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快速练好行书?

老湖西羊肉面


学习行书,一般而言,是需要一定楷书基础的。但是否不学楷书就一定学不好行书呢?这不一定,但不可否认,直接学行书,一是花费时间会更长,学习效率不高,二是基础不扎实,发展不会太大。



学书法急不得,该付出的时间少不得。但同时,路子对了,也有近路,学习的时间会缩短。

学习书法,大多从唐楷入手,尤其是颜柳,他二人把楷书推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从唐楷入手后,再学行书,问题就出现了。很多人由颜柳直奔《兰亭》《圣教》或“宋四家”,中间缺少一个过渡,大多数人在此碰得头破血流而不得其门。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在老一辈书法家中,其实有个学习行书的“不传之秘”。

即由颜柳入门,再临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接着可选智永《真书千字文》、虞世南《汝南公子墓志铭》、陆柬之《文赋》和赵孟頫《妙严寺》《兰亭十三跋》等临习,然后再上溯《圣教》《兰亭》,最后迂回至“宋四家”。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书轨迹,因为它们在笔法上是一脉相承的。若在这样的轨道上行进,就等于上了书法学习的快车道。

学行草也有这样的“路子”。如临习怀素《自叙帖》后,直接临张瑞图、黄道周等人的行草,就很难上手。

原因是怀素使转笔法特别多,多圆笔中锋,而张、黄却多翻笔、折笔,路子不对,笔法难转换。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就说硬笔行书吧,因为我练的硬笔较多,有切实的体会!我认为,两种人可以快速练好行书:

1.平时写字节奏感强,连笔比较多、牵丝比较多的朋友。这类字我们常说是“江湖体”,很多人对“江湖体”不顾一屑。

我倒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很多所谓的“江湖体”,在书写过程中,由于天马行空,倒是有了很强的节奏感,牵丝也很自然。

如下图:

虽然“江湖体”的结构往往不符合书法审美,但其节奏感,牵丝,却是写硬笔行书的基本功。

这类人练字,首先,要把明显不符合书法很夸张部分改提,然后,学习硬笔行书,只要刻苦,很快见效果!


2.有楷书基础的人,虽然楷书不是行书的前提,但好的楷书基础对行书有莫大的好处!

有些练楷书的朋友,再改练行书后,往往有个习惯:喜欢像楷书一样顿笔,甚至横折的拐角处,也习惯性的像楷书一样顿笔。

荆霄鹏楷书:

这样练出来的行书,并没有行书的实用快写的优点,牵丝往往也是刻意不自然的!

若能注意这个问题,把行书往宽松,以圆代方的方向练字,有楷书基础的爱好者,是能很快练好行书,毕竟结体,主笔,还是很相似的!

再结合我的练字经历,我属于前者。我以前的江湖体,也是相当张扬的,写个长横,若能砍成一节一节的,足够二个字用了,但有连笔的习惯,也有一定的节奏感!

如下,练字以前写的,野路子:

现在练字一年多后,在我的生活圈子里,算是写字的好了。

有了节奏感再练字,确实就好办多了,首先把自个无用的笔画,收敛一下,别那么夸张。

平时多看一下好字,不论是网上的高手,还是众名家的字贴,好看到哪,要记到脑海里,结体和笔画在心里走一波,总会有好处的。

除非某个字总写不好,我会仔细查下书法字典或字贴,临上几十几百遍。

现在,比以前的野路子稍强点,但总归也是四不象,因为没主贴也没老师,练的太杂也太随意了。

性情中人,开心就好!


行书一点通


我是汶水才子。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如何练好行书,也是书法的爱好者都关注的话题。


行书又称“行押书”,也叫“藁书”。介于楷书和行草之间的书体。楷书稍加连贯,点画略带呼应,就是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比行草容易识别,应用最广的书体。


一是学好行书,首先要选好范本。最好是王羲之的作品,行书成就比较高,他的《兰亭序》就是最好的范本,众美皆俱。

二是学好行书的技法,包括笔法、墨、点画、结构章法以及风格。

1.笔法指执笔和用笔。行书笔法与楷书比起来比较丰富,但总原则是坚持以中锋用笔为主。

2.墨,就是笔要能控制住墨,浓而不枯,淡而不薄。要反复练习,掌握笔的轻重缓急,墨的干湿饱渴。墨饱时突加笔速,笔似提而锋着力,便可产生飞白。

3.点画写法,行书点画要呼应,在匀称中得疏密之行,变化多姿,牵丝往来要笔断意连,圆转处要劲气内敛,方折处要削金断玉,明快洁净。

4.结构。行书结构要千变万化,基本原则是重心平稳,变化自然,顾盼呼应。字行大小、疏密、长短、伸缩、开合、俯仰、向背等自然之形,初学者要尽各字之真态、本色,切勿故意造作,走入流俗。

5.章法。行书章法多纵有行、横无列,或纵无行、横无列两种。字与字之间要有内在联系,行与行之间要有意态呼应。不必笔笔相连,贵在气息贯注,笔断意连。通篇字的大小变化、疏密对比、伸缩都要合乎自然。

6.风格气韵。行书重意境。首要气韵生动,风格鲜明,字与字之间流露出真性情。如兰亭序表现王羲之的感怀,祭侄文稿表现颜真卿的悲愤交加,黄州寒食诗表现苏东坡的郁积,展卷一读,犹气扑人面,情感人心。



汶水才子


快速练习好行书,首先要学好楷书。然后选择一种古代书法大家的优秀范本进行临习。下面以文征明的行书为例,临习的时候注意以下六点:

第一,要注重点画的学习。行书的点画是以楷书为基础的,为横、竖、点、撇、挑、钩、捺、折八种。着重掌握所学行书基本点画的用笔,书写熟练后就会自然产生笔势。

第二,要注意笔画的连带和顾盼牵丝。写行书要比写楷书快,运笔比较流畅,点画间相互映带是行书的一个主要特点。

第三,要注重行书偏旁部首的学习。对于行书点画的写法熟练后,再学习行书各种偏旁部首的写法,注意各种偏旁部首在行书中的相互变化,结构的映带等关系。

第四,要加强对行书结体法则的学习。行书的结体基本还保留了楷书的结体原则,但较楷书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第五,由点画到结构,由结构到章法,由章法到气韵的学习。在掌握了行书的点画以及结体法则以后,再学习行书的章法布白、气韵表现等方面,最后能够达到独立创作。

第六,最关键的点就是要勤练、多悟。日日临池不懈, 苦学传统,就一定能掌握行书的书写方法,从而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风格的行书作品来。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的系统学习,相信很快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书。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行书练习有2种途径,第一:直接练习行书;第二:先楷书再行书

行书固然好看,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着手,甚至自己楷书写的也不是很好,那么如何开始,取决于你现在的基础。走和跑的顺序那肯定是不能颠倒的。

  • 如果你有较好的字体基础,那么当然推荐直接开始行书练习;

  • 反之,则需要打好字体基础,从楷书开始着手练习,再慢慢转行书练习。这种方法是最稳妥的。

1、咱们先来说说如何通过楷书练习转行书练习

练字的关键在于如何读贴,只有读懂字帖,临帖才能得心应手!

  • 整体读:也就是整体分析字帖中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部分读:分析笔画及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画间距;

举例分析,即可明白。

2、楷书如何转行书

当然到这一步,楷书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直接从这上手;反之,最好先学习楷书再转行书。说白了,行书就是楷书笔画的简化写法,从而让这个字的笔画书写起来更加简单,快速。举例说明:

我是手写咖,原创手写自媒体,关于练字方面问题,欢迎私信!记得先关注一下!

当然以上都只是建议,仅供参考,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规律,但是方法可以参考使用,祝各位早日练成行书,别忘了点个赞哈!


手写咖


大家好,我是墨宝,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看您的字,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行书将就变化,不应该写在格子里,应该找空白的毛边纸来写,如果您一直写在格子里,以后会很麻烦,不好改变这个习惯!

第二,个人觉得不应该是对齐的,行书有行,但没有列,也就是水平一列不应该有对齐的,穿插才是行书章法好的体现



第三,您写的字,笔画发虚,有些地方变化太大了,看着很突兀,不应该写那么细,显得笔画有些发虚!



您写的这第一副字,行气不错,又有摆动,不是垂直的,个人认为这非常的好!

这一篇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单字看着比较厚实,比第一副强很多

个人觉得这一篇比较好

大小错落,粗细穿插都很不错,需要做的就是应该比画再加细,就是细节的地方应该加强一些

我现在写书谱,各位书有多给指导建议,谢谢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祝您书艺进步,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您多见谅

我是喜欢书法和吉他的墨宝,喜欢我的回答请为我点赞,欢迎关注我,留言交流和转发,谢谢


墨宝



选贴很重要,现在很多行书贴,总逃不出楷书的影子,这样的行书不推荐练,不够洒脱,飘逸。简易找一些老帖子练。字要好,也可以直接临碑帖,当然这个有一定难度。需要自己去尝试。


骞翮思远翥85098706


如何练好行书,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练习任何书体,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都要坚持练习,不要间断。哪怕每天抽时间写半小时,也比兴趣来了写七八小时,然后扔到一边,再过十天半月想起来再写要强的多。如初学习行书,推荐以临摹《圣教序》为宜。


第二,要选一本合适的字帖。临帖是关键。必须重视临帖。但初学者不要临的太杂,选一个经典的帖字帖反复琢磨,反复临习是必要的。不要自己盲目的去写字。一般的经验是先找出适合自己性格特点、自己又非常喜欢的一本经典法帖(不管是什么书体),精心学习,熟练掌握。

第三,拿到一个新帖,要先读帖,找到该帖的字体以及运笔等特点后,再下手,做到胸中有数。然后先通临两到三遍,等对这个帖子的特点有一点点认识后,在通临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行精细的临帖。从字型、字势,笔型、笔势及笔画的粗细对比、墨色变化等方面, 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关。



第四,临帖的同时,要背字形。背字形时可分一下类。比如,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同一偏旁的字的不同表现等等。要在背字型上下功夫,达到在创作作品时如囊中探物般的熟练程度。

最后再啰嗦一下,买字帖,一定要买版本好的正版书,要选择清晰度高的买,不要买盗版。笔画的清晰度上差很多。现在大多数帖子都有高清放大版我就觉得很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学习书法有所帮助。如喜欢我的解答,请关注我。😊


那年夏天荷花满堂


如果要快速练好行书,首先要选好范本,最好是王羲之的作品,毕竟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他各体兼擅,行书的成就也非常高,其杰作《兰亭序》就是练习行书的最好范本,王羲之行书可谓众美皆具,比如,中和之美、自然之美、变化之美、刚柔之美,其中王羲之行书的自然之美:能将人为创作的美与自然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其次就是具体落实到行书的技法了,比如,笔法、墨笔、点画写法、结构章法和风格气韵。1:笔法,笔法指执笔和用笔,要快速练习好行书,得先练习楷书,这样执笔和用笔都有基础,因为行书的笔法比楷书要丰富得多,换句话说就是复杂,所以一定要以简单的楷书笔法为基础,先易后难嘛,

2:墨法,中国画家讲究“笔墨”二字,书家也讲究这两个字。墨色的浓淡枯润有如绘画的色彩,应使之斑斓有致。首先,笔要能控制住墨,让它浓而不枯,淡而不薄,这要用笔墨反复练习,掌握笔的轻重疾徐、墨的干湿饱渴,3:点画写法,行书点画要注意呼应,特别要注意的是,牵丝往来要有笔断意连之妙,运笔快慢要得疾涩相生之意,



4:结构,行书结构千变万化,但基本原则是要重心平稳,变化自然,顾盼呼应。行书多用奔放之笔取奇支侧之势,但无论如何奔放也要重心平稳,这种奇正相反的结构是行书的特点。5:章法,行书章法(通篇布局)多用纵有行、横无列,或纵无行、横无列两种,字与字之间要有内在联系,行与行之间要有意态呼应,不必故意笔笔相连,贵在气息贯注,笔断意连,


6:风格气韵,行书重意境,首要气韵生动,风格鲜明,字里行间要流露出真性情。自身的文化素养很重要,比如,王羲之《兰亭序》的感怀,当然了,这要在技法纯熟后,方能随心所欲直抒胸臆,先求形美,后求神妙。如果能写到“秾纤间出,血脉相连,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的程度,风格即已形成。


诗夜城主


单从练习方法上谈一下我的建议。

一、选帖问题。既然是想“速成”,那就不要练《圣教序》、《兰亭序》了,技法高深,训练难度大,很费时间的。

可以考虑选择赵孟頫的字帖,如《长春道院记》、《崇福寺》,如图:


或文征明的字帖,如《朱懋功五十寿》,如图:

宋高宗《千字文》,如图:

如果上述这些帖不喜欢,去〈书法欣赏网〉搜,总有适合你的。

二、练习方法问题。必须选用原帖(小字的),千万不要放大版本的。

练习步骤举例如下:

1、用具。准备一支3B铅笔、小夹子、拷贝纸。


2、操作。

①将册本式字帖拆成单页,便于临摹。

②取一张拷贝纸伏在字帖上,用小夹子固定住防止错动。

③先用铅笔反复摹写几遍。感觉笔法、字法熟练了,再近距离临写两遍(在字行右侧临写)。


④觉得很顺手了,改用毛笔或其他硬笔作书写练习。

补充: 如果没有书法基础,在正式临摹之前,拿出一天的时间练指法、笔法。比如,画画圆圈、线段之类,调整好执笔法、运笔法。

以上是我的作法(局部),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互动交流。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