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和科技股的長線牛分析

大盤分析:


1、週一上證指數早盤展開調整,最低2851點,下午在研製疫苗利好的情緒下指數再收一陽,創指再創3年以來的新高。技術上上證指數反彈第一波的時間及空間基本完成,短線壓力10日均線,點位在200-2910附近,短線支撐2850,強支撐2800點附近。


2、鑑於病情未出現“拐點”,決定指數短期將以震盪格局為主,傾向於這裡運行短線的二次洗盤,確認完成後,再展開上行。昨日公眾號對本週大盤的總的方向是:先衝高後回落,目前觀點還是不變。指數震盪但個股依然活躍,尤其科技股以及政策受益的板塊,不空倉不滿倉,保持進可攻退可守。


創業板科技股的牛市來了嗎?今日分析,基本分析要點:

1、P2P理財國家整頓幾萬億的資金暴雷,樓市滯漲甚至下跌,銀行理財收益跑輸通貨膨脹,實體經濟和社會上的錢沒有好的投資方向,而股市目前處於相對低位,大類資產配置裡,唯有股市能夠承接這些資金的出口,管理層、人群、市場早晚會明白這個邏輯,然後流入股市的資金未來會源源不斷,A股已經處於去散戶化過程,這個本質是淘汰過去小散落後的炒股思路,要與時俱進地順著機構的思路買賣股票,畢竟隨著外資的持續湧入,機構的市場話語權越來越強,目前在A股市場60%的市值掌握在機構手中,已經不像05年以前的20%的比例了。


2、目前疫情下我們的創指仍然持續的上漲,形成賺錢效應,賺錢效應形成樂觀情緒,然後再繼續因為樂觀情緒和資金沒有出口的資金流入股市,引起行情的進一步上升。如果股市能夠持續上升,像美國股市一樣,走出連續十年的大牛市,會全面帶領經濟增長。對企業直接融資能力更強,提高資金效率;而個人你會實現投資收益;於消費,投資收益的消費能力遠大於工資收益;於經濟,從房產經濟的單一支柱,發展成消費經濟的兩大支柱。


3、科技興國戰略,這既是管理層一直以來的國策,尤其在19年推出科創板,目的很明確扶持新型科技的發展,歷史上每次新的技術革命也必定促進經濟的發展。


4、我們再看業績:業績是考量市場方向的一個指標,創業板業績如何?市場自2016年以來的白馬股“核心資產”之所以受到市場追捧,很大的原因正是其業績的確定性增長,相比之下,中小創則整體較差。因此,業績是否好轉甚至走強,成為判斷創業板能否延續強勢的重要因素。海通證券研究所統計的創指所有上市公司的情況,截至2020年1月31日,創業板大部分公司已披露2019年年報預告,披露率為94%。根據年報預告,2019年年報創業板板塊歸母淨利潤累計同比為67.6%。而19Q3/Q2為-5.9%/-21.3%,整體上創業板業績增速由負轉正,業績持續企穩改善。創業板指方面,2019年年報預告淨利累計同比為17.6%。而19Q3/Q2則為1.5%/-8.8%,整體上創業板指業績同比增速持續回升。綜合來看,海通證券認為,雖然這次創業板指業績回升部分源於18年年報商譽減值導致基數偏小,但是他們認為創業板指業績有實質性改善,這是支撐創業板指數不斷持續上行的本質。


5、技術分析:創指近期上漲創3年以來新高,創業板是否滿足“技術性牛市”的門檻。以2019年中的低點1437.04算起,到昨日創下3年新高的3043點,半年多時間內漲幅達42%。如果按照自最低點反彈20%以上就算“技術性”牛市的話,則目前創業板的確處在牛市之中,而且 投資家 是技術趨勢理論的信奉者,目前創指技術沿著60均線波浪式的上行不斷創新的高點,趨勢上行頂部在哪裡目前誰也不知道。


自16年股災後以上證50為主的白馬股走出了今四年的上漲行情,但未來隨著國家的科技強國戰略下,大科技股創業板會不會走出一波持續上漲的行情呢?當然不會像15年的那種快速上漲。


總結:投資家認為是創指和科技股的牛市已經在路上,當然屬於一種慢牛格局,大的戰略方向是上行。所以從中長線操作的重點在科技股,符合國家政策以及戰略的方向:特斯拉、半導體、區塊鏈、芯片以及5G新應用;受益疫情後加速發展的 雲辦公、雲計算安全、在線教育【洗盤後低吸為主】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