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王生涯》:人这一辈子,就是在生活中找寻自由、接纳自我

说起苏童,第一个反应就是他的《妻妾成群》。可是,前不久读了他的一本《我的帝王生涯》,发现这本小说比《妻妾成群》更有意思。而这本小说,在我看来,大概是一部现实版的《末代皇帝溥仪》。

小说虚构了一个历史朝代夑国,讲述了少年皇子端白本是一个懵懂的皇子,却在太后皇甫夫人的操纵下成为国王,昏庸无道造成王朝覆灭,然后成为民间杂耍艺人,最终由于战乱而出家的故事。

端白继承皇位是太后一手策划的结果,目的是要他听命行事,但是少年的叛逆情绪使他时时处于压抑的感觉之中。终于,在皇甫夫人去世后不久,国家发生了叛乱,皇位被篡夺,他成为了庶民,燕郎带着端白投靠自己的父母,却在路上被强盗抢走了银子,回到家中,只能受尽冷眼奚落,于是只好带端白离家出走。

端白练起了杂技,并成为了民间杂技艺术家"走索王",和燕郎成立了杂技团。但是战乱频仍,新王朝在奢侈糜烂中再次被推翻,而端白的杂技团成员也都死在了官兵的手中。端白最终隐逸山林,出家为僧。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除了讲述端白这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外,更多的是讲述端白在这一生中,不断的寻找自我,找到自由。而这种找寻自我,除了端白,或许,我们也曾找寻过真正的自我。


《我的帝王生涯》:人这一辈子,就是在生活中找寻自由、接纳自我


01、帝王家的囚鸟:年少为王,却成为傀儡;不愿忍受控制的囚鸟不惜折断翅膀,只为自由

端白自小为王,而作为燮国的王。他只是个傀儡皇帝,生杀大权、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太后手里。而他,被捧上皇位,却毫无威信可言。他的前半辈子,大概也只是皇宫里的一只囚鸟:


《我的帝王生涯》:人这一辈子,就是在生活中找寻自由、接纳自我


1、 名不正言不顺的上位,兄弟的不服和太后的把持政权

端白本身并不是皇位的继承人之一。他只不过是因为年幼、好控制。因此趁着老皇帝驾崩后,被太后扶持做了新一任的皇帝。而这个年幼的皇帝,也并不想做什么皇帝,对他来说,这个皇帝并不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虽然他是这么想的,可是别人却不这么想。原本是皇位的有力竞争对手,大皇子端文和二皇子端武。并不服这个年幼的弟弟,也因此在私底下一直想着怎么把这个弟弟拉下马。但是,好在,因为太后的把持朝政和几次的干预,端白依然稳稳的坐着这个皇位。

我认为,对端白来说,他本来是对皇帝这个位置无欲无求的。可是时势弄人,他被皇太后捧上了这个位置。而他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各方面的危险,以及坐稳这个位置。因此,他就如同一只被群狼环绕的小羊羔。

纵观他的一生,这对端白来说,不仅丧失了自由。而这个少年,却又是可怜而又可悲的。

2、 暴君之路,是少年皇帝对自由的反抗

少年皇帝一心想脱离这个压抑的大囚笼。因此,他只能做出各种各样的暴力行径,只希求能结束这场帝王家的噩梦。因此,他渐渐变成了人们嘴里的"暴君"。例如,他拔箭射死忠心耿耿的杨参军。一手策划张直与端文的生死决斗,青睐于对农民起义领袖李义芝施行惨无人道的酷刑。

可是,隐藏在暴力之后的他快乐吗?

他依旧不快乐。在每次他对周围的生存环境进行报复性的打击之后,无数白色小鬼都会出现在他的幻想中。我认为,端白肆虐的"杀"的背后隐藏了他深深的恐惧与孤独,而那些时时出现的白色小鬼正是他内心对皇宫这个囚笼的不满的真实表达。

3、 南巡之路,他终于被哥哥夺去了皇位

成为暴君后的端白,似乎尝到了"暴力"的快感,并也因此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特别是当在燮国边境的时候,他和燕郎互换身份,他第一次意识到他的皇帝位置是如此可以轻易的被替代。而这时候的他,沉溺在权力里,不可自拔。

而这种对权力的喜爱,让端白不断陷入王权的罗网之中,他享受山呼万岁的感觉。可是皇甫夫人临终的话语则让这张罗网的最后致命一击:"你不是真正的燮王,是我把你变成了变成了燮王。我不喜欢端文,也不喜欢你,这只是我跟你们男人开的一个玩笑。我制造了一个假燮王,也只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控制你。"

这些话对端文来说,不免有些恐惧。因为这番话让端白之前以暴制暴的行为和对自由的反抗成了一场滑稽可笑的独角戏。他竟是被一个谎言,一个玩笑所禁锢。因此,他原本的三观已经慢慢的轰塌了。而这时候,刚好他的哥哥端文发动了政变。他这个皇帝也终于做到头了。

细细想来,直到不当皇帝了。端文才意识到,自己的前半生就是个笑话。他被捧着当皇帝。忍受着当皇帝的恐惧和孤独,面对着臣民们的不信任,和随时虎视眈眈,希望他下台的兄弟。结果,却是个笑话?那么,他前半生究竟在干什么呢?而他前半生白白受过的苦似乎就这么白受了。他被忍受着关了这么多年,竟是徒劳之功。


《我的帝王生涯》:人这一辈子,就是在生活中找寻自由、接纳自我


好在,现在他终于自由了。可是,真的如此吗?

02、民间的走索王:卸去包袱的少年皇帝,在民间中成为了另一个"王"

成为自由身的端白,虽然得到了自由,可是却也失去了金钱富贵。他和燕郎流浪在民间,这也是他成为"走索王"的开端:

首先,他逃离了皇宫,却又面临着老百姓生活的无奈

他与燕郎回乡途中遇到路匪,被抢走了所有的财物;到达燕郎家中,则受到燕郎母亲的冷嘲热讽,变得不受欢迎;端白因热病发作昏厥时说:"以前我从来没有与世俗之人打交道的经历,但我知道在以后路途上他们将像苍蝇一样麇集在我周围。""我讨厌那群在炎热酷暑大喝热茶的男人,我希望他们不要再说那些狎昵淫荡的故事,不要放声大笑……也不要撒发着汗味和脚臭,但我知道这不是在昔日的大燮宫,我必须忍受一切。"

不仅如此,在逃亡的路上,端白还遇到了自己曾心爱过的女子,蕙妃。可是,蕙妃却已经变的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本清纯善良的她已经沦落为一个青楼女子,而这个青楼女子却也看不起这个曾经的落魄帝王。

似乎,得到了自由,但是却没想象中那么美好。而这种被突然间转换了的身份对端白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这个阶段的他,除了自由,但是却也放不下那高高在上的被捧场的虚荣感。

其次,去杂耍班子当走索艺人,除了生活热爱,更多的是自由的延续

当一路逃亡后,端白和燕郎身上已经没了银子了。因此,端白只能把他身上的玉佩当给了别人,以希望能得到去找杂耍班子的路费。看着,曾经看过的走索身影,端白决定要去当一个走索艺人。

他觉得走索艺人是他的另一个灵魂和另一肉躯,同时也是他奔赴他所苦苦追寻的自由的开始。只是这时候的他并未对走索产生多么浓厚的崇敬,他觉得这是他庶人生涯的宿命,"杂耍班子将是我最后的归路。"

而在清溪县,端白练成走索,这时的他已经将走索视为自由梦想的实现:"我终于变成了一只会飞的鸟,我看见我的两只翅膀迎着雨线訇然展开,现在我终于飞起来了。"

最后,少年皇帝终于成为了走索王,戏班子也渐渐扩大了

令人意外的是,端白成为走索艺人,竟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而渐渐的,他被称为民间的"走索王"。

这时候的他,看着不仅得到了自由。也还拥有高高在上的被仰慕的感觉。生活,似乎一帆风顺。

而这时候,戏班子要进行全国巡演。而他们一路上巡演,最后一个地方是京城。可是这时候,京城却迎来了一场暴乱。戏班子其他所有人都被杀了,陪伴在端白身边的燕郎也为了保护他死了。这时候的端白,又是一个人了。


《我的帝王生涯》:人这一辈子,就是在生活中找寻自由、接纳自我


03、从帝王到走索王,一个王到另一个王,端白只是身体自由,灵魂依旧在被囚禁

这段走索经历,虽然对端白来说,是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这时候的端白,他得到的只是身体上的自由,他的灵魂依旧还是被囚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他成为走索王,只是为了享受高高在上的虚荣感

还记得,当端白选择成为戏班子里的走索艺人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是:"只剩下走索艺人脚下的那条棕绳,它在我的眼前上下跳动,像一道浮游的水波,像一条虚幻的锦带,像黑夜之海的最后一座灯塔。"

而当他在走索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美丽的白鸟从他的灵魂深处起飞,自由而傲慢地掠过世人的头顶和苍茫的天空。他终成一只鸟,举世无双的走索王。

在我看来,虽然端白苦练走索,是为了自由。但是,他其实在内心深处依然放不下那曾经的骄傲和曾经的高高在上和万众瞩目。因此,他依然放不下曾经作为皇帝的自我。这时候的他,依然是"皇帝"。

2、 孤独和恐惧一直陪伴着他

身为帝王,"高处不胜寒"是必须的。而端白在当皇帝的时候,这种如影随形的孤独和恐惧,也一直陪伴着他。甚至,让他没办法接受一个人睡,甚至觉得眼前有几只白色的小鬼。

而等他流落民间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几乎是把走索的高度与帝位的高度,走索的平衡技巧与政治的平衡技巧,以及两者的危险性达成了一致。

我认为,端白在当走索王的时候,他内心依旧是有着当"王"的觉悟和追求。他失去了一个王位,却又给自己重新塑造了另一个王位。他的身体虽然是自由的,可是灵魂,依旧在王位的囚笼里。

3、 他成为走索王,只是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他在戏班子扩大后,依旧放不下那个繁华的京城

当端白成为走索艺人的时候,他受到了老百姓们的欢迎。可是,老百姓喜欢他并不是因为他做的有多么好。老百姓想看的是,一个曾经的帝王,是如何成为一个走索艺人的。

而这种身份阶层反差极大的人,是老百姓们对朝代和国家的灭亡,所能发泄出来的慰藉和幸灾乐祸。

而当端白成为走索王后,他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放在了京城。这时候,他想的是,我要用另一种身份回来。来看看这个我曾经离开过的城市。来看看曾经熟悉的生活和人。

我认为,这种想法,恰恰是他还放不下皇帝的身份和皇帝的骄傲。他不甘心被"夺位",但是他有渴望自由。因此,他要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大家,我又给自己塑造了一个王,我回来了。


《我的帝王生涯》:人这一辈子,就是在生活中找寻自由、接纳自我


04、苦竹寺出家:端白终于放下了骄傲,他不再是王,他是自己

这一场全国巡演,对端白来说,是噩梦。戏班子的人全被杀了,燕郎也死了。他,又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这时,他终于来到了觉远大师住过的苦竹寺。并在那里归隐出家。

细想,端白的一生,从登基帝王到沦为庶人最后归隐为僧,"他这一辈子都是在找寻自我和找到自由度过。年少时的帝王囚笼,中年时的走索之路,再到最后的归隐出家。这一切,仿佛宿命般的一个轮回。

而在这轮回中,《论语》这本书却贯穿始终。年少时,借用觉空提醒他的话,还没看完《论语》;流亡的时候,身上也还仅剩这一本书;直到最后,端白来到苦竹寺,翻开了那本落满灰尘的书。

那么,到底这本书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在我看来,小说最后一句话是对《论语》的评价,同时也解释了《论语》这个道具的内涵:"我用了无数个夜晚静读《论语》,有时我觉得这本圣贤之书包容了世间万物,有时却觉得一无所获。"

佛家曾有这么一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端白想要脱离这一切,获得自由的前提就是要接受万物,包容万物;成为"无"了之后,便拥有了万物,便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帝王了。

而当一个人的心灵化为了虚无。那么这样一颗纯净的心灵便能成为万物,成为无所不在,脱去枷锁,获得自由。这,或许也是端白想要明白的道理吧。只有包容万物,感恩遭遇,才能获得最终的自由。


《我的帝王生涯》:人这一辈子,就是在生活中找寻自由、接纳自我


结语:

《我的帝王生涯》中,我们除了感叹端白这颠沛流离的一生。更多的是看端白这一生,从囚鸟到自由人的一个转变。人这一生,就得自个成全自个,只有学会感恩生活,包容万物,才是真正的自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