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人李白,官場並無多大成就,為何反而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徵?

著名作家余光中的《尋李白》中曾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將李白的地位推到了一個極高的高度,這種頗具文學色彩的描寫拔高了李白。但李白,就其身份而言,說白了,他一生仕途不順,可以說是唐朝主流文化中的一個邊緣人物。但是後來李白就通過他的詩成了唐朝整個文化的一個象徵。但唐朝的文化不僅僅限制於詩歌,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容。

不管怎麼說,唐朝是我國文化極度繁盛的一個時代,而繁盛的原因,可從外因與內因兩方面來說。


邊緣人李白,官場並無多大成就,為何反而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徵?


1、外因

就唐朝來說,國家經濟是比較繁榮的,秩序相對來說也是穩定的,所以說這種條件形成了一個外部的有利環境,尤其是一種開放的心態對待外來文化,文明在交流中相互融合,思想慢慢碰撞,形成各種文化特色。而同時唐朝的士人們也是積極、進取的心態,而且唐朝人大多仗義執言,所以唐朝文學的特點就是快意恩仇,直抒胸臆。


邊緣人李白,官場並無多大成就,為何反而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徵?


2、內因

從文學自身的繁榮來看,唐朝文學的繁榮,是魏晉南北朝文學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學科,不再依附於傳統的經學。同時,駢體文將文章之美推到極致,影響了唐朝的詩歌,所以詩歌的形勢在魏晉南北時期已經慢慢成熟。也就是說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出現,而到唐朝時期,順勢而為,促進了它的繁榮。


邊緣人李白,官場並無多大成就,為何反而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徵?

我們現在一說詞,總是說宋詞。不可否認的是,詞在宋代的確是最興盛、最發達,不過話說回來,唐代也有很多優秀的詞,就像宋代也有很多優秀的詩一樣。實際上文體的大發展也是文學興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或者說一種重要的表象。

而唐朝文學興盛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基本上沒有搞過文字獄。唐朝的詩歌,很少受到政治權利的干擾,這必然是唐代詩歌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注意到那些搞過文字獄的朝代,文學往往受到了遏制,他們更多的專注於傳統經學,而不會有新的文學內容發展。尤其是白居易可以大膽的把貴妃與皇帝的故事寫進詩歌,並且還大家描繪,尤其他自己並未親身經歷,這如果放在搞文字獄的時代,那可能就是另一個故事結局了。


邊緣人李白,官場並無多大成就,為何反而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徵?


我們說了這麼多唐代詩歌繁盛的原因,但同時還有唐代文學發展的內容,而文學內容並不僅僅只有詩歌,詩歌確實在唐代達到了一個高度,可能後世的歷代王朝再無詩歌勝過唐代,但詩歌並不能全權代表唐代文學。如果僅僅用李白代表唐代文學的內容,可能有點以偏概全。我們自然承認李白在唐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他的詩歌豪邁、豁達的風格讓無數文人欽佩、仰望,但千萬不要忘了,如果只是只論李白的功績,那歷史中的那些文人們不久只能化作塵埃,自己的作品只能成為消失於歷史中的歷史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