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阿克塞县:红柳湾镇创新“3663”工作”法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纵深推进

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启动以来,红柳湾镇组织9个基层党组织,560余名党员干部,在社区、农牧村建立建全三级防控机制,紧盯六大重点群体,把牢六道紧要防线,抓好三大健康教育,严格落实“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严查细管,全面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健全三级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分别建立镇、村、社区三级网格,镇一级网格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主要负责分析研判全镇总体形势,根据需要指挥、调度全镇工作,保障人员摸查、医疗服务、物资后勤、信息宣传、纪律监督等方面工作到位;村一级网格长由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统筹安排工作人员,采取“三班倒”的形式,在进村路口设立疫情监测(劝返)点,对过往车辆进行询问、告知疫情,进行登记和检查消毒,对外来人员和车辆及时进行劝返;社区一级网格长由镇联系领导和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重点做好本区域疫情预防宣传、流入人员劝导排查、动员群众加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防护措施,确保深摸细排,摸查到位。同时,划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责任区,明确任务分工,靠实工作责任。

紧盯六大重点群体。紧盯所有外出人员、近期返回人员、重点疫区流入人员、居家留观人员、密切接触人员、社会面流动人员六类重点人群,对辖区内所有人员分类建立管控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重点对武汉、湖北等重点疫区来阿返阿人员实行全天候随访,建立监测管理档案,摸清身份、全面排查怎么来、从哪来、怎样来、返回乘车情况、途径哪些地方、接触了哪些人、到家采取措施情况、隔离期间发热症状情况等,严格落实联系社区、包挂村领导,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医护人员三方责任,每天做好体温检测回访、动态监管、信息报送等工作。全面排查摸清密切接触人员,对密切接触人员实行全隔离、日检测、防外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把牢六道紧要防线。一是把牢交通防线。在社区入口、通村主干道等交通要道规范设置检查点,推行“疫通行”电子通行证二维码,通过识别扫码快速登记往返人员信息,提升检查登记效率。二是把牢检测防线。在红柳湾村入口设立检测点(劝导点),加强进村人员的管控,限制人员流动,做到了人员车辆信息必登、车辆消毒必做、人员体温必测、路途行程必问。三是把牢值守防线。对红柳湾村检测点和城区各小区值班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实行24小时值班和分时段值班制度,全面落实1名包抓领导、1名村(社)干部、1名在职党员、1名志愿者和红柳院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红柳湾派出所警务人员共同值守,健全完善出入口把控流程,落实落细出入口登记、测温、消毒、劝返等闭环措施。四是把牢企业防线。对红柳湾村全圣集团养殖场及其周边出入口实施24小时管控,严格落实清洁、消毒、通风措施,坚决禁止活畜销售流通。五是把牢家庭防线。强化农牧民宣传教育力度,及时督促引导群众尽管不出门、坚决不串门、确保不集聚,引导群众居家勤洗手、多通风。

六是把牢活动防线。坚持红事延办、白事简办和取消其它一切文体活动、宗教活动的要求,建立镇、村、社区巡逻队,减少群众外出活动。

抓好三大健康教育。以镇为单位,以社区、村为单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教育、引导、带领党员群众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大力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良好氛围。一是抓好预防宣传教育。利用手持小喇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播放,张贴刷写标语、横幅、公告,制作宣传栏、宣传版面、宣传墙等,印制宣传画册、宣传折页、宣传单,利用微信工作群、电话等方式,大力宣传联防联控政策、个人防护知识、爱国卫生运动知识等,倡导全民佩戴口罩和测体温,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二是抓好环境卫生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与正面引导,动员群众全面清理镇区、村组、渠道、背街小巷、闲置地等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加强社区、村庄主次巷道清扫保洁力度,整治门前屋后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等现象,并规范医疗卫生材料使用后的处置,并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常态化制度,彻底清理消除潜在的疫情传染源,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三是抓好习惯养成教育。引导群众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对住所进行大扫除、大清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干净卫生的家庭生活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