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以村為家”的第一書記李領軍


在一起‖“以村為家”的第一書記李領軍


在一起‖“以村為家”的第一書記李領軍


鄭報全媒體記者 盧文軍 通訊員 史平平 馬浩強

“我一聽說疫情嚴重了,村都封了,初三一大早就趕緊回來了,繞到開封,繞了好大一圈,登記、測體溫後才回到村裡,管得可真嚴啊……”2月10日,鄭州市中牟縣狼城崗鎮後史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領軍說。

李領軍所謂的“回村”,並不是回到他出生的村莊,而是他作為扶貧第一書記駐守的村莊。自疫情發生以來,在沒有接到通知駐村第一書記必須村駐守村從事防疫工作的情況下,他第一個自發回到村裡,與全村抗擊疫情的第一書記,這一駐守就是14天,真正意義得在村裡過完了春節。

“他是大年三十晚上10點多巡查完禁放才走的,初三一大早來村裡的,就一直沒有走,讓他不用和我們村組幹部一塊排查疫區返鄉人員、宣傳防疫知識,他不聽,硬是一起去還主動與隔離戶家送蔬菜,前幾天一大早還領著我們在村裡進行了兩次全村消毒,比我們村裡人還勤快咧。”村幹部張連忠說。

在一起‖“以村為家”的第一書記李領軍


他一個勁兒地“往外跑”,與返鄉人口、外來人員零距離接觸;他逆向而行勇敢衝鋒,用責任與擔當築起一方群眾的平安防護網;但他始終沒有想過退縮,因為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自初三來到後史莊村後,李領軍就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入戶排查、卡點值守勸返、隔到離戶家中監測、組織愛心募捐、全村消毒消殺每一項都積極參與。利用值班倒班的空閒時間,對全村22戶貧困戶進行逐一走訪,每到一戶都詢問是否外出?是否與湖北疫區返鄉人員接觸?家裡還缺啥生活用品?事無鉅細。

在瞭解到居家隔離戶王雪家中煤氣灶壞了無法做飯,在居家隔離期無法外出,他主動為其購買了煤氣灶。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連夜聯繫購買了消毒粉,第一個發起進行全村消毒的。瞭解到部分隔離戶家中生活必須品緊缺,主動與村兩委結合,為隔離戶配送蔬菜、醬油、雞蛋等生活必需品。在組織“戰疫情、獻愛心”活動中,更是率先進行捐款。

“上一年村裡搞得服裝廠和水產養殖貧困戶都掙著錢了。這次捐款俺村裡的22戶貧困戶有中有12戶都來捐款了,有200的、有100的,多少的都有。”李領軍感動地說。

疫情防控的一種責任,是一種為民著想的態度,更是一份“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在哪過年都一樣,我早都把這當成家了,我就是村裡的一份子。我是一個黨員,更是他們的第一書記,關鍵時刻我更應該衝上去,頂上來,我所做的都是一個普通黨員應該乾的。”李領軍認真地說。

只有心中有群眾,肩上才會有擔當。當駐守成為一種習慣,為民著想成為常態,身體力行成為自覺行動,才能真正把涉及群眾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