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男足有了歸化隊員,中國隊進了世界盃,你有何感想?

瀟灑平凡人


徹底解散中國男足,是十四億中國人民的心聲,別為了十幾個男足廢物的垃圾桶行為,搖頭擺尾


仁增旺修1


如果中國隊真的進了世界盃,我會很“高興”!當然,這事兒要一分為二來說。

現在國人急功近利之風飛漲,只看成績,不看過程,為了成績可以犧牲一切!只為自己的一點成績、利益!為了俱樂部成績,可以放棄國家隊!為了國家隊成績,可以忽略青訓!簡言之,為了自己的(相關的)成績,可以不要未來,不要一切!這種條件下的獲勝,取勝,我們難道不應該“高興”麼?

另一方面,歸化球員本沒錯,短時間向前大踏步的提高國足成績,尤其在亞洲範圍,足球水平相對較低,歸化一兩名強力前鋒,可能就會起到改變亞洲足球格局的作用。可是,短時間的輝煌就夠了麼?今後就不再發展足球運動了麼?恐怕也就可以滿足某些權力部門的慾望吧,除了為自己在位時期的政績增添磚瓦外,就起不到別的作用了!官員只知道為了官位,俱樂部只知道為了創收,教練、運動員只知道為了掙錢,矇蔽的只有老百姓、球迷!而真正的青訓卻從不會加大力量提升環境,提升參與人員數量,永遠都是口頭上許諾,表忠心、決心!可一到實際問題,尤其是短時間出不了成績的問題上就拜拜,忽略不理!諾大一個國家,全世界人口第一,足球人口只有大約5萬人左右(足協官方數字),2018年以前還只有大約3萬人。

這兩天的白巖松在《新聞週刊》中質疑中國足協,“只會狂賭世界盃,其他的都是短視短見!”、“國內球員都放不下面子,更捨不得國內高薪,像武磊那樣放棄上海上港高薪,28歲還選擇出國追夢的球員,對足球是純粹的熱愛。”這些話說的一點錯都沒有!一個官僚主義(足協)統治下的運動,想出成績?想改善運動環境?想為國人掙臉?光靠集體榮譽感麼?這些年足協幹過什麼?一句話,30年的急功近利而已!想吧!


信欣等於一切


我一樣開心啊!中國隊進世界盃是好事啊!有幾個歸化球員怕什麼?提問的這位“頭友”自己不能接受還是不自信?!中國改革開放除了“走出去”,也在“引進來”,足球現在也在改革,三五個歸化球員不是什麼大事,對於積貧極弱的中國隊,我覺得它可以是一枚強心針,也可以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更清楚我們是誰,我們向哪裡去!

放眼世界足壇,其實歸化來歸化去的基本是巴西球員,不得不說,巴西國內人才太多了,溢出效應太明顯了,多年前叱吒四川乃至中國足壇的馬麥羅只是混跡於低級別、相當於踢野球聯賽的,而如今江蘇蘇寧的當紅射手、前意大利國腳埃德爾其原籍也是巴西(意大利接受雙重國籍,埃德爾保留了巴西國籍,而我國只接受單一國籍),所以葡萄牙(歸化巴西的席爾瓦等人)、意大利、日本包括咱們中國歸化的主流都是巴西人,巴西人是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的!連剛剛當選中國足協主席的陳戌源之前也不贊成歸化,但現在他也明白,沒歸化球員,中國這批球員很難衝進卡塔爾世界盃,但有了歸化球員,勝算會更大一些!這不僅僅是他政績的需要(其實他這把年紀在國企該得的政績都得到了,陳主席也想幹一點實事),也是大部分球迷的心聲!陳主席都講得很清楚了,國足缺的是中場和前場的好手,中國足協歸化的已有9個球員已辦或在辦手續了!埃爾克森(艾克森)、高拉特、費爾南多、阿蘭確實是比中國球員水平要高的!

有人說他贊同華裔血統歸化,不讚或無血統的歸化,其實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問題,李可也不會說中文、唱國歌,艾克森已在逐步練習自己的中文名字了,我敢說艾克森愛中國可能比少部分中國球員還愛國,所以,大家心態要open點,現在正在衝擊世界盃,我們心往一處使,再退一步講,人家裡皮老爺子對中國隊的實力不比你懂?!

有了幾個歸化球員,並不是一定能衝進世界盃,大家也不要太自我感覺良好,我們要保持謹慎樂觀,高調做人,低調做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大利教練團隊已經在很紮實地幹活了,我們不傳播負能量,多鼓勁,足球也是個民心工程,我真心希望中國足球隊能衝進世界盃,然後每屆都進!!!








我不是中國足協


首先,這個問題提出來是十分有意義的,這或許也是很多中國球迷心中的一道坎。為什麼會有這道坎?我們對這支有歸化球員的國家隊又是什麼樣的感情?


  1. 球迷對這支新組成的國家男足裡面有歸化球員暫時不能接受,覺得國家男足更像一支“僱傭軍”。當場上11名球員,有兩到三名是外籍球員的加入的時候,球迷們已經習慣了這是俱樂部比賽的模式,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隊。輸贏或許在精神層面上對球迷們的影響或許沒有全部是純中國籍球員上場踢球來的強烈,這是廣大中國球迷普遍的感想。

  2. 雖然有很大機會進軍世界盃,但是歸化球員會極大程度影響國內年輕球員為國效力的機會和慾望,有利有弊。青訓才是一個國足立足世界足壇的根本,而青年球員的成長將會影響這一進程的快慢。日韓足球衝出了亞洲,在歐洲的賽場上很多他們球員的身影。孫興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試想一下,武磊沿著孫的成長軌跡,會比孫差嗎?我覺得不一定。所以,歸化球員的同時,大規模投入,應該抓住青訓,抓住好的苗子,重點培養。這或許也是大部分中國球迷的心聲。


  3. 足協對歸化球員尺度把握還算合理,球迷應逐漸適應這種政策和變化。不遠的未來,相信在國足會有較多的歸化球員的候選名單。但不代表國內球員就沒機會了。初步的幾個歸化球員,主要針對國足“鋒無力”進行改善,都是前場球員。後防線依舊是我們國內球員。國內球員近些年在中超面對超強外援的衝擊,也鍛煉出一批新人後防球員。朱辰傑,高準翼,都是比較出色的年輕球員。所以,U23政策還是給國足帶來不小的收穫。

總的來說,歸化球員感覺對於目前的國足來說,利弊參半吧。球迷和足協迫切重返世界盃的心情,歸化球員加速這個進程。但一旦成功,將會掩蓋國足存在的種種問題。歸化的道理不能一路走到頭,而真正可以提升的,可以立足的,唯有青訓。


LA新紫金


這個問題問非常好,目前,足協正在不遺餘力地歸化一大批外籍球員,根據主席主席陳戌源的透露,共計有9名歸化球員。在擁有一大批個人能力非常強的歸化球員助力之下,中國男足足球國家隊打進了世界盃,個人覺得也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就像我們中超的球隊在亞冠賽場,憑藉著對俄你的四名強力外援獲得比賽勝利似的。



首先,筆者對於歸化非血緣外籍球員是持反對意見的,僅支持歸化少量的華裔外籍球員。目前來看,得到證實的歸化球員有李可、侯永永、德爾加多、埃爾克森(艾克森)。其中,只有李可和艾克森可以代表國足出戰,他們也是自己所屬球隊的主力球員,另外兩名球員連隊內的主力替補都算不上,更何況,又沒有得到國際足聯的資格認證,根本就無法代表國足出戰。



除此之外,像高拉特、阿蘭、費爾南多、布朗寧等一大批歸化球員,正在積極地辦理入籍方面的手續,這些人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可以代表國足出戰。試想一下,在活防線上有布朗寧,在中場有李可,在前衛線有高拉特、阿蘭,在鋒線有艾克森和費爾南多。光這幾名歸化球員的能力,都遠在絕大部分的亞洲球員之上,代表國足打進2022世界盃應該大有希望。



所以說,在眾多歸化球員的助陣之下,國足打進2022世界盃,我的感想是,這並不值得高興。使用大量的歸化球員代表國足出戰,並不代表中國足球的真實水平,我們的青訓依然非常稀缺,我們的國字號青年隊戰績也非常糟糕,這種使用大批歸化球員打進世界盃的方式,只能夠說是自欺欺人而已,這又有什麼可值得高興的呢?


中國足球論道


感覺蠻好的呀。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世界早都進入了大融合的時代。地球村的概念我們也不是第一次聽說。

國足規劃球員,和別國規劃我們的乒乓球運動員有啥不同嗎?眾所周知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太優秀,有很多優秀的遠動員一直沒辦法進國家隊,畢竟名額有限。他們也想在奧運賽場展示自己啊,怎麼辦?只能去代表一些乒乓球不發達的國家參賽了。

體育無國界,無論他是什麼皮膚,只要是中國籍,我就認他為同胞。只要能代表中國,能為中國奮鬥,都值得我們尊重。中科院都有了外籍院士了,體育界為什麼就不能規劃呢?

老祖宗都說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啊。全世界都在用各種方法吸引人才,我們為啥就不能呢。我倒覺得不光體育界,科技、軍事、經濟等各個領域都應該引進世界優秀人才,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讓優秀的人才把先進的技術留下來,然後我們再加以深化,豈不是更好嗎。

造船過河既然行不通,為啥不能搭船過河呢。


風過後的凌亂829


我是傑克,我來回答

昨天新上任的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未來不會把歸化作為一個基本政策,要嚴格控制,有效推進,足協這時候要考慮一些現實問題,相信球迷會理解。

足協的意思很明確,未來國足陣容裡不會大規模的出現歸化球員,本土球員才是國足的中堅力量,注重青訓這一現實問題。

對於非血緣的歸化我個人是反對的,但像李可這樣有一定血緣關係的我是可以接受的。

回到正題,如果未來我們依靠這些歸化球員打進了世界盃,我並不會有多麼的開心!因為我想看到的是黃皮膚,黑頭髮,而且是在我們的青訓體系中成長起來的球員來幫助我們的國足打進世界盃!

  1. 有關注董路老師的”中國足球小將“的球迷應該知道去年在德國舉辦的”廣域星空杯“比賽中中國足球小將擊敗了多特蒙德、漢諾威96等德國豪門俱樂部梯隊拿到了冠軍,當時觀看的球迷和董路老師一樣為之開心和動容,不是因為我們的實力有多麼的強大,而是我們看到一群中國黃皮膚的小孩子一起團結一心、拼盡全力幫助我們的國家在國外拿到了一個來之不易的冠軍!這一份國家的榮譽感是在俱樂部中感受不到的。


  2. 當我們的國家隊有了這些歸化隊員,他們拿的是一份工資,雖然他們在中國生活了這麼久,但跟他們的祖國相比這裡的歸屬感肯定要小,穿上中國國家隊隊服的他們真的有中國的榮譽感嗎,這隻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了。

  3. 到時候真正進入了世界盃我不會特別開心更不會慶祝,因為在我內心裡中國青訓體系的完善,中國人自己的足球風格的培養,這才是我們應該看到的,只有青訓壯大起來,每一個人都去熱愛足球,讓足球真正的滲透到生活當中去,帶給我們正能量,而不是靠著幾個外援來帶給我們快樂,總之這樣我的內心是不會真正感到高興的。

總結: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注重名族榮譽感和歸屬感的,如果中國足球國家隊能依靠自己青訓培養出來11個球員打進世界盃,我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夠為之感動滿足和幸福!


認同我的觀點的同志麻煩點個關注,謝謝!

CR7體育


不請自來

如果題主所說能夠成為現實的話,那我肯定是非常的高興啊。又有什麼理由不高興那。

世界盃的正賽中國只有在2002年參加過一屆,從那以後中國隊還未有一次闖入過世界盃正賽,如果中國再次打入世界盃肯定是值得讓廣大球迷高興的一件事,不高興難道還難過嗎?

為了參加世界盃,國足經過了不斷的改變,也不斷的嘗試新的戰術,曾模仿過也曾創新過,但是最終的結果均是失敗,這麼多年國足的努力一點成效都沒有,甚至已經從曾經的亞洲一流球隊變成了現在的二流甚至三流球隊,這樣的結果難免讓人失望,現在我們的鄰國泰國和越南都已經在足球發展中超越了我們,而我們依舊在不斷的倒退。

這樣的國足已經讓人看不到了希望,不光球迷看到了這一點,足協的高層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想要改善如今的國足絕非易事,之前做過的努力已經算是白費了,現在的中國足球只能從最基礎開始改善,但是時間問題讓足協頭疼,種種原因的情況下,現在留給國足的捷徑只剩下歸化一路。

雖然歸化球員有些丟失臉面,但是現在的中國足球還有何臉面只談,輸泰國,輸越南難道還要等到輸馬爾代夫和關島時再作出改變嗎。

歸化球員一事雖然不是最好的改變中國足球的辦法,但是確實最快捷的方式,利用歸化球員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國足的實力,在即將到來的世界盃預選賽上能夠取得好的成績,畢竟世界盃夢想距離國足已經太遙遠了,面對這樣的一個捷徑,中國足球不得不抓住,雖然依靠歸化球員的國足可能會受人詬病,但是如果能夠取得好成績絕對可以有力度回擊曾質疑此事的人。

所以不論是依靠本土球員還是歸化球員打入世界盃,都是一件令人興奮開心的事,畢竟我們喜愛的是中國國家隊,而他們代表的恰恰是中國。


阿杜的體育世界


如果說有歸化球員的中國隊闖進了世界盃,我認為這是可以激起國人自豪感的,畢竟是中國隊。

雖然有歸化球員,但是他們已經加入了中國國籍,是中國人了,那麼中國人的中國足球隊闖入了世界盃,我們中國人理應感到自豪。

中國國足終於進入了世界盃,雖然有歸化球員的功勞,但是我仍然感到自豪,因為中國足球離開世界盃已經太遙遠了。

從2002年韓日世界盃之後,中國足球再也沒有進入到世界盃,可以說我們廣大的中國球迷對於國足十分的期望,如果說中國國足能夠靠幾名歸化球員打進世界盃,那麼就說明中國足球發展了,是我們廣大中國球迷所期望看到的。

雖然在中國國足內有幾名歸化球員,但是這些歸化球員大部分都有中國的血統,都是有著華夏兒女的傳承。

即便是沒有血緣關係的球員,他們也在中超踢了很長時間的球,已經是半個中國通了,因為他們願意為中國效勞,願意成為中國人,這是中國足球的一種包容。

歸化球員加盟國足為祖國出戰是他們的榮耀,如果說中國足球闖進世界盃,我們國足會感到十分開心和滿意的。

因為我們國足的實力開始大增,我們中國國足能夠再次闖入世界盃了,而且這些歸化球員的加盟讓國足也會看到希望,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好處。

或許,在歸化球員加盟中國國足之後,中國國足闖進卡塔爾世界盃的幾率大增,我們球迷真的希望看到這一天的到來!


老鱷足球戰報


我想說,足球是一項很有魅力的運動。據不完全統計,說足球是全世界第一運動。足球運動之所以能成為當今世界上開展最廣、影響最大、最具魅力的體育項目之一,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足球本身的特點。足球運動競爭激烈,對抗性強,技術、戰術複雜,比賽時間長,規則簡單,易於開展。二是足球運動經過一系列的改革,使足球運動產生了一種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有著如此豐富內涵和感染力的足球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人生的享受。毫無疑問,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運動” 。那我個人認為,你首先是喜歡這項運動,而再是被它所折服。那就很好理解為什麼中國此次歸化一些肯為中國足球事業所貢獻的國際球員。不論下屆世界盃預選賽能不能衝出亞洲,我一概支持為中國足球而所奮鬥的一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