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隔离要求。导致大众被感染,被隔离的人是否应该承担民事赔偿?

法海笑呵呵


违反隔离要求,导致大众被感染符合一般侵权责任的要件,但仍需要分析违反隔离的具体情形。理论上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但事实上可能免责。

违法行为

  • 违法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所实施的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被隔离人员仍遵守隔离的义务,可见,隔离人员违反隔离要求,导致大众被感染,具有违法性。

损害事实

  • 损害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造成的某人财产上或人身上的不利益。但是,就新冠肺炎受到的损害可能难以评估,从死亡人群的结构上看,主要是免疫能力差的人群,身体健康的人难以感染,死亡的因素是复合的。因此,计算损害事实也是困难的。

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引起关系均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应当筛选出造成损害事实的必要条件,被隔离者违反隔离要求,导致大众被感染,可能是引起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如果隔离者的行为虽然造成了该损害事实的发生,不过仅是特例,或者按正常情形是一般不可能的,那么这一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就不具有相当因果关系。

主观过错

  • 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通过违反义务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受非难的心理状态。过错通常可分为故意和过失。可以肯定的是,被隔离者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被隔离仍然逃离,可以认定为故意和过失。
  • 但是故意是一个主观概念,一般根据主观标准来具体衡量。被隔离者违反隔离要求,导致大众被感染,因疫情防控初期,主流媒体宣传该病毒不会人传人,也有可能排除主要过错。

“紧急时无法律”的理解

  • “紧急时无法律”的基本含义是: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的某种行为,其正当性来源于对人性的体谅。由于人们习惯的将“紧急时无法律”理解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使得“紧急时无法律”适用范围缩减。
  • 被隔离者违反隔离要求,担心得不到及时治疗而逃离,可能被评价为对人性的体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应当尽量适用对人性的体谅,并作宽松的解释。
  • 人类经历病毒的侵害并不是一次,黑死病、鼠疫、SARS传染期间均有逃离现象,人们还没有看到过一起判决逃离人员承担民事责任。黑死病、鼠疫、SARS病毒才是人类的共同敌人,患者的逃离均可能是人性的本能,但是被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例外。
  • “紧急时无法律”可能使被隔离者即使违反隔离要求,导致大众被感染,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南京徐剑


应该承担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9日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起涉疫情居家隔离人员妨害公务案,被告人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这是浙江省首例宣判的,居家隔离人员违反居家隔离规定、妨碍公务案件。所以说应该承担民事赔偿。


影视小悦悦


违反隔离要求。导致多人被感染,被隔离的人明知自己有病而故意外出,承担的将是刑事责任。如果被传染的人因为隔离、患病造成极大损失,如有证据证明是某人人传染的,原则上这个人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吉林省律师陈维国


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公务罪等罪名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法发〔2020〕7号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一)依法严惩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1.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

其他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含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疫情防控公务的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