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子如養虎,你還能指望他什麼?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子不孝有三,故,農村人都想生個兒子,都覺得女生外嚮,生了女兒便高興不起來。

然而,時代在裂變,農村人大都在城裡買了房,身份雖然是農民,但在城裡安家了,想回歸怕是不太可能,趨勢如此。

隨之,生兒育女的觀念也發生鉅變,再加上農村殯葬改革,土葬取消,一些後顧之憂也就不復存在,生男生女的思想本質上顛覆。

再看隨父母進城的兒女,和長輩相比,沒幹過農活沒放過牛,沒吃過苦,養尊處優慣了,儼然就是姓農的城裡娃。相對真正的城裡娃,他們的意識形態又有所不同,缺乏觀城的眼光,很難融入快節奏的生活,小農思想佔主導。

好比我的兒子,完結留守兒童這個身份,到城裡就很難和城市融為一體,始終處於田園式的粗獷狀態。

在他的思想裡,就是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沒有法制觀念,就連樸素的感恩情懷都在遷徙中丟失了。

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父母顛沛流離,受盡了人間冷暖,落腳一座城,為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若不為兒女,在外打工多年,那些積蓄養老也是夠了的,也不必再受更大的罪。

生靈之本性,繁衍後代,寧願犧牲自我,堪豪!

養大了兒女,自己衰老了,有回報嗎?

我相信,每個父母都不會要求回報,只求不傷害不傷心。

是的,我也是這樣想的。

不管是本性還是為人類的延續,我都無怨無悔養兒育女,覺得這是人生的必修課,否則便沒任何意義了,一一活著的意義。

我是農民,這種思想應該也是小農型的吧。

面對仇視我的兒子,面對唯我獨尊的兒子,面對不懂何為感恩的兒子,面對必須靠我賣苦力才能生存的兒子,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包容,低下本不該低下的頭一一父親的頭。

對未來,我有幻想,但絕對和兒子無關。想到兒子的未來,我能有的就是絕望。

養子如養虎,越養自己越沒有安全感,造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快奔五的人了,沒有做出對人類發展有益的貢獻,可能還給人類文明的車輪下添了塊石頭,真的對不起。

前行的還是要前行,摔倒再爬起,再前行……

該負的責任我會負,子不教父之過也罷,教不好父之惰也罷,我買單。

當我遠離了人世,化成了灰,我也買單,關鍵詞:誰敢收?

此刻,我都不知道該如何來結束我以上的言論,是我的錯,還是我們的錯?

一一養子如養虎,虎毒不食子,但未必子毒不食父,我主張:(此處省略N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