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科創板“股王”石頭科技打新“去小米化”後還能不能打?

2月9日晚間,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石頭科技(688169,SH)發佈公告稱,將於2月11日進行網上、網下申購。公司確定此次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創下科創板發行價新高。此次發行股票數量為1666.67萬股。

按照500股一簽計算,投資者中一簽需投入資金13.6萬元。若石頭科技上市後連續上漲,中籤者將收益頗豐。

值得注意的是,在石頭科技上市前夕,其競爭對手科沃斯(603486,SH)股價連續大漲。

借勢小米,依賴欣旺達代工

石頭科技主要從事掃地機器人的設計、研發、生產(委託加工)和銷售。公司於2014年7月成立,2016年9月正式推出首款產品。

石頭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小米(即港股上市公司小米科技),公司招股書(註冊稿)顯示,石頭科技是作為ODM原始設計商,為小米提供定製產品“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及相關備件。石頭科技負責定製產品的整體開發、生產和供貨,小米負責後續產品銷售。

在發展之初,石頭科技在銷售端幾乎完全依賴小米。2016年,石頭科技米家品牌銷售收入(不含配件)1.81億元,佔公司營收比重為98.58%。而在上游產業鏈,石頭科技也廣受小米影響。事實上,石頭科技本身並不製造掃地機器人,產品生產全部採用委託加工方式,無自建生產基地。

2016年至2018年,石頭科技向受託加工廠商欣旺達採購金額分別為5299.93萬元、3.31億元和9.85億元,佔委託加工比例分別為99.68%、100%和98.80%。

在加工廠商選擇上,石頭科技也並非完全自主。根據石頭科技招股書顯示:“在現有合作模式下,公司自主選擇與更換米家品牌產品的代工廠商。但如果小米對公司更換代工廠商提出強烈異議,將不利於公司順利選擇米家產品代工廠商,進而會影響公司代工廠商的選擇與更換。”

有趣的是,石頭科技核心供應商,也基本與小米重合。2018年,石頭科技前五大供應商分別為欣旺達、信泰光學、力嘉塑料、德賽電池和AVNET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其中,欣旺達、德賽電池向小米供應手機電池,AVNET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向小米供應藍牙產品。

某種程度上,石頭科技在生產和銷售兩方面,都被綁定在小米產業鏈上。從效果上看,石頭科技借勢小米迅速發展壯大,根據光大證券2019年出具的行業研究報告,2018年前43周,“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線上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2.8%和10.1%,合計22.9%。

逐步“去小米化”

由於米家品牌系列產品以性價比著稱,並且採用利潤分成模式,因而石頭科技米家品牌掃地機器人毛利潤並不高,並呈現出逐步下滑之勢。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1~6月,石頭科技米家品牌毛利率分別為18.99%、18.75%、14.99%和13.91%。

很多小米產業鏈企業,在藉助小米打響品牌後,陸續開始推出自有品牌,以提升公司毛利率。比如美股上市公司華米科技,依靠小米手環熱銷迅速成長,之後便推出華米手錶等自有品牌產品,推行所謂的“去小米化”。

通過給小米提供定製化產品,石頭科技在業界一炮打響。2017年,石頭科技開始推出自主石頭品牌掃地機器人。2017年至2019年1~6月,石頭品牌銷售收入分別為1.08億元、14.78億元和11.71億元,佔公司營收比重分別為9.63%、48.50%和55.08%。與之相比,米家品牌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收比重分別為88.36%、47.21%和34.82%。

11日科创板“股王”石头科技打新“去小米化”后还能不能打?
11日科创板“股王”石头科技打新“去小米化”后还能不能打?

自有品牌產品佔營收比例的提升,顯著提升了石頭科技總體毛利率。2017年至2019年1~6月,石頭品牌毛利率分別為44.87%、42.06%和46.18%,遠高於米家品牌毛利率。在石頭品牌帶動下,石頭科技總體毛利率也從2016年19.21%,提升至2019年1~6月的32.50%。

而隨著自有品牌的崛起,米家品牌產品對石頭科技的影響愈發微弱。2019年1~6月,米家品牌產品毛利佔比僅為14.90%,石頭品牌毛利佔比則高達78.26%。

不僅是銷售端,在代工廠商方面,石頭科技也開始逐步“去小米化”。2018年,東莞長城成為石頭科技第二家代工廠商。2019年1~6月,石頭科技向東莞長城採購金額為6583.88萬元,佔比10.83%,而向欣旺達採購佔比則降至89.17%。

石頭科技產品競爭力一方面來源於小米品牌,另一方面來源於低毛利帶來的高性價比。因此,較高毛利的石頭品牌產品是否依舊具備競爭力,值得繼續觀察。

2019年,石頭科技最大的競爭對手科沃斯已開始轉型,調整服務機器人ODM業務(主要是隨機類掃地機器人)。2019年前三季度,科沃斯服務機器人ODM業務同比下降87.8%。

對於石頭品牌產品競爭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月10日致電石頭科技,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另據該公司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除少數部門外,公司大部分員工已經復工。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