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個人知識管理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個人知識管理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在我們周圍,我們怎樣才能通過各種渠道(微信、頭條、問答、百科、搜索、工作、生活等)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並利用有效信息創造價值這可能是困擾我們很多人的一個問題。今天分享一下相關內容,在具體談個人知識管理之前,我先分享一下知識的概念、分類及分層比較等基礎信息,然後再談我們為什麼進行知識管理,進行個人進行知識管理到底有什麼好處;最後分享知識管理的原則、方法及過程等。

一、知識的概念及分類

知識是人們從各個途徑中獲得的經過提升總結與凝練的系統的認識。羅伯特.格蘭特指出,儘管"什麼是知識"這個問題激發了世界上眾多偉大思想家的興趣,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界定。有一個經典的定義來自於柏拉圖: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標準。但知識的價值判斷標準及分類確實很容易達成共識的:

1、按照知識所描述對象的性質分

陳述性知識:是指我們所知道的事物、狀況的知識,即事實型信息,是關於“是什麼(事實)”、“為什麼(原理)”的知識。如,蔬菜蘊含豐富的維生素。溫度計製作的原理是利用物質的熱脹冷縮現象等。

程序性知識:是關於我們怎樣做事的知識,即經驗型信息,如技術、技巧、工藝、方法等。

2、按照知識的顯示方式分

顯性知識:顯性知識指可以通過正常的語言文字的方式表達、傳播和共享的知識。

隱形知識:隱性知識指個人或組織經過長期積累而擁有的知識,具有高度個性化、難以格式化、不易用語言表達及傳播的特點。隱性知識多指隱含的經驗類知識,難以衡量其價值,不易被人理解和掌握。如廚師和藝術家的“獨門絕技”。

3、按照知識的載體分

個人知識:是指存在於員工自身的知識,包含技能、經驗、習慣、自覺、價值觀等,屬於員工可以帶走的知識。

組織知識:是內含於組織實體系統中的知識。包括組織內優秀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等。

二、知識的分層比較

我們可以將與知識存在轉化關係的五種不同的要素按照從較低價值向較高價值遞進的方式劃分為五層,分別為:數據→信息→知識→能力→智慧。它們之間互相聯繫,構成一條有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序列。

數據(臺灣也稱該層為“資料”)是指原始的、不相關的事實,是對客觀事物記錄下來的、可以鑑別的符號,是客觀事物的性質、屬性、形態、數量、位置及其相互關係等等的抽象表示。數據可以是字符、數字、文字、圖形等,它僅僅是一種抽象的量的概念,本身不代表任何意義或一類具體的東西。

信息(臺灣也稱該層為“資訊”)是指被給予一定的意義和相互聯繫的事實,是經過加工處理過的、對人有用、能夠影響人們行為的數據。即,信息是加工處理後的數據,比如報表、賬冊和圖紙等。數據和信息之間的辨析是:

1) 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就成了信息,數據是原材料,而信息就是成品;

2) 數據需要用信息系統來加工成為信息,才能夠讓管理者在決策中使用;

3) 數據是信息的載體,信息要通過數據來表達;

4) 數據和信息是相對而言的。一種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後成為某部門決策時採用的信息,但這種信息對上級部門或其他部門來說僅僅是數據。

知識則是從信息中得出的系統化的規律、概念、經驗或結論,是對信息的推理和驗證。知識是數據轉換到信息之後的下一個更為複雜的或業務價值更高的階段。然而,相反的流程,即從知識到信息的流程也同樣存在。

能力,就是指能順利完成某項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在某些語境下,能力可以直接理解為本事,有能力就是有本事,能勝任的意思,另外還有本領、能耐、才能、才幹等近義詞。知識只有用於實踐,才能轉化成能力;也只有實踐才能檢驗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找到知識聯繫實際運用的途徑,從而使能力得到提高。

智慧是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判斷的能力。智慧可以培養出能力,能力也可以衍生出智慧。

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個人知識管理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三、為什麼管理個人知識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昨天剛看過的一份關鍵資料,今天起草報告時要用到,自己卻怎麼找也找不到,而不得不另起爐灶,進行痛苦的“創新工作”。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美國國際數據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知識工作者做的90%的所謂“創新工作”是重複工作,因為這些知識已經存在。

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大部分東西重新起草比去尋找這個已存在的東西還省力氣。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知識工作者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了尋找某些他們永遠沒有找到的信息上。

這些問題是為什麼呢?本人認為造成個人工作中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對個人的知識進行有意識的、系統的、有效的管理。正如比爾蓋茨所言:“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輸贏。”

當今時代,信息的數量十分龐大,我們工作中需要的知識也很廣泛,大部分工作是要去做那些創新性的工作而不可能去日復一日的重複某項活動或操作,因此我們每個人工作都會用到各種知識,對知識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很高,而我們對這些眾多的知識沒有或者無法進行管理,最後造成工作的低效率。

為什麼要進行個人知識管理?德魯克說過,沒有人為你負責,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資本就是知識。這裡我還需要補充一句就是,你唯一的能力就是應用知識創造價值的能力。

個人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個人的顯性知識系統化、隱性知識顯性化,便於隨時對知識進行完善、提取、分享、應用和創新,從而塑造並提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有利於職場競爭以及長期的職業生涯發展,進而實現人生目標和人生價值。


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個人知識管理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在“信息爆炸”的現今社會,個人要確保跟上時代節拍而免於被無情淘汰必須“持續地學習”,可以說個人獲取和利用知識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個人價值。

但是,人類天生具有遺忘的特性,雖然人的一生有機會獲取眾多的知識,但真正精通的往往只是經常使用的很有限的一小部分,其餘大部分知識往往只能記住一個概況,到有用的時候再去查找獲取。因此,積累、獲取和檢索知識的能力在這個世紀顯得非常重要。

個人知識管理對每個現代人來說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 建立了個人知識體系,便於有針對性地進行個人知識的積累和完善;
  • 有利於發掘隱性知識,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避免因知識的遺忘而流失;
  • 有利於個人知識的檢索和提取,減少個人時間與精力的耗費,提高工作效率;
  • 有利於將知識資源應用於實際工作以獲得良好的工作績效,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 展現了個人的學習能力,並通過參與知識創新、知識交流,謀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 持續性地學習並更新個人專業知識、提高工作技能,提升了個人價值和核心競爭力。

四、個人知識管理概念

知識管理,也許你未必知道這麼一個概念,但你日常也一定在使用,比如你分門別類的記錄你自己的文檔,文件,數據等,這就是知識管理的雛形。你是為了方便管理、查找、使用乃至共享和創新這些知識,這就是知識管理的精神。的確,知識管理就在我們身邊,比如,知識卡片、讀書筆記、文章寫作、博客轉載、日誌分享等都是個人知識管理行為。

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簡稱PKM)是將組織的知識管理思想應用到個人而形成的一種方法論。通過個人知識管理,讓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料、隨手可得的信息變成更多有價值的知識,從而最終利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PKM的最早概念是由美國的Paul Dorsey教授提出來的,他指出:“個人知識管理應該被看作既有邏輯層面又有實際操作層面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本人借鑑組織知識管理的概念,對個人知識管理的概念描述為:

個人知識管理是指個人為了提升個人的競爭優勢,建立自我的知識體系,並不斷進行知識的獲取與整理、存儲與更新、交流與分享、應用與創新的過程。它使得知識被最大限度的利用,並且在知識管理的過程中得到了增值。信息時代的個人知識管理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先進信息技術來進行知識管理的過程。

五、個人知識管理原則

1、目標驅動原則

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個人知識管理應該緊緊圍繞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所需要的知識儲備而有目的地進行,要專注於個人核心知識體系而不是抓住什麼就是什麼。

2、先廣後深原則

儘管知識管理要求專注於自己的核心領域,但是,任何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特別是“知識爆炸”時代的來臨,各種知識之間更是有著錯綜複雜的邏輯聯繫。因此,為了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知識管理應先積累廣度再向深度發展,以形成“金字塔狀”的知識結構系統。

3、系統思考原則

任何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牽連、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邏輯關係,因此,在知識管理的過程中,要跳出局部知識的狹小視野,以全局觀對知識進行系統化思考,同時理順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從全局的高度更深入地理解和認識知識,使得各局部知識之間相互論證、相互支撐,而不是相互衝突、相互矛盾。

4、理解消化原則

知識的積累並不只是簡單的複製與粘貼,在網絡時代,這樣做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使勁地下載,使勁的複製粘貼,收集各種能收集到的資料——問題是,有多少被自己真正消化了呢?

你所存儲的知識起碼你應該簡單看過、知道是在講什麼,若要求更高一點,要進行深入的學習、研究後再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被原有素材的繁瑣和複雜所嚇倒,而要能夠在自己的透徹研究之後,結合自己的觀點,以簡單樸素的語言進行二次描述。

5、反覆堅持原則

馬雲說,今天非常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知識管理的過程是反覆“迭代”的過程,是一個由“漸修”帶來“頓悟”的過程,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因此,沒有持續不變的“漸修”和“量變”,就沒有豁然開朗的“頓悟”和“質變”,而“頓悟”和“質變”也僅僅只是開始,知識管理貫穿人生全程。

6、動態更新原則

要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最佳的知識結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動態更新原則體現的是知識的發展規律,不能期望建立一個一勞永逸的知識結構。

在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更加頻繁,一個人昨天建立的知識結構,如果今天不充實更新,它的價值就會降低。因此,只有用動態更新原則要求自己,“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在舊有的知識結構中疊加新的內容,才能把握更多稍縱即逝的機會。

六、知識管理的過程

1、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

個人知識管理的目標是提升自我的核心競爭力,體現知識創造價值,因此就需要再次強調了不能脫離了某個場景或領域來單獨的談個人知識管理,否則就失去了目標和方向。要想具備某種才能,必須要有相應的某種知識結構。有了自己的知識結構之後:①有利於有目的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完善;②有了對知識結構的事先分類,那麼,知識的獲取、整理、存儲和更新就可以有序進行。

2、知識的獲取和整理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知識的獲取是實施知識管理的基礎,而且,若要獲得並維持競爭優勢,也必須不斷地吸納外部知識。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便可以通過積極思考,進行融會貫通。知識學習過程就是一個積累、貫通、再積累、再貫通,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過程。

知識的獲取來源主要有:①互聯網;②傳統圖書;③參與培訓;④互助學習小組;⑤人際網絡;⑥個人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即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學習心得整理撰寫出來,這點非常重要!

料蒐集了很多,知識也學習了很多,但這些資料和知識怎麼進行有效的整理呢?知識的整理是對原有資料、信息、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和消化吸收後進行編輯整理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耗時、耗力的知識梳理過程,有許多瑣碎的工作要做,如果沒有將個人知識管理進行到底的決心,個人的知識管理就很容易半途而廢!在知識整理過程中我們可以應用一些工具,如筆記工具(有道雲筆記、Evernote、OneNote等),思維導圖(幕布、XMIND等),語音記錄,網盤等。

3、知識的存儲與更新

對知識整理的結果就是形成一系列的文檔。這些文檔是異常珍貴的,為了便於這些文檔的檢索,首先就是要根據知識結構體系建立“知識地圖”,明確各知識文檔之間的邏輯、從屬關係。其次,將這些已完成的文檔進行存儲,形成個人知識庫。為了確保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不被丟失,這些文檔儘量在多處同時進行備份(如網盤、郵箱等)。

在計算機芯片製造領域有一個著名的摩爾定律,其運算速度每18個月就可以提升一倍。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人類知識的更新速度比之古代已不知快了多少倍。三分建設,七分維護。知識更新最難的是需要持之以恆。要不斷添加新的知識分類和知識資源;不斷修改和刪除部分知識資源;持續與他人進行知識的互動交流等。

4、知識的交流與分享

個人知識管理不能脫離團隊和群體。知識管理的精髓就在於知識的分享和交流,特別是在這個網絡時代,單個人的知識總是有限的,而全人類的知識是無窮的。

知識的分享過程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我們不僅能夠將知識分享給別人,也能夠通過知識的互動交流,實現自我知識體系的鞏固和完善。同時,知識的交流傳播也是一個展示自己才學的機會,客觀上促進了個人品牌的傳播與推廣。你的知識傳播的越廣,你的個人影響力也就越大。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一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人就有兩個思想。這就是知識分享的好處。分享的精神就是互聯網的精神,因此,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個人知識管理不能忽略網絡等先進信息技術工具,如博客、百科、網盤、文檔分享平臺、問答、頭條、公眾號及SNS等。

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個人知識管理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5、知識的應用及創新

古人講“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是為什麼呢?大約是因為書生的知識很少能在生產或生活中得到應用吧。知識本身沒有價值,只有被利用時才能展現其價值,知識必須跟任務、項目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我們必須明確,我們所有的知識只有一個唯一的目的:使用它,利用知識創造效益,利用知識幫助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因此,我們不能只關注知識的積累,更要注重知識能量的釋放。個人知識管理最終目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積極地將所學知識及時、有效、充分地運用到學習、工作、生活當中,使所學知識轉化為個人發展的重要能力,並最大限度地促進個人的發展。

而在知識管理的全部過程當中,我們的思維不能侷限在原有的知識範疇內,要能夠根據自己的深入思考進行大膽的創新。創新是個人知識管理的靈魂,是個人能力是否能夠突破一定高度的關鍵所在。

因此,我們要開拓思維,大膽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