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羁旅之夜,写下一首诗,感怀至深,可与《天净沙秋思》相媲美

家,是每个人心中的牵挂,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希望可以得到一份来自家的温暖,古代的这些文人墨客,他们或许是漂泊在外,又或许是谋取仕途,亦或是在赴任途中,在这个旅程中,他们所见颇多,由此触动灵感,写下了很多羁旅诗,这些羁旅诗大多抒发了游子感物伤怀,思念家乡的浓烈情感。

王勃羁旅之夜,写下一首诗,感怀至深,可与《天净沙秋思》相媲美

离开家乡的日子里,似乎会少了一种叫做“归属感”的东西,诗人可以将这种情感通过明月,杜鹃、沙鸥来传达,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羁旅诗中的名篇,其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更是让人读之肝肠寸断,无论游子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自我表达,他们终究所表露的都是同一种情感——羁旅思乡之情。

唐初诗人王勃早年漂泊在外的时候,也写下过一首羁旅诗,名为《深湾夜宿》,淡淡从题目上来看,就不难读出这首诗的类别,王勃是唐朝初期的诗人,也因此有人称这首《深湾夜宿》为最早羁旅诗的代表作。

《深湾夜宿》

[ 唐 ]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王勃羁旅之夜,写下一首诗,感怀至深,可与《天净沙秋思》相媲美

诗歌的首联为读者展现了游子漂迫途中所遇到的艰苦卓绝的境况,“巨壑”、“危岑”都说明了王勃旅夜即将要面临的生存环境,异国他乡之苦加上贫困交加的现状,难免让人有一种心酸悲痛的感触。颔联继续写四周环境的萧瑟,由“堰绝滩声隐”到“风交树影深”,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王勃羁旅之夜,写下一首诗,感怀至深,可与《天净沙秋思》相媲美

颈联运用了经典的思乡场面:女子的捣衣声阵阵传来,“砧”指的就是女子捣衣,“江童”代指儿童,颈联提到了女子,孩子,这里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已经是诗人准备已久的话语,前两联只描写景物会显得有些单调,加入人物,更文章增添了一丝温情,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衬托出诗人的思乡情感。

最后一联,一语道破,此时故乡远,说明诗人在远离故乡的天边,点明距离。一句“宁知游子心?”似乎是一个匝口,让王勃铺垫已久的羁旅之情喷涌而出,也写出了本诗的主题,最后一句是本诗的主旨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