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即将在全国推广,请问这能否真正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

中学语文郭老师


为什么这个世界对老师那么苛刻?我支持县管校聘,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那么我也支持为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支持县管医院聘!为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支持县管单位聘。总之所有的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以及参公编制都实行县管单位聘!


吉斯世界


县管校聘这种形式自2016年起一直在推广,目前在山东、浙江某些地区开始试点推行,而按教育部的规划,最终将在近几年实行全国推广。

那么,县管校聘到底能不能真正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呢?这要看教师在各个学校评聘的标准是什么?谁说了算?如果县管校聘的评聘标准像评职称一样和教学能力,教学成绩脱钩,再加上评聘过程不公开、不透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的话,那么,最终就将和评职称一样,成为个别人获利的手段,而打击的也将是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当年,教育部为了调动全国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采用了评职称的方法,然而四十年过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晋升职称调动起来的又有多少?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评职称所需要的硬性条件无法从努力工作中获得。比如论文,比如各种获奖证书,根本不看老师平时的教学成绩。而真心热爱教育工作的老师,所付出的一切劳动又无法量化,因此,很难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拿论文来说,大家老师知道评职称必须用论文的篇数来提分,因此一开始老师们拼命写论文,后来发现写的再好,不交版面费也发不了,因此最终就衍变成“买论文”了。

拿优质课评选证书来看,一开始老师们都积极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希望通过好好打磨自己的课获个奖,给自己评职称加点分,后来发现最终证书都落入教师队伍中,有关系有后台的教师手中,何况有些机会,根本到不了普通教师参与的程度,因此,久而久之,广大无门路关系,又不知去哪里送礼的普通老师们也就放弃争取了。

二、评职称过程无法公开透明,谁评上谁评不上,没有统一评判的标准,这样一来,灰色利益链最终形成,这让老师们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反观县管校聘,形式上打破了以校为单位的工作形式,但学校以什么条件来聘任教师,谁说了算?将决定县管校聘发挥的作用。

1、如果按教学成绩来算的话

倒是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是最能服众的评判方式,但不同学校的教学成绩如何比较,而且随着中小学“减负”的开展,县里又不允许全县学校举行“联考”,那么,如何用教学成绩来界定谁行谁不行?

2、如果按学历、教龄来算

那些学历低或者年纪大,精力不济的老教师将何去何从?虽说有些地区实行50岁以上的教师不参与学校竞聘,但是那些47-49岁的老师是不是也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何况以此为竞聘标准也无法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如果按师德来算

师德如何考核?那些平常管的严的老师,必定不能被学生喜爱,如果让学生来评判,那么这部分老师将受到不公正对待,同时也让教育走向“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危险境地。

4、如果按演讲的方式来阐述个人教学理念和成绩的话,那么。演讲内容和实际落实情况有无出入?

5、聘谁不聘谁,谁说了算?

学生毕竟心理不成熟,无法成为评价老师好坏的标准,但如果不是学生说了算,那么如果由校长等个别领导说了算的话,那么,腐败弄权必然滋生。这不但不会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会打击工作积极性。

因此,如果评价机制不能得到完善,那么投机取巧、贪污腐败之风就会盛行,最终只能把教育搞得一团糟。

另外,县管校聘制度,还有一个大弊端就是,一些地理位置好,校长管理水平高的学校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前往竞聘,而一些地理位置不好的,如偏远乡村的学校,有可能只能落得无师可聘,甚至成为一些能力差,师德差的老师们的落脚地,如此一来,如何实现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均衡,到那时,择校热会更加盛行。这和我们均衡发展教育,扶持农村教育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

总之,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它的公益性性质决定了不能像其他行业一样完全追求市场化,而如何通过县管校聘制度实现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这必定依赖完善的竞聘制度和考核,同进也需要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出台,而县管校聘能不能最终实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要看竞聘是否公平合理,否则就会沦为和评职称一样,人人喊取消的地步,成为制约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政策。


指尖教育帝国


又在瞎折腾!有些人从来不会出好主意,或者不想出好主意!学校的好坏取决于校长!只要选个好校长,管住校长不贪污,不以权谋私,一切都好了!本来很简单的道理,生生地被读歪了。这样做除了再滋生腐败,我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好效果!治国就是治吏,治校就是选好一个好校长!老师已经很可怜了,特别是那些不会讨好校长的老师,是不是再撒点盐!


百草园152298082


首先,解释一下“县管校聘”这个词的含义。其意思就是:县级政府统一管理该县内的中小学老师的编制,而该县内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任聘老师。而其目的就是让该地区的教师资源分配均匀,促进当地教育平衡发展。



从出发点来看,我觉得是好的。但是,这种制度并不能很好的挑动老师的积极性,还存在潜在的弊端。

原因之一:调动问题

在调动这一问题上就非常存在很大的弊端。把老师从乡村调到城市,老师们心里可能还可以接受。如果刚好反过来呢?从城市被调到了乡村,应该没有人会同意。而聘任就一定有教学周期,不可能短时间被调回去。这样会很大程度影响那些从城市调到农村的教师心情,导致老师的心理有很大的落差感,更会严重打击那些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更何况,这样轮岗教学,会让老师感觉到没有归宿感和稳定感。这样,老师自身的心态都没有解决,会很好的实施教学吗?

原因二:调动能够保证绝对的公平吗?

如果是绝对的公平调任老师,虽然有些老师会走落差感,但也不会说什么。如果,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有些老师通过自身的关系或者其他的渠道,把自己调到想去的学校。那这样会很大程度导致全体老师心理的不满,教师的积极性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而且还会让最初的目的毁于一旦。很难实现教师资源分配均匀。


总的来说,我不是很支持这样的改革,因为存在的弊端太多了,这样既不利于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还会导致其他的问题发生。

结束语:你认可“县管校聘”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或者转发,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落笔解忧愁


县管校聘在东部地区试行三年,在2020年全国推行。

"县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县管校聘的目的是更大程度的激发教师活力。



全面实行”县管校聘“政策到底能否实现激发教师活力的目的?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第一,实行“县管校聘”后,农村学校是否成为“差生”教师的流放地?

城乡差距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好老师都留在城里了,评为“差生”的老师可能就去了农村或者边远山区的学校,这对乡镇学校的教育是否公平?

第二,标准是否公平?

教育的评价标准并不能以单一的教学成绩为依据,但是增加了其他的评价标准又可能操作太主观,容易变得更加不公平。


各种教育的改革,最终不过是领导手握大权,亲戚朋友都关照,最后只有没有关系的人落单。

第三,教师流动性不利于教师的稳定成长。

一名教师不能在一个稳定的团队里,内心本身就是不安定的,带着随时可以走人的心里状态,工作又怎能做好?

教一年又换一个地方?还没等老师适应这里的学生,老师又轮岗了,无论对教师还是对教学都是不负责人的!

由于工作发展不稳定,教师还愿意承担重任吗?像初三高三这些重任,还有人愿意承担吗?

第四,教师间的矛盾会增加。

为了能够留在原位不被抛掉,一定会有教师想尽办法踩踏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原本只需要好好研究教材的教师,又增加了投入宫斗剧的精力。

第五,特殊情况怎么办?

当教师进入老年时,肯定拼不过年轻人,难道把他们扔出去吗?如果教师得了大病,也把他扔出去吗?这些遭遇特殊情况而被扔出去的教师,可能认为这是在激发教师活力吗?

任何改革都是为了完善曾经的不足,希望在改革之前,多问民意,最终让这项好的制度更加科学民主,更受人民欢迎,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助您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我,孩子成长更顺畅!


中考政治刘老师


校长应该由校内推举产生,教育的不像样,第一校长大多不懂教育,即使懂也为迎合上级故意违反教育规律,不顾教师与学生的死活,天天出损招,阴招,怎么让人不舒服怎么来。第二校长权力太大,说什么就什么,比圣旨还严厉,要不扣工资,打压不给你评职称,老师有苦无处申,有冤无处诉。有骨气的只能忍气吞声,奸滑之徒为迎合领导,变本加厉,把学校搞搞得外面光鲜亮丽,形象高大;内部死气沉沉,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侧目而视。


守拙


县管校聘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性成效,山西省在2020年将对117个县(区)教师进行县管校聘。从推广县管校聘的目的上来看,主要是为了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育体制中引入竞争机制,这种想法是非常不错的,但在试点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校长的权力被放大后,谁来有效监督和制约校长?竞争上岗过程中是否存在微腐败现象?对于没有竞聘上岗的老师,该如何处理?老教师是否和年轻教师一起竞聘上岗?



我们地区有两个县也在进行县管校聘试点,现在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以前教师的人事档案在学校,县管校聘后,教育局对所有教师进行宏观调控,由校长对教师进行竞争上岗,优先聘用离退休不足五年的老教师,然后对其他教师进行竞争上岗,体现的是对老教师的尊重。竞争上岗的确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总担心自己没有岗位而待岗,在教育教学实方面,老师会比以前更加刻苦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蓬勃发展。



在县管校聘过程中,对于没有聘任到岗位的教师,教育局会把他们调配到周边的学校再次竞聘,如果仍然没有教学岗位,老师只好待岗学习,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争取在下一次竞聘上岗中有合适的岗位。

有一部分老师不支持县管校聘,认为与校长走得近的老师会优先聘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这种情况。如何让县管校聘在阳光下操作?体现公平公正公开,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校,很多地方还有临时代课教师,县管校聘如果全国推广,对于落后的贫困山区学校教师,又该如何推广呢?



因地制宜搞教育,缩小城乡差距,让教育资源均衡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刀切的方式不可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要从教育体制上给老师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培养出更多优秀年轻教师,以他们的工作热情带动教育的健康发展。


Lance课堂


今天从教育局门口经过时,看到电子屏上飘着一条滚动标语:尊重常识,促进教育更好发展。

这条标语深深地打动了我,现在教育上有多少是忽视了常识,或者说违背了常识,“县管校聘”就是一条违背常识的举措,不要说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如果真正推广,可能只是更打击教师的积极性。

1.县管校聘打破铁饭碗,降低了教师职业稳定性,必然加速优秀流失。

教师是事业单位编制,人事关系在教育局。一位教师只要在考核时,师德不要出现问题,或者不犯严重的错误,那么基本上在下一年度还是能够继续签约。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对于教育的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对于许多人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青衫君经历了许多所谓的竞岗兑聘运动,每次对于老弱病残基本上都是保护的,而真正参与运动的基本上都是年富力强的教师,乡村教师本来就有着进城的强烈愿望,这样一来,更加剧了乡村优秀教师的流失。

可以预见的未来,如果真正的实施这种县管校聘的政策,乡村教师将加速向城里流动,城里优秀教师将加速向民办学校流动,或者向待遇更好的沿海发达地区流动。

2.实施县管校聘,将加大校长权力,教师精力将由钻研业务向搞好人际关系转换。

现在中小学许多校长德不配位、才不堪用的现象非常严重。有许多校长本来就是溜须拍马,或者各种各样关系走上领导岗位的。青衫君以前看到过一个小学校长就是因为和乡里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地头蛇”关系好而做上校长的。还有一位校长更是借助“裙带关系”做上校长之位的,试想,这样的校长掌管一个学校教师的决定权,那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所谓“校聘”即使搞一个形式,成立一个“校聘”领导小组,进行投票决定,但最终带来两个结果,一个还是校长说了算,二是人际关系不好的老师吃亏。就在今年暑假,某乡镇中学就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挂了起来,其实这位教师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教师,就是因为个人能力较为突出,尤其擅长写作。

“县管校聘”无论出发的初衷多么美好,但是绝不可能在教育这块土壤落地生根。尊重常识,也许是搞好教育最好的策略。


青衫李探花


“县管校聘”在我们县区一直在提,但是迟迟没有落到实处,为何?政策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从政策层面来讲,“县管校聘”是个好的做法,让学校,老师能够双向选择,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老师不再是“学校”的人,而是县区“教育系统”的人,促进老师的流动,对那些混日子的老师能取到鞭策警醒的作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落聘去待岗。

为何这么好的政策,却并不受一线老师的欢迎呢?因为执行起来很难。谁来主导竞聘工作?在竞聘过程中如何保证公平公开透明?就目前很多地方实施情况来看,先是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聘任城区中小学校长或者乡镇中心校校长,再由各校长们去聘任各校的老师。


当然,具体操作中会有很多规定,细则,会在校长的带领下,成立聘任工作小组什么的。但是,老师们还是很担心,这样的话,校长的权力更大了,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县管校聘”会不会变成排除异己,打击报复的工具?会不会变成以权谋私的温床,会不会变成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的晋升之道?

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证好的政策得到好的落实才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们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前我们县区搞过类似的“下派”,“轮岗”制度,在县城老师人满为患,乡镇学校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决定从县城抽调部分老师“下派”到农村支教,时间一年。

虽然只是一年时间,对城里老师而言,也是不愿意的,但是政策来了,必须执行,谁下派呢?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校长们家里人来人往,下派名单一变再变,到了开学一周也没定下来。到了最后,派下来的要么是比较老实的老教师,要么是平时工作比较散漫的小年轻。


派下来的老师心不甘情不愿,每周星期二才来,连上两天课,星期四就走了,我们戏称为“二来四走”,不仅没有为农村教育带来活力,倒是有点误人子弟,所以这个政策一年之后便草草收场。

现在这个“县管校聘”,会不会是“下派”的翻版呢?城里老师落聘,交流到农村上岗,能安心工作吗?即便落聘的老师都是工作成绩不太好的,难道到了农村,工作成绩就能好起来?这样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吗?农村好的老师都到好的学校应聘去了,来的都是一肚子怨气的落聘老师,教学成绩能上去吗?


总结语:任何政策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而且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县管校聘”的政策也一样,也许在试点学校能行,未必在所有地方都能行,因为政策终归是要人来执行,各地教育部门的领导们素质能一样吗?执行标准能一样吗?“县管校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容易出现腐败空间!


周老师的工作室


当今中国人民满意教育管理体制的几项重大原则:

第一是建立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全社会的优秀人才树立起献身教育的理想信念!

第二是大力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和优秀高中生争抢教师岗位及报考师范院校终身献身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是达到真正的因材选教和因材施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政府在三百六十行建立行业学校同现在的普通学校形成两条腿奔跑前进,制定巜行业能力等级测评标准》来取代高考,取代学历,取代职称评定!聘请行业优秀人才在本行业学校任教,由学生从小学到博士生自甶选择行业教师!

第四教育人才流动同学校师资配置,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锦上添花,优质师资配薄弱学校,而不是薄弱学校配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一一一挑选过后的剩菜剩饭及其它!达到真正的“教育均衡”!

第五是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调配和考核表彰要达到比学赶帮超,生动活泼,心情舒畅,心服口服的舆论氛围!

结论:县管校聘不能违背以上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