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寄生虫》实至名归吗?

第92届奥斯卡突破自身困局了吗?

1、电影文化现象不是真相

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影片。

《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所以,奥斯卡也并不是唯一权威。

不管奥斯卡对于个人来说,算不算国际化,但对于影迷来说,内容决定一切。

亚洲面孔、社会批判和戛纳加持,《寄生虫》的元素让好莱坞焕然一新。

然而,看似现实主义的文化现象,终归并不是社会真相。

《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所以,成为高概念电影的《寄生虫》大声疾呼:

“贫富差距不是寓言。”

我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就算电影正在以一种更快、更新、更便宜的方式抵达人心,我们依旧不能找到现状问题的所有答案。

不是吗?

就比如“贫富问题”,谁能够翻转这一切?

这不是《寄生虫》的悲剧,而是镜头的有限制。

《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不是从这个年代开始的,当然也不是《寄生虫》才开始搬上大银幕。

因此,争议很大的《寄生虫》,和《小丑》一样,只是2019年最具热度的一种电影文化现象。

深入灵魂,继续刺破极端问题,不能只是激发我们观影者的情绪。

然而我也知道,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一个全能电影人可以面面俱到吧。

2、《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

你是如何看待呢?

有外媒分析,《寄生虫》的成功与2015和2016年的“Oscars So White”抗议活动有关。

那么是不是奥斯卡的原创能力在下降,以至于将议题和焦点抛给别人?

刚落下帷幕的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星光仍在璀璨。

从成绩看,《寄生虫》比《1917》更好。

不过,内容呢?

《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环球影业发行的战争片《1917》,在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中成为一匹黑马。

围绕一战中的两名年轻英国士兵展开,《1917》讲述在一天中发生的故事,导演萨姆·门德斯这次挑战了难度极大的“一镜到底”。

为了拯救1600人的生命,两个士兵穿越死亡地带,传递取消进攻的命令。

除去政治和军事因素,《1917》镜头内容重在阐述“反战”。

《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战争就是这么荒谬,当一幕幕残破的小镇、战机强行着陆,所有看似“自然”的描述,给予人劲烈的涤荡。

《寄生虫》呢?

<strong>“底层和少数群体的关怀”“试图遮蔽和改造问题”重回大众视线,讲述的都是可见却又无法回避的命题。

这两部电影分属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却都跨越文化产生了全球性的广泛影响,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不难看出当下的电影制造业在社会议题上的分裂。

《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当“底层和少数群体的关怀”“试图遮蔽和改造问题”重回大众视线,还有太多我们无法回避的命题。

多年来,奥斯卡试图突破传统,走向多元。

3、《寄生虫》实至名归吗?

当我们想到去年获奖作品是《绿皮书》时,也许,心里会更加平衡。

奥斯卡急需用《寄生虫》来证明自己与时俱进吗?

《寄生虫》比《1917》更好吗?文化现象不是真相,贫富差距谁能解

​《寄生虫》缺奥斯卡这个奖项吗?

借用一位影评人所说:

“或许终有一天,当我们谈论电影的时候,我们只在谈论电影。”

超级英雄潮涌不退,学院奖则难以回归。

这一次,是否有所转变?

第92届奥斯卡是你所期待的样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