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缺,別慌

這幾日,全國多個省區市均下發通知,嚴禁擅自阻斷交通,縣鄉村道路運行情況成為排查重點,確保通往大型農貿市場、蔬菜交易市場、蔬菜基地、蔬菜重點產區(村)等關鍵場所的公路暢通。

菜不缺,别慌

用工難:老闆變身司機

庚子春節,一個非常的開局。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公司近20名貨車司機節後都沒能正常報到。張洪貴怎麼也沒想到,春節開工後,自己從老闆變成了司機。之前跑長途送貨,2名司機加1名後勤人員的“標配”,現在由於人手短缺,縮減為1人。

在“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張洪貴有自己的蔬菜和物流公司。2月7日,剛剛從北京返回山東的他,電話裡聲音透露出疲憊:受疫情影響,一路經歷了測體溫、停車查貨等環節,他緊趕慢趕,才在規定的早7點前將菜送達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及永輝、首航等幾個超市。

1月28至30日,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等多部委連發幾個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順暢供應。

一邊是公司貨車司機無法返崗或雖返回卻需要隔離觀察,一邊是大城市的民生剛需,兩邊都是現實。張洪貴說,他在新聞裡看到,受疫情影響,一些人不斷搶貨囤貨,導致超市貨架常被一搶而空。“可見城市人心裡沒底,不知吃的用的能不能跟得上,我們作為供給方,要讓他們知道菜不缺,別慌!”

在張洪貴開往北京的大貨車裡,滿載著自己公司和其他合作伙伴的蔬菜。

疫情期間,壽光市承擔了特殊使命,除每日供應武漢600噸蔬菜外,同時滿足北京、上海等地及省內蔬菜供應。龐東,壽光東華蔬菜合作社負責人,也是張洪貴的合作伙伴之一,其合作社每年自銷蔬菜3萬多噸。他告訴記者,缺人手的不只是物流公司,用工難是此次疫情期間蔬菜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1月26日(正月初二),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向會員單位發出了疫情期間農產品穩定供應的倡議。倡議發出後,中農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新發地、地利集團、河南鄭州萬邦、廣東江南市場、溫州菜籃子集團、重慶雙福市場等單位積極響應,共同參與這場聯合保供、抵抗疫情的行動。

當天,北京新發地集團所有中高層幹部全部停止休假,投入保障首都農產品供應保障工作中。

這些農產品流通人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心情和張洪貴一樣,在這特殊時期,要確保市場供應充足,不斷供,不脫銷。

供貨遭遇“行路難”

2月3日,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國新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佈會上透露,湖北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能力已得到加強,武漢市蔬菜銷售及庫存量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據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提供的數據:2月2日,武漢最大的兩個批發市場蔬菜庫存量8772噸,三大連鎖超市蔬菜庫存量2155噸,比3天前增加19.2%,價格下降14%。

“不只是武漢,我國南北方城市大型批發市場的蔬菜貨源都是充足的。”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執行會長戴中久說,請消費者放心購買、理性購買。

就一些消費者半夜在電商平臺買菜的行為,他表示,因局部地區物流不順暢,蔬菜運輸受到影響,可能造成菜品表面短缺和臨時價格波動,這是當前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表現,相信很快量、價都會穩定下來。

“前幾天我接到北京新發地領導的電話,詢問組織貨源和供貨有沒有問題。”王峰,山東泰安市西紅市批發市場負責人,北京新發地西紅柿供應區供應商。1月30日,他戴著口罩,像往常一樣到泰安市房村鎮西良甫村、青島市平度區高村收菜,發現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些村子封路,進出產地裝貨困難。

“如果無法進村收西紅柿,會給當地農民造成損失,而且無法保證市場供應!希望有關領導能幫忙協調!”2月4日,王峰在電話裡急切地說。

王峰的“行路難”並非孤例。當前應季大蔥的產地主要在江蘇一帶,新發地大蔥供應商魏存良到江蘇啟東市包場鎮某村拉貨,也被告知車輛和工人均不得進村。而另一位供應商石井安,因啟東北高速出口遇到交警封路,貨車下不了高速,到不了產區。

“菜農告訴我,他們從地裡挖出來100噸大蔥準備裝車,如果耽擱時間久了,大蔥品質會下降甚至壞掉。”魏存良在電話裡告訴記者。

“無奈之下,有的司機冒著風險,趁天黑從小路繞到儲存土豆的土窖裝了車,可等到天亮後準備發車運往各城市時,又被截住不讓走。”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秘書長沈楊向記者展示了手機裡各地供應商發的求助信息,涉及河北、山東、浙江、江蘇、廣西等省份的一些路段。

1月30日,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發布了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通知明確,將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確保鮮活農產品運輸暢通。嚴禁未經批准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

在王峰他們看來,村民防控疫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某些農產品主產區的封路方式不合理,對上面的有關政策執行力度不夠,執法標準不一。

交通阻斷,令多地農產品收購和運銷問題開始凸顯。“現在關鍵是各地集散地市場的固定商戶,他們本來有穩定的進貨渠道和物流合作單位,但現在蔬菜等農產品無法準時運到批發市場,這是目前的主要問題。”沈楊說。

“綠色通行證”來了!

2月6日,江蘇省防控小組下發《通知》,要求針對市民急需的“菜籃子”、企業急需的原材料,交通系統全面啟動“綠色通道政策”。當天全省發放580張通行證,對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執法隊員察看司機相關證明、測溫後,快速放行。

魏存良當天就領到了綠色通行證。有了這個“尚方寶劍”,他之前頭疼的問題迎刃而解。到村裡後,他發現少量大蔥已經爛了,“但大體上說止損還算及時。”

“高速路、村裡的路都通了!”同一天,王峰在電話那頭告訴記者,在市農業農村局、公安局等部門幫助下,他也領到了綠色通行證。

這幾日,全國多個省市均下發通知,嚴禁擅自阻斷交通,縣鄉村道路運行情況成為排查重點,確保通往大型農貿市場、蔬菜交易市場、蔬菜基地、蔬菜重點產區(村)等關鍵場所的公路暢通。

張洪貴的物流公司車多,領到了5張綠色通行證。他告訴記者,開貨車走綠色通道,不用再慌忙趕時間了。而龐東從壽光市農業局得到一個消息,市政府努力擴大蔬菜配送渠道,已初步與順豐物流達成協議,“相信更多消費者能很快吃到我們壽光菜。”

綠色通道,保護“真心英雄”

2月8日,沈楊用微信給記者發來兩張武漢社區“無接觸送貨”的照片。

幾天前,在戴中久和沈楊對會員單位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武漢和誠友商貿有限公司、沃爾瑪及盒馬鮮生等電話調研中得知,疫情防控初期武漢市場面臨著進貨渠道單一、無法形成與白沙洲及四季美等大型批發市場統一的聯動機制;銷售模式單一、無法送達社區等末端具體消費者手中等突出問題。

協會對此及時向商務部提出了合理化建議。當下,單一的進貨渠道已經打破,武漢一些社區正採取無接觸式送貨上門,配送員將菜送至小區門口後,由居民前往取貨點自行提取。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白衣天使置生死於度外,我們用這條綠色通道,保護我們的‘真心英雄’。”美菜網大客戶經理劉晨曦說,雖然武漢三鎮現在交通隔絕,送菜難度不小,但他們堅持開放一線防疫部門的綠色通道,並保障了武漢幾個社區6000多名居民的飲食。

在疫情下,一些種苗場人工短缺,種苗沒及時運到,後茬蔬菜生產持續受影響;一些地方收菜冷庫被封,需要打冷的菜基礎設備供應企業不能正常供應,部分菜農處於虧損狀態;餐飲停業、學校食堂和企事業單位這些“大客戶”延遲開工,蔬菜批發商營收明顯減少。整個蔬菜流通鏈條上的人們,都盼望著疫情早點結束,各行業早日開工。

“特殊時期,大家都有困難。但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菜農,大家都在想辦法積極克服。”戴中久說,相信不久後,一切秩序都會恢復正常,蔬菜流通行業必也會迴歸光明。

記者:司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