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常見的金蟬就是知了的幼蟲,在地裡要生活好幾年,金蟬為什麼要脫殼?

小馬話三農


在夏季的中午,常聽到知了,也就是蟬在樹上一遍一遍的鳴叫,而這也是它們吸引異性過來交配的一種方式。知了的幼蟲就是金蟬,有些地方也叫它知了猴、知了龜,或者是爬叉。這種動物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當知了在交配了以後,就會在樹枝上產卵。等到第二年的夏季,這些卵遇到適當的溫度之後就會孵化出來成為幼蟲。而從幼蟲到蛹這個過程,要先後經過四次蛻皮。

當幼蟲孵化出來了以後,它們就會隨著樹枝一併掉落下來,然後這些幼蟲就會就近找土壤打洞鑽入到地底下,在地裡就以啃食樹根的汁液為生。從孵化出來,其一般要經歷過3年、5年、7年,甚至17年的時間才會從地裡鑽出來。而在地裡的這個過程中,它要不斷的生長髮育,逐漸由小變大,並且經歷過四次蛻皮才算是發育完全了。那為什麼金蟬要蛻皮,並且經過脫殼呢?

這是因為金蟬和大多數的昆蟲一樣,都是沒有骨骼系統的,而在它們的身上起到骨骼作用的就是外殼。但是這層外殼是不會生長太大的,因此當金蟬長大了以後,這層外殼就會限制它的成長了,也就是外殼已經裝不下它了,所以需要換新的外殼,而蛻皮就是它們換“新裝”的方式。每到一定的時間,知了的幼蟲就會蛻皮一次,而當從地裡面爬出來以後,就會進行最後一次脫殼,只有脫殼後的金蟬才會具備飛行的能力。

金蟬在經過四次蛻皮以後,當發育完全了,就會選擇在夏至前後的一個傍晚,或者是天黑了以後就從地面鑽出來。一旦從地裡出來之後,它們就會選擇最近的一棵樹,順著樹幹往上不斷的爬,等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把自己的身體固定住,一動也不動,然後就開始“脫殼”了,一般蟬的脫殼集中在晚上9~10點之間,其餘時間就比較少了。

金蟬脫殼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其先是從頭部開始的,最初會在頭部裂開一道口子,然後口子越來越大,隨後身體就從這個口子慢慢向外爬出來。整個脫殼過程大約會持續一個小時左右。等到金蟬從裡面爬出來之後,就會留下一層金蟬外殼。而成功脫殼的金蟬,就有翅膀了,但是這個時候的身體還很柔軟,翅膀也是綠色的,並不會飛翔。大約再過1小時,身體慢慢變黑,也具備了飛翔的能力。

對於金蟬來說,無論那一次蛻皮都是很痛苦的一次經歷,如果蛻皮失敗了,那也就意味著死亡。有些在地裡的金蟬因為蛻皮不成功,遇到合適的條件,還會長成“金蟬花”。而爬出地面的金蟬,如果也蛻皮失敗,也就不能羽化成為知了了,只能是被天敵吃掉了。當然哦,現在對於金蟬來說,最大的天地就是人類了。

各位朋友們,你們見過金蟬脫殼嗎?是不是相當震撼呢?


農夫也瘋狂


金蟬是夏天裡常見的節肢動物,也是一種營養極高的美食,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食療養生價值,而金蟬大部分時間是在地下成長髮育,因地下環境影響,它必須有一層比較堅硬的皮膚,才能保障自身可以隔離土壤環境影響,並且也能預防一些外界生物危害到自己,以便於身體可以正常發育!



不過,地下生活的蟬蛹身體雖然可以成長,但外殼卻因為是一種堅硬的外骨骼,並不會隨身體成長而變大,因而為了不限制身體正常生長則會在身體成長到一定階段後撐開外殼並蛻去,也就是說蟬蛹一生中會經歷多次脫殼過程,而最後一次,也就是金蟬幼蟲爬出地面在樹上完成,最終蛻變為“知了”完成最後的交配繁衍後代過程!

而對於金蟬蛻皮過程,其實是由一種激素所控制,例如蟬蛹爬出地面到達樹上一定高度後,最先在蟬蛹背上出現一道黑色的裂縫,然後會將頭部先從殼中脫出,緊接著露出綠色的身體和嫩嫩褶皺的翅膀,然後翅膀伸展開並變硬後完成整個脫殼過程,大概需要耗時1小時左右!所以說,蟬是從蛹的外殼裡脫穎而出,此時身體有體液會非常溼潤,與土壤等雜質接觸後很容易造成身體畸形,尤其是脫殼過程中,蟬脫殼時身體與蛹殼垂直後才會伸展開翅膀,並待翅膀硬化後才會正常活動!

這主要是因為金蟬翅膀展開時需要體液管發揮作用,會通過液體壓力將很軟的雙翼伸開,待翅膀伸展完成後再將液體抽回體內,抽完後才使得翅膀變硬而自由飛行!記得以前為了拍視頻,曾將一隻蟬蛹放在書桌上觀察其蛻變過程,卻因為蟬的翅膀伸展過程中過多接觸書桌表面而漸漸發黑,使得翅膀最後無法正常展開,也導致體液不能抽回體內而死掉了!



總得來說,蟬在地下生活蛹時期的這層堅硬外殼至關重要,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身體,防止體液不外流,也避免受外界生物入侵,以及避免受到土壤等雜質干擾而導致身體畸形成長,畢竟身體造成殘廢了會影響其交配繁育後代的能力,這對種族延續往往是大忌!

不過,金蟬在地球上的生存歷史非常久遠,早在2000多年前的商代青銅器上就已經有蟬幼蟲形象,可惜它們只想到利用外殼可以很好保護自己正常生成長,卻始終沒有考慮到有一天會無法抵禦人類的大量捕捉,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夏季捕蟬大軍規模越來越大,食客越來越多,使得金蟬種族又一次面臨新的生存危機!為此,很多人不由感嘆“隨著知了猴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金蟬遲早有一天會吃成保護動物”!對此大家感覺呢?(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首先幫題主更正下,金蟬不是知了的幼蟲,金蟬就是知了,只是每個地方的名字不一樣。在地裡的是金蟬若蟲,我們這裡叫知了猴,有的地方叫爬叉或者節了龜。

金蟬的蟲卵孵化成蟬蟻后,就開始往地下鑽,直到鑽到樹根附近,寄生在樹根上,靠吸食樹根汁液成長。


知了猴一般要在地裡生活3年或者3年以上,才會開始從地下鑽出地面,並且從樹幹爬到樹的頂端脫殼變成金蟬。

知了猴為什麼要脫殼



  • 知了猴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生最少脫殼5次。每脫殼一次,知了猴就會長大一些,就和小龍蝦脫殼一樣。
  • 知了猴的殼比較硬主要是為了起保護作用,防止天敵如螞蟻的攻擊。
  • 雖然知了猴的殼起到了保護作用,但是也影響了其成長。因為知了猴的殼是不會跟著身體成長而變大,只會越變越硬。為了能更好的成長,所以知了猴必須脫掉身上的硬殼,才能進行下一步成長。
  • 而在知了猴脫殼後,身體會比較軟,這個時候最容易受到攻擊。
  • 在地下的脫殼要比較好一點,而最後一次脫殼就比較危險,所以知了猴在最後一次脫殼的時候,都會選擇晚上出來脫殼。一是為了防止其它動物的攻擊,二是為了防止陽光的直接暴曬。

知了猴是如何進行脫殼



  • 知了猴的前幾次脫殼,沒有怎麼研究。關於最後一次脫殼,我還是比較瞭解。
  • 知了猴先是從地下爬出,然後沿著樹幹往上爬,到達一定高度後,知了猴會使用兩個前肢牢牢的將身體固定在樹幹上。
  • 然後知了猴的後背,會被擠開一條從頭部以下到尾部的裂縫。
  • 帶翅膀的金蟬,就會從這條裂縫內鑽出來。
  • 當金蟬從殼內鑽出後,身體會比較軟,需要等待大概1個小時左右,翅膀和身體才會慢慢的變硬變黑。而且變黑變硬的金蟬身體會比脫殼前的知了猴,長大一圈左右。
  • 有的人比較喜歡吃剛脫殼的軟金蟬,不過我還是喜歡吃沒脫殼的知了猴,軟金蟬油炸過後還是比較綿。

如何防止知了猴脫殼

  • 知了猴的收購價是每個0.56元,而脫殼後的軟金蟬收購價格是每3個1元。
  • 想要使我們抓的知了猴不脫殼,其實就使用鹽水浸泡就可以,這個方法應該很多養殖戶或者農村人都知道。
  • 有的人也會使用清水泡,不過要換水比較麻煩,所以直接使用鹽水比較方便。

總結:知了猴脫殼就是為了成長,每脫殼一次,知了猴身體就會長大一圈。最後一次脫殼會長出翅膀,如果不想知了猴完成最後一次脫殼,可以在抓住知了猴後,使用鹽水浸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