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要怎麼做,才能提前實現清朝那樣大一統的版圖?

餘夕陽


明朝初期的實力,包括經濟、軍事、科技以及威望,在各方面都超越清朝,但版圖卻不夠理想,這主要是觀念造成的。明初的實控版圖,在很大程度上是朱元璋設計出來的,足以保障內地安全的,實現了,就行了,不想再擴大。如果要擴大,需要後世出現一個文武兼備,有魄力,有思想的君王,像漢武帝那樣,就可以把明朝的疆域推向巔峰。

漢朝初年,版圖也不理想,比朱元璋設計的安全版圖還小很多,漢初沒有河套,沒有青海,沒有云南,沒有川西,嶺南也沒有。漢初採取的邊疆策略是和親和羈靡,效果還挺不理想,只能勉強維持和平。東北冊封燕人衛滿為朝鮮王,嶺南冊封趙佗為南越王,純粹名義上的。雖然衛滿、趙佗都是說漢語,寫漢字的華人,但是他們都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朝廷拿他們沒辦法。

漢朝這樣的形勢維持了六十年,到第七位皇帝劉徹繼位後,突然間形勢就發生了重大變化。劉徹說,“漢興已六十年,不可再受制於人,齊襄公報九世之仇,春秋義之,今當興師出征,以雪高祖之恥”。眾將領聽後,莫不慷慨激昂,義憤填膺,隨時準備為國盡忠。之後,漢武帝四面開戰,東滅朝鮮,南滅兩越,北破匈奴,西破大宛,駐軍西域,屯田湟中,又收服西南夷。除了西域和玄菟屬國實行一國兩制,其他幾乎全部都郡縣而治之。到漢宣帝時,再奮武帝之餘烈,進一步鞏固疆域,調整並優化了邊疆的行政和軍區設置。

漢朝,一代更比一代強,從劉邦到劉詢,國力持續不斷的上升,版圖持續不斷地擴大,即使到了漢元帝,國力下降了,但是漢帝國的威風依然不減當年,仍然能做到,“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朝比起漢朝,在進取心上,格局上,都存在差距。朱元璋的時候,只求自保,只要能保證蠻夷不入侵內地就行了。這種自保的觀念,跟出身有關,跟窮苦經歷有關,跟總結前朝有關。朱元璋曾生活在元朝,元朝在邊疆有很大的駐軍力度,這導致內地百姓負擔加重,這個負擔讓朱元璋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當皇帝之後,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百姓的負擔,國家開銷就能省則省,邊疆的駐軍是越少越好。朱元璋為節省開支,可以說是下了一番功夫,發明了不少不花錢的有效措施。這些措施都是切實可行,有顯著效果的,確實能控制住邊疆的各種勢力,但是有一點很不好,這不利於邊疆的開發,會讓邊疆長期保持落後。

明朝也存在嚴重的民族歧視,華夷之辨很強烈,華人百姓受了災害,恨不得早上發生,晚上就撥款到賬,在撥款賑災這一方面,朱元璋是堅決不節省的。但是僅限於內地,邊疆少數民族遇到天災,那是一分錢也沒有。

西漢沒有民族歧視,所有的臣民都一視同仁,有些邊疆地區耗費的國庫開支,遠大於上交的稅收,但是朝廷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下來,不放棄,不拋棄,內地人民享有的權益,邊疆人民也一樣不能少。漢朝做到了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天道損有餘以奉不足”。

明朝朱棣的時候,開始也有恢復舊疆的想法,平定安南就是個例子,但是很不幸,他的後繼之君不但沒有在他的基礎上進一步去穩固,反而直接給放棄了。這跟漢朝恰恰相反,漢朝一代更比一代強,在領土問題上堅決不妥協,明朝建國才50年,就開始一代不如一代。

明朝要實現清朝那樣的大一統,很簡單,只要能出一個漢武帝那樣的皇帝就行了,就這麼簡單。出不了這樣的皇帝,大臣中能出一個相關的思想家,把朝廷的觀念給糾正過來也行,可惜沒有。其實漢朝的領土觀念那麼強,跟一個外族人也有些關係,受到了他的影響。這個人很厲害,曾讓漢人聞風喪膽,他就莫頓單于。莫頓是一個很大方的人,鄰國向他提出各種要求,他都不在乎,能滿足都儘量滿足,但是一旦向他提出領土要求,那他馬上就會雷霆重怒,立馬重兵出擊,先發制人,毫不手軟。其實漢朝也是在跟強大對手的較量中,歷練出來了。明朝初期,沒有強大的對手,在明軍面前都通通不堪一擊,這也影響了進取心的爆發。如果明朝能有準噶爾汗國那樣的強大敵人,時刻想著要滅掉明朝,那明朝也會全力以赴,越戰越勇,把潛力給逼出來,將高科技都給用上,最終盡有大西北。

辦法是有的,也很簡單,但是需要有合適的人去實施。缺人,這才是關鍵的所在。其實朱棣在立皇太孫的時候也猶豫,但是沒辦法,縱觀眾子眾孫,就這一個還有點水平,其他的要麼有勇無謀,要麼文弱不堪,要麼資質平平。缺人,很要命,缺形勢,也是不可忽視。時也,命也,大清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比大明要好。


秦客逸民


黑熊精來回答:

明朝想要做到幾乎是不可能。

清朝能夠做到維持130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土達到近200年,一方面是自身努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當時的國際環境以及自身優勢造成的。

先要搞清楚清朝的領土構成,清朝分漢地,滿洲,新疆,蒙古,西藏五個板塊。

黃色地區為漢地,綠色地區為西藏,褐色地區從西到東依次為新疆、蒙古、滿洲



自身努力

對漢地的統治

在清兵入關後,雖然清朝建立起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但中原地區反清復明的問題十分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清朝在漢地保留了明朝的統治模式,設立行省、總督、巡撫等職務。與明朝不同的是:清朝在漢地設立了很多旗城,總督中有滿族人也有漢族人,這些都維持了滿族人對漢族人的控制。

山東青州旗城

不斷地對外征討

在整個清朝期間,清朝政府為了維護對西域的統治,歷朝皇帝對西域進行了征討,從康熙征討噶爾丹、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等,一直到左宗棠收復新疆。這些都能體現出清朝的尚武精神。

徵西大將軍:年羹堯

這些都歸功於遊牧民族身上的血性,使得清朝始終實行的是文武並進的治國理念。

而明朝身為漢人王朝,除了明初的那70年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實行以文制武的理念,使得明朝只能守著漢地,沒有積極拓取的思想。



如果上面所說的明朝也可以實現的話,下面的這些明朝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滿蒙文化之間的親近感

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滿族人在文化上深受蒙古人的影響,這些可以從文字上體現:

滿文,滿文就是從蒙古文中學習借鑑而來

因此滿族和蒙古族之間有一種親近感,這也使得清朝統治者對蒙古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讓蒙古更願意去臣服清朝統治者。而明朝是漢族人建立的王朝,漢文化與蒙古文化格格不入,因此明朝統治者始終不能讓蒙古真正臣服。


滿藏宗教的相似性

和蒙古族一樣,滿族也是信仰藏傳佛教,這也讓滿族與藏族有了親近感,

藏傳佛教

此外,西藏地區始終維持著政教合一的統治理念,西藏統治者也是宗教人士。因此,清朝統治者可以通過宗教來介入西藏的統治,從而加強西藏的控制,促進了金瓶擎籤、駐藏大臣等制度的出現。同時,清朝也十分重視對西藏地區的統治,早在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就和達賴五世會談過。

順治見達賴


國際環境

從這張明朝地圖可以看出:蒙古此時還控制著西伯利亞的很大一片地區,西伯利亞雖然荒無人煙,看上去沒有什麼價值,但對蒙古人來說價值很高,是蒙古人的戰略縱深,一旦蒙古人遭到明朝攻打,他們就可以逃到西伯利亞。可到了清朝,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這張清朝地圖上可以看出:清朝的頭頂上,出現了個俄羅斯,俄羅斯崛起於歐洲,通過不斷擴張拿下西伯利亞,這也就意味著蒙古沒有戰略縱深,面對強敵壓境無路可退,只好服從統治。

土爾扈特東歸就是最好的證明


明蒙的對立性

在明朝之前是元朝,元朝就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

因此,明朝建國開始就確定了他的任務就是推翻蒙古人的統治,這也使得明朝和蒙古有著天然的敵對性。同時,蒙古人也想打敗明朝重新建立元朝,

明朝的北伐徹底終結了蒙古對中原的統治

所以明蒙之間的鬥爭貫穿了整個明朝,明朝不服蒙古,蒙古不服明朝。

而清朝顯然更容易被雙方所接受

,明朝和蒙古就像是鶴和蚌,清朝就是漁翁。鶴蚌相爭 ,漁翁得利,清朝趁著明朝和蒙古斗的兩敗俱傷之時迅速崛起,並拿下了雙方。


總結

清朝之所以疆土如此龐大,遠超明朝,除了其自身的努力之外,國際環境與滿族自身優勢也是不可或缺的優勢。

所以明朝想要建立起清朝的功業是幾乎不可能的。


黑熊精講歷史


這是一個關於國家版圖構成的問題。

國家是最大地聚集財富進行地理環境擴大的政治權力機構,國家的意志是全體國民求生存與發展意志的集合。

其中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財富的聚集、版圖的擴張、機構的維持、民生的建設。

明朝從勢力範圍來講,是遠遠超過清朝的,所以現在一些認為明朝的實際版圖是4800萬平方千米。當然,這個版圖並非是明朝實際控制,而是採用藩國制度進行羈縻。

清朝的成就,在於把大部分的羈縻地區納入了中央的實際控制,從而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版圖的基礎。

一個國家政權要進行自我改造,那麼肯定要從機構的維持入手,對自我的政治權力框架進行改造。

清朝的政治權力框架是怎樣的呢?清朝皇帝實際上是漢人的皇帝、滿族人的族長、蒙古人的可汗、藏族人的保護者。這便是清朝構建大一統版圖的政治權力體系。

而明朝的皇帝,卻只有兩個身份:漢人的皇帝、各少數民族的天可汗。其統治模式依然是唐朝的羈縻形式,不適合經濟的發展以及財富的聚集。

中國版圖龐大,地形複雜,各地區人文生態都不一樣,要對這樣一個國家進行統合,那麼中央政權的構造就不能是單一的模式,也就是說不能只搞一種制度。

明朝移民開發,改土歸流,置州縣,這完全是漢人的生產方式,並不適合草原民族或者漁獵民族進行生產,只依賴一種生產方式,會激化民族矛盾。工業社會還沒有什麼大的問題,農業社會,靠天地吃飯,生產方式多樣化很重要。

明朝要構建清朝那種大一統的版圖,就得在政治權力上搭架新的平臺,讓少數民族的一部分上層人士進入中央政權的權力體系。

當然,清朝的模式也不是很適合,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生產落後,僅僅依靠他們自己,要發展起來速度太慢,這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到了清末,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朝邊疆地區明顯缺乏自我抵抗的能力,不僅經濟發展落後,人口也十分稀少,致使清朝被割掉大量的土地,不得不移民實邊。

一切規則的元規則是暴力原則,清朝權力來源是八旗制度,也就是構建了滿漢蒙三個八旗軍,將三個民族同時納入統治階層,而不是單一地依賴滿族人進行統治。

滿清的統治方式,為大一統添加了新的內容,這是明顯的進步。在明朝,漢人作為主體民族,當然不必完全學習滿清的統治方式,但也不能太單一。

明朝的制度,設有五軍都督府,可依照明朝中期之前的地域以及民族構造,建立漢軍、蒙古軍、回紇軍、吐蕃軍、大理軍五軍,漢軍可設九師,其它各軍設三師,保證漢軍數量與其它各軍總和大致相等。

有了這個權力後盾,明朝中央政權的構造就不必是皇權與內閣兩個方面,還可以再加入一個武勳集團,就像清朝的軍機處,明朝可以入宋朝一般設立樞密院,一個半軍事機構,主要統轄少數民族地區。

中央政權,唯有三個權力鼎立制衡,再以皇權統御,才是最穩固的,那麼在財富聚集、版圖擴張、民生建設上就很好辦了。

在財富的聚集上,有了權力後盾,明朝的皇帝就不用怕那些文官集團了,不用不上朝了,完全可以碾壓他們,把商稅全部收上來。中央政權有了錢,那麼後續的事情就很好辦了。

同樣地,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明朝的皇帝也不用怕他們,因為有內閣,便有漢地的軍事加經濟能力的支撐,再加上樞密院分化出五個如六部的機構,平定以及管轄少數民族地區就有了保障。

財富聚集,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模式。

漢地徵商稅、農稅,人丁稅可以取消。東北,在明朝時還沒有開發,那麼就不能徵收商稅和農稅了,可以徵地稅,即直接徵已經開發了的耕地為稅。

草原,本來就沒有錢,那麼就徵人丁兵役,在一定年齡段就要徵收人丁,或者興修水利,或者去東北開發。

在版圖的擴張上,各少數民族才明朝中央有了話語權,那麼也可以算是統治民族,這與民國五族共和其實差不多,有了主人翁意識,那麼開疆拓土就好辦了。

滿清依靠滿漢蒙三族進行統治,還是有一定缺陷的,如果加入了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各少數民族,那麼版圖還能擴大。

在明朝,有了回紇人加入,不僅新疆,整個中亞都能納入版圖。有了西南少數民族為前驅,那麼整個東南亞都能納入版圖。再以蒙漢藏三族為後盾推力,版圖擴張就會順利得多。

版圖的擴張都是自身生產方式的對外延伸,生產方式多樣化,那麼版圖的擴張才會有根本的動力。

當然,要對外擴張,那麼就得有一個強大的文明中心,而且只能有一個。

這一點,可以仿照清朝,拆分江南省,削弱南京文明中心的力量,強化京師的力量,在京杭大運河的基礎上再開通海運,以及多修馳道,以加強南北溝通。

在民生建設上,明朝就要廢除以往的禁止百姓流動、職業世襲等一些陳規陋習,只有讓百姓有所追求才能更好地搞好民生建設,只有讓百姓們有尊嚴,明朝才有尊嚴,才能在建設中擴張中有一往無前的氣勢。

綜上所述:明朝要做到如清朝一般的大一統,甚至超過,根本辦法就是要接納各少數民族的上層精英,建立起多層次多緯度的權力框架,豐富大一統的思想內容。清朝之所以能取代明朝,根本原因就是這個。


文明有歷史


這個問題可以這麼說,大清做得到的明朝做不到,大清做不到的明朝想都不要想。清帝國能夠大規模開疆拓土的基礎是其龐大的國力,當然這不是明朝做得到的。

畢竟清帝國吸取了明朝的教訓,天下太平之後對內薄徭輕賦,恢復經濟生產,並採用多種方式調動老百姓勞動積極性。

比如,康熙朝解放了明朝的農奴,使其改僕為佃並禁止地主階級欺壓農民;同時清朝將明朝的王莊官田等廢藩田產退還給老百姓耕種,鼓勵老百姓開墾因戰爭而拋荒的土地,也就是更名田;並鼓勵老百姓墾荒,並規定新開墾的土地在三年內免除田賦。

與此同時,康熙朝後期以及雍正朝開始推行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等稅收改革,收稅全憑田產的多寡,進一步降低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而且清帝國田賦稅率也很低,長年維持在2%到4%這一區間。用一位雲南老農的話說是這樣的:

清代田賦,徵率極輕,名雖本諸古代什一之徵,實則不及百分之五。全國田賦徵率,在比較上,三江、兩湖較重,若西南各省,實只徵至二十分之一也。雲南田賦更輕而又輕,吾家有田十畝,年僅納一兩二三錢銀,尚是包括一切附徵款項及平色票費種種陋規在內。與今之徵實、徵購、徵借等項合併其數而相較,實有霄壤之殊。

同時清帝國也鼓勵工商業發展,並且發展海外貿易,因為清帝國的稅收改革必然會導致人口增加,而農業人口不會無限大,多出來的人口自然要投入到工商業當中。清帝國鼓勵工商業和海外貿易不僅緩解了人口增加造成的社會矛盾,商品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且,商品經濟的發展必然會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根據《被誤解的中國》,清朝鼎盛期間老百姓生活水平並不差。

即便是鼎盛時期已經過去,依然有西方人認為中國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不差。

蒲松齡筆下的山東家給人足。

清朝盛世期間即便是窮省都有充足的存糧。

商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偏遠地區的繁榮。

根據《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清朝鼎盛時期老百姓生活水平還可以,畢竟中國農業文明的好處是,只要統治者不幹壞事再加上老百姓辛勤勞動,生活水平自然不差。歷來只要老百姓能夠溫飽就是盛世,而清帝國盛世時期得景象是,奢侈的標準被重新定義。那麼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清帝國的盛世遠超歷朝歷代。

根據《康乾盛世歷史報告》,清帝國的制度能夠有效防止君主作惡,並讓君主把維護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所以這就是清帝國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正因於此清朝才能有底氣去開疆拓土,畢竟戰爭打的就是經濟,只有家底厚實才能把戰爭進行下去。同時,開疆拓土,或者說是征服運動並不安全指軍事勝利,在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之後通過政治、經濟等手段建立實際控制才是征服。然而清帝國做到了這一點,因為清帝國的邊疆政策具有靈活性,被清帝國征服的邊疆區不僅滿足實際控制的所有條件,而且清帝國對基層採取最節省成本的因俗而治,而且清帝國對邊疆區的部分政策今天依然適用。

再者,清帝國的開疆拓土完全是建立在維護本土安全的基礎上。因為清帝國的地緣環境可以用糟糕來形容,也可以說是糟糕透了。內部有三個勢力不小的藩王;北部有一個貪婪的俄國;西部還有準噶爾汗國這個蒙古復興的希望;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尚未歸附;東南方向又有一個鄭氏海賊集團威脅帝國沿海安全。

但是清帝國卻能笑道最後,先後撤了三藩,平定臺灣,開拓黑龍江流域,吞併喀爾喀蒙古,滅了準噶爾開拓天山南北,並完成了對西藏的實際控制。而且之後通過對尼泊爾、緬甸的戰爭還明確了西南方向的邊界走向。雖然過程磕磕絆絆,但是結局堪稱完美。

至於為什麼明朝做不到?因為明朝就是中國古典時代得降維。朱重八建立明朝後,由於其小農出身限制了其戰略眼光,使得朱重八摧毀了本國的工商業和自由貿易,建立了嚴密的人身控制制度,通過戶籍制度將每個人的職業和社會屬性完全固定,還有差不多是元朝九倍的田賦,話說也就波爾布特能和朱重八一較高下。因為朱重八的知識論裡只有小農,所以朱重八把明朝變成了一個農業社會。但是農業社會又能有多少經濟產出,因為農業社會的經濟體系是封閉的循環,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太多的收益,即便是收相當於大元九倍的高額田賦也無濟於事。

也正因如此,明朝國力就不如大清,畢竟一個農業社會能有多少經濟產出呢,再加上明朝還要拿出大量的財政養活幾十萬頭豬,留給朝廷的錢又有多少?畢竟瘦羊的肚子裡刮不出油水。所以,明朝也沒有那個財政能力支持大軍遠征。

另外明朝的地緣環境也比大清好的多,畢竟明朝所能接觸到的不是小國寡民就是一個個只有幾百人的小部落,明朝的對手不是劫掠團伙就是小股武裝。先不說戶籍制度導致軍士們普遍赤貧進而造成明軍衰落,就是長期沒有強大的對手也必然會造成武裝力量的退化。要不然,矮子裡拔大個的也先太師怎麼能刷出一個史詩般的土木堡大捷。

相比之下,如果明朝遇到了清朝在鴉片戰爭以前遇到的對手,就以準噶爾為例,可能還沒怎麼開打明朝就先被準噶爾給拍個半死。

所以還是開頭那句:大清做得到的明朝做不到,大清做不到的明朝想都不要想!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凌煙閣來答。

這個要求對大明來說恐怕真是強人所難了,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我們先看看實際歷史中的大明,其硬實力和軟實力水平夠不夠。

首先,我們考察一下大明的硬實力,看看明朝有沒有足夠的力量,實現清朝那麼大的版圖。

《明史·地理志》中的記載不能說它不符合史實,只是明朝在東北、西北、西藏的統治是脆弱的,是羈縻區;統治時間是短暫的。

羈縻區就是當地的部落頭領願意接受大明的委任狀,承認大明的正統地位,定期向大明繳納貢物;然後大明給回賞賜(一般是比貢物價值更大)。具體落實這種做法的制度就是“羈縻衛所制”。

西北地區和東北的羈縻衛所,就是以這個目的設立的。其設立時間主要在明朝前期的洪武、永樂兩朝。

這裡以西北地區衛所為例。隨著大明國力向西北邊疆地區延伸,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由最初的觀望,轉而“率土歸附”,以獲得明朝中央的承認。而明朝為了聯合各族共同反元保塞,對西北各族則採取懷柔恩撫的羈縻政策。尤其是對地域遼闊、民族複雜的西番諸衛和關西諸衛的各族首領,只要其率土歸附,便均授以世職。於是西北邊疆羈縻衛所就誕生了。比如所謂的“關西七衛”,即安定衛、曲先衛、阿端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衛、哈密衛,這幾個地方在嘉峪關以西諸衛,因此稱為關西七衛。或稱為“西北七衛”,又因其統治者多為蒙古族,又稱為“蒙古七衛”。

但是,所有的羈縻衛所與大明朝廷的朝貢往來,在史書上一般就止於1440年代,其後的記錄就“不可考”了。

這基本可以說明,大明從1440年代以後對這些邊疆地區的管轄是失控的、無效的。

至此,以上史實可以換一個說法:大明在最初最強盛的時候,也無法直接統治少數民族地區,而智能靠羈縻政策。這個羈縻政策也只維持了70餘年。

因此,可以給出一個初步結論:讓明朝以實力征服東北、蒙古、西域、西藏等地,達到清朝那樣的實控疆域,很不現實。

其次,我們考察一下,要治理不同區域需要哪些政治智慧。

假如大明有硬實力實現了對上述地區的統治,但恐怕也難以持久,因為這需要政治制度創新和靈活性。

歷史上漢唐均統治國草原和西域,但是時間都不長。

以唐朝為例,唐太宗深諳草原的邏輯,以其強大的個人能力,使用各種胡族力量,最終唐太宗於公元630年滅亡了東突厥汗國;後來唐高宗於657年滅亡了西突厥汗國。唐朝先後在突厥故地分別設立了燕然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等軍政機構,派官兵駐守和管理。但是,好景不長,突厥人一度復國,草原很快又崛起了回紇汗國、契丹人。

因為草原不適合農耕,中原王朝長期駐守很不划算。因此,在那片地區,只能用草原的邏輯進行治理,即用遊牧民族治理遊牧民族。

這就需要回到契丹人身上。契丹人創立了一國兩制的方法,以國制待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大遼統治者面對草原時是大汗,面對中原時是皇帝。

清朝完全繼承了這些,而且進行了擴大。大清皇帝不但是中原皇帝,還是草原大汗、藏傳佛教中文殊菩薩轉世,這樣以多重身份,控制不同地區和族群。大清皇帝還和蒙古人通婚,用通婚和血緣維持緊密關係。

大明該怎麼做,才能達到大清那樣規模的疆土?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大明需要提高硬實力和軟實力(政治能力),打得下也能控制得住。

首先,在提高硬實力方面,大明能做的不多,只能加稅。

因為元朝與西亞貿易頻繁,且白銀在西亞價值更高,因此元朝白銀外流嚴重。這導致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不得不採取類似於現代計劃經濟的辦法來解決通貨不足的問題。朱元璋採取的辦法是把老百姓的身份固定,通過戶口制度限定人群,如民戶、軍戶、匠戶、灶戶。限定了人的戶口,也就等於限定了每類商品的供應量和需求量,這樣在大明境內實現以物易物就相對容易,而且也能搞活經濟。

果然,明初經濟迅速回升,人口和土地、以及國家稅收穩步增長。

但是,明初的做法大概已經是當時所能採用的最好的方法了。在這個基礎上要進一步增加國家稅收(即增加國家實力),那隻能加稅了。

其次,在增強軟實方面,大明需要改變剛直、倔強、不夠靈活的做法,汲取先人的政治智慧。

明朝的政治性格,一般形容為“剛”、“倔強”,用今天的話就是一根筋,太不靈活。比如朱元璋為了報復蘇州人曾經那麼支持張士誠,就給那個地方定了重稅。朱棣非要讓方孝孺寫詔書,結果把人十族殺了也沒達到目的。朱允炆、朱由檢面對危局卻不願意離開京城,非要自焚。等等。

所以明朝要提高政治水平,這個事不知道能從誰身上開頭。

面對草原、西域、西藏,如果不能採用靈活的政治政策,是很難實現持久穩定有效的統治的。

但是,一想想讓朱明皇帝去娶一個蒙古族女子做皇后(假設),這畫面總是難以協調。讓朱明皇帝具有薩滿教的身份,也覺得詭異;讓朱明皇帝帶領各遊牧部落首領定期在草原會獵,畫面也是難以想象。

結束語

大明在力量和政治水平上需要很大提升之後,才能以硬實力佔領、以軟實力實現長久統治,以達到和清朝一樣的疆域。

(完)

以上就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中國古代王朝想要達到清朝那樣大的實際控制版圖是很難的,明朝事實上短暫的曾經擁有很龐大的土地,幾乎不遜色於清朝,但是在實力下降之後,那些土地很快就失去了。事實上,明朝以及其他的中原王朝,無論怎樣做,都很難擁有像清朝那樣龐大的版圖。


首先,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都很難掌控長城之外的土地。

雖然在中國古代的地圖上,漢朝和唐朝看起來面積很大,但對於長城之外的土地,中原王朝很難真正的掌控。在漢朝的時候,雖然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說,但是當時漢朝對塞外土地的控制是間接控制,而並不是像現在作為直接的領土。也就是西域的那些小國臣服於漢朝,並且定期朝貢,而那些國家內部的事務,漢朝一般不會干預。漢朝強盛的時候,雖然能夠兵鋒直達西域,但是直接控制的範圍依然在玉門關以東,所以有春風不度玉門關一說。

唐朝比漢朝的實力要更強大一些,但是對長城之外的土地依然是採取間接控制。當然唐朝在西域設立了安西都護府等機構,但主要也是控制西域的那些國家,防止潛在的威脅起來威脅大唐的邊疆。到了明朝情況也大體上類似,雖然明朝在明成祖朱棣時代實力空前的強大,朱棣可以5次北伐,打擊強大起來的蒙古部落,但是也只是將那些強大起來的蒙古部落削弱而已。後來又在東北設立奴爾幹都司,西北設立哈密衛,但是和漢唐一樣,都是對這些土地間接的控制。因為當時明朝雖然富有,但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無法支持明朝對這些地方長期的直接佔領。

其次,滿清能夠掌握龐大的土地,主要是因為時局的變化,再加上滿清本身是遊牧民族出身。

明朝一共200多年,雖然將蒙古軍趕出了中年,但自始至終都和蒙古部落在進行較量,蒙古部落自始至終都是明朝邊疆的最大隱患。在明英宗時期,甚至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差點讓明朝滅亡。但明朝和蒙古之間進行了200多年的戰爭,最終到了明朝末年的時候,明朝不行了,但蒙古諸部落大都衰落下去。而清朝在興起的時候就把蒙古部落打得衰落下去之後,又和蒙古部落結盟,最終才在問鼎中原的時候免除了後顧之憂。

而清朝的另外一項傑作就是在蒙古推行佛教,使蒙古的人口一直髮展不起來,無法對清朝構成多大威脅。唯一對清朝構成威脅的葛爾丹,和清朝進行了上百年的戰爭,最終在乾隆時期被清朝滅亡。以前給中原王朝帶來的北方遊牧民族的邊患,在清朝時代則完全消除。當然也有國際形勢的變化,因為沙俄的興起,佔領了廣大的西伯利亞,並且使北方遊牧民族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強大的能夠威脅中原王朝的存在。當然到了清朝末年,清朝則直接面臨沙俄的威脅。

總之,清朝主要因為本身是遊牧民族,同時也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所以能夠擁有廣闊的領土。而明朝很難有清朝那樣的機遇,所以不可能長期擁有像清朝那樣龐大的國土。


平安讀歷史


在《明史 地理志》中對明朝疆土有如下記載:“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世宗時復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對於少數民族地區,各朝都實行了不同的羈縻之策,如:漢朝在細雨設立西域都護府;唐朝在西域設立安西都戶府和北庭都護府,在遼東設立安東都督府;明朝在遼東設立都司;清朝設立將軍駐地(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烏里雅蘇臺將軍、伊犁將軍)。我國自古以農耕立國,所以我們對不能耕種的土地不感興趣。同時受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開發這些邊疆地區真的是有心無力。

明朝直接控制的地區為兩京十三省,其中兩京為京師(北直隸)與南京(南直隸),十三省(正式稱謂為布政使司)為:山東(遼東都司,在行政上隸屬於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相對於清朝的領土,明朝直接控制的領土縮水不少。如果明朝想要形成清朝那樣的大一統帝國,就必須加強對其邊境羈縻地區的直接控制。

(1)東北地區

東北是清朝龍興之地,清朝在東北設立了吉林將軍、盛京將軍、和黑龍江將軍,這就是後來的吉林省、遼寧省和黑龍江省。在明朝,這地方分為兩個都司遼東都市和奴兒干都司。遼東都司隸屬於山東,由明朝直接管轄,而奴兒干都司是明朝在東北的羈縻之地,其首領是女真貴族。

對這些桀驁不馴的女真貴族,除了要在東北地區保持足夠數量的駐軍之外,還可以向東北地區移民。當時關內的土地已經無法滿足不斷膨脹的人口,讓不斷湧入的漢人稀釋東北的少數民族比例。不斷的軍屯加上民間開墾,擴大在東北的直接控制。

(2)蒙疆地區

蒙古和明朝那真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當年就是老朱家把人家趕回草原放羊的,所以在此後的日子裡一直以敵對國存在。明朝時新疆地區依然由蒙古人佔據,明朝在陝西省以西設立了關西諸衛,這是明朝與蒙古的戰略緩衝區。

這是最難辦的地區,蒙古人崇尚武力,誰胳膊粗聽誰的。清朝人是在把蒙古滅了,創立蒙古八旗,將蒙古分為內蒙與外蒙。內蒙古盟旗地區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理,外蒙古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在康熙滅亡噶爾丹之後,清朝在蒙古的統治才算牢固。

對於新疆,清朝的直接統治要到乾隆皇帝平定回部叛亂之後了,清朝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府。由此可見,對於蒙疆地區,沒啥辦法了,打吧!派兵出關,穩紮穩打,步步蠶食。由於蒙古經濟的落後,還要開放互市,做到“以和議佐攻戰,以賤逆誘叛黨”。

(3)西藏地區

明朝對西藏的統治多為名義上的,設立了烏思藏都司,實際統治者仍為藏人土司。但是明朝與清朝的區別在於清朝對歷代達賴喇嘛都有冊封的權利,同時設立駐藏大臣。明朝政府要積極與藏民的宗教勢力接觸,利用宗教勢力來增強藏地與中央的向心力。

同時明朝政府還應當增強對西南土司勢力的管理,要是能像清朝那樣改土歸流是最好,要不也得壓制西南土司的勢力,至少要避免發生播州楊應龍那樣的土司叛亂。


遊在路上的魚1986


看了幾篇熱門回覆,真覺得搞笑!

清朝面積大嗎?明朝面積小嗎?按照現在的說法,清朝鼎盛時期面積確實比明朝鼎盛時期要大點。

問題是,中國古代王朝,有國境線一說嗎?也就是清朝中晚期,與西方世界的碰撞,才有了近代的國境線劃分,明確版圖,而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作為中央上國,建立的是朝貢體系,其它都是番屬國,國王由皇帝冊封,明太祖就明確確定十三不徵。當時東北沒有番屬國政權,明朝就一直跑到庫頁島上,立碑,只不過沒在東北搞行省,在東北建立奴兒干都司,下轄很多衛所,有的衛所都是明朝軍隊駐紮,但是距離遠的衛所就直接任命當地少數民族頭領為衛所長官了,比如後金的創始人努爾哈赤祖上的猛哥貼木兒就曾是明朝的建州衛都指揮使,而努爾哈赤本人還曾被明朝封為龍虎將軍。這樣對比,清朝對蒙古西藏新疆的統治如果算清朝土地,明朝東北就不算嗎?即便明朝丟失了東北,那麼清朝最後只剩下一個紫禁城又怎麼算?

光這樣跟清朝比沒意思,清朝其實也是分五個板塊,清朝皇帝稱為五族共主,真正實施直接管轄的,還是漢地十八省,自己的龍興之地也丟在一邊荒涼了。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說多大多大,其實一旦入主中原,實際管轄都是漢地十八省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古代中國作為農耕社會,超出漢地十八省的管理,都是虧本的,得不償失的,即便打下了,也是山高皇帝遠,搞不好就是動亂根源,這也是為什麼清朝時候,菲律賓和東南亞的蘭芳共和國要加入清朝,清朝都不同意的原因,都是虧本生意。。清朝時代,能夠讓蒙疆藏安靜下來,除了滿人也是少數民族,能跟其它民族共處,還得感謝宗教,讓這幾個地方的人變得能歌善舞了。

而明朝是漢人政權,對少數民族是看不起的,當他們是蠻夷,這也是歷來漢人政權似乎比少數民族政權地盤好像要小的原因,實際上是真看不上,也沒必要。

明朝要達到清朝後來確定國境線的規模,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隨著明朝後期資本主義發展,和世界科技進步(明朝並不排斥),明朝需要擴張,而且像後來清朝有了鐵路電報,那麼,可能甚至會比清朝還大。


小崔有話說


首先,要確定一個明確的基礎觀念!現代的領土觀念和古代是不一樣的!(雖然這個界限很模糊但確實是存在的)

而且要請注意!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所謂“國家領土”這個概念的基本來源是西方政治體系,尤其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下的“國與國平等”概念發展而來,和中國封建時代“天下”的概念是不同的!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框架下,至少在表面上,國家無論大小強弱,大家都是平等的,在外交和領土主權方面都開始有了明確的規則和界限…

然而在傳統東方政治體系之中(包括清朝早期,甚至於西方更早時代),是由1+N構成的體系,有點類似於如今的美帝和它身邊的小朋友的關係,當然實際上更霸道:我要錘你只是因為我願意!(不尊天子召令就夠了)更別說經濟制裁了,我要制裁你,不是因為我要整你,只是因為我願意(藉口都不用想了,比如蒙古被限制出口鐵鍋和茶葉之類)…在這種體系下,顯然是不需要有什麼明確的領土界限的,只要你拳頭夠大,那就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內皆是兒子”…

但是這個原始體系有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中央帝國要維持強勢,所要付出的成本是非常可怕的(同樣可以參考如今的美國,要震懾別人,拉攏小弟,花的錢可海了去了)…因此,中央帝國一旦有實力起伏,其領土,或者在當時來說叫“實際控制範圍”,變化通常也會很大…

所以那些把明朝末期實際控制範圍,和清朝末年的所謂“領土”用來做對比,顯然是在偷換概念,大致就類似於說日本在二戰時期就能生產七萬噸的戰列艦,而美國現在都沒有造出來,是不是說明了日本二戰科技就碾壓現在的美國呢?!

好了,講完了基礎概念,我們再來說這個問題本身…

首先要肯定,清朝肯定在我國現代領土的奠基上是有積極作用的!

但仔細看,其實並沒有有些人吹得那麼誇張…我們一塊一塊來說…

首先是灣灣…此地實際上在明朝時期一度有土著藩國,還被朱元璋列為“不徵之國”(現在極力淡化這一點,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後來被西班牙殖民者滅國(荷蘭人是從西班牙人手裡搶的)…隨後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好了,這個邏輯很簡單了,這一塊肯定不是清朝的功勞,至少不是主要功勞,反而在清朝末年,留下了一個延續至今的爛攤子…所以把灣灣列入清朝開疆拓土範圍的人,良心真的不會痛麼?

其次是東北…實際上,如果不是野豬皮造反,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還算是非常不錯的(就控制範圍而言)。除了直接控制瀋陽、撫順一帶(即現在的遼寧大部),還通過羈縻政策,統治了大致位於現在吉林省的建州女真、黑龍江省的海西女真,甚至更遠的野人女真各部族…這在歷代王朝末年的控制上來說,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先別忙著否認,努爾哈赤怎麼起的家,怎麼造的反,又是怎麼一步步“統一女真各部”的,清實錄裡面都清清楚楚…)

所以這樣看來,如果沒有明清戰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以及氣候變化,明朝進一步開發東北完全是可能的…考慮到清朝差點把自己老家玩脫掉的騷操作(根子上的原因在於,清朝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把整個東北當成生態保護區),這也談不上多大的功勞,更談不上“嫁妝”、“聘禮”(先把主人搶了,再轉過頭娶了強主人家的小姐,完全繼承了主人的家業,先搶的那部分就算是聘禮了?)

然後是高原…這一塊比較簡單,實際上可以這麼說,自從吐蕃帝國崩潰以後,中原王朝對高原就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而且由於藏傳佛教的緣故,這一地區的實力越來越弱,中原王朝對這裡的控制也越來越強…明朝制度:對高原冊封法王等僧官,建立烏斯藏、甘朵等衛所,修路、建立驛站…此時的高原大部分地區,甚至比雲貴某些強勢土司還要聽話得多…清朝在這一地區,實際也沒多大進步:金瓶摯籤只是規範了活佛(僧官)的選舉,駐藏大臣一沒民政全,二沒兵權,實際也就起到個象徵意義…

再然後是草原…這裡肯定要承認,清朝對草原地區的統治,是有一定功勞的,但是!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美好…實際上,清朝時期,採用的是草原政策是多管齊下,一邊盡力拉攏,一邊卻又在一定框架內放任自流,而且有區別對待,直接導致了後來漠北的么蛾子…

所以清朝的功勞,就是促進了漠南地區與內地真正的融合(畢竟明朝幾乎不可能讓蒙古女子做皇后…)。也就僅此而已了,實際上,如果明朝(或者說繼任的漢人王朝)堅持到工業革命時代,擺平漠南也是理所應當的,畢竟套馬的漢子可以玩騎射,但註定玩不了機槍大炮…只不過可能是另一番格局(比如少數民族真的少得可憐,甚至是發生同治年間西北那樣的劇烈衝突)…

最後是西域…這裡確實是清朝功勞最大的地方。但其也是有一定的客觀歷史背景:準格爾(漠西)要和清朝搶漠北,而清朝的基本盤就是聯蒙制漢,所以清朝必須把準格爾錘爆…之後還要絕對防止其死灰復燃…

然而如果準格爾遇上的明朝,那明朝死磕的動力要弱不少(明朝巴不得漠西把漠北錘成白地,最多就是防止其過份做大),所以極有可能不會花費巨大的代價將西域變成實際控制範圍…但如果工業革命時代,戰略西進也是必然,但就要看和沙俄的動作誰更快了…

綜合評估,實際上如果明朝延續到20世紀,在不考慮其官僚體系持續惡性腐化墮落(假設進行了一個大刀闊斧的改革)的前提下,北部和西部領土界限有可能會比清末有一定程度的縮水;然而其他方向上差別不會太大,甚至有可能更好:東北方向,庫頁島大概還在,東方灣灣會比現在的情況更好,甚至琉球群島可能都是我們的…南方和西南也大概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甚至如果明朝持續強勢,有可能還能在緬甸地區獲得一個印度洋出海口…

當然,這還只是一般情況,如果是有一個比較好的戰略規劃,那形勢應該更好,畢竟只要儘快搞定了漠北,往北推到北冰洋其實難度不大…


不知道叫啥子3


首先哈,冒昧的問一句,為什麼清朝版圖會被題主稱為“究極大一統”呢?如果清朝之後又出現了一個王朝,其版圖是清朝版圖+朝鮮越南,那麼題主是否還會覺得清朝是“究極大一統”呢?如果另一個位面清朝的版圖沒有西域而有緬甸,那麼題主覺得這算不算“究極大一統”呢?畢竟,在沒有現代種族觀念和領土意識的古代,哪有什麼“究極大一統”呢(笑)

言歸正傳,我姑且就認為題主的意思是如何達到“滿蒙回藏漢”五個板塊的全部控制好了。類似於譚其驤版的地圖中明朝+東察合臺汗國(亦力把裡)+瓦剌韃靼,這應該就是題主的理想範圍吧?

嗯,我對此的看法是:在適當拔高早期領導人水平+稍微增加些歷史機遇的情況下,達到一定程度的各大板塊的全部實控是有可能的。但是控制力度比肩清朝,是幾乎不可能的。

先說另一個歷史線下明朝如何會取得更好的成果:

洪武五年,朱元璋第二次北伐。憂心國事的元朝名將王保保已在一年前在悲憤中病逝,群龍無首、互相拆臺的北元君臣面對三路齊進的明朝大軍完全崩潰,明朝取得了類似漢武漠北之戰一樣輝煌的戰果(真實歷史上王保保尚在,明軍北伐以失敗告終)

此後數年之間,明軍迅速掃滅遼東納哈出,並偵知北元小朝廷的人馬位於捕魚兒海,遂大舉出兵,一股腦全滅北元殘餘勢力(真實歷史上由於第二次北伐失敗損失大量人馬,導致明軍一時間無力大舉北伐,捕魚兒海之戰和第二次北伐間差了十五年)

至此,對於朱元璋來說,攻滅殘元,廓清大漠的目標實際上已經完成了。他在漠北設立了類似唐朝安北都護府一類的羈縻機構,姑且就叫鎮北宣慰司都元帥府吧(笑)

1398年,朱元璋駕崩,遺詔四子朱棣繼位。和平繼位的永樂帝讓明朝國力進一步快速發展,尤其是華北地區快速興旺了起來,為北方軍事行動提供了良好基礎。(真實歷史上朱棣和建文的多年靖難之役給華北人力物力帶來了極大的摧殘導致對漠北的經營難以為繼)

繼位後的數年間,朱棣設立奴兒干都司、貴州設省、加強漠北管理,並在藏區、東北、漠北都引入了有限的流官制度和駐軍體系(之所以駐軍是因為要滿足題主的“實際控制”,之所以有限是因為限於時代侷限性,比如大清在西藏的駐軍也少的可憐)

1404年,帖木兒率大軍20萬,號稱80萬東征伐明。夾在兩國之間的東察合臺汗國張皇失措,最終決定投奔明朝尋求保護。(類似後世喀爾喀面對準噶爾兵鋒選擇投順康熙)意識到問題嚴峻性的朱棣決心御駕親征,並諭詔關西七衛、瓦剌韃靼、亦力把裡等諸夷兵丁從徵。戰爭的過程可參照左侯之文,總之戰爭可有反覆,但是明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最後一路來到撒馬爾罕犁庭掃穴後,在西域設立一些衛所協助順寧王(原察合臺汗)管理後東返。(真實歷史上帖木兒還沒打到明朝就病死了)

寧南左侯:如果帖木兒沒有在東征明帝國的途中死去,而是成功到達中國邊境,那麼帖木兒與明帝國的戰爭勝負將會如何?

此後一些年明朝就是繼續發展內地,吞併安南,邊將打擊瓦剌並劃定杭愛山至額爾齊斯河為瓦剌遊牧邊界,不得越界侵擾韃靼與東察合臺等。至此,一個真·遠邁漢唐,內亞邊界大致是喜馬拉雅山-拉達克-蔥嶺-額爾齊斯河-鄂穆河-貝加爾湖-外興安嶺-庫頁島的巨型帝國,論疆域比清朝猶有過之的明國就徹底成型了。

以上,基本就是封建時代的明君在明初那個時代所能做到的一個很好的結果了。

看了其他的一些回答,很多完全是脫離時代在哪胡咧咧。比如說什麼廢除華夷之辯——你這相當於讓滿洲封建主入關建設SHZY,在封建時代可能嗎?至於什麼建設多民族混合軍隊什麼像唐朝一樣胡漢一家,且不說明軍尤其是九邊明軍中本來就有大量胡人夷丁,在明軍中出人頭地的蒙古武人回回武人也不要太多,而且唐朝也不可能真正“胡漢一家”——就算是被他作為正面例子宣傳的唐朝,難道不也是遭遇了安史之亂後迅速淪為了一個東不過遼河,西不出關中,論版圖連明末都不如的國家?難道連“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都沒聽過麼?

至於啥殖民南洋啥屠滅蒙古女真的就更搞笑了——你家帶明都強大到能屠滅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地區的人口了,還搞啥南洋啊,早就直接殖民北美髮現南極了。

討論明朝怎麼才能實現一些目標,應該從當時人的認識出發,不要搞一些千百年後人的技術水平和思想認知才能想出來的辦法。

至於說為什麼不可能達到清朝的強度——

明初沒有已經征服了西伯利亞的大俄羅斯帝國。

明初蒙古人不像清初蒙古人一樣虔信喇嘛教。

明初沒有像清初準噶爾汗國那樣適合用來統一內亞的對手。

清朝君主的的內亞屬性使其控制邊疆的手段確有高明之處。

西洋列強使得清朝有條件(比如說向英國借款去平定阿古柏,訓練新式軍隊),有精神(逐漸有了領土主權意識,在西康改土歸流在東北吸引移民等,不像剛和洋人打交道時眼不紅心不跳的割讓外東北一百萬平方千米土地了)去穩定邊疆。

而沒有這些條件的明朝,大概會類似唐朝一樣,在明君去世後不可避免的迎來了草原雄主的重新崛起,對邊區控制力逐漸下降,不過這個位面下的晚明疆域可能比史實位面好一些,比如可能會把河套變成遼東一類的實控,把遼東變成郡縣之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