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不上班後果會怎樣?

豆丁之霸


我個人對國家這場戰“疫”還是很有信心的,相信很快就會迎來全面的復工!但如果疫情真的持續那麼久,那許多企業都可能會面臨嚴重的經營危機,毛之不存皮將焉附?對員工來說工作也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具體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下面我說說自己的一些觀點,僅供各位參考。

一、這次疫情會衝擊許多國內企業

從這次疫情發生的規模、破壞力來看,我覺得不應該低估企業受到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國內眾多的中小企業。

前段時間,餐飲巨頭西貝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在朋友圈發消息稱:西貝目前有2萬多名員工處於待業的狀態,但是根據國家的要求,企業不能不給員工發工資,可西貝賬上的資金也僅夠維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消息在網上曝光後,引起了熱議,還上了熱搜榜。

不少企業家都有這樣的共鳴,比如我身邊一個剛創業兩年的朋友阿飛。

阿飛的公司是2018年初剛成立的,做戶外工程項目的,員工目前10人左右。

這兩年時間發展下來,公司的業務從無到有,剛算走上了正軌,開始盈利,可誰知道2020年這個春節突然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這樣的疫情!

這可是給阿飛的公司一記沉重的拳頭,目前公司業務暫停,員工有一半是外地的,也都沒法趕回來,即便在當地的員工根據政府要求也沒辦法即時復工!

阿飛說,這一個月他肯定還得支付員工工資,哪怕政府沒有這樣的要求,出於人道主義他自己也會發,但疫情再持續下去,恐怕他的企業也要扛不住了。別說發工資,公司都要倒閉了。

所以,疫情真的要持續幾個月乃至半年以上的話,我擔心國內確實會有一批企業倒下,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娛樂、酒店等行業。

二、疫情期間,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員工,最佳選擇就是在家遠程辦公

從2020年2月初開始,國內其實很多企業都已經開始實行了員工在家辦公這樣的工作機制。

大家網絡上關注較多的互聯網大廠阿里、騰訊這些都已經執行了在家辦公。

我一個好友就是在阿里旗下的某知名物流公司上班,截至目前他都沒有正常去上班,每天在家拿著電腦遠程工作。

雖然疫情很嚴重,但一點不影響他正常的業務,遠程視頻會議,遠程工作系統操作這些都可以確保他的日常工作維持。

還有一個老同學是金融企業上班的,做營銷崗位,他的公司也沒有開始復工,但是領導已讓他們在家開展電話營銷。

所以每天的日常就是一個個給客戶打電話,達成意向的在線系統就可以操作業務,一樣能夠為公司做出貢獻。

各行各業只要有條件的,當下都開展了遠程辦公的方式,我覺得一方面確保了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企業的日常經營。

當然,對於製造業、建築業等一些行業來說,衝擊可能會更大。

可沒有辦法,這種特殊時期,該克服的困難還得克服了,畢竟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更重要了!

三、對員工來說,如果面臨失業的風險,該如何應對

對在職有工作的人來說,可能還算幸運的,畢竟你有一份工作,單位會給你發工資。尤其是國企等體制性單位,穩定性會更好。

但是還有一些人,年前也許就裸辭掉了,打算年後找工作,卻碰上了疫情,只能失業在家,沒有錢也得繼續活下去。

不管你目前是失業狀態還是認為自己有失業的風險,當前的形勢下,你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

第一,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成年人在職場,首先就要做到情緒的穩定。面對疫情這樣的特殊情況,更需要管理好情緒,畢竟這不是你主觀可以改變的狀況,只有面對現實,調整好心態,尋找機遇。

第二,在家也不要閒著,除了遠程辦公,還可以加強學習

很多人在家裡不是工作狀態,就覺得閒得慌,整天除了打遊戲就是看電視劇,我認為這樣的狀態一方面會讓你自己頹廢,另一方面也不利於疫情復工後你重新返回職場。

所以,能夠遠程工作的,可以多投入時間在工作上,正好適應下數字化協同時代的技能;此外,空餘時間,我建議大家多讀讀書,多學習總是對自己有提升的。

第三,對於失業的或者準備換工作的人來說,可以在家準備起來求職的事情。

比如失業者,雖然沒法出去現場面試或者參加現場招聘會,你依然可以製作簡歷在網上投遞,甚至一些企業HR目前已經啟動了遠程招聘,你完全可以參與遠程面試,等拿到offer,疫情平穩後可以照常去工作。

比如準備換工作的人,也可以在家考慮下將來的職業規劃,目前這個階段是不是好的跳槽時機?跳槽後打算做什麼?

如果自己沒有辦法考慮清晰的,你可以聯繫職業生涯諮詢師或者獵頭朋友,尋求他們的幫助。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先說個真人真事吧!

我同學都快得抑鬱症了!

因為這個疫情的事兒,整宿整宿的失眠,焦慮的起來渾身發抖。

01

他剛畢業那會兒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工作,是靠跟我們借錢過日子的。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公司跟著別人做電商運營,給同事打下手,後來他們主管覺得這夥計腦瓜子活,就帶他做電商運營。

跟著師傅學了兩年運營,跳槽去了一家假髮公司做運營,然後又研究化妝品、戶外品,越做經驗越多,他最後一個東家是個韓國老闆,公司給他年薪30萬,另外他還在外面單獨接運營的活,賺的比他這30萬還要多。

用了不到三年時間,我同學就在青島買了兩套房,一套在城郊惜福鎮,150平,另一套在李滄,80多平。


02

前年冬天,他就辭職了,然後把李滄那套房出手,回了150萬,另外又把自住的那套抵押借了140萬,又找親戚朋友湊了70萬。

按照他的創業計劃,拿這360萬在嶗山搞了個臨海山居名宿,那地方收拾的真的是絕了!地腳、裝修設計等等,比黃島那個號稱七星級的涵碧樓還要牛逼,就是規模小了點兒。

年前的時候已經開啟預定了,他認識的人多,花點錢投了些高端刊物,訂單直接排到了今年十月一。


03

結果呢?

人算不如天算,就這麼毫無徵兆的爆發了這次疫情。

跟其他地方一樣,從除夕那天開始,退房退訂的信息電話就絡繹不絕,才兩週時間,原先預定的單子退掉了八成。

說來也真是奇了怪了,青島這裡根本算不上疫情重災區,怎麼就能影響這麼大?

我這同學天天在我們小群裡重複這句問話,感覺都快魔怔了,銀行抵押利息不少啊,跟親戚借的那70萬也是算利息的,現在他又沒有工作,完全一點進項沒有,雖然他手裡還有幾十萬的儲備,但是看得出,他特別的慌,特別焦慮。

本來還計劃今年要二胎的,現在完全沒心情了。


04

假如說這疫情真的持續5個月,我覺得很多創業人和小微企業都得倒下,而且不虧不賠就已經算得上大勝利了!然後這樣不虧不賠的比例數應該還不會很大,更多的小老闆創業者怕是一兩年都緩不過勁兒來。

規模稍微大點的企業,尤其是生產型的,也會血虧。

餐飲娛樂等資金流動性強的行業,更是難以承受,尤其是連鎖型的,規模越大的將會越難辦。


05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可能會無班可上、無工可打,房貸車貸保險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如果在農村,家裡有幾畝地的,可能餓不著,在城裡的可能會被逼瘋。

這不是危言聳聽,所以我們現在首先是要保護好自己,儘量別感冒發燒。

第二就是早做打算,按照最壞的情況先做下自己的預案,有個心理準備,看看有沒有什麼副業可以搞搞,或者趁這個空檔期給自己充充電,學點什麼。

總之呢,不讓讓自己單純焦慮,這樣太難受了!

好在我這同學他不玩頭條,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希望他能好起來。


關注我,關注今夜有風,一個90斤的80後美男子,十年職場人、創業人、資深文案、品牌策劃師、非專業程序猿、心靈寫手、業餘撰稿人,筆鋒婉轉、毒評犀利、勤奮好學、毀人不倦!

今夜有風


我認為作為打工仔的我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少了幾個月的收入,房貸車貸一下子壓下來,不得不動用存款來緩衝壓力。但是相對於其他領域來說,影響是算是比較小的。

我有一個朋友,他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就接手了一家轉讓的茶飲店,轉讓費是18萬。當時原店家並非願意轉讓的,但是沒辦法,他要回老家照顧年邁的父母,所以不得不轉讓出去。

這家店的選址很好,在靠近學校的步行街裡。朋友轉手之後,馬上就激情滿滿的,每天都進行頭腦風暴,培訓員工的手藝、服務質量等,還不斷的去參加課程學習管理。一切都準備妥當,打算在年後就準備大幹一番。

沒想到過年前就冒起了肺炎疫情。當時我們這邊還不嚴重,他還抱著僥倖的心理去安慰自己,說我們這邊應該沒那麼嚴重的。但事實上這個疫情席捲全國,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都是有致命的打擊,而且對於這種小店鋪來說更是如此。

現在差不多到2月中旬了,但是他還沒有得到營業的批准,租金還是要交,但是還不能開張營業,朋友一直都很懊悔。

他認為,即使疫情過去後可以營業,但政府也是對餐飲小吃類的商鋪會有大的政策出臺,加強對餐飲業的管理和監督,對食品類的餐飲企業會有更多的關注。

不知道是好是壞,對於他們這種新創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

現在不能退款,否則算違約,他不得不繼續硬著頭皮熬下去,看什麼時候能得到批准營業。

看著朋友如此失落無助,真是讓人很心疼。小夥子創業第1年就遭受如此大的打擊和挑戰。

不過朋友也想得開,他說,經過這個疫情,想必會讓中國中小企業重新洗牌,企業家和老闆們都會不得不重新認識自己的定位,找準自己的方向,尋找出路,而政府也不會坐視不管的,必須有政策支持,同舟共濟,才能給中國的企業者信心,國家經濟才會得到正常發展。

大家也別灰心,一切都會有更好的安排。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我一家人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個月必須存錢,或多或少都必須存點,積少成多,我們家裡三個人的工資,只花一個人的工資,兒子和老婆的錢存起來,家裡所有開支,和兒子老婆的生活費,零花錢,都是花我的工資,所以我們家裡每個月都存兩個人的工資,我每個月掙得多,他們就多花點,掙得少。他們就少花點!目的就是防備天災人禍,不去求人,防備生災害病有錢看,我們一家人也是在外面打工,就是在家一年不幹活,省吃儉用也可以撐兩年!


糊塗先生148861856


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不上班後果會怎樣?


如果真要是這樣,我要瘋了!

目前這個時間我都接受不了!

我是月光族,還是負債人員,每個月的工資到賬後就還款,不會在賬戶裡停留太久!這樣都不夠,要是再有個三到五個月,那我就直接崩潰了!

這不剛剛一個月,我就已經有逾期的了,沒有辦法,沒有人可以幫忙!其實通過負債,自己已經感受不少了,經歷過現在這種狀態況,更是讓我對於自己以前的生活消費予以大大的否定!如果我能夠順利安全的度過去,我真的要好好改變以前的生活消費理念了!

不要再超前消費,掙多少花多少,有些不必要的東西就不要亂買了,而且也不要在一味的追求名牌,追求跟風了!其實買來自己有的都沒有用過!

要有存款意識了!之前有朋友勸過我,我沒有當回事,就自己一個人,沒有什麼負擔,就沒有必要!可是通過這次疫情,發現沒有存款是不行的,這才不到一個月,手裡的錢還完貸款,就沒有了,想要買點什麼都要算計下!

目前欠款還完後,千萬不要碰網貸了,太害人了!下款額度不大,還毀徵信,想要在做點別的都有影響!由於疫情原因,信用卡可以申請延期,可是網貸就不行了,目前已經逾期!

增加額外收入,不要指望著死工資,一定要有其他收入,才能讓自己不那麼拮据,可以有多餘的選擇!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事,但是沒有錢,你就什麼都解決不了,本身負債自己已經想了很多,再加上這次疫情原因,舉步維艱,沒有存款是萬萬不行的!目前時間還不長,都已經這樣了,要是時間需要幾個月,我覺得自己真的會崩潰到家了!太難了太難了!


努力向前1362


如果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不上班,那後果真的是無法想象的!企業破產倒閉一大片,大批員工失業,經濟一片蕭條,甚至還會引發大量社會治安案件,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我的表妹與妹夫在重慶上班打工,兩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初中畢業後便外出打工了,所以他們的工資都比較低,只有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

兩人每月除去生活費、房租費和人情往來,只剩下2500元左右,自已又有房貸1500元/月,還有兩個孩子上學讀書,一個初中另一個高中,每年兩個孩子學費生活費都要15000元左右。為了家庭的生活,表妹都已有四五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今年表妹在家剛過完春節,2月3日便乘私家車回重慶上班去了,沒想到她上去之後,卻無法上班,街道辦不允許復工開業,而且只就被隔離在租房之中,連出門買菜都需要憑證外出。

表妹夫則被困在老家,也無法出門,這讓他們每天焦慮萬分,不知接下來該怎麼辦?他也經常問我:這個疫情倒底還會持續多久啊?

我只能安慰他們疫情很快便會結束了,不用太著急了,昨天國家又派了5千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了,運了5百噸物資,這是在向疫情發起“總攻”,最多在2月底便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說真的,這只是我的一種感覺而已,根本就沒有任何把握與底氣。因為我知道他們所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也明白他的意思,我只能把這個疫情說得短些,讓他們不至於太過焦慮。

如果真的出現題主所說的3、5個月不能上班,表妹一家都只能陷入到絕境之中:房貸停供,孩子停學,整個家庭都無法正常生活了。

因此,假如真出現3一5個月不能上班,會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1、靠打工為生的人,很多會出現房貸斷供。

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的打工者,在外面都買了房子,而他們往往是靠自己打工的收入來還房貸,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如果真的出現三五個月無法上班,那麼他們將沒有工資收入,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房貸將會出現斷供。若有孩子在讀書的,那麼總有可能連孩子的生活費都無法給予,自己的家人生活也將會陷入到困境。

2、很多中小企業紛紛破產倒閉。

由於三五個月無法正常上班,公司將無法支撐這三五個月的時間,很快公司並可能會出現現金流的斷裂。

公司無法正常開工營業,很多簽訂的訂單也無法按時完成,公司將不得不支付違約金。即使不支付違約金,那麼公司將失掉這些訂單,也就無法生存了。

而這些中小企業本來抗風險的能力都非常的弱,根本經不起這樣的停工打擊,唯一的選擇只有破產倒閉。

3、大量的勞動力被迫滯留在家,而整天無所事事。

由於三五個月沒有辦法上班,這些原本在公司上班的人,現在只能蝸居在家裡,也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

這便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甚至引起社會的動盪與不安。

所以如果一旦疫情導致三五個月無法上班,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的深遠,而且損失是非常的慘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這更需要我們全力以赴抗擊這次疫情,爭取早日取得抗擊的勝利,恢復正常的上班秩序。當然國家也會有步驟的有秩序的讓企業公司的復工生產,在這一點上我們從商務部和國家衛計委的有關通知、談話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出來。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也許經過這次疫情,有些人會改變自己的花錢方式了吧,還是那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沒有那種危機感,真正危機來的時候你會無從應付。

先前我在單位的時候,月工資只有四五千,雖然不多,但是我每個月從來沒有花完過,並不是我花不完,而是必須留下點應急,免得到時伸手向別人借,而且我也最不喜歡借錢,也最反感別人向我借錢。後來從單位下來自己做,現在收入比以前多了,可是我消費的方式還是和以前一樣。

這次疫情我也受到很大影響,但是我並不慌,因為我的積蓄最起碼一年不用發愁。

所以我以我的經歷告訴大家,適當的積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最起碼突然的意外能有所防備,就像這次。


隨風178739129


先分享一個朋友的例子吧。

前年,朋友把房子賣了,工作也辭了,用賣房子的錢和自己所有的積蓄在某旅遊城市承包了一塊地,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搞了一個客棧。

為了風格獨特,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錢,又向朋友借了一些(有償借款)。去年12月,客棧開業。

為了迎接春節黃金假期,開業後他又投了一些錢做了大量的推廣。推廣效果立竿見影,春節前1天至整個春節假期,所有房間全部預定完。

讓他沒想到的是,疫情爆發後,基本所有預定都取消了。

前天,他說,他無比的後悔。什麼激情,什麼夢想,在這種情況下,一文不值。

我完全可以想象出他的心情。

不要說3至5個月,一個月內如果沒有客源,仍然處於這種狀態的話,我相信他很難再支撐下去。

如果疫情導致3至5個月不能正常上班,我想帶來的後果可能會有以下幾種。

一、對於企業。

1、小企業(私營業主):這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小企業了,特別對於私營業主來說,真是很難熬。如果疫情持續3-5個月,又沒有相應的政策扶持的話,中小企業和私營業主就很危險了。

2、新興行業:對於一些新興行業,例如互聯網企業來說,此次的疫情影響相對較小。

3、傳統大型企業:同樣影響很大,但是大部分大型企業都有相對充實的家底,應對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強一些。

二、對於員工。

1、私企員工:如果能夠在線上班還好,如果長時間不能復工,那麼員工的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

2、國企員工:受一定影響,但不會很嚴重。

3、體制內:雖然體制內的工作飽受爭議,經常有人想跳出體制。但是這個時候,就能夠體現出體制內工作的優勢了。

三、對於國家。

不言而喻。

四、對於普通百姓。

陽臺蹲、陽臺蹲完客廳蹲;客廳蹲、客廳蹲完臥室蹲。

生活習慣一旦改變,就會有新的社會矛盾產生,影響不言而喻。

疫情期間,關於工作(工資)的幾點政策,分享給大家。

  1. 單位必須提供口罩嗎?不提供可以拒絕上班嗎?《安全生產法》規定,對一般企業而言,口罩並不是單位必須要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所以員工不能以單位不提供口罩為由,拒絕上班;

  2. 上下班途中感染了新冠病毒,算工傷嗎?工傷認定需根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原因,進行綜合認定。對於在上下班途中感染疫情不應該做類比推理,即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型肺炎是不屬於工傷;

  3. 疫情期間,單位安排職工在家工作,可以適度降薪嗎?員工自願協商一致降薪,法律層面是允許的。但這種協商需員工簽字確認,強制通知決定員工集體降薪,不合法。

總結

疫情對所有行業都會有影響,區別僅僅在於影響程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重要的話說三遍。

以上觀點來自【職場視覺】,一個有溫度、敢說真話的職場“老司機”,歡迎關注。

職場視覺


一個企業三個月到五個月如果出現個別崗位不上班的話,還能夠接受。但如果是整個企業停工,那麼這比拼的就是企業現金流和線上業務了。

你非要問我有什麼後果,那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假如疫情導致全國停工三個月,那麼我們可以看一下各行業的大致狀況。

餐飲業,按照餐飲業寡頭之一的某大型連鎖店的話來說,賬面上現金只夠支撐三個月,這意味著三個月之後企業需要走借貸的路,來維持經營。

電影業:今年春節檔票房為負數!為什麼這麼說?算上虧損的各大電影院,負數是一個很正常的數字,全國幾百萬塊大小熒幕,這筆賬不難算,記得周邊商業的依託也別忘了。

互聯網:互聯網產業就有點意思了,形態各異,三個月時間能讓很多企業倒閉破產清算,但也能有個別案例來實行線上盈利模式,這是一個神奇的產業,互聯網。

製造業就更別說了,富士康預計在今天開工的富士康已經被政府叫停了。不發工資還好,如果只發放基本工資,富士康多少人?各位可以算算。一個龍頭富士康況且如此,其他製造業的悲涼各位更應該大致對比。

說了這麼多,都是建立在發放工資的前提之上。在這次疫情面前,沒有任何一方是得利的,而企業發放工資那麼就意味著變相的轉嫁風險到企業身上。

很多員工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但各位仔細想想,按照科斯定律來看,資源誰用的好就應該歸誰。而這筆錢,是員工用的好還是企業用的好呢?

如果疫情真的長達四五個月,那麼大量的企業會因為發放工資而破產,大量的人口會因此失業,社會因此動盪。這樣的後果,我們誰也休想獨善其身。

這也無怪乎有人將這次疫情損失和汶川損失來做對比,兩者都讓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若看範圍性的話,疫情的傳播對經濟損失更大。(單純對比範圍性,切勿歪曲理解)

武漢封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而確診人數也已經突破了四萬人。短短半個多月,我們已經見證了經濟上的巨大災難,如果疫情繼續發展,那麼失業潮和倒閉潮就絕不僅僅只是嘴邊的話語。

期待疫情早日攻克。


羅sir職話


來看看幾組數據,你就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

一位企業老闆算了一筆賬:對於一家養著170位員工的公司來說,如果一個月沒活幹,公司老闆就得準備好400-500萬現金流。樂觀點說是3個月,但對於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來說,他們離破產或許只有一兩個月。企業一旦破產,下一步就是員工失業。

以18年的數據來看,全國各類企業總數為1527.84萬戶。其中,小型微型企業1169.87萬戶,佔到企業總數的76.57%。將4436.29萬戶個體工商戶納入統計後,小型微型企業所佔比重達到94.15%。

有媒體報道,中國50%以上家庭零存款,國內儲戶的財富差距在不斷拉大,截止2018年7月全國住戶存款餘額68萬億。而在這68萬億元中,基本上有50萬億被1千萬人所掌控,人均為500萬;另外,約有10萬億元掌握在3億人手裡,人均3.3萬元;剩餘部分,約8萬億元掌握在近10億人手裡,人均8000元。

3個月已經是樂觀的說法了,5個月想都不用想,已經死一大片了。

數據一對比下,你就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吧!如果將個體工商戶納入統計,小型微型企業佔比達到94.15%,這些個體工商戶包括街邊的一些飯店,服裝店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在2月10日疫情並沒有明顯好轉,仍然可能大面積感染的情況下,國家並沒有出手要求強制休息。而是各個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很多企業都是在2月10日前後才通知員工在家辦公。

而有些企業在家辦公是不現實的,持續下去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倒閉。所以當下你會看到,有些小企業仍然要求員工2月10日去上班,有些企業則是繼續推遲上班時間,改為在家辦公。

企業一旦受到影響,緊接著就會傳遞到普通人。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類企業,體制內的人員可能受到的影響會小些,因為這些單位相對比較有保障,別說3-5個月,即使是半年到一年也能扛得住,這個時候大企業穩定性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但大型企業的數量畢竟是少數,全國大部分人都是在小企業上班,普通人受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小企業在扛不住的時候,首先會提出在休息期間發放基本工資或者是沒有工資。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如果倒閉了,很多人就直接失業了。

中國50%以上家庭零存款,這些家庭該怎麼辦?

如果疫情持續了3-5個月,一部分企業倒閉了,員工失業了,失業的這些家庭至少是3-5個月沒有收入來源,再加上找工作的時間,疫情過後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工作估計也不是那麼的好找,前後的時間加起來估計要1年時間,0存款的家庭撐個一年,這個滋味不好受吧,而且是很多家庭。

另一部分家庭受到的影響可能稍微好一點,3-5個月時間沒有收入來源,但工作沒有丟,疫情過後還能繼續上班,雖然影響了3-5個月的時間,但足以讓你謝天謝地了。當企業出現了問題,普通個人受到了影響之後,國內的消費緊接著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要想恢復可不是3-5個月的時間能夠搞定的。

綜上所述,如果所在企業遇到了困難,在家休息的這段時間裡發不出工資,也請諒解一下你的老闆,否則企業倒閉了,後續的困難會更大,影響的人會更多。

現在的問題已經發生了,安心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早日戰勝疫情,才能儘可能的減小疫情的影響。疫情過後,還是多注意下存點款吧,不要太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