前脱鞋这动作也是缓冲和犹豫的过程,因为没有其他事物在自杀前可以起到分界和缓冲的作用,所以自尽者潜意识下都会去脱掉鞋子,久而久之,投河自尽前脱鞋也就被当成了一个古人习俗和一种仪式感的存在了。


叨说历史


在古代,投河自尽和投井自尽都是比较常见的自杀方式,而不管是投河还是投井,古人都会有一种很奇怪的做法,即:将鞋子脱下来。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氏:

“(刘氏)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而投井自尽脱鞋的,例如,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就有这样的描述:

“……郑夫人才得回身,朱婆叹口气想道:‘没处安身,索性做个干净好人。’望着路旁有口井,将一双鞋脱下,投井而死……”

那么,古人在投河自尽前,为何要先将鞋子脱下来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原因吧。


第一,鞋子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鞋子是为数不多能证明死者身份的物品,投河自尽者,想借助自己留在岸边的鞋子证明自己的身份。

之所以要证明自己的身份,有可能是死者想表达自己的心志。因为,如果是正常失事跌入河中,鞋子会和死者一起泡于水里,而投河自尽者将鞋子留在岸边,就表明了某种仪式感,告诉别人自己是自杀而死的。

投河自尽者可能是想借此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某些志向,才将鞋子留于河岸边吧。

第二,为了进入家族宗庙。

古人比较讲究落叶归根,讲究死后要进入家族的宗庙,因为这代表着某种认可。

但按规定,横死的人(非正常死亡)不能葬入祖坟。而所谓的横死,包括早夭、他杀和因犯罪而被官府处决的人。倘若投河自尽者没有留下遗物,就很容易被认定为他杀。

所以到后来,投河、投井自杀前,死者有没有脱下鞋子留在岸边(井边),就成了人们判定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的重要证据。

第三,出于某种迷信。

在古人看来,人有三魂七魄,所谓三魂,即天魂、地魂和人魂。人死后,这三魂各有归属,比如天魂就归天路,地府就归地府。

所谓“履常聚涌泉之气,可引地魂回归,遗履于地,引地魂,齐生魂,二魂未散,正是可找替身,借尸还魂之道也”。

出于这样一种迷信的观念,古代就有一部分人认为,临死前脱下鞋子,死后才能找到替身,才不至于魂魄飘散游离。而这也是古人投河自尽前脱下鞋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便是现在,也有一部分投河自尽者,会在投河前选择将鞋子留在岸边。


金兔历史


趣谈答案:为了证明自己是自杀,而不是他杀。

举一个小例子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有这样一段剧情非常的有趣,是纪晓岚和和珅一起去窥探某些贪官污吏的时候,一些臣子觉得纪晓岚在是一个潜在威胁,并想暗中把他做掉。

而做了他的手法也很简单,便趁着他不注意的时候,一个麻袋把他装进去,然后丢到了河里,要不是有高人相助的话,估计纪晓岚就横死他乡了。

这个小例子是干嘛的?

我们突然举出这样的一个小例子,大家会没有有这样的疑惑,这个小例子是干什么的?好像和这个问题也不搭边儿呀。

我们需要点明一点,古代的时候,如果有一些人在河里面死掉了,而且她没有脱鞋的话,有一定概率是被杀的,对吗?

因为一旦出现被杀或者阴谋论的话,一般动手之人会比较紧张,也不会在意他的鞋子问题,直接趁着别人不注意,一股脑的把他丢到河里,是死是活懒得管了,当然死了更好。

而一些投河自尽的人,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并不是被杀的,自己是真正意义上想要脱离人世,想要脱离苦海,所以才跳河自尽的。

当这些想临死之人想要证明这一点的时候,便会把自己的鞋子脱在一边,然后跳到河里面去。

为啥这么费劲?

按理来说想死就死吧,还干嘛脱鞋子呀?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多此一举呀。

万万不是,因为古人有着古人的规矩,最大的规矩就是横死之人不能够入祖坟。

什么叫横死之人呢?就是你死得莫名其妙,死得不干不净,你的后面可能有着某些冤魂或者你本身就有着某些冤屈。

而但凡是死亡不正常的人,都不可以进入祖坟,进入祖坟对于古代人意味着什么?我们不说了,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进入祖坟和落叶归根相差不大,而古代有一些人,他们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落叶归根。

所以那些想自杀的人,或者是对生活不抱有希望,或者压力太大,或者遭受了某些打击想一死了之,但是他们想一死了之归一死了之,死后得有个地方埋吧。

如果自己不脱鞋子的话,连埋的地方都没有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留下鞋子也相当于留下了一封遗书,就是为了告诉其他人自己是自杀的不是被谋杀的。这也符合了古代的封建风俗,如果是在水中横死,那么这个人是没有脸面见自己的祖宗的。

古人跳河自杀如果不留下鞋子,很有肯能被认为是谋杀,这就增加了官府的破案程序,那么这个跳河自尽的人就非常不道德。所以估计在跳河自杀前,也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不至于被骂做个冤魂。

举例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在投江自尽前,在江边留下了自己的一双鞋子,所以大家发现他的鞋子后都认定他是自杀的,可见古人额素质非常高。

还有另一种说法,古人投河自尽为了能够上天堂,但是必须要用土埋葬。投河自尽的人在跳河之前把自己的鞋子留在河边,希望别人能够尽快发现自己的尸体,并尽快用土埋葬,这样自己就能快速进入天堂。

总结

古人投河自杀之前留下自己的鞋子,这说明了古人的把道德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公元前


古人投河自尽,大部分都会把鞋脱下来或者留下身上衣物首饰等,个人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为了证明自己是自杀的;

2、以死明志,警醒世人;

3、告诉世人自己死在哪里,是死者给生命、给家人、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一点尊重和敬意;

4、落叶归根的缘故

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有着古人的规矩,最大的规矩就是横死之人不能够入祖坟。

什么叫横死之人呢?就是你死得莫名其妙,死得不干不净,而凡是死亡不正常的人,都不可以进入祖坟,进入祖坟对于古代人意味着落叶归根。例如古人自尽的经典故事:屈原的投河自尽;《孔雀东南飞》中,刘氏“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7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亦有...郑夫人才得回身,朱婆叹口气想道:“没处安身,索性作个干净好人。”望着路旁有口义井,将一双旧鞋脱下,投井而死……

不管怎样,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开心每一天,即使再大的困难也会过去,哪怕天塌下来,也会有高过你的人顶着,热爱生活就是热爱自己哦!






秋风不响


不知道你这个结论是从哪里来的,我也不清楚古人选择跳河自尽时,他或她是否真的会将鞋子脱下来,然后再自尽。

当然或许真的有这种说法吧!

既然题主问了,那我就姑且来回答下。

以下回答,为个人观点,不正确地方望海涵。

首先,我认为,古人投河自尽之所以会脱下鞋子,主要还是希望自己死后,能有人帮自己收尸,从而让自己能入土为安。因为古人相信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才能安息,生者才能心安,如《耍孩儿.骷髅诉冤》所言:“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人一生的功过是非,入土之后一切都随之烟消云散。



因此,即使是想自杀的人,他也只是想脱离这凡世,却并不是想在阴间继续受苦。同时,据中国民间传说,投水自尽而死的人,如果不能入土为安,则会徘徊在淹死的地方,变成水鬼。然后如果他找不到替身,他就永世不得超生,只能一直在黑暗又冰冷的水底饱受着无尽的苦难。

如此,自杀时,将鞋子放在岸上,这样可以方便家人的寻找,从而让自己能入土为安。



同时,他们将鞋子留在岸边,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不祸及家人。人始终是有感情的,即使他再厌世,他也不想自己的家人跟自己一样受苦。试想,如果我们在水里看到一具尸体,我们第一眼会想到什么,肯定是想这人是不是被谋杀的?如此,我们一次想法就是赶紧报警。而在古代亦是如此,那再想想,那个地方官在接到这个案子后,他们会把第一嫌疑人放在谁身上?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他所身边最亲近的人。

如此,我想他们会将鞋子留在岸边,其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他人,他是自杀的,而不是他杀的。毕竟想想看,一个被杀的人,他怎会整整齐齐的将自己的鞋子摆在岸边吗?基本上是不会的,因此将鞋子摆在岸边,虽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其家日本不会被牵连,但至少可以帮助自己家人较快的脱离嫌疑。



最后,个人觉得他们会将鞋子放在岸边,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向自己的家人告知自己的去向。毕竟有别于服毒等自杀方式,投河自尽的人,如果不抱着石头,基本上是会被河水冲到其他地方去的。因此,如果不在岸边留下什么东西,恐怕其家人都不知道,他跳河自杀了,如此可能会无休无止的去寻找他,去饱受那四年之苦。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家人不再盲目的寻找自己,他在岸边留下东西,就可以让家人知道他已经离开这人世了。


澳古说历史


古代投河自尽为为何要先脱鞋?

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衍生了许许多多的习俗,这些习俗也正是文化的象征。但是有些习俗,确实让人摸不到头脑。比如人在跳河自杀前,都要现将鞋子脱掉,然后再跳河。

最开始是封建迷信。古代的科学及时并不发达,人们信奉世上存在着鬼神。并且人在死后会经历轮回转世,并且在经过奈何桥之前,是要喝下一碗孟婆汤,来遗忘前世今生。大多数人在死的时候都是对世间有所留恋,所以就会在跳河的时候,将鞋子留在岸上,将念想留在世间。来生再来弥补之前的遗憾。

《孔雀东南飞》中有一句话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是说刘氏自杀时候的情形便是脱下了鞋子,跳进了水中。那为什么跳河之前要脱鞋子呢?

在古代鞋子是比较常见的占卜用具,就像是现如今的硬币。“脱下鞋子,撇鞋占卜”,通过鞋子的朝向以及正反定吉凶。

民间传说放对鞋子在河边,是死者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早日找到自己的尸体,让尸体早日入土,这样子死者才能早日投胎转世。

而且在很多的地方,有严苛的规定“横死”(意外死亡)是不能进入宗庙祭祀的。而自杀就不同,那是“以死明志”,是高尚行为,可能还能得到一座牌坊。而民间的潜规则便是“脱鞋”。

除开封建迷信,这个习俗也是有据可循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投身汨罗江。在投河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知道,那么后代是如何知道屈原投江呢?原来是他许久没回家之后,他的家人四处搜寻他的踪迹,最终在河边发现了他的鞋子,这才断定屈原投江身亡。因为河水太深,水流太急,人们搜寻许久都没能找到尸体。于是就有了跳河自杀前,要先拖鞋的习俗。

因为封建思想,这种习俗慢慢被推广。生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认为人死在死后,是需要在世间留存一些物品。而鞋子刚好起到这种作用,不仅可以确定自己的身份,还能说明自己死因。亲人们搜寻到鞋子之后,就能为自己举办丧礼了,也就象征着一生的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