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27:韩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5位


韩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27:韩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5位


姓氏源流


源流一:出自黄帝传承。


源流二:以国为姓。


源流三:曲沃桓叔之后。


源流四:亡国后国人以韩为姓。


源流五:出大汗氏改姓为韩。


源流六:源于倭夷,出自唐朝时期廷卫韩志和,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源流七:源于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27:韩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5位


远古始祖


韩浞(亦作寒浞),夏朝伯明氏之子,今山东潍坊东北人。曾杀羿代夏,立为帝。因为在姬周之前,所以是韩氏的远古始祖。他是现存所有先秦古籍中记载最早的韩氏人。


血缘祖先


周武王有个幼子叫唐叔虞,是周朝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氏的血缘祖先。周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


受姓始祖


叔虞的儿子名燮,燮自唐徙居晋水旁,就改称晋侯。燮生武侯,名宁旅,为三世。武侯生成侯,名服人,为四世。成侯生厉侯,名福,为五世。厉侯生靖后,名宜臼,为六世。靖侯生厘侯,名司徒,为七世。厘侯生献侯,名籍,为八世。献侯生穆侯,名费王,为九世。穆侯生成师,封于曲沃,是为桓叔,为十世。成师之子万,即韩武子,为韩氏受姓始祖。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27:韩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5位


姓氏分支


1.蔺姓。何姓均出自于韩姓,韩厥的玄孙韩康食采于蔺(今山西离石县),以封邑为氏,称蔺氏。


2.何姓。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 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 成了“何”。


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归为“音讹”一类,而称“韩氏为何氏”。直至今天的《辞源》及《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中国姓氏起源》《贵姓何来》等书籍也都采此说,直录无异。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27:韩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5位


郡望堂号


郡望


颍川郡:秦王政时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省中部。东魏迁治颍阴(后为长社,即今河南省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


南阳郡: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昌黎郡:自曹魏至隋初,以昌黎(今辽宁省辽东义县)为中心,在辽河以西,有昌黎郡。今河北省昌黎县隋唐在卢龙县境内。辽置广宁县,为营州治所;金为昌黎县。


堂号


泣杖堂:汉朝时候,韩伯愈最孝。一次他犯了过,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的眼泪像下雨一样掉下来。母亲很奇怪地问:“我过去打你,你都是欢欢喜喜地接受,今天为什么掉泪呢?”伯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对母亲说:“娘呀!过去您打得疼,我知道母亲健康有力,所以喜欢;今天杖落在我身上,我一点儿感不到疼了,我知道母亲体力衰弱了,所以难过得掉泪。”


昌黎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河北昌黎人。他一生从事古文运动,反对骈体文的华而不实,主张恢复秦、汉时的散文体。历史上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姓堂号也为“颍川”、“南阳”。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27:韩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5位


通用联


名高三杰;文冠八家。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汉初军事家韩信,淮阴人,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中,刘邦用他的计策,攻占关中。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间相持时,他率军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燕、齐,又与刘邦会合,在垓下击灭项羽。汉朝建立,被封为楚王,因被人告发谋反,降为淮阴侯,又被告在长安谋反,为吕后所杀。善于带兵,著有兵法《韩信》三篇。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下联典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早年成孤儿,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年间进士,官监察御史,因故贬为山阳令,后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参与平定淮西的战役。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对宋诗影响较大。有《昌黎先生集》。


南阳望族;北斗高名。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唐·愈,博通经史百家,为文笔力雄健,气势磅礴,为后世古文家所崇,仰之如泰山北斗。


勇推擒虎;兵罢骑驴。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隋代大将韩擒虎,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人,有文武才能,以胆略著称。北周时袭父爵为新义郡公,隋文帝任他为庐州总管,委以灭陈重任,开皇年间为先锋,渡江攻入建康,俘获陈后主,因功进位为上柱国。下联典出南宋名将韩世忠,字良辰,绥德人,行伍出身,防御西夏有功,又曾以偏将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军。宋金战争开始后,在河北力抗金军,后随高宗南下,升至浙西制置使,因讨伐刘正彦兵变有功,任御营左军都统制。建炎年间,金兵渡江,他率八千人乘海船到镇江,扼守长江,断金兵后路,转战至黄天荡。绍兴年间,在大仪大破金和伪齐联军,被称为中兴武功第一役,后任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极力谋划恢复。秦桧主和,他多次上疏反对,被召至京,授枢密使,解除兵权,自请解职,隐居西湖,携酒骑驴,以游玩自乐。死后追封为蕲王。


贾勇擒主;携酒骑驴。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韩擒虎屡挫陈师,擒获陈主归,进位上柱国。下联典指南宋·韩世忠为秦桧所忌,罢其兵权,韩骑驴携酒,纵游自乐。


高文翊世;道降翕和。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韩愈文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倡“文以载道”说。


堂开昼锦;诗著香奁。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大臣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天圣年间进士,官右司谏,曾上书弹劾宰相王隋、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使四人同一天被革职。宝元年间,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当时人称“韩范”,边地谣谚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后历任定州、并州知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冒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并驾驶防御。嘉佑年间入朝,任枢密使、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后出知相州、大名。王安石变法,他多次上疏反对,与司马光等人同为保守派首脑。封魏国公,著有《安阳集》。家中建有昼锦堂,欧阳修为之写《昼锦堂记》。下联典出唐末诗人韩偓,字致尧,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龙纪年间进士,历官弄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曾随昭宗逃奔凤翔,官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因不愿归附朱全忠而被贬官。早年诗作多写艳情,辞藻华丽,被称为“香奁体”;晚年所作,多写唐末政治变乱及自己的遭遇,风格慷慨悲凉,有《韩内翰别集》。


锦州世泽;南海家声。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唐属南海郡)刺史。


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朝大将韩擒虎。下联典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上下联均切韩姓。


汲古得修绠;文章大雅存。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佚名集唐诗句题韩姓祠。下联为唐代文学家韩愈诗句。


八代名犹昔;三余课业新。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唐代文学家韩愈,主张恢复儒家正统地位,坚决排斥佛老,对唐王朝诏迎佛指骨进宫,呈递了谏迎佛骨表的奏章,几乎被杀,谪贬潮阳,仍不后悔。“八代”,指韩愈“文起八代之衷”。“三余”谓:“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八,阴雨者时之余也。”


輨輨光锁千门日;赫赫名标五色云。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宋·韩琦事。


章台柳诗才子笔;夜照白图匠心功。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诗人韩诩,“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集中有《章台柳》诗。下联典出唐代画家韩干,善画名马,《照夜白图》为他的存世代表作。


文价早归唐吏部;将坛今拜汉淮阳。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韩愈,官至吏部侍郎。下联典指汉初军事家韩信,淮阳人。


慷慨千金酬一饭;正严一表重千秋。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韩信,曾受瓢母一饭之恩,后赠以千金。下联典出韩愈,因《谏迎佛骨表》奏章,几乎被杀。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湖南省衡阳韩文公(韩愈)祠联。


文明气运参天地;殿墨万年贯古今。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台湾省台南市韩文公祠联。


红叶题诗,喜逢良友;碧舆却坐,务绝奢华。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于佑题诗红叶,为宫女韩采萍拾得藏之。后二人结为夫妇。下联典出唐·柳公绰妻韩氏,每归,不坐金碧舆,着素衣,屏绝奢华。


对至今留,自有传家云叶;制不可草,岂徒争艳香奁。

——韩姓宗祠通用联(典故楹联)

上联典指北宋·韩琦事。下联典指唐末韩偓事。


开汉将才,允矣无双国士;有唐相业,卓然第一文臣。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韩信。下联典出唐代名相韩休,工文辞,有“笔头公”之称。


制不右草,岂徒争艳香奁;对至今留,自有传家云叶。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末诗人韩偓,著有《香奁集》。下联典出北宋大臣韩琦。


金殿传胪,云呈五彩之瑞;词场树帜,文起八代之衰。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代大臣韩琦,传其中举时有五色云现。下联指唐·韩愈。


原道有宏文,南海波平能逐鳄;成仙也好义,蓝关雪拥度离尘。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安徽省芜湖县新义街韩氏宗祠联。


北斗旧家声,羡当头皓月一轮,光兹堂构;南阳新世第,仗对面青山万岁,壮我门楣。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安徽省潜山县西山村韩氏宗祠联。


文章起八代之衰,谏佛骨、驯鳄鱼,养士治民,昌黎德教千秋在;相业定两朝之策,铭彝鼎、被弦歌,丰功伟绩,魏王声名万古传。

——佚名撰韩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广东省平远县韩氏南阳堂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