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重要零售、餐饮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印发《零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和《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请各地商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导本地企业参照执行。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年2月6日


《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暂行)》

(中国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制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疫情的进展、防控和救治。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继续传播和扩散,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保持全国餐饮行业的服务和经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烹饪协会、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美团点评集团联合制定本经营服务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餐饮经营服务企业和员工。

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1.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 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2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1.3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二、基本要求

在未来的服务接待活动中,根据行业特点,识别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控制传播,是行业未来一段时间服务顾客的前提。

2.1各经营单位,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应急方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2.1.1防控工作小组应由第一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全面负责,设计有效的应对反应工作流程。

2.1.2要全面采集了解上岗员工假期动态(员工去过哪里、是否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并登记汇总。有疫情发生地区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这三个方面情况的员工暂不返程返岗。

2.1.3要求所有员工对待疫情,不得隐瞒,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以及与来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地区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等潜在风险人员要及时报备,并要求员工应当按照要求居家观察14日,暂不返岗。

2.2做好防护物资的准备。

企业应在开业前或复业时,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

2.3凡在疫情严重地区,经营单位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允许,方可开展经营服务。如若没有得到允许经营,经营单位应告知顾客并取得理解,应有专人轮流值班,保持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2.4在疫情防控解除前,未经上级允许,停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

2.5疫情期间大量使用消毒液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执行,避免消毒液体接触到菜品、成品。

三、经营服务规范

3.1 人员要求。

3.1.1各经营单位,要做好员工防护知识培训。要求所有员工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1.2员工每天进入经营场所(工作区域)前,应安排专门人员给员工检测体温,体温正常可入内工作,并进行洗手消毒。若员工体温超过37.3℃,应要求员工回家观察休息。工作中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3.1.3上岗必须时刻佩戴口罩(如非一次性口罩,每隔2-4小时使用酒精消毒一次,确保防护效果),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顾客应双方佩戴口罩。

3.1.4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防护,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尽量使用带盖垃圾桶。

3.2制定疫情期间的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形成每日一报送制度,档案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等。

3.3从业人员尽量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对于集体宿舍,加强管理和宣传,做好防护。

3.4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四、经营场所环境要求

4.1保持就餐场所内部环境整洁,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

4.2尽可能配备有杀菌作用的洗手液或提供消毒纸巾,有条件的企业可把水龙头改为非接触式水龙头,避免接触。

4.3对于顾客接触多的地方如走廊、电梯、扶手、洗手间、厕位等增加消毒频次。

4.4厨余垃圾加盖、分类及时清理。

五、服务提供方面要求

5.1在用餐场所的显示屏显示或明显位置张贴公告和防护知识海报,正确宣传引导告知所有进店顾客需配合和注意事项。

5.2增加打包外卖服务,增加线上平台外卖服务和增加外卖窗口。

5.3必要时,可适当缩减营业时间,但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公告,告知消费者并取得理解。

5.4平日给客人提供零食的经营单位,应停止供应到疫情结束。

5.5有条件的经营企业可减少桌椅摆放以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

5.6有条件的经营单位可用分餐制。内部食堂等经营单位应考虑集中供应,分时段错峰就餐等服务提供方式。

5.7每日公示消毒情况。

六、设备管理

6.1空调和新风系统。

6.1.1制定疫情期间通风系统和空调的检查、清洁、测试和维护计划。

6.1.2要定期维护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6.1.3要根据空调使用要求和疫情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况,增加过滤器的清洁消毒和更换。

6.2电梯。

6.2.1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应增加消毒的频次。

6.2.2应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在电梯间戴口罩并避免交谈。

6.2.3经营单位酌情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传染。

6.3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

6.3.1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进行全面维护保养,保持清洁卫生。

6.3.2食品原材料坚持覆盖保鲜膜再进行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6.3.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先进先出。适量存储。

七、采购进货管理

7.1落实采购各环节索票索证制度并存档记录。

7.2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并在疫情期间允许经营的供货商采购原材料。

7.3杜绝采购、饲养和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严禁经营、储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肉类来源可追溯,尤其是加强对猪肉“两证一报告”的查验,杜绝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

7.4所有原材料应保持新鲜,加强保鲜、冷冻、冷藏环节的处理和使用。

八、顾客管理

8.1有对顾客量测体温的过程,正常体温,可提供服务。

如在就餐场所发现消费者有发热(体温超过37.3℃)、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积极劝离现场并提醒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获知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则开展终末消毒(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点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8.2要求顾客进店除就餐外,全程佩戴口罩。

8.3制定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形成档案管理,登记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有效的)

九、外卖服务

9.1外卖配送员。

9.1.1按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标准,避免配送过程中面对面与顾客接触。

9.1.2外卖配送员的个人健康事项按本文3.1的要求执行。

9.1.3外卖配送员盛放食物的容器,应在平时清洁消毒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频次。

9.1.4外卖配送员的交通工具应进行消毒的要求。

9.2平台管理方。

9.2.1应制定平台信息服务、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方案,鼓励外卖平台推行“无接触配送”的操作规范,

9.2.2要求配送管控部门建立完善配送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外卖配送员情况监控、每日订单完成情况监控、突发异常数据监控、项目执行情况监控、风险控制数据监控、核心指标完成情况监控。

9.3向餐饮经营单位施加影响。

9.3.1要求下线野味餐品,并坚决不予配送。

9.3.2倡导餐饮商户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餐饮外卖“吃的安全”、“吃的安心”。

9.3.3制定《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提醒外卖商家告知书》。由配送员告知餐饮经营单位。


《零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暂行)》

(中国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制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疫情的进展、防控和救治。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继续传播和扩散,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维护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确保零售企业服务和经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共同制定本经营服务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零售企业和员工。

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1.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 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2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1.3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二、基本要求

2.1各经营单位,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应急方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2.1.1防控工作小组应由第一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全面负责,设计有效的应对工作流程。

2.1.2要全面采集了解上岗员工假期动态(员工去过哪里、是否有发热、呼吸等症状),并登记汇总。有疫情发生地区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这三个方面情况的员工暂不应返程返岗。

2.1.3要求所有员工对待疫情,不得隐瞒,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以及与来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地区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等潜在风险人员要及时报备,并要求员工应当按照要求居家观察14日,暂不返岗。

2.2 做好防护物资的准备。

企业应在开业前,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

2.3凡在疫情严重地区,经营单位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允许,方可开展经营服务。如若没有得到允许经营,经营单位应告知顾客并取得理解,应有专人轮流值班,保持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2.4在疫情防控解除前,不允许聚众餐食,娱乐,游玩;未经上级允许,不得组织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展览展示等活动。

2.5 疫情期间大量使用消毒液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执行。

2.6 营业时间可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7 监督入驻商户的内部管理,其防控标准不应低于本规范。

2.8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追踪调查,详细了解、提供所涉及经营区域及人员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

2.9 大型商业综合体业态多元,人群密集,人员互动较多,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应更加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2.10根据行业特点,识别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控制传播,是商贸零售业未来一段时间开展经营服务的前提。

三、人员管理

3.1每日采集员工(含商户员工)疫情控制期间的动态信息并登记汇总。有武汉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员工应严格进行14日隔离观察。

3.2动态信息良好的员工每天进入经营场所前,应检测体温,并进行洗手消毒。若员工体温超过37.3℃应要求员工自我隔离观察或及时就诊。

3.3员工上班期间应时刻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勤洗手,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3.4减少或者避免聚集性会议,尽量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沟通。

3.5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如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症状的,依有关流程及时报告,妥善处理,迅速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3.6 应根据经营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物品的流向设计,尽量保证人员和物品相互隔离,楼内垃圾等污染物品与干净物品无交叉。

四、场所管理

4.1配备测温仪,对所有进入商业综合体的消费者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在超过37.3℃的情况下,应询问是否有相关接触史,观察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疑似症状,视情况严重性引导其自我隔离观察或就医检查并做好必要的登记,以利于溯源。

4.2加强营业场所的通风、消毒和清洁卫生。

4.2.1 营业场所每日至少开窗自然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必要时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消毒,应持续开机消毒。

4.2.2严控接触性感染,防止污染源进入。对各个门口、停车场入口处、柜台、休息区、服务台、收银台、座椅进行清洁消毒。

4.2.3电梯扶手、电梯按键、门把手、自动售卖机、购物车等,应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4.2.4在显著位置处张贴病毒防控宣传材料,提示顾客佩戴口罩。

4.2.5企业应在开业前和结业后,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洁和消毒。

4.2.6设有餐饮功能的营业场所,应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的规定执行。

4.2.7对所有卫生间地漏排水,小便器排水,盥洗池排水做水封检查,并做杀菌消毒处理:对有二次供水系统的企业,必须按照标准对二次供水水箱做紫外线杀菌。

4.2.8商业综合体公共区域如走廊、地面、直梯、滚梯和休息区的桌椅等做好清洁消毒;在电梯内部、卫生间等张贴宣传画;加强厕所的清洁、消毒,张贴洗手步骤示意图,厕所内增加酒精消毒剂或免洗手消毒凝胶,并提示顾客洗手后进行消毒。

4.3建议母婴室、儿童游乐活动设备设施应停止使用。

4.4必要时可适当缩减营业时间,但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公告,通过多种方式告知消费者。

4.5有条件的企业,可请专业清洁消毒服务商配合做好商场环境卫生工作,并向消费者公示每日消毒情况。

4.6 建议对口罩、手套等常用防疫用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置管理。

4.7如遇客流集中,人员过于密集的情况,可采取限流、疏导等措施。

五、设备设施管理

5.1在外部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疫情期间暂停使用空调通风系统,切断病毒通过集中空调系统传播渠道。

5.2确需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经营场所宜全新风运行,并加强清洗、消毒或部件更换。寒冷地区,启动新风系统或全新风工况运行之前,应确保机组的防冻保护功能安全可靠。

5.3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经营场所发生疑似、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后,应关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在当地疾病防控部门的指导下,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鉴于各地疫情、气候、自然环境不同,加之防控措施在不断完善,各经营单位空调系统的使用应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的规定执行,也可以按地方防疫部门的规定执行。

5.4 电梯包括直梯、扶梯应加强安全维修和清洁卫生管理。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应增加消毒的频次。应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在电梯间戴口罩并避免交谈。应酌情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传染。严格控制客梯和货梯混用。

5.5 营业现场的垃圾桶应增加清理频次,保持清洁卫生。

5.6 垃圾房及时清运,封闭储存。

5.7 收货区及送货车辆应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六、商品管理

6.1在疫情期间,各经营单位应严格在防控疫情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货源,保障群众日常消费需求,特别是清洁消毒、口罩等用品,尽量保障供应。所有的商品应在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在运输、储存过程严格防控,杜绝污染。

6.2经营单位应严格杜绝随意涨价,应在稳定物价,保障供应方面做出贡献。

6.3超市不应经营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

6.4提倡刷卡支付、各种移动支付方式结算。


食品生产企业疫情期间开工的必备条件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导致目前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停产的状态,为了更好的控制疫情的发展,不同地区陆续发布了延期开工的时间。但是食品生产企业该如何安全复产开工是目前较为困惑的问题。如何能保证产量供需,又能保证厂内不发生疫情,科学控制风险呢?食品伙伴网建议从加强原料采购&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加工过程合规管理、做好消毒清洁制度等方面开展防控行动。本文从5M1E的角度为大家进行深度解析。


人员篇

(1)复工人员的选择

结合公司订单排产情况合理安排选择复工人员,人员尽量采用就近召回原则,在疫情控制前,尽量少用外地员工。可通过以下表格进行筛选,供参考: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同时也通过网上公布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进行查询:

http://2019ncov.nosugartech.com/

建议近期不招或少招新员工,如确实需要招聘,建议最好由内部员工推荐,如无,必须做好背景调查及身体状况检查。

(2)从业人员岗前检查制度

严格落实食品从业人员晨检、午检制度,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

(3)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管理

公司可结合官方&专业机构有关防疫知识、宣传资料在公司内显著区域,采用视频滚动播放或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防控健康宣教,避免采取面对面会议模式。

(4)从业人员着装管理

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可用流动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应确保所有在岗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

开展作业,并按口罩有效时限及时更换。以下口罩佩戴方式供参考: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5)从业人员身体异常情况处理

从业人员如有发热(37.3度以上)、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的,应主动向单位报告,不得上岗,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在医院确诊为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不得上岗。

当出现人员呕吐时,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有效的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再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6)严格落实洗手消毒制度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洗手消毒,尤其在摘带口罩前后,并做到不碰触口罩中间区域。以下洗手方式供参考:

(7)从业人员日常起居管理

保持衣服、被褥等纺织物清洁,应定期洗涤、消毒处理。可用流动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疫情期间,员工就餐建议尽量自带餐具。上下班做好防护管理,如可能,公司可为员工配备防护用具。

(8)来访人员管理

做好来访人员的背景、及身体状况调查及防护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厂区。


设备篇

务必做好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企业可根据设备情况结合安全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消毒方式。

生产的工器具可以采用热力消毒;食品接触面采用食品级75%的酒精消毒。

备注:大量使用酒精消毒作业的车间,应做好安全通风管理,防止在酒精消毒后第一时间明火作业,有发生爆炸的风险。


物料篇

禁止采购、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原料进货必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来源可溯、合法合规,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做好加工过程暂存物料的防护工作,避免长时间裸露,防止在进入生产流程前被污染。

备注:来自武汉的原料是安全的,因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是人和野生动物,离开这些宿主后不能长时间存活。

提前统计储备好口罩、75%酒精,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红外测温仪、应急交通车、应急药品等防疫用物资,并做好标识管理,方便在第一时间获取。


方法篇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企业可从工艺上进行优化来避免受其污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到全面防护,做到不对产品造成污染;同时合理优化各工序开展时机,尽量避免物料长时间裸露。


环境篇

企业应做好厂区、员工宿舍及周边环境的消杀工作,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75%酒精进行喷洒或擦拭。

空气可以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臭氧发生器等方式消杀,并进行空降测试。

垃圾处理: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清洁,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工厂指定的专用有盖废弃桶内。

企业设立应急区域,并配备应急物资。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应将其联系方式在厂区各个区域进行张贴,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方便及时联系反应,并及时到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监测篇

体温测量建议企业尽量采用红外测温仪非接触式测温方式,避免在测量体温过程中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做好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的持续监测及报备机制。

生产过程的消杀工作应做好记录,并根据生产情况适时加强消杀作业。

企业除了要做到以上5M1E要素排查外,针对此次疫情还应针对性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在保证合规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应急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得以应对。针对疫情发生期间,国家及各地发布的政策法规及解析食品伙伴网将会在各公众号第一时间进行推送,欢迎大家及时关注。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延迟复工,工资怎么发?

在经历了春节延长假、延迟复工后,很多人返岗在即。那么,这些日子的工资应该怎么算?被隔离了还能领工资吗?待岗期间工资怎么发?在家上班工资咋算?

春节延长假上班,工资怎么算?先安排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  人社部等7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对在春节假期延长假期间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指导企业应先安排补休,对不能安排补休的,依法支付加班工资。被隔离了,还能领工资吗?隔离期照常发工资  意见明确,对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要指导企业按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职工,按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工资。  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广东、浙江等各省(区、市)印发的通知也都明确提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不得解除劳动关系。春节法定假期加班,工资怎么发?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的300%的工资  四川、云南等省明确,春节法定假期期间(1月25日—27日),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劳动法规定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的300%的工资。
待岗期间,工资怎么发?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没上班发放生活费  意见提出,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生活费标准,各地并不完全相同。如北京规定,待岗期间,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基本生活费;广东规定,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职工生活费;陕西规定,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5%支付生活费。在家上班,工资怎么算?按正常工作期间支付工资  北京市人社局明确,对于企业要求职工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支付工资。  江苏也提出,对企业要求职工通过远程办公等形式提供正常劳动的,依法支付工资。

「收藏」防疫期开工注意问题,一定要人手一份,看懂学透,认真实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