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劉治:強黨建做實事 做村民“貼心人”

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派駐郯城縣泉源鄉郭莊社區富康新村第一書記劉治:

強黨建做實事 做村民“貼心人”

以前村務管理不規範,他來到後以黨建為龍頭,讓黨員名片亮相於鄉村;他時刻急群眾之所急,帶領村民修路、打井,讓村民不再有後顧之憂;他藉助單位技術優勢,探明村內土壤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為下一步農產品的提質增效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名80後年輕黨員,我認為青春是沸騰的,是熱血的,是應該在人生的記憶裡留下深刻烙印的”。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大隊鑽探技術研究中心派駐郯城縣泉源鄉郭莊社區富康新村第一書記劉治,在任職第一書記後一直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第一书记刘治:强党建做实事 做村民“贴心人”

劉治(中)慰問朱現虎。

第一书记刘治:强党建做实事 做村民“贴心人”

劉治(右一)在泉源鄉富康新村進行土地質量調查。

第一书记刘治:强党建做实事 做村民“贴心人”

拓寬南嶺田間道路。

以黨建為工作抓手 黨員名片叫響鄉村

“我入村後發現村務管理不規範,有很多村民對黨員幹部有怨言,上訪問題突出。”劉治任職後,他迅速轉換角色,通過兩個多月的調研走訪、座談交流、實地查看,摸清了村莊情況。

“要想解決這種情況,首先要加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設一個好班子。”劉治通過與村支部書記座談交流,在工作上壓擔子,在生活上緩壓力,強化支部書記的職能與擔當,確實發揮支部書記在基層黨組織的雁頭作用,明確書記對村務管理的指導與監督的職責。

2019年7月份,郭莊社區組織開展“致敬老黨員,向老黨員學習”的活動,讓黨員名片叫響於鄉村。9月,通過調整村委班子,成立了以黨員為主導的村務監督管理委員會,解決了村內積存已久的集體土地閒置及土地承包費拖欠問題,不但為集體經濟增收近20萬元,還保證了村內日常事務的正常運行,解決了村內矛盾,穩定了村情。

在理順黨建工作的同時,還做好基層黨組織的儲雁工作。通過群眾推薦、黨員考察、組織談話,層層擇優選取的方式,“聽其言、觀其行、查所思”,從村內致富能手、群眾代表中選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優秀份子。2019年村內共發展預備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破除了村內多年未發展黨員的窘境。

為村民做實事 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南嶺田間的路太窄了,不容易會車,已經發生多起翻車事故了。”離收麥還有短短三天時間,南嶺田間成了村民心頭的難題,劉治與同事們商議之後,決定用三天的時間緊急施工。經過三天加班加點、不分日夜的搶修,最終拓寬道路800餘米,修整進田通道15處,保障了小麥收割。

夏收過後,播種玉米時,又恰逢大旱。劉治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在瞭解到村內去年打了13口80米的水井都未見水後,果斷尋求外界幫助,先後去鄉鎮、鄰村進行協調,協商未交付的提灌站提前使用,以解決缺水之苦。於此同時,安排挖掘機將1000米溝渠進行清淤疏通,保證水路暢通,最終解決了400餘畝農田的正常用水。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劉治始終把這句話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一提起第一書記劉治,村民朱現虎就有些哽咽,激動得無法言語。朱現虎身患肺癌晚期,妻子有智力障礙,家中還有年老的父親需要照顧,沒有收入不說,每月醫藥費都沒有著落,生活的困境讓朱現虎一度失去希望。

劉治任職後瞭解到朱現虎的情況,不管平時工作有多忙,他總會抽出時間到朱現虎家裡看看。利奇馬臺風登陸時,朱現虎家裡的耕地沒人顧得上,劉治就組織人員幫著去地頭抽水排澇;村裡統一安裝自來水,考慮到朱現虎家生活困難,劉治自己掏錢找人來給朱現虎家挖溝、埋管,讓朱現虎家通上了自來水。劉治的細心與耐心讓朱現虎感覺很暖心,“有劉書記在,遇到什麼事我也不會慌,我心裡有底。”

尋計問策找優勢 助力鄉村產業調整

如何把村民的收入提上去,如何讓為駐村走出一條創收的新路子一直是劉治思考的問題,“富康新村是一個傳統農業生產村,僅僅有幾戶人家種植櫻桃、韭菜,經濟效益不是很好。個人承建的大棚也有很多閒置,老百姓對蔬菜、果樹種植不感興趣。”

為優化村莊種植業結構,充分利用閒置資源,增加土地收益,劉治藉助單位技術優勢,實施了1:10000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發現村內土壤硒元素含量很高,是難得的有益元素富集地段,為下一步農產品的提質增效奠定了基礎。

劉治還帶領著村幹部考察交流,秉持著“環境適宜、耐儲多用、利高量少”的原則,通過多方面研究與比對,最終與大棚承包戶達成協議,利用兩個溫棚實施大荔棗種植的項目,走錯季鮮果,電商代銷的路子,引導村內作物種植的調整優化。

臨報融媒記者 劉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