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延長在家時間,父母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延遲開學後,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時間也在變長,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成了不少家長關心的問題。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們要採取的溝通方式要有所不同。下文列出了從一年級到高三的孩子們的特徵和各個時期的溝通技巧,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01

小學一年級


心理特徵:

很難做到專心聽講。

特別信任老師。

好奇、好動、喜歡模仿。

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方法:

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

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推薦家長們可以採用遊戲、定規則的方式,在這段時間裡讓孩子們培養習慣的同時學習知識。


日常需要多聽孩子傾訴、多和孩子商量、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做到這三點可以培養孩子的良好的溝通能力、共情能力、決策能力和自信心。


02

小學二年級


心理特徵:

小學生培養自信心的關鍵期。

但是情緒容易不穩定,且自控力不強。


溝通方法:

這個階段的孩子像個小大人,但仍然難以明辨是非,判斷能力較差。我們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


家長更要多鼓勵肯定孩子,著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這個階段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身為父母一定要做好言傳身教,要主要與孩子溝通,不能養成攀比的心理,不能跟風別的孩子的壞習慣,比如髒話,打架等。平時給孩子選擇書籍、動畫片的時候也要慎重。不要出現暴力傾向,行為怪異等不良現象。


03

小學三年級


心理特徵:

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

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逐漸變得內控、深刻、自覺


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


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溝通方法:

由於交往範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的問題。


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特別注重陪伴質量、親子教育,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多讚美、少批評。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04

小學四年級


心理特徵:

9-11歲大腦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


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


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擾影響了學習。但通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慾。


溝通方法:

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學習中的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生活中,用心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解答孩子的一些人際交往問題和困惑。

05

小學五年級


心理特徵:

孩子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後。

更關注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

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

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通方法:

鼓勵孩子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要開始關注小升初信息。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


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沒有實踐操作能力,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接觸社會對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迎接更復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06

小學六年級


心理特徵:

開始進入青春早期,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對老師、家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


情緒不穩定,需要家長幫助他們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


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


意志力不夠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


溝通方法:

家長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學習和生活,學會自我管理。對六年級孩子來說,時間的統籌安排非常重要,讓孩子制定自己的學習日時間計劃表和休息日時間計劃表,設立獎勵和懲罰(不一定是物質的),您可以作為“顧問”向孩子提供建議,也可以作為“監督者”幫助孩子按計劃行動。


並且在青春期初期,家長們仍要做到“注重陪伴”,科科向您提供四個“一”的建議:每一天,與孩子共進早餐,用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帶著好心情上學;每一週,陪孩子做一件他/她喜歡的事情,不談學習;每一月,帶孩子參加家庭或者朋友聚會,讓孩子接觸不同人群,培養孩子禮儀,開闊孩子眼界;每一年,你和孩子都要完成年度總結,制定新年計劃與行動方案。


這階段的孩子對身體好奇,對異性敏感,這可能讓您不知如何是好。首先,您可以適當給孩子講講身體的發育過程,身體的變化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瞭解得越準確越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其次,指導孩子自然的與異性朋友相處:不做作,不閃躲,但得保持一定的身體距離,並要學會拒絕。這樣,我想孩子的交往能力也會得到良好的發展。


六年級學生既是善解人意的小大人,也是叛逆的小魔頭。深切的關愛,積極的尊重,傾心的聆聽,是對孩子最有效的陪伴!


逐步為小升初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07

初中一年級


心理特徵:

剛剛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


向上性與盲目性的統一,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於萌芽階段,神經系統調節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影響,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洩氣,有從眾心理。


獨立性與依賴性開始統一,不願讓大人管,但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時,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新鮮感和緊張感開始統一,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但不久後,由於學科增多,複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教法和學法與小學不同,使其感到緊張。


溝通方法:

注意孩子的心理輔導,特別是自我意識的教育、情緒輔導、青春期教育。對孩子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如學習習慣及時間分配等。不要放任孩子,對他不管不問;不要嚴管孩子,不要不解決孩子成長的問題。


1、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十幾歲的青少年自尊心極強,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公開的場合,尤其是在外人面前,避免責罵和怒斥。


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灌輸父母的付出,說自己的小時候,或是拿別人家的孩子與他對比。這樣只會招來孩子的逆反情緒。


遇到問題要就事論事,具體分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比較。


2、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有些問題,孩子不願意跟父母和老師交流,反而更願意與自己的朋友分享。一個好的朋友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共同健康的成長。


3、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柺杖,也不能替孩子學習,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


4、給孩子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十分敏感,情緒也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這些影響裡,負面影響居多。作為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成長空間,努力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事實上,大多數的父母努力工作,想要孩子進入重點中學,不僅僅是為了使孩子接受最優秀老師的指導,也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競爭環境。


08

初中二年級


心理特點:

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


另一心理特點是表面什麼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


於是有的學生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於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出現嚴重的不平衡,導致了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的出現,以及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不良行為。


獨立性有較大的發展,自尊心增強。


年級特點:

初二處於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一般重點校都會把初三的知識加到初二下學期進行。孩子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科內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階段學習上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分層,需引起高度重視並提前做準備。


溝通方法:

初中二年級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有點叛逆是很正常的。但是作為家長,如何與他深層次的溝通,是很重要的。


“愛”——這個詞要常常跟兒女講的,在孩子青少年時期是很渴望愛的,不要只把好的教導、好的行為、好的文字發給孩子看就是愛他們,這些無形當中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不如說:今天什麼時候回家吃啊?今天有什麼事情發生啊?用一些問話,把你的關懷和愛護表達出去。讓孩子儘可能多的在愛的環境裡與你多說話,多溝通。


“懂”——這個“懂”真的是意味深長,有時候我們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但是你真的懂他嗎?媽媽常常把“我知道、我懂你、我明白、我瞭解”這樣的口頭語掛在嘴邊,他會感覺到你在接納他。在我們教導孩子之前,你要先明白和認識瞭解他。


“聽”——傾聽。我們可能常常會嘮叨孩子,但是在孩子青少年的時候我們也要學會用兩隻耳朵去聽,他們要對我們說什麼。緊緊的閉上嘴唇,多聽聽孩子說。


“保密”——聽完之後,保密很重要,所以,你要學會滿足他的保密條款。


“智慧”——想盡辦法跟方式使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例如:上網查一些關於叛逆期孩子的心理書籍;找一些關於叛逆期孩子的心理諮詢師等等。


“成長”——不僅孩子需要成長,父母也需要成長。孩子犯錯,都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即便他做錯了、走錯了,也是爸媽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


此外,初二的孩子處在青春期性成熟的年齡,對性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需要正確引導。


09

初中三年級


心理特點:

對立性獲得較大發展,學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喜歡同老師平等的討論問題,喜歡自己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初三學生的“成人感”更加明顯,自尊心大大增強,他們比初一、初二的學生更渴望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初三學生心理發展迅速,開始趨向定型。


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義識記占主導地位,思維活動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


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亦開始相對穩定。


溝通方法:

初三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中考,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第一次感受到來自成績的沉重的壓力。除了孩子的自我壓力外(想要考出好成績),孩子壓力的形成和家庭也有著直接關係,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期望很大。適當的壓力有助於促進孩子的成長,但壓力過大或對壓力的不當理解也會“摧毀”一個孩子的意志。所以家長要避免向孩子灌輸“你是我們家的未來和全部”“我們家的未來就全靠你了”這樣的思想。


家長和孩子講壓力,不如講進步;講要求,不如找方法。孩子需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突破,不放棄、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10

高中一年級


心理特點:

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期”,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即內心世界活躍,但情感的外部表現卻並不明顯。這些特點常阻礙著父母與子女的相互瞭解。


年級特點: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和物理學科,很多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


高一又是數學、物理、化學學科難點最集中的年級,所以對於高一生來講,這個階段要特別注意吃透各科知識。


一定要重視高一階段的學習,多年的高考經驗顯示:對高一的重視程度和3年後的高考成績成正比關係。因為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並且有很強的關聯性,一個知識點或是知識模塊出現問題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


溝通原則:


1、平等溝通,換位思考

高中時期的學生在心理上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大人,不希望別人像對小孩子一樣對待自己,尤其是父母。父母首先要注意和孩子之間的平等地位,不要因為自己是長輩的身份而壓制著孩子。


2、尊重孩子

其實尊重是很簡單的事情,就是在做什麼事情之前是和孩子相互商量著來,而不是直接用命令的語氣領導孩子。並且給孩子自己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己的事情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11

高中二年級


心理特點:

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


調查顯示,高二的孩子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偏科現象嚴重、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


“戀愛”現象時有發生。他們更加自覺地認識、觀察、解剖自己,但有時陷入理想與現實,肯定與否定的自我矛盾中,產生孤獨與自卑。對集體適應性增強,“戀愛”現象劇增,擇友有較高原則性。


年級特點:

1 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導致不同心理狀態。

高一一年下來,學生群體在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已較明顯的分出層次。


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積極心理得到一步步發展。


另一部分學生在一年學習中(尤其是在考試中)屢遭挫折,對學習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態已漸漸固化,出現興趣轉移,偏科等傾向。


對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的僅希望在會考中獲得通過,處於一種淡漠的被動狀態 。


2 學習的主動意識明顯增強。

高二的學生對於學習成績的提高,更多地寄希望於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情感、學習過程,如學習態度的端正、方法的改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時間利用率的提高、學習毅力的增強等,而不是客觀條件的改變,如學習環境的改善,老師的教學水平等。


這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改進學習方法,調整行為模式。


3 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

很多學生高二就對高考生出一種期待和恐懼的心理現象。


他們具體表現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易受干擾、經常幻想將來等。


他們感到很緊張、焦慮。一方面,期待儘早結束高考;另一方面他們一想到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懼,怕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所以他們的潛意識有時寧願在幻想中滿足。


特別是一些自責心較強的學生。他們顯得過分緊張,又影響下面的學習,就是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導致各種心理行為的出現。


高二最重要的事情:


1 均衡發展

只要沒有嚴重偏科,即便各科都成績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2 提前備考

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


3 強化基礎

如果發現高一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複習的時候再去解決,要儘快補上,使自己高二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


溝通原則:


這個階段的父母可以和孩子適當擴寬溝通的話題。孩子已經是高中生了,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長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煩心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難處,產生為父母分憂的念頭。當孩子能夠理解父母,願意為父母分憂時,家長要表示欣賞,並與孩子一起出主意,想辦法,採納孩子有價值的建議。這樣,孩子會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長大了,同時又使孩子學習到為人處世的正確方法,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將“我講”變“我聽”,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時,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與尊重;對孩子講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過語言、目光或體態表示肯定;對於孩子的錯誤觀點不要急於糾正,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要理解孩子由於年齡和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準確表達內心想法而可能產生的偏見或者誤會。


12

高中三年級


心理特點:


隨著備考時間的減少,在思想壓力和心理上的波動都會比較突出,出現信心型、迷茫型、放棄型三種形式的分化。


1 信心型的孩子

在思想上有明確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高考充滿信心。


2 迷茫型的孩子

在思想上渴望考入理想大學,但由於基礎不紮實,學習方法不當,成績經常被動,從而導致思想不穩,當成績不進步或下降時,比較消極。


3 放棄型的孩子

基礎太差,思想進入“考大學沒指望”的誤區,最關鍵的時候自暴自棄。


溝通方法:


很多人都覺得高三孩子壓力大、脾氣壞、不好溝通。其實,正常情況下高三孩子的內心並不複雜,他們大部分的壓力是來自繁重的課業負擔、同學之間的競爭以及老師們的諄諄叮囑。但家長們考慮的問題就複雜多了,在思想上比孩子更容易焦慮,交流起來更容易犯急躁的毛病。


1、語氣:平靜的交流,反容易被接受

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話。很簡單,家長在說任何事情時,哪怕憋著一肚子火,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語速不要太快。要允許孩子反駁、發牢騷,聽孩子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完,而不中途粗暴打斷。


2、說話的時機: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時候

很多家長一上飯桌就開始數落孩子,或者趁孩子高興的時候趕緊跟孩子嘮叨幾句,覺得此時孩子心情好,什麼話都能聽進去,其實大多數時候結果往往相反。與孩子溝通、交換意見,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突然,對於家長的批評或建設性意見也易於接受。


3、說話的禁忌:把自己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家長不要杞人憂天,把自己的恐慌帶給孩子,弄得孩子也神經兮兮,導致心理上真的出現問題。另外,家長在給孩子提要求時別把話說絕,要給孩子留後路,別給壓力,不要讓孩子覺得高考是一件搞不好天就會塌下來的事情。


孩子延長在家時間,父母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瞭解孩子,不清楚孩子真實的想法,親子雙方都會感到痛苦。


而且不正確的溝通方式,會白白浪費家長的許多時間和精力,讓親子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用心陪伴、傾聽孩子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