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之間…


很慵懶地晚上11點睡覺,隨手翻閱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不想多動腦,隨口唸書裡的幾首詩,有一種淡淡的味道。快速地往後翻,象滿天的星雲閃閃爍爍 ,竟一時應接不暇。有些詞真的讀不懂,或無力體驗其中的韻味,但總感覺有某種契合。這幾天是有些憂傷,心裡老想著這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心靈一時難以寧靜。那些不能如期迴歸的人們,也如古代流落他鄉的遊子,是否也有幾分無奈和惆悵。睡意朦朧時,蘇軾的《定風波》映入眼簾:

“常羨人間涿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通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詞的對象和意境與我此時的心緒似乎有些牽強,但我看重的是其間隱含的樂觀、曠達。“此心安處是吾鄉”:早已不是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時代。一時的變故,怎可抵擋萬眾一心的抗擊!待到萬里歸來時,此嶺已是梅花香!

因為心中有悸 ,著實睡不安穩。一覺醒來,不過臨晨4點多鐘,依窗而站,滿眼盡是寧靜。星星零落而高遠,一彎冷月如霜,幾片薄雲懸著,彷彿海天裡的帆。雲天之下,這個小城安靜如素,不曾有星點的響聲。回到沙發上,拿起《林徽因: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詩事》,讀起林徽因來。讀林徽因一定是一個人,在深夜的一個有一株丁香花或幽蘭的角里,最好晴空如洗,皎月如酥的時候。她的久遠的美如靈魂在書的字裡行間遊走,典雅的微笑會靜悄悄的撲面而來,讓你如痴如醉。

這個民國奇女子 ,足足讓一個國度憑添了幾分厚度和憂傷,讓中國現代文學史增加了無窮的絢爛。因為她催生了才情、影響了詩意、改變了人生 ,釀製了悲劇。在英倫,大詩人徐志摩淪陷在一個16歲少女的情感裡 ,為她 ,為中國現代的詩壇寫下燦如星河的詩章。《再別康橋》這首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朦朧詩章就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結婚後 ,徐志摩所寫的包括對林徽因在內的那些逝去的青春和愛情的眷念。

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他們的愛情是他們那個時代的一個高度。顯赫的家庭背景,卓然的藝術和專業成就,驚世核俗的情感糾葛至今沒有人可以超越。只要看看這一串燦若星辰的名字,你就會為之而喟嘆:泰戈爾、胡適、傅雷、冰心、沈從文、費正清、梁實秋、張奚若、聞一多、金嶽霖等等等等,他們是中國現代文學史藝術長廊中影響中國和世界文壇的泰斗級大家……而他們居然也為那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增添色彩。

徐志摩有天大的面子,他居然請泰戈爾做“紅娘”,試探那顆已經走遠了的心是否還可以再回來。那時的林徽因已經明花有主,心有歸依,甚至已經成為梁思成的準夫人了。徽因對志摩不是沒有感情,只是這種感情被她把握在一個美好的度上 。林徽因是一傳統的女孩子,理性而又善良,她知道徐志摩是一個有家庭的人,也有一個如自己一樣美麗善良的妻子,她不忍心去傷害這個無辜的人。更重要的是她愛志摩不如志摩愛自己那麼深,她說:“他若沒死,我待他是仍不能改的 ,這可能是他說的我愛我的家勝過愛他的緣故。”

徐志摩的殤不能說完全沒有林徽因的原因。明明在千里之外上海的家、還有一個浪漫漂亮的妻子廝守,偏偏要趕著回北京聽林徽因的與自己不相干的課 。這是為什麼,為愛嗎!林徽因也是心有靈犀 ,一個上午的課都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彷彿有某種預感似的。第二天消息傳來,志摩已殞命高山 ,生命被定格在34歲男人最燦爛的年輪。徐志摩以這種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詩歌,離開了林徽因,給中國現代文學史留下了一個無法補救點“殤”!後人評價林徽因和徐志摩的這段感情糾葛,說是現代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

我常常為徐志摩唏噓,因為我覺得不公平,而愛情是需要公平的,這也許是俗人的思想。而金嶽霖對林徽因的愛則可以用柏拉圖式的愛情冠之,可我更是覺得有些悲哀……這又是俗人之俗人的思想!


2020年2月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