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2020年春节,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中国大陆。徐峥将自导自演的贺岁片《囧妈》以6.2亿卖给了跳动字节。从此全民开启网络看片的热潮。但影片播出以来并没有收到预期好评,豆瓣评分6.2勉强及格。

电影主人公徐伊万与接到了妻子张璐的离婚协议书,不仅如此,张璐还成了徐伊万在美国的竞争对手。徐伊万本来要飞往美国处理官司,却阴差阳错地坐上了去莫斯科的绿皮火车,被迫开启了一场与母亲相处六天六夜的尴尬旅程。

影片使用了超现实魔幻主义的荒诞手法,设计了徐伊万在火车顶冻了一夜成雪人、俄罗斯森林熊出没、坐热气球天降剧院等喜剧情节。但是因为剧情缺乏一定的铺垫,显得突兀和生硬。被网友纷纷吐槽。

虽然差评不断,但导演徐峥在《囧妈》这部片里,表达了自己对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的观点。电影中的矛盾冲突,其实也是徐峥本人对打破亲密关系的束缚、实现自我人格独立的真实体会和思考。


本文将从电影中的三个主人公不同的机遇和性格为例,分析他们实现人格独立的过程。

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会谈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冲破亲密关系,实现自我人格独立。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01妻子张璐:及时止损,果断抽离,活出自我

张璐是剧中最早冲破控制,完成人格独立的人。当然也是最早察觉痛苦的人。

①理智看待亲密关系中的束缚,敢于主动逃离

夫妻俩分手时,徐伊万将一个台灯递给妻子:“你把台灯拿走吧,我给你修好了。”没想到张璐却告诉徐伊万她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台灯。看到徐伊万错愕的表情,张璐终于将心底的心声说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这么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在我看来,丈夫徐伊万对张璐的控制、改造最终成为了两人婚姻结束的元凶。当她发现丈夫始终不断的想要掌控她时,她果断止损,奋不顾身的冲破婚姻的围栏。

并且她迅速聘请高端律师,干脆利落的办理离婚财产(暖霸产权)的分割。为了不和徐伊万有市场冲突,她主动提出要到美国发展。

在结束一段痛苦的感情时,张璐也发展出了自己另一段感情。剧中高以翔扮演的律师,是一位高大帅气的专业精英。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男士的照顾和殷勤,张璐从容安然的接受。

张璐优雅、美丽、能力强、经济独立。正是因为她具备了这些特质,使得她在一段不正常的关系中得以迅速剥离。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②认认真真去爱,勇敢果断抽离,在亲密关系中磐涅重生

张璐对宠物照顾有加,了解婆婆心意,婆媳关系融。可就这样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温情达理的女子,为什么却成了丈夫口中“不想生孩子”的人呢?原因就在于她一早就看穿了,丈夫和自己的关系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控制与挣扎的关系。在这种控制的关系中,没有长大的丈夫企图塑造并依附于一个心里想象中的妻子。这样的丈夫,自己就是一位没有长大的孩子,根本就无法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张璐也曾努力改变这种关系,但是发现无能为力时,她并不像传统的中国妇女那样,把希望寄托在丈夫的身上,也没有企图用生养孩子来继续维持不健康的婚姻关系,而是毫不留恋的全身而退。

张璐当年和丈夫白手起家时,就是丈夫工作的有力助手,当丈夫事业有成时,她不但没有变成一个为家庭、丈夫付出全部的黄脸婆,反而因为岁月的增长,更增添了理性优雅的能力和魅力。是一位令异性怦然心动又心生敬佩的现代新女性。

这样的女性比起一百年前走出男权家庭束缚的娜拉,张璐有了不止百倍的底气。

所以尽管曾经爱过,尽管对家庭有责任感,对婆婆体恤有加,张璐还是不惜逃离让自己越陷越深的家庭关系,迅速面对现实,完成个人的独立成长。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02 丈夫徐伊万:面对人生的种种终极问题,他终于学会不再逃避。

主人公徐伊万,人到中年的小企业主。当妻子张璐提出离婚,并拿着他们共同的产权——暖霸专利到美国发展的时候。徐伊万愤怒了,千方百计破坏张璐与美国公司的合作。甚至不惜以免费出让专利这样自损的方式蓄意破坏。

①充满爱和伤害的亲子关系

原本计划飞往美国和老婆打官司,争夺暖霸权利的徐伊万,却因为自己找护照的各种曲折,意外与妈妈坐上了开往俄罗斯莫斯科的K3列车。在旅程中,他与妈妈发生种种矛盾冲突,同时还要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老婆斗智斗勇。为了能够到达莫斯科,他又不得不和妈妈共同克服所碰到的难关,面对他在自己家庭生活、婚姻生活中一直逃避的问题。

徐伊万和妈妈的关系,真实的还原了中国传统的亲子模式。妈妈把伊万当成孩子来照顾。中年男人伊万在妈妈的“爱和控制”中矛盾挣扎,痛苦不堪。一方面他像孩子一般无法控制自己对妈妈大吼大叫,情绪失控。另一方面,他下意识的逃避和妈妈的相处。甚至连妻子张璐都忍不住对徐伊万说:“你能不能多陪陪你妈妈?”

在和徐妈妈产生激烈的争吵后,徐伊万对妈妈说出了妻子曾经对他说过的同一番话:“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可惜徐伊万并没有意识到,在他受控于徐妈妈的情感勒索时,他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夫妻亲密关系中的加害者。他不甘受控于妈妈,却企图控制妻子张璐,这正是徐伊万人到中年,生活却一团糟的根本原因所在。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②控制和企图改变是婚姻破碎的元凶

徐伊万本来想要隐瞒他和张璐离婚的真相,却在妈妈的逼问下身心疲惫。在列车上,他邂逅了同样失恋的俄罗斯美女。敢爱敢恨的娜塔莎鼓励徐伊万冲出婚姻和亲子的关系束缚,勇敢做自己。两人相约在火车尾扔掉象征爱情背叛的戒指。徐伊万拿着戒指,却迟迟无法扔掉属于他和妻子的共同回忆。此时,他的心境已经悄然改变。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徐伊万和娜塔莎相约在火车尾扔戒指

和妈妈矛盾冲突再次升级后,徐伊万出言伤人,导致妈妈独自出走,冷静下来的徐伊万急忙赶上。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徐伊万默默倾听妈妈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触动到内心最柔软的一面时,他对于自己和母亲的这段亲密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当他看到母亲为救他不惜被熊吃掉,他终于冲破了亲密关系的桎梏,开始独立人格的成长。

只有心灵成长到足够强大时,才有力量独自面对人生的种种终极问题。如:父母老去,爱人离去,人生挫折等。经过这趟旅程,人到中年的徐伊万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勇敢直面这两个来自内心深处的亲子和婚姻课题:他必须要学会摆脱妈妈的控制,也要学会对张璐放手。而摆脱控制与放弃控制,都离不开内心的强大和自我人格的成长。徐伊万还在努力成长,但他终于学会正视这些问题,这对于他而言,是莫大的进步。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森林里的母子交心

03 妈妈卢小花:年逾花甲,活出独立自由的人生。

妈妈卢小花可以说是全剧中最饱满的一个人物。

①上海做派老太太

她满口精致的上海话,生活讲究。自费掏腰包千里迢迢到俄罗斯参加演唱会,路途遥远,却坚持要坐比飞机还贵的长途列车。一路的旅行带足了所有的生活用品:米、水果、美容器、泡脚桶、饭锅……总是事无巨细的控制儿子,除了控制儿子,还曾经想要控制丈夫。年轻的时候,婚姻并不幸福。为了不让丈夫再酗酒,到工厂广播室公然宣布:你们以后不要和徐xx(她丈夫)交朋友。她看起来就是一个有点作的上海老太太。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慢慢的发现老太太曾经鲜活的人生:年轻时就曾经被外派到俄罗斯大使馆工作,差点就到俄罗斯大剧院演出,却因迟到失之交臂。

特别是和儿子在冰湖上坦诚的交流时,这位迟暮美人的一生就更为鲜明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她和丈夫也曾有过令人怦然心动的爱情。一场电影的邂逅,让他们从此缘定终生。儿子的名字也取自于电影里的主人公:伊万。

她也曾经年轻美丽、能歌善舞、会俄语,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一个不是水准的知识分子了。因为一场电影,她就爱上了流动电影放映员的丈夫,为了和丈夫厮守,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在新疆建设兵团多呆了8年。由于家庭和教育都相差太远,两人的婚姻并不幸福。丈夫酗酒,家暴。生活狼狈不堪。当儿子问她:你为什么不离婚?卢小花为了儿子的一句话:“妈妈,我保护你!”放弃了婚姻,选择为儿子而生。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上海做派老太太

②走出束缚,开始新生活

在儿子长大,有自己的生活逐渐远离的事实后。卢小花才最终面对和接受变老、孤独这样的事实。选择大胆的走出心理安全区,走出对儿子的依赖和控制,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片尾的那一幕,当卢小花走下舞台,退去光环,摘下假发,面露衰老之情。让人看了不禁潸然泪下。但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止步于此,卢小花很快就开始了对生活新的探索,到世界各地实现她的表演梦。

死亡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课题。卢小花,用她的爱包容了不美满的婚姻,滋养了诸多误解的儿子,也最终原谅了自己。在年逾花甲知识,开始了新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信仰。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04、结合影片中主人公的命运走向,谈谈影片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意义与思考

《囧妈》的最后,母子关系得到和解。母亲卢小花不再对儿子控制,而是独立生活,勇敢的寻找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徐伊万也理解了母亲的爱和苦衷,主动邀请母亲常到自己家里居住。

面对不可挽回的婚姻,徐伊万向妻子道出了心里话:自己不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胡搅蛮缠,不过是因为自己还想挽回深爱的妻子。虽然张璐依旧选择离婚。主人公徐伊万却完成了婚姻关系中自我的人格成长。他尊重妻子的选择,撤回了对妻子的诉讼和纠缠。自己独立发展事业。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张璐、徐伊万和卢小花的人格独立发展过程。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真正的人格独立呢?结合影片给我们的启示,我对关系中的人格独立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每个人的亲密关系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当我们想要摆脱这些问题,冲破束缚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新的认知,原来的认知框架会被打破,由此带来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所以我们说:

成长必然会经历痛苦。重要的是我们突破自己的限制,冲破亲密关系的束缚,最终实现人格独立。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为了实现妈妈的梦想,徐伊万背着妈妈穿越冰湖

①鼓起勇气面对,承担责任

剧中徐伊万和母亲在火车上六天六夜封闭式的相处,矛盾的积累和冲突让他们母子不得不面灵魂深处的拷问。无论是什么困惑和难题,当抱着“打破牙齿和血吞”的硬气时,才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会怨天尤人。认清唯有自己可以依赖可以控制时,真正的力量才能从自己内心升起来。人格独立的关键也就在于此。

②卸下伪装与身边的人坦诚内心

当内心包裹着一层硬壳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别人和自己真正的需求,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大,而做出偏激的行为。卢小花到广播站警告别人不要和丈夫喝酒、徐伊万故意对张璐胡搅蛮缠,如此虚张声势,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大。剥开这层凌厉的外壳,是隐藏内心深深的爱。当卢小花和徐伊万终于愿意向儿子、妻子敞开心胸,坦诚爱意时,不仅看起来难以解决的人生困境土崩瓦解,自己也在爱中获得了滋养和宽恕。


《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是对自我人格独立的探讨

胡搅蛮缠,都是因为还爱着你

③放弃改变别人的诱惑

很多人都有一个改造别人的圣母梦想,徐伊万和徐妈妈以及妻子张璐的根本矛盾就在于这一点,徐妈妈想改造儿子,儿子不堪重负,反过来却又企图改造妻子。这种做法会让曾经相爱的两个人陷入困局。

这些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没有力量逃脱父母的控制和改造,就把的掌控投射到亲密伴侣身上,企图通过改变别人来实现自己的力量。只有放弃自己想要改变别人的诱惑,才能真正的看清和接受事实,不迁怒与他人。

写在最后

电影《囧妈》囧式搞笑的背后,道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婚姻关系的真相。

所以今天我结合影片三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进一步分析了电影中关于亲密关系的思考和探讨,与此同时,我还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我们了可以用鼓起勇气面对,承担责任、卸下伪装与身边的人坦诚内心、放弃改变别人的诱惑。这三个方法,帮助更好的冲破亲密关系中的束缚,逐渐实现自我人格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