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文 | 張娜

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劉老根2》剛剛結束在央視的首播,趙本山隨後在策劃《劉老根3》時想要加入非典的內容。結果卻因為高秀敏去世、編劇何慶魁退出、劇情推進等原因,《劉老根3》最終只得不了了之——趙本山轉頭投入了其他新的創作,這也成為日後一系列變動的伏筆。

沒曾想到,18年後的今天,當又一場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時,《劉老根3》跨越了近20年的光陰居然又“續上”了。光是預告片裡趙本山和範偉兩人鬢白的容顏、眼中含淚上演著久別重逢,一句“你從走這都17、8年了,面兒都沒露過”的臺詞,就已經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和感慨。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而在毒眸看來,“續上”的不只是《劉老根》的故事,還有趙本山和範偉之間的過往。

回憶起盛極一時的“本山時代”,他與範偉曾搭檔演繹了《牛大叔提幹》《賣柺》等經典春晚作品,趙本山也因此被觀眾稱之為“小品王”。小品之外,二人還多次合作參與拍攝《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等多部農村題材電視劇。過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趙本山的名字後,都有範偉的身影。

然而,二人在2005年合作春晚小品《功夫》後,範偉也就此離開了春晚的舞臺,二人之後也分道揚鑣。關於分開原因外界一直猜測不斷,有消息說私下二人“關係很僵硬”,但雙方並沒有正式回應過。近幾年的範偉,一心撲在了電影上,2016年也憑藉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捧回了第53屆金馬獎影帝的桂冠。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在範偉離開小品的第6年,趙本山也上演了自己的謝幕演出,和徒弟們共同在春晚上演繹了飽受爭議的小品《同桌的你》後,便也退出了春晚,隨即便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裡。往後幾年,趙本山將更多心思花在了本山傳媒的運作和對旗下藝人的培養上——趙本山的人生,從來都不侷限於小品舞臺。

但就在趙本山離開舞臺和淡出大眾視野的這些年裡,他的商業版圖卻是越做越大,手下的徒弟們也混得風生水起。今年1月15日《鄉村愛情12》開播後,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全網有效播放量為3.5億,繼續保持著“最長壽普通話劇集”歷史紀錄的同時,熱度也是不減當年。

單就此來看,趙、範二人的人生之路似乎在漸行漸遠,但如今《劉老根3》在18年後的播出,卻把兩個花甲之年的老人又聯繫在了一起。昨天晚上,《劉老根3》正式登陸各大視頻網站,併力壓《下一站是幸福》等熱播劇,衝上了貓眼專業版網播熱度榜的第一位。看罷更新,有的觀眾說:“看到趙本山一出來,熟悉的老根又回來了”。

冷清的龍泉山莊因為《劉老根3》重新打起了精神,而雖然這18年裡的趙本山和範偉最終走向了兩條不同的方向,但他們曾經共同創造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卻也最終成為了某種文化的縮影。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平地起“山莊”

1990年趙本山登上春晚舞臺時,正值小品的黃金歲月。那時候“小品王”的稱號屬於陳佩斯和朱時茂這對老搭檔,趙麗蓉等人同樣擁有大批的擁躉,而蔡明等新人則已經小有名氣。他們不同的表演風格,曾在娛樂形式相對匱乏的年代,成為億萬老百姓最真切的記憶。

紮根於黑土地的趙本山,在此之前因作品裡東北土話太多,四次被央視春晚拒之門外,直到1990年飾演了小品《相親》裡“老蔫兒”一角,將一個樸實的外衣下裹挾著狡黠的小人物演得活靈活現,才終於得到了春晚的認可,並讓人們記住了他的名字。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相親》“老蔫兒”一角

同一時期裡,比趙本山小5歲的範偉,還正在瀋陽曲藝團中當相聲演員。表演和學習之餘,面對劇團裡相聲劇本編劇少的問題,他萌生出了自己寫喜劇的想法。據好友趙傑回憶,當時的範偉

“不混圈子,也不像一些演員一樣討好導演,就會悶頭搞創作”。在範偉的勤懇下,原創的相聲《要賬》在1993年的首屆中國相聲節上獲得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二等獎。

人生路線看似本來處於平行狀態的二人,也在此時有了第一次交匯。

“1990年,我在遼寧一個藝術節上演了一個相聲小品,本山大哥看了後留下了印象。”範偉在接受新浪娛樂的採訪時,曾講述過二人相識的過程。而在趙本山看來,當時的範偉元寶眼、嘴角上揚、長相憨厚,十分符合東北農村青年的形象。同時他既能抖包袱裝傻,也能在演出時拿捏住火候,不搶主角的戲份,“是一個寵辱不驚的人,很適合做搭檔”。

於是到了1993年,當趙本山開始籌備小品《走毛道》時便找到了範偉,正式開啟了兩人的合作之路。1994年的東三省春節聯歡晚會上,二人共同演繹了小品《兒子大了》,其中範偉的角色名叫劉百萬,趙本山則名叫劉老根。

作品中一句“改革春風吹滿地”,不僅吹響了日後春晚舞臺上“趙式喜劇”的前奏曲,也為之後的《劉老根》系列等新農村劇埋下了生動的伏筆。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萬惡之源”——“改革春風吹滿地”

1995年,趙本山帶著範偉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而範偉在小品《牛大叔提幹》裡塑造出了一個精明且諂媚的秘書形象。而後的十餘年間,二人聯手貢獻了9部春晚小品,其中《賣柺》《賣車》系列尤為膾炙人口,“大忽悠”也成為了老蔫兒和黑土之外,趙本山第三個全民皆知的小品人物形象。

而春晚表演之餘,趙本山還在關注著其他的文藝生態。2001年,他去吉林遊玩時,觀看了一場二人轉的演出,被張小飛夫婦合演的《傻子拉媳婦》給逗樂。自小學習、表演二人轉的他,敏銳地嗅到時代轉身的新商機,開始策劃對二人轉的發展。

二人轉是東北當地的一種傳統的藝術表演方式,但早年間因為很多作品包含了大量低俗內容,而被視作難登大雅之堂。趙本山便開始響應抵制低俗、堅持“綠色二人轉”,連續舉辦了二人轉“本山杯”,將這一具有東北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進行推廣。

推廣二人轉之餘,他又力邀《賣柺》《賣車》等的編劇、高秀敏的丈夫何慶魁一起創作電視劇《劉老根》的劇本,在其中增添了大量二人轉的元素。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作為老搭檔,範偉自然也加入了的演員隊伍中。不過範偉飾演的藥匣子,在《劉老根》的初期劇本里是個可有可無的影子人物。“本山讓我演這個角色後確定一個原則:《劉老根》這個應該情趣盎然。情,以丁香為主線展開;趣,以藥匣子為主線展開。”範偉稱,在拍《劉老根》時,有一陣子趙本山、何慶魁每晚十點多還會和範偉一起琢磨如何給藥匣子加戲,這才讓一個配角也有了自己的主線。

而範偉也沒有辜負角色以及趙本山在這個角色上花費的精力,他不僅把一個鄉間中醫演得深入人心,同時大量的喜劇效果也是由他承擔,在和劉老根的插科打諢中,成為備受觀眾喜愛的角色之一。甚至於到了劇集後期,很多人都是衝著藥匣子來看。對此趙本山也曾和範偉開玩笑:“我怎麼看這戲快不叫《劉老根》了,而叫《藥匣子》了。”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劉老根》中的“藥匣子”

2002年《劉老根》正式在CCTV-1黃金時段首播,斬獲了13.45%的收視率,同時以10.09%的平均收視率位居當年央視電視劇收視率榜的亞軍。劇集熱播的同時,劇中演員們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高秀敏曾說光接觀眾電話,話費就花了好幾千,演員李靜則將角色名“大辣椒”印上了名片。

在觀眾的追捧之下,趙本山很快開始推進續集作品,《劉老根2》用了112天就封鏡。雖然首播近4%收視率遠不及第一部,在全國呈現出北熱南冷的局面,但被官方評價為:“讓人們看不到了如今的農民怎樣走出幾千年沿襲下來的純農業經濟模式,又是怎樣認識到市場經濟的活力。”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劉老根2》

更重要的是,為了配合電視劇拍攝,鐵嶺市清河區於2002年專門出資680萬建立起了一座真正的龍泉山莊,由鐵嶺龍泉實業集團與龍泉山莊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共同開發,距離沈哈高速公路開原出口僅僅僅10公里,隨後被省政府正式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被譽為“東北第一莊”。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可即便受到了讚譽和政策扶植,卻由於《劉老根2》熱度不及預期,還是讓人產生了一些擔憂:下一部能否繼續拍下去?在結束《劉老根2》的拍攝後,副導演王曉曦回憶起一些細節,殺青後當大家離開龍泉山莊時,都是一步一回頭地走出山莊,“和本山大哥道別時全都淚流滿面了”。

一語成讖,《劉老根3》最終沒有如期而至。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人家現在是大腕,請不動了”

2004年,《馬大帥》取代《劉老根3》和觀眾見面,而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趙本山影視作品的風格和基調了都有了很大變化,比起《劉老根》變得更加大眾化與接地氣了——而後的《鄉村愛情》更是如此。不過,在後續的這些作品裡,範偉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頻頻得到“重用”。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作為趙本山的“御用配角”逐漸被觀眾熟知、先後得到多個重要影視劇角色後,範偉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於趙本山的感激:“我不知道我是怎麼沒的,但我一定會記住我是怎麼來的。”高秀敏也對媒體坦言,如果哪天他們不合作了,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本山不想和我合作了,再就是觀眾不想看我們仨兒合作了,否則的話’鐵三角’會一直存在下去。”

但到了2005年,由於高秀敏突然因病離世,鐵三角還是解體了。而外界普遍認為,這也成了趙、範分道揚鑣的催化劑:同年,二人最後一次在春晚上合作小品《功夫》、2008年《鄉村愛情2》完結後,範偉飾演的王木生角色從此消失。電視劇裡以王木生去國外考察為由將這個角色委婉地刪掉,一直等到《鄉村愛情6》時,趙本山的徒弟田娃才接替了這一角色。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鄉村愛情2》中的範偉

一時間,坊間關於二人決裂的流言四起,不過趙、範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只是在某次公開的採訪中,趙本山表示範偉去了北京後,開始不接電話了:“人家現在是大腕,請不動了。”而範偉則稱趙本山經常換手機號,自己很少接陌生人的電話。

二人分道揚鑣的真相究竟如何,外人怕是難以知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彼時的趙、範在人生規劃上其實有著不同的期許。範偉在2011年做客《小崔說事》時,曾被問及為什麼不再上春晚,他用一種半開玩笑的方式回應道:“有一天我走在街上,有個人在後邊說,‘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伕’,他們都不知道我是範偉。”

無論是影視劇裡的藥匣子、範德彪,還是小品裡村幹部、受騙者,範偉在作品裡的角色一張嘴都是尾音上揚的遼西口音——“大哥,緣分啊!”、“我曾經年少輕狂,打打殺殺,堪稱遼北地區著名狠人兒”。誠然,這些喜劇角色幫助範偉成為了被人熟知的演員、讓他得到了大量的機會,但是他卻明顯地感受到,自己被限制在一個“無形的邊框裡”。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馬大帥》 中的“範德彪”

他想撕下小品演員的標籤。在上《魯豫有約》時他表示,希望人們忘掉過去,忘掉演喜劇的範偉。這種尋求改變的力量促使他對劇情片和文藝片透露出了極大地熱愛,甚至在採訪中提及,只要劇本具有文學色彩和精神內核、角色有能打動他的特質,無論片酬和影片影響力,他都會願意出演。

2006年,離開小品舞臺的範偉接到了第一部文藝片《芳香之旅》。雖然當時的票房只有100萬,但憑藉這部電影,範偉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電影獎項——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特別表演獎。而在隨後的《看車人的七月》《耳朵大有福》等電影裡,範偉一直不斷嘗試著各種小人物的角色,但這些角色卻無一例外、都沒能讓他重現小品舞臺上的輝煌。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芳香之旅》劇照

不過範偉並沒有因此而止步。2016年,憑藉《不成問題的問題》裡丁務源的一角,範偉成功摘獲了金馬獎影帝桂冠。新聞裡曾用“爆冷”來形容他的獲獎,但金馬獎評委會主席許鞍華評價範偉的表演時,說他“誠懇的可怕”。

端起影帝獎盃的範偉,圓臉上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激動,他用自成一派的表演風格,最終受到了外界的認可。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演員範偉”正式取代了“小品演員範偉”。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不成問題的問題》劇照

而就當範偉在電影行業裡試探並最終被人認可時,很少有人想起趙本山其實也是一位極其出色的電影演員:1999年,他憑藉電影《男婦女主任》榮獲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等多個獎項;2007年也曾憑藉電影《落葉歸根》,入圍過第44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落葉歸根》劇照

不過趙本山並沒有和範偉一樣,選擇在把演員的路走到底,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另一片天地——2003年趙本山正式成立了本山傳媒,創造出了具有鄉土氣息的東北農村題材系列劇,並向演藝圈輸送了一批旗下的東北藝人;2004年,他又買下了瀋陽大舞臺,更名為“劉老根大舞臺”,首倡“綠色二人轉”,並開始宣佈連鎖經營;到了2007年時,劉老根大舞臺連鎖劇場的演出總收入達5800萬元。

如今的趙本山,已經搭建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以二人轉為核心,發展線下演藝劇場,版圖也拓展到了北至黑龍江、南到海南島。縱向發展影視劇內容業務、發展藝術教育,輸送藝人;橫向來看,餐飲等服務性周邊產業、房地產業都是本山傳媒所涉及的方向。

2009年,趙本山帶著徒弟小瀋陽登上了春晚的舞臺,那個風靡全國的《不差錢》不僅讓小瀋陽品嚐到了一夜爆紅的滋味,也讓本山傳媒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一度有消息稱本山傳媒正在謀劃上市。

而劉老根大舞臺高調在北京前門開業,有媒體報道,進京一年後,劉老根大舞臺光在票房收入就超過6000萬元。當時負責大舞臺運營的本山傳媒集團副總唐鐵軍曾透露,2012年劉老根大舞臺的年收入總額約為達到2.5億元。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劉老根大舞臺

趙本山的商業帝國,在那一刻開始已經逐漸成型。

不過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趙本山在公眾話語輿論裡的人物形象也開始複雜起來。2010年,趙本山頻繁登上了新聞頭條,不過不是因為某個作品,而是花兩個億買私人飛機的新聞在網上被炒的火熱。從那往後的日子裡,質疑他作品低俗和個人炫富兩種不同的聲音常常此起彼伏。

同年,《鄉村愛情3》開播後不久,有關部門組織了專家學者和趙家班的成員,在北京召開研討會,共同探討該劇的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有專家認為,《鄉村愛情3》裡二人轉和喜劇小品的痕跡較為突出、人物太標籤化和扁平化等評論,研討會在並不那麼祥和的氛圍裡畫上了句號。一年後,《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退出央視,趙本山也最後一次亮相春晚。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鄉村愛情3》

往後幾年,《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命運一起起起伏伏(點此閱讀:《鄉村愛情》靠什麼播到第12季?)。坊間關於趙本山的各種流言、爭議四起,《人民日報》也批評過趙本山:“《鄉村愛情》系列農村劇,缺乏對農民的真誠體恤和溫暖。”

但《鄉村愛情》的“下墜”並沒有止步於此。2014年9月,由趙本山參演、本山傳媒出品的電視劇《爹媽滿院》因題材不適合“五個一工程”政策,在開播前夜被突然叫停。2015年《鄉村愛情浪漫曲》(《鄉村愛情8》)上線前夕,原本決定播放該劇的黑龍江衛視臨時選擇了撤檔,遼寧衛視也以“版權費上漲”為由拒絕了採買,以至於一度陷入了無法播出的窘境。

一時間,輿論裡滿是對於趙本山個人命運的各種揣測。但值得慶幸的是,趙本山遇到了視頻平臺快速發展期,已經擱置了近一年的《鄉村愛情》終於在2015年年底被騰訊視頻買下併成功上線,時代給予了趙本山和《鄉村愛情》一個命運扭轉的機會,也為他和範偉再續前緣提供了可能。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你一說我就回來唄”

趙本山變得越發低調的同時,範偉則在2019年靠《長安道》《兩隻老虎》等電影活躍在公眾視野當中,而在接受《人物》記者採訪時他直言,自己最懷念的是拍攝《劉老根》的時光。“因為那個時候剛開始拍電視劇,真是戰戰兢兢,每天都在看回放,每天都在總結,其實那個時候最有意思。”

範偉此言並非客套。

很多人將《劉老根》的“完結”,歸根於高秀敏的去世和編劇何慶魁的淡出,但其實早在高秀敏去世前的2004年,趙本山就已經意識到《劉老根》的故事講不下去了:“《劉老根》不好再拍了,因為劉老根是農民企業家,再往前走越走越大,而越大就越不好看,越大就會越離開土地。”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劉老根》劇照

意識到這一點的趙本山,在後面拍攝《馬大帥》時,把故事的重心從企業家降到了希望在城市裡闖出一片天的普通農民身上,並且“別有用意”地策劃了馬大帥的“悲劇人生”:“馬大帥整了個學校,但不行後他還得回到土地上來,就是不能讓他得好。你想讓他好但他沒有好,這才有戲看。”

同樣,悲劇的效果也沿用在了《馬大帥》中範偉飾演的範德彪身上。和此前的憨厚形象不同,範偉以“遼北第一狠人”的全新形象出現,標配是大金鍊子、金手錶和墨鏡。從保鏢到搞房地產,從開餐館到騎著三輪車滿大街換煤氣罐,範偉把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彪哥演得出神入化,而他苦練的鷹爪撓神功和頻出的金句已是B站最火的鬼畜素材。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而《馬大帥》拍到第三部時,也開始因為模式化而逐漸陷入疲軟,趙本山將目光又對準了一個同樣是農村題材但人物關係多樣的《鄉村愛情》。不過這部如今播到第12季的電視劇,已和範偉沒關係了。

二人的交匯點變得越來越少,反而是在互聯網上,二人演繹過的經典角色被網友再次剪輯,均有著很高的播放量和熱度。即使是在不缺段子手的當下,二人聯手奉獻的經典依舊被保留在互聯網記憶中。

也正是藉助了這股互聯網的大潮,東北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重地,喊麥、秀場直播造就了另一番時代景象。本山傳媒在2015年順勢成立“劉老根公會”,進軍視頻直播領域,簽下81位YY主播。已經很久不在公眾面前露臉的趙本山,最近兩年又開始頻繁出現在徒弟們的直播間裡。

2016年10月,趙本山獻出了自己的直播首秀,在農家小院燒火燉魚,和徒弟們一起表演二人轉。他還唱起了《月牙兒》這首歌,並解釋稱這是和範偉、高秀敏合演的一部電視劇《夜深人不靜》裡的歌曲。觀看直播的網友大呼感動,對著頭髮花白的趙本山,在彈幕裡高呼趙、範再度聯手。

此前範就曾不止一次的表露過懷念當時的時光,不過由於趙本山忙於幕後生意、而他又奔波於各個劇組當中,二人的能交集的地方並不多。

直到2018年11月,才由媒體爆料出一個令不少觀眾興奮的消息:何慶魁專程從吉林省松原市來到幾百裡地外的瀋陽拜訪老朋友趙本山。當時有人猜測二人是否將攜手合作再戰春晚或者合作新劇。半年之後,《劉老根3》宣佈在清河正式開機,何慶魁再次出山擔任總編劇。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劉老根3》開機

《劉老根3》開拍的消息一傳出,就不斷有人開始詢問:那藥匣子會回來麼?對此,本山傳媒負責影視業務的副總裁唐鐵軍曾介紹,《劉老根3》中會將原班人馬全部迴歸,但遺憾的是飾演“丁香”一角的高秀敏和飾演“馮鄉長”一角的李政春去世以後,劇裡已沒有了這兩個角色——言下之意,範偉也會迴歸。

即便範偉當時並沒有出現在開機儀式上,他卻曾公開表示,已接受趙本山的邀請,也確定了會參加拍攝,只是他的戲份並不多,只拍了一週多的時間。在他看來,他迴歸就是為了給藥匣子這個角色交代結局,“見到了不少以前的老朋友,大家在一起聊往日時光”,讓他想起了以前跟趙本山在一起合作的時候,那是有活力的年輕的感覺。

關於二人撕破臉皮的傳言,似乎就此不攻自破,也重新將外界的目光拉回到了龍泉山莊的故事上。正因如此,有業內人士說,《劉老根3》的播出之所以更讓外界期待,一方面是市場上包含農村主題、以及喜劇元素的電視劇本身也不多;另一方面,用“範偉和趙本山再次合體”等字眼進行宣傳,從熱度和話題度層面上都能實現破圈。

2019年8月,範偉在《劉老根3》中的戲份殺青,他與趙本山在片場擁抱的視頻流傳出來,令許多網友人動容。除了回憶他們曾帶來的幽默記憶外,還有更多人發出無比懷念過往的感慨。

趙本山與範偉:那些和《劉老根》有關的日子

範偉如今對媒體談起往日時光,那種開心是外放的、不需要掩飾的;而趙本山也直言,一直記得自己是從東北農村走出來的農民。他們都離不開東北這片土地給予的滋養,他們身上的喜劇標籤和文化印記,伴著幾代人走過無數日夜。人們懷念他們,或許也是在懷念全家被同一個笑點戳中的時光。

對於趙本山和範偉而言,過去幾十年裡,他們正好站在了小品從蓬勃到冷卻的變化裡。演繹出了無數與現實對抗的小人物,在不同背景下,都曾滲透在生活中每個人的身邊。一種東北特有的文化內核被包裹在其中,正如東北作家班宇曾在《冬泳》裡寫道:“天氣極寒,在他們體內卻隱蘊有光熱。有人’騰空躍起,從裂開的風裡出世’,有人’跪在地上,發出雷鳴般的號啕’。”

在時代浪潮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無論是二人曾踏出怎樣不同的路徑,還是在理念上產生過多少分歧,最終還是抵不過曾經相輔相成的情感羈絆。時間填平了人心的溝壑,二人的再度聯手,也被視為是一次歷經滄桑後的和解。

《劉老根3》的預告片中,58歲的藥匣子回到龍泉山莊,面對劉老根的埋怨時和他深情相擁,回覆道:“這不就你一句話嘛,你一說我就回來唄。”

黑土地上風雪依舊,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過。


[1].《趙本山: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首席人物觀

[2].《趙本山的十字路口:文藝座談後二人轉產業鏈遇尷尬》,中國企業家

[3].《範偉:愛上〈劉老根〉中“藥匣子”的荒誕》,新浪娛樂

[4].《有多搞笑就有多悲傷:趙本山與東北喜劇往事》,叉燒往事

[5].《東北的影子:時隔17年後,〈劉老根3〉回來了!》,摩登中產

[6].《孤獨趙本山》,中國企業家

[7].《範偉 暗裡妖嬈》,人物

[8].《記錄時代落水者的尊嚴,是東北文藝復興的最大意義》,蹦迪班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