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中站區王封街道春曉社區第一書記劉嫻9歲孩子給媽媽的畫


上面的畫是中站區王封街道春曉社區第一書記劉嫻9歲孩子——圖圖2月5日晚上給媽媽畫的,畫中穿著紅馬甲、戴著口罩的人正是他的媽媽劉嫻,畫上寫著“中國加油”,“媽媽我在這裡挺好”,叮囑他的媽媽“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吃好飯”。

自1月22號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劉嫻就沒有回過家,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孩子了,每天只能通過微信和孩子說說話。

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劉嫻(左)和同事在一起工作

說起劉嫻,這個事情還真得重頭說起:她原來在王封街道從事計劃生育和健康教育工作,到去年為止已經有十三個年頭了。今年1月13日,王封街道將她派到春曉社區任第一書記,剛到社區還沒完全熟悉工作,來勢洶洶的疫情就把她推向了疫情防控的戰場上。

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防控點位上“娘子軍”


春曉社區共有13名工作人員,並且全部是女性,而管轄區域卻居住有2000多戶,7000餘人。範圍大、居民群眾多,防控工作難度大,這牽涉到7000多口居民的健康安全問題,不能出現任何閃失。對於初來乍到的劉嫻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這並沒有嚇到她和她的姐妹們。

她們出主意想辦法,在轄區設立疫情防控點位、設置隔離欄……奮力做好轄區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春曉社區副書記李莉說:“我們大家都是社區工作的老人員,對社區工作情況熟悉,這個關鍵時候,我們大家要齊心協力,和劉嫻書記共渡難關,不能讓我們春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落後”,她的一番話得到了社區姐妹們的贊同,也讓剛剛上任的劉嫻信心百倍。劉嫻鼓勵大家:“我們社區雖然只有13個工作人員,但黨員就有9人,我們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拿下,只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劉嫻、李莉兩個社區書記奔波在各個點位上


就這樣,她們自1月22日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以來,就一直處於高速運轉狀態。共設四個防控點位,每個點位三個人,保證9個黨員全在一線,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模範先鋒作用。

劉嫻書記每天除了和辦事處對接工作以外,就是奔赴在各個點位上查找工作開展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以便能夠及時解決。每天到了吃飯的時間,她都會主動先去接替點位上的其他工作人員,好讓她們能夠先吃飽,不受凍,有時候忙起來,中午飯也都是簡單應付一下,就繼續投入工作了。

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黨員馬鳳金送來的冰糖梨水溫暖著社區工作人員


劉嫻帶領著她的姐妹們在各個疫情防控點位堅守,讓社區居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前幾天天氣寒冷,社區一名叫馬鳳金的老黨員看著社區工作人員一直守護大家的安全都很忙,也都很辛苦,就熬了一鍋冰糖梨水讓大家暖身;在點位上值班的黨員連翠香,前幾天舅舅去世了,她就委託家中的兩個弟弟去料理舅舅的喪事。說:“眼下疫情當前,國家有難,咱是黨員就應該看好群眾的門,守好群眾的健康,家裡的事自己克服,現在工作要緊”;陳清華是社區一名普通工作人員,雖然離家不遠,但疫情值班讓她沒有辦法回家,她就委託家中的老人照看兩個孩子。劉嫻感慨地說:“不管是咱們轄區的黨員還是我的姐妹們,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辛苦付出,都讓我為之動容。

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黨員連翠香在風雪中堅守陣地


疫情防控一線,劉嫻書記和她“春曉娘子軍”

鴻福翔的公司通過焦作新媒對基層社區工作人員捐贈一批慰問物資


2月8日下午,市裡的一家叫鴻福翔的公司預通過焦作新媒對基層社區工作人員捐贈一批慰問物資,劉嫻及時與該公司負責人對接,爭取到這些慰問品。副書記李莉馬上找來一輛麵包車,由劉嫻親自跑去裝卸物品,一直忙到晚上,然後馬上去替換點位上值班的同志......每天都是如此,同事吃飯她值崗,同事回來她繼續忙......

劉嫻說她們是“春曉娘子軍”,在這樣的危急時刻,她們個個擁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像一朵朵鏗鏘玫瑰,在疫情防控的前線綻放屬於她們的絢麗風采。(來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