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儿子老十的爵位为什么比老九的高?

小小的灰狐


一方面,是由于子凭母贵。十阿哥胤䄉的母亲是温僖贵妃,外公是康熙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在康熙的儿子们当中,胤䄉的出身应该说是仅次于太子胤礽。



而九阿哥胤禟的母亲是宜妃郭络罗氏,宜妃是康熙年间的四妃之一,另外三妃是惠妃、德妃和荣妃。论地位,宜妃的地位是高于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的,但与胤䄉生母温僖贵妃及其母家势力相比,确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胤䄉早在康熙四十八年就被封为敦郡王了。这一速度仅次于老三胤祉、老四胤禛和老五胤祺,其他阿哥不是贝勒,就是贝子。而胤禟只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受封固山贝子,此后就再无建树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维系后宫嫔妃所生子嗣间的势力平衡。事实上,除九阿哥胤禟之外,宜妃郭络罗氏还有一个子嗣,即五阿哥胤祺。胤祺提升的速度是很快,康熙三十八年就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恒亲王。宜妃所生子嗣已经有一个是亲王了,如果再封一个亲王或是郡王,那么宜妃势力在后宫就会坐大。所以,九阿哥胤禟只能被封个贝子了。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例,德妃乌雅氏的两个儿子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也是这样,胤禛在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亲王,而胤禵就一直是固山贝子,即便他以“大将军王”的身份出征西北并取得全胜,也没有在爵位上再进一步。


达摩说


康熙的皇十子胤䄉被封为敦郡王,而皇九子胤禟仅仅是获封为固山贝子,这与二人母家的出身有着重要的关系。

历史上的十阿哥胤䄉同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所描述的基本是一致的,能力不强、桀骜不驯但是心眼非常实在,没有心机,而历史上的九阿哥胤禟,不仅同电视剧中说讲的一样,不仅非常有钱,同时,是聪慧过人,特别是在研究数字和字母方面,成绩卓越,首开用拉丁语转写满文的先例。

但是两个人所获获封的爵位却与他们的能力和聪慧程度对比是截然相反的。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阿哥胤䄉被康熙晋封为敦郡王,直到康熙去世,一直是郡王爵位;而九阿哥胤禟,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受封固山贝子后,便再无晋封。这也使得十阿哥的爵位要比九阿哥始终高出两个等级。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还是因为“子以母贵”的原因,这与二人母家的出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十阿哥胤䄉可以说除了太子胤礽之外,出身最为高贵的皇子了。十阿哥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是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后,生育皇子品阶最高的妃子。不仅如此,十阿哥胤䄉的亲外公就是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亲姨姨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如此显赫的出身背景和家族实力,不仅连康熙对其是宠爱有加,就连雍正都不敢向对待八阿哥、九阿哥一样加害于他。

再看九阿哥胤禟,其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虽然位列康熙的“四妃”之一,按照“惠宜德荣”的排序,在“四妃”排在第二的位置,要高于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也算是在后宫中位置较高的妃子。但是同十阿哥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比起来,还是略显卑微,家族势力也远逊于钮祜禄家族。

所以,正是因为母家出身和地位的关系,使得能力并不出众的十阿哥获得了康熙反而晋封,并且爵位还要高于九阿哥。

除了生母的出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九阿哥无法获得更高爵位晋封,就是他的亲哥哥,五阿哥胤祺。

九阿哥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共为康熙生下了三个儿子,即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以及十一阿哥胤禌。除了十一阿哥早殇外,五阿哥和九阿哥都活到了成年。

在清朝有一个惯例和制度,为了防止后宫干政,也避免同一位妃子生下的多位皇子因权力过大且过于集中影响朝局,同时体现着皇上对于妃子宠爱的“公平”, 一位皇子获封较高的爵位,那么他生母所生的其他儿子则不会等到较高爵位的晋封。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宜妃的大儿子、五阿哥胤祺被康熙晋封为和硕恒亲王,在这样的情况下,九阿哥胤禟自然也就不会再被册封为王,因而只是受封为固山贝子。

同样的事情还出现了雍正和他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身上。雍正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为和硕雍亲王,由于他与十四阿哥胤禵同为德妃乌雅氏所生,所以十四阿哥也同九阿哥一样,被封为了固山贝子。之后十四阿哥奉命带兵前往西北平叛,康熙将其封为“大将军王”,但是爵位上面一直没有晋封,哪怕是十四阿哥再西北平叛取得大胜,爵位依然是固山贝子。

所以,除了母家的出身不及十阿哥胤䄉外,九阿哥胤禟在自己的亲哥哥五阿哥胤祺已经被册封为亲王的情况下,也就没有办法在获得更高的爵位晋封,所以他的爵位必然是要低于十阿哥胤䄉的。


雍亲王府


为什么老十的爵位比老九高?不仅仅是比老九高,比所谓“八爷党”的主心骨老八也要高!康熙四十八年,清圣祖(康熙帝)大规模给儿子“批发”爵位时,皇长子胤禔、皇太子胤礽已经被幽禁,剩下的所有儿子当中,除了老三到老五被封为了诚亲王、雍亲王和恒亲王以外,老十是爵位最高的、被封为了敦郡王,和他爵位相当的只有他七哥胤祐,被封为了淳郡王。剩下的所有兄弟,要么没有爵位,要么不是贝勒就是贝子,没有王爵!老八的爵位是贝勒,老九和老十四是贝子,老十二、老十三、老十五、老十六、老十七没有任何爵位……这些是康熙末年已经成年的皇子,至于其他儿子,要么夭折了,要么尚为成年,不在封爵之列。



清圣祖对儿子的封爵,早期还是相当谨慎的。在康熙四十八年之前,除了皇太子胤礽之外,有封爵的皇子只有六位,即直郡王胤禔、诚郡王胤祉、贝勒胤禛(清世宗、雍正帝)、贝勒胤祺、贝勒胤祐和贝勒胤禩(皇六子胤祚虚六岁夭折)。只有两个王爵,而且都是郡王。除此之外,这六位几乎都是较为年长的儿子,也就是前几个儿子,剩下的儿子都没有爵位。从这个配置来看,这些应当都是正常的封爵,并没有“批发”之嫌。



康熙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发生了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即清圣祖废皇太子胤礽之后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正式打开了“诸子夺嫡”的潘多拉盒子。或许是为了给胤礽增加竞争压力、促其“改邪归正”,又或许是为了防止复位的胤礽加害曾经落井下石的兄弟,清圣祖开始了爵位大“批发”。不仅将诚郡王胤祉晋封为了诚亲王,还一气儿封了雍亲王、恒亲王、淳郡王、敦郡王两位亲王、两位郡王和胤禟、胤祯(允禵)两位贝子。因为胤禩在第一次废太子之后的表现引起了清圣祖的警惕,这一次并没有给他封王,不仅没有封王,康熙四十七年还革去了他原有的贝勒爵位。到康熙四十八年,清圣祖“批发”王爵时才顺带着恢复了胤禩被革去的贝勒爵位。那么,为什么老十胤䄉的爵位要比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高呢?



首先,胤䄉是胤禩集团,也就是所谓“八爷党”的人。儿子们的小集团清圣祖实际上是非常清楚的,给各个小集团封王,总不能不给“八爷党”封啊。但是,胤禩野心太大,关系网也太复杂,给他封王,无疑是增加了是“夺嫡”的砝码,是在纵容胤禩“夺嫡”。那么,这个王爵给谁合适呢?很明显,最没有野心、能力也最为平平的胤䄉最合适!既安抚了胤禩集团,又没有给胤禩本人加码、纵容他的野心。



其次,皇子封爵,能力和皇帝父亲的喜爱是一个方面,母家的背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当面。纵观清圣祖二十四个序齿的儿子,除了皇太子胤礽,只有皇十子胤䄉的母家背景最为深厚。胤䄉的生母温熹贵妃钮祜禄氏是除了清圣祖册立的三位皇后之外地位最高的后宫妃嫔,没有之一!而他的嫡母之一兼姨妈就是著名的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清圣祖的第二任皇后。而孝昭仁皇后和温熹贵妃是什么背景呢?她们是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之一、一等公遏必隆的嫡出女儿和庶出女儿,是清王朝“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孙女!这样的身家背景,甚至连清圣祖的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身后的赫舍里氏家族(索尼家族)也无法与之匹敌。这也是胤䄉能够越过他八哥、九哥被封王的原因之一。



再其次,胤䄉之所以超越老九胤禟封王,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允禟一母同胞的哥哥、皇五子胤祺已经被封为了恒亲王,如果再给胤禟封王,哪怕仅仅是郡王,无疑会给群臣造成错觉,清圣祖属意宜妃郭络罗氏的儿子,从而引发群臣新一轮的“站队”,不是吗?后来皇十四子胤祯(允禵)被封了个不伦不类的大将军王还引起了朝臣的“错觉”、纷纷开始“站队”,更别说是给胤禟封郡王了。出于稳定政局的考虑,清圣祖也不太可能给胤禟封王。况且,胤禟经商敛财一直就为清圣祖所不耻,甚至斥责其为“奸商”,自然也就更加不可能给他封王了。



能力有限,只能说出这么多了,文中如有谬误、不足,敬请海涵、指正,拜谢!


农民工歪说历史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老十的母亲地位比老九的母亲高”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后宫的“雨露均沾”,胤禟爵位低主要是因为他有个高爵位的同母哥哥,不能再获封高爵位以致后宫失去平衡。

(十阿哥胤䄉)

先要看看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的情况。康熙朝,胤禟最高也仅仅做到了贝子爵位,属于宗室爵位的第四级,而十阿哥胤䄉比胤禟年轻却做到了郡王爵位,仅次于亲王,是宗室爵位第二级。远高于九哥胤禟。当然,大家都知道子凭母贵的道理。那就说说他们两人的母亲。

(胤䄉的外公遏必隆)

先说十阿哥胤䄉,他获得郡王爵位确实靠的是他的出身显赫。他的母亲是温僖贵妃钮钴禄氏,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遏必隆作为康熙早年四大辅臣之一,钮钴禄氏又是满洲望族,他的另一个女儿正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而孝昭仁皇后无子,也就是说,十阿哥胤䄉其实是钮钴禄氏在后宫的独苗,论地位仅次于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康熙首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胤礽。

(宜妃郭络罗氏)

然后说九阿哥胤禟。胤禟的母亲很有名,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那个宜妃郭络罗氏。电视剧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宜妃受宠却是不争的事实。宜妃是康熙最初的四妃(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之一。四妃在康熙后宫地位超然,远胜后来封的那些妃嫔。而康熙后期,随着三任皇后和几个地位尊贵的贵妃先后亡故,惠妃因为大阿哥胤禔夺嫡失败被夺爵圈禁而失势,宜妃已成宠冠后宫之人,无人能在其之上。甚至雍正即位后下旨斥责她妄居太后(德妃乌雅氏)之上,可见宜妃平素在宫中之得宠。因此,虽然出身不及温僖贵妃,但其受宠程度却完全可以弥补。因此单单说母亲地位差别并不准确。

(九阿哥胤禟)

那为什么胤禟爵位这么低,我却说是“雨露均沾”呢?因为胤禟并不是宜妃唯一的儿子。他还有个哥哥五阿哥胤祺。康熙年长的几个儿子中,除太子胤礽外,基本都是四妃所生。惠妃生大阿哥胤禔;荣妃生三阿哥胤祉;德妃生四阿哥胤禛、六阿哥胤祚(早逝)、十四阿哥胤禵;宜妃生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早逝)。四妃地位相近,所以儿子封爵也接近。但问题在于,德妃、宜妃二人成年皇子都有两个,如果将两个皇子都封予高爵,自然对另外两个妃子及其他妃嫔不公,引起后宫问题。所以,早年几个皇子获封都很平均,而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的爵位就仅仅是贝子。

(大阿哥胤禔)

康熙朝有过几次批量封皇子爵位。第一次是康熙三十七年,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分别获封直郡王、诚郡王。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八阿哥胤禩一同获封贝勒。此后胤祉因丧期剔头被降为贝勒,胤禔因争储失败被圈禁夺爵,胤禩因卷入夺嫡纷争被革去贝勒爵位。第二次是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复立太子,同时封三阿哥胤祉诚亲王、四阿哥胤禛雍亲王、五阿哥胤祺恒亲王、七阿哥胤祐淳郡王、十阿哥胤䄉敦郡王、八阿哥胤禩复封贝勒、九阿哥胤禟、十二阿哥胤祹、十四阿哥胤禵封贝子。

(康熙与太子胤礽)

因为康熙四十七年的废储风波,大阿哥胤禔获罪谋逆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结交大臣争储被康熙打压爵位落后,十三阿哥胤祥也在此事中受牵连被关押一段时间导致没有获封,十五阿哥以下年幼未获封。其他皇子没有受到大的牵连,所以也算比较公平。三、四、五三个阿哥封亲王,七、十两个阿哥稍年幼封郡王,九、十二、十四三个阿哥封贝子。十二阿哥胤祹地位不高,封爵低很正常。而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正是因为与他们同母的五阿哥胤祺、四阿哥胤禛已获亲王爵位,不宜再封高爵,所以只是封了贝子而已。这就是平衡后宫势力,七阿哥胤祐、十阿哥胤䄉都是母亲的独子,七阿哥年长而十阿哥母亲地位高,才能有郡王爵位。

所以说,九、十这两个皇子的地位差异,就是后宫平衡的结果,如果九阿哥胤禟是宜妃的长子,那至少也是郡王爵位,不会比胤䄉低的。


伊耆角木


康熙给妃子封号、给儿子爵位不是简单地从个人情感出发,是要看母家实力,也要搞平衡的。

看母家实力:十阿哥的母亲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外公遏必隆,亲姨母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遏必隆的身家要比索尼家好。索尼虽然是首辅,但那时儿子还不成器。但索尼忠心,遏必隆偏着鳌拜。所以,孝庄为康熙选后妃以索尼孙女为后,遏必隆女儿为妃牵制遏必隆。

康熙朝封的贵妃(不算后来提干做皇贵妃甚至皇后的)有温僖贵妃钮钴禄氏(康熙二十年)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康熙三十九年)。这两位贵妃的出身都不一般,且分别是两位继后的妹妹。至于后面又冒出很多皇贵妃,什么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等等,都是后来皇帝,雍正、甚至乾隆封的。在康熙朝不作数的。

康熙高职称后宫,皇后加皇贵妃加贵妃,就二阿哥和十阿哥两个孩子。当然,二阿哥最尊,十阿哥仅次之。

所以,这十阿哥初封就是郡王。而一些皇子,比如十三阿哥胤祥,虽然在雍正朝干得风生水起,在康熙朝是没有封号的。

也搞平衡:为了防止后宫里哪一支过于强大,一个母亲生的儿子也不会都给高爵位。九阿哥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宜妃是康熙著名的四妃之一,是康熙喜欢的妃子。给康熙生了三个儿子,分别为皇五子胤祺、生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胤祺自小养在太皇太后宫中,身份也就尊贵一些,并且其本身也敦厚,深受康熙喜爱,初封为“多罗贝勒”,后又加封和硕恒亲王。宜妃的儿子中已经有一个亲王了,就不可能再给她儿子第二个亲王。就好比,德妃的儿子,四阿哥封了亲王,十四阿哥即便做了大将军王也没有亲王爵位。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母凭子贵,子以母贵。

我们先看看康熙在位期间两次大规模册封皇子的情况:

第一次是在康熙37年(1698年),康熙帝册封成年诸皇子,封皇长子允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允祉为多罗诚郡王,皇四子允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皇八子允禩,为多罗贝勒。第二次册封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复立允礽为皇太子的同时,将皇三子允祉、皇四子允禛、皇五子允祺晋封为亲王,皇七子允佑和皇十子允誐封为郡王,皇九子允禟、皇十二允胤祹、皇十四子允祯封为贝子。

康熙皇帝的皇九子允禟,是宜妃郭络罗氏之子(也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宜妃的原型),生于康熙22年(1683年,同年施琅收复台湾),康熙48年(1709年)被册封为固山贝子,我们知道,清朝入关稳定之后册封皇子时的最低爵位就是贝子。

皇十子允誐是温僖皇贵妃之子,孝昭仁皇后的外甥,康熙四大辅政大臣太师一等公遏必隆的外孙,是康熙诸子中除太子外出身最高贵的皇子。生于康熙22年(1683年,与老九同年),康熙48年(1709年)被册封为敦郡王。

做为八爷党核心成员的老九老十,在老八争储失败太子二次起复的情况下,老十被封为宗室第二等爵位的多罗郡王,成为八爷党中爵位最高的,而老九仅仅是固山贝子,是受封皇子中爵位最低的,显而易见,两人的待遇差别很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大家都知道的母家地位。老十出身高贵,母亲生前是皇贵妃,母家是开国五大功臣额亦都的后代,而老十的母亲是佐领三官保之女,生前最高封号为宜妃。两人母亲和母家势力的差别导致康熙对两位区别对待。

二是老九的一母同胞哥哥皇五子允祺已经被封为亲王,如果再给老九显爵,加上宜妃受宠,难免会让朝廷内外的大臣想入非非,对于经历两次立储风波的康熙帝来说,这是他最不想见到的局面。

三是八爷党里面,老十最多就是敲敲边鼓,当时最核心的属老八老九,康熙帝这样做也是杀鸡儆猴,让那些觊觎太子之位的皇子知难而退。


靖远0204


这个是“子凭母贵”的典型代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九阿哥胤禟被封为固山贝子,十阿哥胤䄉则被封为敦郡王,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差距,主要就是源于出身不同,也就是他们母亲的地位差异,导致了其爵位的高低。

九阿哥胤禟的出身

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宜妃,满清镶黄旗人,郭络罗氏,是佐领三官保之女。先后生有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郭络罗氏被册封为宜嫔。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晋封为宜妃,位居四妃第二位,仅次于惠妃。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一。

十阿哥胤䄉的出身

十阿哥胤䄉的生母则是大名鼎鼎的温僖贵妃,满清镶黄旗人,钮钴禄氏,是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之妹。先后生有皇十子胤䄉和皇十一女(早殇)。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钮钴禄氏被册封为贵妃。

温僖贵妃是康熙朝的第二位贵妃,同样也是清朝唯一一位有谥号的贵妃,足见其受宠程度。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的出身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即使是受宠程度,宜妃也是比不过温僖贵妃的。正是由于出身的差异,两人的嫡福晋身份差异同样极大。九阿哥胤禟的嫡福晋董鄂氏,不过是个从一品武职京官之女。而十阿哥胤䄉的嫡福晋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则是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

因此,两人爵位出现高低之差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由于这种差异,虽然同为八爷党,两人的下场同样差异极大,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胤䄉虽然曾被圈禁,但在乾隆年间被释放,乾隆六年去世,也算善终了。


香茗史馆


谈古论金认为,十阿哥胤䄉的爵位比九阿哥胤禟的爵位高,主要不是因为母家高贵与否问题,而是皇子乃至后妃之间实力的平衡问题。

子以母贵的情形当然存在。十阿哥胤䄉的生母是温僖贵妃,温僖贵妃是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之妹,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也就是配享太庙的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孙女,既为遏必隆之女,她们的奶奶就是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无论从哪个角度,十阿哥母家的家世都比九阿哥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尊贵,这确实对十阿哥胤䄉的爵位产生了影响。

但是,同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这次封爵中,同为宜妃郭络罗氏所生的五阿哥胤祺就被封为宗室封爵第一级的恒亲王,高于十阿哥胤䄉的宗室封爵第二级的敦郡王。这就说明康熙帝给与皇子的封爵等待遇的考量并不完全取决于皇子母家的家世尊贵与否。

也正因此,宜妃郭络罗氏已经有一子为亲王,另一子给郡王似嫌过高,给贝子正合适,这和德妃乌雅氏一子为亲王(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一子为贝子(十四阿哥胤禵)也是互相呼应若合符契的。

说起胤禵,即使后来他以大将军王的身份西征的时候,其爵位依然是贝子,这也反映出康熙帝在皇子封爵问题上,考虑家世,也考虑功业,有诸多的考量因素,事实上,也不排斥后续因为各皇子的表现不同而做调整,但是迄至康熙帝驾崩,这一情况没有发生,十阿哥胤䄉的爵位一直比九阿哥胤禟高两个档次。


谈古论金


记得纪连海老师的节目里说过,老十的母亲出身非常高!是康熙初年四大辅臣之一的鄂必隆之女,康熙的第二任皇后是老十母亲亲姐!可以说后台大大的硬了。这也就决定了老十爵位比老九高。老十能够在雍正朝活下来据说也是如此。老十能在雍正朝活下来,出身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据说是老十在康熙朝曾掌管上三旗中的一个旗。而此时雍正生母乌雅氏地位卑贱,属下五旗!老十曾在雍正生母抬旗这件事上出过力,所以雍正放了他一马。

凭记忆回答的,不确之处请指正!


答案13146519


原因其实很简单——十阿哥和九阿哥比起来,站得离八阿哥远一点。

这话说起来好像很绕口,但是并不复杂,九阿哥和八阿哥走得太近,在四爷和八爷夺嫡的过程之中站队得非常明显。所以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对这个老九都不可能太宽容。

康熙四十七年,皇帝责备了一下八阿哥,结果九阿哥拉上了十阿哥,一起进宫给老八说情。结果皇帝非常不高兴,在四十八年给诸子封爵的时候,就只给了九阿哥一个贝子,给那个受蛊惑的十阿哥一个郡王。

到了雍正继位以后,情况就更是如此了。九阿哥是八爷最重要的辅助力量,自然是重点打击的对象。因此在一连串打击以后,终于在雍正四年将其废为庶人,不久以后就死于幽闭之地。而十阿哥则简单得多,雍正只给他扣了个“不敬”的罪名,废了他的郡王爵位。等到乾隆继位以后,又给他十叔弄了个辅国公的位子,起码是比九叔好多了。

说到底,还是俩字——站队。因为站队错了,所以这俩人都要吃亏;而因为老九离老八太近,所以老九要被褫夺所有爵位;而因为老十比较蠢萌,所以被放了一马,还留个辅国公给他留个饭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