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代文降压药的原理是什么?

手机用户6336354755


复代文这个药是由两种常用主流降压药,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复合制成的降压药物。其实这类降压药物代表的是一大类降压药,就是单片复方制剂。复方降压药通常由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组成,可能包括2种或者2种以上降压药物。这种降压药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便于服用。

我国传统的单片复方制剂包括:复方利血平、北京降压零号、珍菊降压片等等,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就是利血平、氢氯噻氢、盐酸双屈嗪或者可乐定。这些降压药目前在基层仍有广泛应用。

新型单片复方制剂:一般由不同作用机制的2个降压药组成,多数只需要一天吃一次,使用方便,便携度高。目前我国上市的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地平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普利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普利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沙坦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
其中常用的海捷亚、安博诺和复代文就属于沙坦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这一类,倍博特属于地平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这一类复方单片制剂。


张之瀛大夫


复代文是一种复方降压药的商品名,其通用名为缬沙坦氢氯噻嗪。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药的作用机制。


缬沙坦从药理学上分类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ARB是临床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之一。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引起血管收缩,使人体血压升高。但其发挥作用需要和AT1受体结合,而缬沙坦能够拮抗它们的结合,从而降低血压。并且缬沙坦还能够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和AT2的结合,增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因此,缬沙坦除了能够降低血压外,还有保护心血管和肾脏及改善糖代谢的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另外,沙坦类药物和普利类药物相比,很少引起咳嗽的不良反应,因此,也适合普利类不能够耐受的患者应用。


氢氯噻嗪为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始端,抑制远曲小管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共同转运载体,影响尿液的稀释过程,从而减少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产生中等强度的利尿作用。利尿剂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压高)、盐敏感性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由于氢氯噻嗪含有苯磺酰基,故磺胺过敏患者禁用。氢氯噻嗪还可引起血钾降低、尿酸升高,因此痛风患者禁用。


由于利尿剂单药治疗往往仅能使少数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利尿剂剂量增加,降压作用增加有限,但不良反应成倍增加),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利尿剂较少单独使用,常作为联合用药的基本药物使用。


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小剂量利尿剂与沙坦类较足量单药治疗降压效果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小,临床获益多。缬沙坦氢氯噻嗪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两者能够优势互补,协同降压。缬沙坦可抑制氢氯噻嗪所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和低血钾等不良反应,氢氯噻嗪减少缬沙坦 扩血管时由于肾脏压力利钠机制而引起的水钠潴留,增强降压疗效。


总之,缬沙坦氢氯噻嗪是组方较为合理的一种复方降压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刘药师话用药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复代文的商品名是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是沙坦类药物和噻嗪类利尿剂的复方制剂,属于固定剂量的两药联用复发降压药。

由于它是一个复发制剂,所以它的降压作用包括沙坦类(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和噻嗪类利尿剂两种作用,降压原理也就是这两类药物的降压原理。

1.复代文中的缬沙坦主要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I 受体的I型受体(AT1),这个受体主要存在于血管平滑肌上,缬沙坦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与这个受体的结合,从而可以使血管壁放松,达到使血压下降。此外,缬沙坦通过减少血管紧张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醛固酮的释放,可以减少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加液体的排出量,也降低了血压。

2.复代文中的氢氯噻嗪,主要作用于肾脏,增加肾脏排出钠和钾,从而也从肾脏带走更多水分。身体内的液体量少了,血压也会下降。

复代文通过沙坦类和噻嗪类利尿剂联用,可以用于单一药物降压效果不好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单用缬沙坦效果更好。

不过由于它是两种降压药固定剂量联用,因此也要注意这两类药的副作用。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要避免使用,长期用这个药,要定期复查一下电解质水平。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复代文降压药的原理是什么,首先咱们先了解这个复代文是什么降压药。

复代文

商品名称:复代文,通用名称: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咱们知道降压药有5大类,分别是:

利尿剂(氢氯噻嗪类);

钙离子拮抗剂CCB(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地平类);

ACEI(卡托普利,普利类);

ARB(沙坦类);

β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那么现在咱们对号入座复代文的通用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组成就是缬沙坦(ARB沙坦类)+氢氯噻嗪利尿剂。两药结合的复方制剂

适应症

用于治疗单一药物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轻度-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本品不适用高血压的初始治疗。

药理

缬沙坦: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I(Ang II)。

Ang 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重要活性成分,与各种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直接或间接参与血压调节。

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的缩血管物质,可发挥直接的升压效应,还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刺激醛固酮分泌。

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在长期治疗中,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得以维持。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显著地增强缬沙坦的降压作用。

那么咱们在了解一下什么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在远曲小管近端。

研究表明,在肾皮质存在着高亲和力的受体,其为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结合部位和作用部位,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氯化钠转运。

噻嗪类的作用方式为抑制钠和氯离子的共转运。竞争氯离子作用部位能影响电解质的重吸收,这将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并间接减少血浆容积,继而增加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分泌和钾排泄,使血清钾降低。


高血压管家


  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高血压人群,医学工作者研制了很多优秀的降压药物,以复代文降压药为代表,以下了解一下复代文降压药的原理。

  复代文这个药是由两种常用主流降压药组成,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复合制成的降压药物,属于固定剂量的两药联用复发降压药。这种降压药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便于服用。由于它是一个复发制剂,所以它的降压作用包括沙坦类(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和噻嗪类利尿剂两种作用,降压原理也就是这两类药物的降压原理。

  一、缬沙坦,从药理学上分类,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ARB是临床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之一。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血管收缩,使人体血压升高。但其发挥作用需要和AT1受体结合,而缬沙坦能够拮抗它们的结合,从而降低血压。并且缬沙坦还能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和AT2的结合,增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二、氢氯噻嗪为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始端,抑制远曲小管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共同转运载体,影响尿液的稀释过程,从而减少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产生中等强度的利尿作用。身体内的液体量少了,血压也会下降。

  复代文通过沙坦类和噻嗪类利尿剂联用,可以用于单一药物降压效果不好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单用缬沙坦效果更好。不过,由于它是两种降压药固定剂量联用,因此也要注意这两类药的副作用。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要避免使用,此外,长期用这个药,要定期复查电解质水平。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复代文降压药通用名为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组份。

1、缬沙坦

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是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血管收缩。AngⅡ是腎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RAS)的重要活性成份,与各种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直接或间接参与血压调节。缬沙坦就是AngⅡ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与AT1受体的亲和力比AT2受体的亲和力强20000倍。缬沙坦阻断了AT1受体的作用后升高了的血管紧张素Ⅱ可能会刺激未被阻断的AT2受体。AT1受体亚型介导血管紧张素的生理反应AT2受体亚型是抗衡AT1受体作用的,缬沙坦对AT1受体没有部分激动的活性。缬沙坦不抑制激肽酶Ⅱ,此酶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且降解缓激肽。由于对激肽酶Ⅱ没有抑制作用,不引引起缓激肽和P物质的潴留,故不易引起咳嗽。

2、氢氯噻嗪

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在远曲小管近端。它的作用方式为抑制钠和氯离子的共转运。竞争氯离子作用部位能影响电解质的重吸收这将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并间接减少血浆容积继而增加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分泌和钾排泄使血清钾降低。

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显著地增强缬沙坦的降压作用。因为腎素-醛固酮系统是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的,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可减少与噻嗪类相关的钾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