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漲到每斤6元,農村人就不會外出打工,低工資的工人也想來農村種地,你信嗎?

用戶秋冬老王


如果糧食漲到6元每斤,其他的產品或者費用也會成倍的增加,農民照樣日子不好過,農村留不住人的關鍵是農村吸引不了人才,配套設施也沒有(像學校),導致人們為了子女上學離開農村的就有很多,所以要想鄉村振興,還得往農村吸引人才,大力興建配套設施(像學校、圖書館、醫院、娛樂設施、超市、技能培訓班等等),這樣的農村絕對會吸引人,也會留住人。


北斗實驗室小胖


你好,首先祝你新年快樂。

對於你的問題,不能說信,也不能說不信,因為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我的老家也是農村的,包括現在也有點果園及壓砂地,平時閒暇時間都會回去幹農活,可以說,農村的生活還是有親身體會的。


  • 接下來說說我的觀點吧:對於農民的收入問題,糧食不可能漲到六元一斤,至少就目前社會狀況而言是不可能的。因為收入與消費不成正比。現在的農村務農,多數是四口人常年在幹,父母加兒子,兒媳婦。總體收入如果比當地打工族的年薪略高一點,才會有幸福感,甚至吸引更多的人返鄉務農。什麼是略高,就拿每個城市都有的出租車司機做比較,我們這個地級市的出租車司機平均月收入3500左右,年薪就是42000元。四口之家務農,就得保證土地的年純收入達到140000萬(兩個年輕的勞力100000萬,倆老人40000萬)。只有這樣,務農人員的歸宿感才會找到,相比較出租車司機就是幸福的,首先掙得錢多,其次休息時間長,因為每年的農耕就是3-10月底,八個月的時間基本就忙結束了。冬天還能休息四個月,相當於農民的寒假吧,呵呵。所以,只有做了對比,才能體現當地是否出現大量返鄉務農人員。
  • 當然了,在國家領導人的正確帶領及政策扶持下,農村的改觀確實有著明顯的提升。國強民才福,讓我們共同祝福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同時面對這次冠狀病毒,做到不出門,不聚會,為了消滅疫情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大鬍子小酒量


各行各業就象一條起跑線上的田徑比賽;農業要拿冠軍,叫其他人原地踏步走,讓農業運動員一人跑,這個可能嗎?

一元一斤的糧食漲到六元,也就是漲五倍,那麼尿素現價一塊多,應漲到六/七元/斤,農藥現在一般要五元一桶水,加五倍應為三十元/桶水,打田機打田120/畝,x五倍應為六百元/畝,收割機仝,也是六百左右/畝,由於糧食漲價了,運輸也漲五倍,小工費由120X五倍,六百元一個小工;

根據以上涉及的幾個行業同步漲價,你想想你一畝田能賺多少錢?還不包括其它行業漲價,如直及與農業相關的行業:糧食漲了,飼料肯定要漲,飼料漲了,禽畜蛋肉價五倍你算算看是多少?蛋平均一元能買到(土雞蛋和洋雞蛋平均價)六塊錢一枚雞蛋,那豬肉就別算了,算起來怪嚇人的。

那提問者又說了:只准糧食漲價,其它行業不準漲,請問:有這可能嗎?十個田徑運動員,有九個踏步走,只准你一人跑?

個人推理,不喜勿噴。


蔡必榮3465


僅僅是糧食漲嗎?漲到100一斤也是白扯,房子50萬一平,白菜300塊一斤,都去種地嗎?洗洗睡吧。農民兄弟不容易,辛辛苦苦一年,糧食不值錢,終於值錢了,所有物價都漲了。或者說不叫漲價,而是貨幣貶值。

看看曾經的津巴布韋,上廁所都用錢,一卷衛生紙要用幾倍體積的津巴布韋幣才能買來,發工資都用車拉錢回家的,上街買東西都是用手推車推錢的,少了不夠用。



BB319


別再拿農民老爺爺開玩笑了,中國當今任何人的爺爺都是農民,無論是幹部,工人,醫生,解放軍教師都是農民養的,請不要數典忘祖!


戰略雄鷹


改革開放以前是這樣,農村勞動力值錢,但現在機械化生產,同時國家要大力補貼,所以成本就沒那麼高,農村勞動力價值自然就下降。

就好比在日本,他們如果拒絕機械化,農產品價格就很高,農民的收入也就不低。

又好比在美國,都是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農產品很便宜,如果靠人工來生產農產品,收入就會很低。



賣枷mygod


如果糧食每斤漲到6元,農民就不用出去打工了?

事實相反,如果糧食都6元一斤了,其他生活物資是不是比糧食更貴?打個比方,大家說種糧食簡單還是種蔬菜簡單,當然是糧食了,現在的糧田機械化耕作,灌溉也挺方便。而蔬菜就比較麻煩了,又要建大棚又要管理等等。至於其他用品更是來之不易,麻煩的多。這就是說,糧食6選一斤的話,其他商品就會更貴,你總不能光在家吃糧食吧?也得花錢買別的,辦別事。有人說,可以賣了糧食買別的,那都覺得種地好,誰去生產其他物品呢?


秉燭夜遊gbq


當糧食漲到六元一斤時,衣服和電器可能會漲到你不認識的價位,所有工業產品更讓以農為主的人生活不下去,現在的糧食不是價格低,而是種糧的成本太高了,使用機械種糧,大面積種植才能降低成本,


沏杯濃茶品人生


一斤六塊糧食,那麼,饅頭十塊一個,尿素五百一袋,耕地一次一千,一切都會水漲船高的。


小狼159439895


糧食過去在農民眼裡是怕餓肚子不種不行,價格在低也得種糧食,改革開放前農民都是自己餓著肚子交公糧,現在老了有些身體好的還在種糧食,也沒有退休年齡和退休待遇,如今農村年輕人都是看在眼裡,年輕人基本不願種田,外面在苦都願意去打工,因為收入有保障,不存在風險,如糧價漲到6元願意種的還會種糧,不願種的漲到十元還是不會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