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魁論意與氣:大成拳神、意、形、力、氣、法並重


王斌魁論意與氣:大成拳神、意、形、力、氣、法並重

王斌魁

  大成拳神、意、形、力、氣、法並重,在練習及實際應用之時,要求做到: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氣貫周身、法合自然。其基礎練習則為存意與養氣,意存則神足,氣足則力具,神意足則形骸自然,而法自合於自然矣。

  操拳能作到不用心處方好,身外須有意,此意還存身。離開己身,無物可求,執著己身,永無是處。但見性明理之後,則應向身外尋求,意在宇宙間。“提氣固非,沉氣亦屬弗是”,氣充遍體方能養生增力,而全身之“毛孔呼吸”尤為重要,其功用大於鼻息也。

  所謂拳者,乃鍛鍊精神氣質之工具。運動肢體,使筋骨伸縮,氣血川流,以強健身體,屬於氣質鍛鍊,至於筋骨如何而運動,則屬於精神方面。

  身體之動用,原由於一意之支配,意為之所計慮,乃精神現象之總稱。意之所向,神即前往,全身因之運動而行發力,須乎自然出露體外。由此可知吾人之運動源之於意,而意之於身有統一全體之性。

  知悉之,覺察之,應付之,虛實動靜互為根用,均一意之所為。欲達此妙用,須要領會爭力之發生,及一意之支配二語。意氣力運用於自身以外,尚須有運用之空間,意氣力之守中處一,舍此空間不能成其妙用。所以習拳有此身外空間為運使,方能盡其運化之妙也。練拳如在空氣中游泳,意在身外守中,身體自然勻整。又言習拳存意,使意離開自己,此不合道理,若只看自己則更為不妥也。

  習拳須聚集精神和氣質,養練合一,方成其為拳也,欲達此境,須求之於存意。欲言存意,須先知學者習拳之通病,在欲求速效,欲求速效乃是貪念。此念一生,身心定然吃力,能阻氣血之運行,使真力不能外發,過於助長,欲速則不達也。故制止身心用力是第一要素。制止之法,惟有存意,存意檢身。稍覺吃力便要挽回,一動便覺,一覺便轉,久之歸於自然,全身舒適如無力之人。其氣力方能暢達周身,應運外發,無往不利。此即用力不可,反為之所害之謂也,學者宜熟思之。意存動之先為習拳要訣,覺古人千言萬語,盡於此矣。

  要知力隨動生,基於爭力,而以取勢為主。系由靜而動,由動而靜,動靜所生之勢也。運力得勢則隨意動作,無不得力,此則存意勿吃力之實功。所謂得心應手,意到便成者是也。

  勢欲左行者,意先顧於右,勢欲右行者,意先顧於左,或上者勢欲下垂,或下者勢欲上聳,俱不可從本位經情一往。古拳譜雲:用力如青蠶吐絲。又曰:起勢如挑擔,進步如槐蟲。虛中取實,以勢為之,變化得一,先以順拖,繼以逆送,即詳示勢字之運用也。順拖逆送,互根互用,同時並俱。習拳須知來勢去勢,來去二字頗堪玩味,存意在此則得之矣。若先知如何用力,而後如何用力,此樣講求則非矣。意存動之先,其動雖止,而意仍在,乃指示初學之語,亦求知求得求存之途徑也。

  操拳能作到不用心處方好,而寫意二字最妙。意非從外面來至身內,而由身內達於外界,身外須有意,此意還存身,學者宜善領悟也。

  習拳宜知拳理、拳意、拳形,將意存周身之外,使意在身外領取,身上法度,神理自然得之。

專習拳之外形,而不知拳理拳意者,勞心亂意,不但終無所獲,恐身心反為之傷也。

  但求神意足,何須形骸似,意足者神足,動則合意而得力,不求合而自合也。習拳要時時刻刻常想著:為什麼有此一動,此一動作的目的是什麼二語。去體認,去努力,無有不成者矣。

  習拳講求存意,須知得意者為其前一步功夫。不能得何以言存?所謂之得意,須先知何謂之意。意字之解前已言之,勿庸再贅。知字功夫要在動靜變化中求之,無論如何,一動便要先問為什麼有此一動,又要問此一動是否合乎需要。大小關節,曲折面積及點力,有何作用。更要問此動洽於時機否,尤要檢查動後全身各處,是否完整舒適如不動之時。習拳如此用功無不得意也。存意作到無有不至,身之動靜完整舒適,非意之存在者弗能。 以意檢身,以身知意,意自能存,意存不出於意,則拳功臻於幾微。故曰腦中想存意者,不能存念也,因此一想,便將此一點意用錯。所以習拳者,能自知意,作到得意,由得意作到存意,再臻於不知存意而意存,方能達到知意得意存意之境界。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奇,即此之謂也。

  先哲論拳,嘗言守神專一。此說明得到存意境界後之情形和作用也。功夫不到如此境界,何能言及自然,身動與意相忘,方得勿忘,而免助長之害矣。

  講到存意,學者最易誤聽,認定存意乃是一種慾望作用。須知助長之病,多生於慾望,應以放心,講求勿忘,以免助長。爾雅雲:勿念勿忘,用來解釋勿之真義。如此看來,慾望必須根除,拳功方能臻於神化,此理當不謬也。若論養氣,氣調則妄念滅,能無念而神自清,神清方能心意定,心意定則神足氣充如不動之時。如斯方謂之能動,故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外溢,情不妄動。乃從存意養氣人手,舍此則終無是處。

  習拳者多言氣功,言論分歧,莫衷一是,應以神、意、形、力、氣、法並重,而首言氣也。其養氣之法至簡至易,合乎自然,以鼻呼吸,要細勻而無聲,以勻靜自然為要訣。今言氣者須知此氣乃指呼吸炭氧二氣而言,習拳養氣調息呼吸,乃運用呼吸所生之彈力,以盡拳之妙用。非如世人練成所謂氣功名手者也。

  氣充力強,為習拳之結果,氣之順逆虛實,關係人之壯老勇怯,而身體四肢筋骨之運使變化,因之賴之。所以無氣無以養其用,此人身之原動力也,故欲力之強大,須從養氣人手,此自不待言也。

  養氣功夫,亦可謂之理氣功夫,以呼吸之法,使身體內外之氣川流不息。氣在體中,或在體外,其變化神乎至於無形,微乎至於無聲,引自體外而充於體內。至操拳之時,莫可推測,動也靈妙,靜也嚴肅,無不基於此氣。非養之有素者,何能臻此,養氣之道,豈可勿哉。

  今之講養氣者多矣,或胸內努力以鼓盪兩肺,或沉氣腹中以求充實,多致氣結不通,皆不明養氣之理也。養氣之理在於呼吸自然,既不許用力來鼓盪,亦不許故用我意之支配。不急不迫,徐徐為之,順其自然。能於不覺呼吸而呼吸,全身血脈動盪,方得養氣之真實功夫。而後得古人所云之浩然之氣,漸明至大至剛之奧蘊矣。

  世大夫常以坐功為禪學之秘,自認已得其真,其實不過口雲如是,孰不知盤腿一坐便不自然也,即練之無害,亦必無所得,只是一時之精神清呼吸靜而已。

  氣貫周身為養氣要訣,氣非通暢,全身關節不能敏活也。蓋因呼吸運動而使周身細胞產生代謝,故呼吸運動乃習拳之基本功也。從此基點而演變之動作,自為合理之動,動則自如,然後方得天然生生不已之氣,而知其真滋味矣。

  全身毛孔之呼吸與鼻息相應合,而其功能大於鼻息,而世人多不知此,故今之言氣功者多論鼻息而鮮及於毛孔呼吸。要知調息以勻靜自然為要訣,是免去急迫短促之鼻息,而使肺活量增加,與毛孔呼吸相應,故日鼻息調而毛孔呼吸細勻一致。若但知鼻息而不知毛孔呼吸者,對於氣力之用恐難人妙境,以其不明身內外氣之運養而裕之也。 肺活量增大,在於松肩虛胸,努胸擠背者誤也,一試自知。習拳要虛中取氣,而氣為虛中之實,動時要於身外留有不盡之力與氣。而渾身毛髮直豎如戟,氣達梢端方謂之氣足,不見力處正是有力,不覺呼吸時正在呼吸,應於此處下功夫也。

  用神用意勿用力,能養氣調息,川流不止,使神意與氣合,使得此道之真主宰和奧妙機運矣。而前言養氣不許故用我意之支配,而用神用意一語,又重在用意,豈非矛盾耶,實則未也。不許故用我意支配者,乃不許故意使氣如何動用,以防滯其氣而失於自然也。所謂用意,是以意念體察使氣歸自然,全身周到而保其勻靜也,語雖不同,而其用意則一。前者用則助,助則暴而亂真氣,後能用則勿忘,得於自然而氣肅,不可不知也。

  

養氣專在調息,反不如求之身外,使氣不去調而自調。其法以目注視遠方,假定一標點,神合意合光綜合。我動時使標點隨之俱動,標點放大,其光如輪。起始作時,須令標點離身在十丈左右,與目光相平,成一直線。練習日久,可使此標點由遠縮近,或由近推遠,或上或下。由此去作,則氣不練而自練,不養而自養矣。氣貫丹田,氣沉小腹,為近來拳家所樂道。要知提氣固非,氣沉亦屬弗是。求沉其氣則不能自然,實不若聽其自然,不加註意為妙。先哲有云:氣不養何以充體,充體者氣遍全身也。非如今之拳家只言丹田也。

  既得養氣之道,功夫一到自然充實周身,無處不到,惟腹部固發力之運動之不同而有松圓與實圓之別。松圓:氣極靜之時,其氣至平,貫達周身,渾噩一致,此乃常態也。實圓:氣由靜而動之時也,胸寬腹實為發力時瞬間之現象,頭頂足蹬,手張胯坐,氣注於腹,此乃變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