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17年前,身为部队的医护人员,陈惠斌主动请缨抗击在“非典”一线,因表现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17年后,她早已褪下军装,穿上藏蓝战袍,是金山派出所综合科内勤民警,两次面对疫情,两份不同的职业,两次不同的战场,从女军医到女警,不变的是“初心”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我是党员,我上

陈惠斌,金山派出所综合科一级警长,党龄22年。作为曾经参加过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的“老战士”,这一次我又站到了抗击疫情的一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愿以“初心”换得群众的“安心”。

回忆2003年那场硬仗

01、陈惠斌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亲历者。作为当时部队所在门诊部的一名护士,陈惠斌主动请缨、临危受命,负责整个单位所有战士每日4次体温监测以及各中队餐厅、客房、大院、办公区、宿舍等重点部位消毒防护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双手因长时间浸泡酒精起皱皲裂。她忍着疼痛,不喊苦、不喊累、仍然坚守岗位。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没有害怕过,毕竟年轻,也没经历过这么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很长一段时间,陈惠斌都不敢将自己的工作风险告诉家人,她一方面从心理上克服自身的恐惧,另一方面从业务上锻炼过硬的技能,面对挑战毅然选择坚持下来。每个细节一遍遍查,每个流程一遍遍走,每个标准一遍遍熟悉,100多个日夜坚守,确保了全体战士零感染,陈惠斌也因此荣获“个人三等功”。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从军装绿到警察蓝

02、刚转业时,陈惠斌沉下心,以一名“新学徒”的姿势虚心向其他民警学习,“勤学、勤问、勤练”,收集汇总各类信息、资料,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每日埋头于各类报表、总结和工作台账中,时常为了一份方案、一份小结、一次汇总甚至一个数据错过饭点。仅仅两个月,陈惠斌以最快速度实现由军人向警察的角色转变。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作为金山派出所的户政内勤,陈惠斌负责上级各类工作指令的上传下达、派出所日常勤务安排、各类工作专项的台帐管理,工作任务繁杂。疫情当前,上级第一时间下发的工作指令激增,要求反馈内容多、时限短。陈惠斌深知每条工作任务的重要性,放弃春节休息,一连10日进所加班,及时收集整理反馈数据,保质保量核处反馈,为防疫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在单位,陈惠斌充分发挥部队医护专业特长,通过小范围面对面或微信群形式,倡导科学防疫,教习大家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穿脱防护服、正确洗手消毒等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和注意事项。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所里一部分90后年轻民警、辅警没有直接抗击过“非典”的经历,心理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陈惠斌也会私下鼓励大家坚定信心、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疫情。“有了抗击‘非典’老战士的指导和鼓舞,我们抗疫就更有力量和信心了。”同事打趣地说。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警察在左,军嫂在右

03、除了是一名警察,陈惠斌还是一名军嫂,因爱人仍在部队,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的重担基本压在陈惠斌一人身上。每天加班工作之余,她要赶回家辅导大儿子课业学习、照料两岁的小儿子饮食洗漱、料理家务、伺奉年迈公婆。人前不说苦,人后咬着牙,军警家庭背后有太多辛酸的故事。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春节前夕,惠斌爱人带着小儿子返回到老家,后因疫情突起而无法返厦。惠斌心系家人,仍坚守岗位,留守在厦门的大儿子只能交给外婆照顾。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所领导送来关心慰问

工作忙起来,连每日督促大儿子温习功课也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这个特殊的春节,一家人隔着手机,用视频互道平安、互相鼓劲。不过,她坚信相伴扶持地经历过、付出过,才能更感谢和珍惜拥有的一切,对幸福的感受与理解才能历久弥新。

每一份勇敢和温暖

驱散冬日寒冷

坚定信念和决心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春的脚步

春来了,摘下口罩的日子

还会远吗?

湖警战“疫”·党员当先(三) | 17年后再战,女军医到女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