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到我家孩子,他簡直全身都是毛病,懶惰不說,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學習成績又在班上中下游。每次批評他還沒說上幾句就回嘴,就愛出去和別的孩子一塊玩兒,關鍵是同齡的那些孩子每個都比他優秀,真是愁死我了,再這樣下去非廢了不成。

這位媽媽形容孩子的語氣實在太過激進,但很多語言看上去都是比較主觀的,於是我同她深聊了下去。

你不知道,為了教育好孩子,我做出了多大犧牲,因為他太淘氣,到現在為止我都沒重新回去上班,光是監督他寫作業、完成每天要做的事情,一天下來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其實從這位媽媽的更多描述中可以側面推敲出,她的孩子身上具備外向、領導力、樂於分享、樂於助人、有自我主張等優點,但在她眼裡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似乎全都被問題掩蓋了,而其中的每一個問題又被放大成缺陷,會影響孩子一生的那種。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位媽媽的問題就在於對孩子負性關注。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01關於負性關注

顧名思義,負性關注指的就是,只能看到事物消極的那一面而忽略掉積極意義。

在心理學上,產生負性關注的原因通常是人們安全感缺乏,或對事物失控存在恐懼憂慮。

這其實是種本能,從前的人們沒有像現在這樣預知氣候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生存條件極為惡劣,要忍受飢餓寒冷不說,在各種自然災害面前完全沒有逃生餘地。

為了活下去,他們必須競爭為數不多能競爭到的生存資源,還要保證自身不受疾病侵擾。

這種情況下人是缺乏安全感的,為了自保,他們只能進行負性關注,把目光時刻放在隨時都可能來臨的危險上。

現在,他們的憂慮在我們身上已經不復存在,這是因為我們確保自己生存資源足夠,即使得病了也能通過醫療手段得到控制。

而在教育中,負性關注

常常來源於家長的過高期待。他們的內心總是擔心孩子沒有自己的教管會走上歧途,又或者認為世界充滿了威脅,孩子如果不聽話,就可能置身於危險之中。

但投射到更深的層次中會發現,這種恐懼和憂慮其實是主觀性的,每個人憂慮的程度以及憂慮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常常是自己人生中覺得失敗的那一部分。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最為普遍的就是:

小時候不愛學習或成績不好導致長大後碌碌無為的家長,全都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投入了過分關注;

遇人不淑的母親,常常擔心女兒也會婚姻不幸,因此在女兒另一半的選擇上顯得更加固執。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在潛意識中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未來,融入到人生的一部分,從不覺得孩子是獨立存在、具備主觀思想的個體。

並且,在尋找孩子缺點的時候,他們的眼睛尤為銳利。

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擔憂他以後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孩子學習好但不愛出去玩,又擔心他社交出問題,以後變成書呆子,難以在社會上立住腳;不愛學習的孩子一拿起手機,就覺得這是網癮又犯了,如果不加以管教,將來肯定沒出息。

總之,父母身上的焦慮也是會進化的,孩子雖然逐漸長大,但這種情緒卻沒完沒了。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02父母對孩子的所有焦慮,都是分離焦慮

把上述的問題再加深一步看,父母擔心的其實並不完全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事,而是離開自己之後孩子能否獨立生存好。

因為他們內心也知道,孩子和自己是必將分離的。

一般來說,這種焦慮分為三種:健康、安全與前途。

但有句話叫“怕什麼就來什麼”,越是被父母說多吃一點、多穿一點的孩子抵抗力越差,越容易被脾胃虛弱、感冒發燒找上。

越是被父母叮囑出行要格外小心,別跟陌生人說話、來往的孩子,遇到壞人的幾率越高。

越被父母嚇唬不讀書以後就只能撿垃圾、掃大街的孩子,厭學情緒越嚴重。

越焦慮不知道孩子內心想法、想探聽隱私的父母,越會被孩子認為不理解自己,從而被拒之門外。

一來父母的焦慮和恐懼也會影響到孩子,二來負性關注太多,侷限性也就越來越強。

有憂患意識是好事,能提前讓孩子規避許多危險,但過度保護也讓孩子同時失去了接觸美好和希望的機會。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就像上文所說的那位媽媽一樣,他希望孩子能改掉所有自以為的壞毛病,跟那些在他看來更加優秀的孩子玩耍,實在算不上什麼值得稱道的優點。

這樣的父母並不是不愛孩子,才覺得他們身上滿是缺點。相反,正是太愛孩子,才擔心自己不加以引導和鞭策,孩子會前途黯淡、健康不良,一事無成。

孩子的問題越多,說明父母的“病也越嚴重,親子關係陷入負面循環。在這種分離焦慮下,何談母慈子孝?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03既然知道分離焦慮是必然,就要做到釋然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完美的,他們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問題,都不影響日後成長和發展。

比如調皮好玩,只要在安全前提下,也沒有過分耽誤學習,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不失為一種優點。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孩子今後的生活還是要自己過,我們的生活也不會與之完全綁定。這種黏在一起的心理狀態,只會給自己帶來焦慮,給孩子帶來壓力。

表面上看,找到孩子的問題並幫他糾正是家長的責任,但這也常常被父母用作控制孩子的手段。

孩子小的時候,由於缺乏獨立意願,父母都會覺得乖巧;長大後自我人格出現,也有了深不可測的想法,因此容易讓父母感到恐慌,認為孩子脫離控制。

但這正是成長的過程,每個孩子都將經歷這樣一個階段,若帶有嚴重的分離焦慮情緒,反倒成了孩子獨立路上的絆腳石。

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條條框框,而是態度與情緒。

父母過得積極,把握孩子在大原則上不犯錯誤,孩子會有什麼造化,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所謂過猶不及,越想改變什麼就越困擾什麼,時刻提醒自己“乾脆釋然一些吧”!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你知道嗎?父母也存在“分離焦慮”,這是最大的教育漩渦


04擺脫分離焦慮的具體做法

關於這個問題,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之中給出了相對具體的建議,可供家長們參考。

①永遠不要抱有徹底瞭解青春期孩子的期望,只要孩子的確在好好學習、沒做壞事,就沒必要進行那些沒必要的談心。

②別把視線隨時放在孩子的問題上,青春期的所有孩子出現問題都是正常現象,這是認知發展的必然經歷。

③對待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要從內心接納,如果你能給他相對的獨立空間,叛逆行為自然而然就會消掉一大半。

④時刻反省自己內心深處是不是對孩子的離開十分恐懼。

找一些事情充實自己的生活,不讓自己感到太過無聊,從而把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⑥改善與另一半之間的夫妻關係,瞭解家庭中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如果情感出現空洞,應該像正確的對象尋找轉移彌補,比如配偶。若將焦慮發洩到孩子身上,家庭問題只會層出不窮、此消彼長。

孩子小時候對父母有分離焦慮,但他們會通過成長逐漸壯大自己的勇氣,成長起來,這也是父母最欣慰的事情。因此,當分離焦慮出現在自己身上,也要科學合理地對待,別讓愛成了羈絆。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