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德军士兵被大批冻死,为何德国不给空投棉衣?

李鑫


德国的军队战斗力虽然强,但是毕竟国力有限,人口不多,资源也不多,大半个欧洲都有德国军队的存在,这样需要补给的范围和军队数量就会非常大,对于德国的体量来说,这个担子太重了。

为什么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细细盘点一下整场战争需要消耗的物资太多了,欧洲到处都在打仗,武器弹药每天的消耗量都是惊人的,德国打的是闪击战,飞机坦克是主力,油料的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仅仅是这些战斗需求就足够让德国背上沉重的包袱了。

我们可以拿斯大林格勒战役举例子,一入秋就是连绵秋雨,地面运输部队根本跟不上,拖得时间越久运输部队本身对物质的消耗就越大,因为运输部队本身的车辆和人员都是要烧油和吃喝拉撒的,前期只要地面运输部队跟得上德国人是不愿意使用空军的,后期没得办法,恶劣的天气加上被苏军反包围,德国人不得不调动空军。

可是即便动用空军后勤的压力也不能缓解多少,作战飞机无法调动,因为各战场的坦克部队都需要空军的配合。如果采用运输机投送,不仅成本高还运不了多少,只能尽量出动更多的架次,飞机有限,燃油也有限,只能从重要的物资开始运,粮食是第一位的,士兵要生存,紧接着是武器弹药,他们来就是为了打仗的武器弹药也不能断。这两项物资就是每天都有大量的消耗,连这些都无法满足,德国人哪还有力量投送棉衣呢?

最后插一句额外的,德军士兵冻伤冻死和没棉衣有很大关系,但是并不是完全因为没有棉衣。如果你生活在北方就知道了,冬天零下二十几度穿棉袄出门站几分钟都能冻的皮肤疼,何况苏联所处位置比我们还往北,德军官兵不仅要在低温中生存还要作战,加上肚子空空,即便投放了足够数量的棉衣,依然会出现大批德军官兵冻伤冻死,战役的结局依旧不会变。


鍋盖頭司令


感觉题主的这个问题像是小学生问的,完全没有常识,好像“何不食肉糜”一样,题主提问为什么不空投棉衣?我还想问为什么不直接空投空调房呢?


苏德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希特勒没有考虑到寒冷天气对德军的影响!

希特勒在发动战争之前,就曾经美好地设想在冬天来临前一举攻下苏联,因此从战前物资准备来看,希特勒应该就没有准备太多的过冬物资,因此就算空投也没有足够的棉衣进行空投。


就算德国准备了足够的棉衣,我们来看看空投棉衣需要耗费多少资源?

德国反面为了发动苏联战争,发动了兵员1400多万人,其中最高时的兵力达到了700万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国参战人数就达到了100万人,那我们就以保守估计,需要300万件棉衣来计算吧!

当时德国最先进的运输机是JU52型运输机

这个型号的运输机曾经创造了最大载运量2吨的记录,那我们就按每架次运输机2吨的运载能力来计算,300万件棉衣大概重量是1200万斤,也就是600万公斤,也就是6000吨!单纯靠运输机来运载的话需要3000架次的JU52运输机满载运输!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这对当时的德军来说,是一场相当于自杀式的空投行动!


青年史学家


为什么不空投棉衣?

说实话,那时候空中支援,支援的炸弹都紧缺,更何况是棉衣。

啥都缺,东线战争的严寒使得德军从粮草到军事设备,甚者空中支援都缺乏。

这个问题更可以衍生到,为什么德国先锋都能看到冬宫的塔尖,为何德军自豪的斯图卡没有呼啸在莫斯科的顶空?

很简单,无法支援。

漫长的前线,飞机的航程半径,严酷的天气。

国内的支前物资必须通过铁路运送到战场,而后调配到部队,沿途并非一帆风顺,袭扰是家常便饭。

所以,运送物资的铁路线到飞机场就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国内飞机没法子一口气飞到前线,只能通过铁路运输,若是能一口气飞到前线,相信德军总部更愿意将这么稀罕的飞机用于空中打击而不是空中投送。

物资难以到达前线飞机场,而前线飞机场又在严寒面前很难起飞。

而且东线德军最稀缺的反而不是棉衣,而是油料。

取暖什么最重要?

油料啊,棉衣再厚能比得过热烘烘的火焰?

烧油取暖,甚者从坦克车油箱取油料是寻常事,更别提飞机航空油了。

这么一个大断截,可谓是灭顶之灾。

德总参谋部甚至认为败局已定,唯有希特勒下了刺猬战术,也就是强行命令德军就地防御,用消耗,不计代价的消耗顶过严寒。


鸿哥iouyh福小铺


11月4日,奥尔沙会议决定以莫斯科为目标,做最后努力的尝试,既然置军队的疲劳、武器人员的短缺及补给严重不力等因数于不顾,那么选择继续进攻话,弹药、燃料、食品是第一类必须品,则服装、医疗等只能次之。

如果要靠空投来造成冬季换装,短时间内不但运输量巨大,也超出了空军运输部队的能力,也超出了实际情况的许可,况且大多数部队远离运输线,分散在野外,处在激战状态中。

一开始供应部门根本未做紧急补给服装的计划与准备。


探测卫星A


棉衣这个问题吧,倒也不是德国人不给前线德军送,送了,但是极寒时期送上去的不多,极寒时期也没那么长时间,冻死主要原因不光是没棉衣。而且,苏军棉衣其实也不多。

我们先看冻死这个问题,冻死的原因不光是缺少棉衣,衣着一样的德军还是有很多,但是冻死的并不是很多。冻死的原因,一般是在某地睡着了,然后冻死了,休息休息,一不留神,就没醒过来,这种情况是即便有棉衣,也会冻死,别问我为啥,我见过。。

再看天冷这个问题,天冷并不是德国输掉战争的主要原因,冻死的人也不是德军主力。莫斯科战役来看,莫斯科极寒天气就那点时间,12月6号开始降温,然后气温回升,回升之后,在月底又开始降一次温。持续时间也就到二月份,这个期间内,不光德军有冻死的,苏军那边也有冻死的。而且还有苏军是穿着德军的棉衣的情况发生,两边其实差不多。

战前,希特勒希望入冬之前结束战争,气象学家汇报的是,冬天还是暖冬。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德军的准备工作,但是即便是这样,德军也不可能不准备棉衣。而且,战争开始之后,德军占领了大量苏联的被服厂,也强行开始生产了。

战争期间,德国人有对前线运送棉衣,数量也不少,但是确实架不住苏联的低温。冻死人,是常规操作,极度低温状况下,冻死几个人,实在是太太正常了,毕竟前线的野外,不是温暖的空调房。投放更多的棉衣了,还是有人会被冻死。

其实德军和英美盟军都在过分夸大天气对于德军的影响,德军这么说是嫌丢人,说天冷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能挽回面子。而英美的目的就在于抹杀苏联对于二战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