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书家刘红兵:书法不能太正经,但不能没点正经

重庆书法家刘红兵曾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大展,算是比较有创作实力与经验的书法家了。他曾在书法感悟中说:“书法不要太正经,但不能没点正经”,听起来有点意思。他是如何想的呢?

国展书家刘红兵:书法不能太正经,但不能没点正经

刘红兵书法

书法感悟

■刘红兵

一、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一切中国文化史、艺术史,无不与中国书法相联系。

二、“书法”是指有关书写的一门学问。

这个“法”字不只是一个“方法”的意义,应当看作是“传统”、“语法”的“法”字的意义来理解,包含着“法则”、“规律”等诸多内容的一个总体涵盖。在这个意义孕育下所形成的作品,我们可以称为“书法”作品。


国展书家刘红兵:书法不能太正经,但不能没点正经

刘红兵书法


三、必须要临帖。

学书如孩童学步,先读、再临、后创,要循序渐进,垫牢基石,才能攀登艺术的高峰。

四、书法诸病可医,唯俗不可医。

何为俗?得古人形表而失意神者为俗;衣衫褴褛、乱头粗服者为俗;骚眼媚目、妞妮妖艳者为俗……虽标准不一,但本质相同。雅与俗之别,最简单的辨别是一个“异”字。“异”是由“众”而脱颖立异,不是“羊群出骆驼”的异,是“鹤立鸡群”的那种异。


国展书家刘红兵:书法不能太正经,但不能没点正经

刘红兵书法


五、写字不要太正经,但不能没点正经。

清人刘熙载说:“书要有为,又要无为”。在我看来,有为就是懂得黑白分割、行列排布和全局经营。无为则是轻松率意,任达不拘和自然天成。

近人曾熙评论沈曾植书法时说:“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沈公进一步阐述道:“翁方纲一生之误在稳,刘墉八十岁后能到不稳,何子贞七十以后更不稳,惟下笔时时有犯险之心,所以不稳,字愈不稳,则愈妙”。

我想,我们可以从中悟出点什么。

国展书家刘红兵:书法不能太正经,但不能没点正经

刘红兵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