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手機虧25億、靠賣樓翻倍賺回來:LG在中國市場正式投子認輸

在三星連續關閉在我國的工廠之後,其同胞LG則把總部大樓賣掉了。LG中國總部大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4億美元的造價在2005年摺合30億人民幣,現在的賣價則高達1.37萬億韓元、摺合人民幣80億元。靠著賣樓,LG居然回本了。而回顧LG在華32年曆程,滿滿都是對中國消費者的傲慢。

» 賣手機虧的,賣樓翻倍賺回來

LG中國總部大樓在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這棟雙子座大廈還是北京市中心第一座外資大廈。如果不考慮利息,那麼LG在這棟大樓上賺了50億元人民幣。而行業分析顯示,LG在我國靠賣手機虧損了25億元人民幣。

賣手機虧25億、靠賣樓翻倍賺回來:LG在中國市場正式投子認輸

LG在國內的影響力,遠遠弱於其同胞三星,不熟悉的話可以把它當成“小三星”來理解。“韓流”退潮後,三星怎麼從我國市場敗退的,LG就如何步其後塵。

不過,三星在面臨中國企業競爭之時還能找到暫避空間,體量小的LG狼狽的多。三星目前的利潤牛,一是顯示面板業務(LG也在做),二是芯片代工、NAND和DRAM。然而,LG在1999年就已經把半導體業務賣給了SK海力士的前身現代電子。

賣手機虧25億、靠賣樓翻倍賺回來:LG在中國市場正式投子認輸

因此LG的策略也激進的多。比如三星因為中低端手機競爭力差,小規模引入ODM貼牌降低成本;LG則離開ODM就不能活,2020年規劃的3400萬部手機出貨量中,LG打算讓ODM貼牌2000萬。

與此同時,與三星還在我國掙扎求生不同,其手機業務已經徹底退出中國市場,電視和家電的銷量也聊勝於無。然而LG並不是生來就這麼慘,其一度在我國市場位居前列;但是其對中國市場的傲慢,徹底毀了它的根基。

» LG的傲慢讓它被拋棄

中韓兩國1992年建交,LG卻早在1988年就在我國設立了辦事處。藉著“韓流”,LG手機“巧克力”和雙開門冰箱火遍大江南北,市佔率一度超過三星。

賣手機虧25億、靠賣樓翻倍賺回來:LG在中國市場正式投子認輸

借“韓流”東風熱銷的LG“巧克力”手機

然而銷量大並不代表LG會認真對待中國消費者:LG的質量一直是消費者集中吐槽的點,後來發現,LG自1998年開始、長達8年的時間,在我國出售翻新的電視、顯示器、空調、微波爐等,覆蓋了LG在華絕大部分產品線。2007年,湖南省質監局抽檢的5臺LG空調,發現全都是使用過的翻新產品。

賣手機虧25億、靠賣樓翻倍賺回來:LG在中國市場正式投子認輸

至於為什麼2008年以後沒有了翻新的聲音?因為2008年以後LG就被民用市場拋棄了。而在商用領域,LG化學在2018年鬧出了M26型號電池大規模失效的故障,某品牌使用這一電池的共享單車集體掉線,不得不拆電池維修。而LG的回應是:我們的產品不存在質量問題。

而LG的產品力,並沒有強大、獨一無二到讓人不得不捏著鼻子忍的地步。LG在消費電子領域,最拿得出手的是顯示面板,其產品讓某品牌旗艦產品出現大規模“綠屏門”,而使用京東方國產屏幕的同型號手機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 LG的產品,也就那麼回事吧

實際上,國產面板追趕的腳步讓LG頭痛不已。每年三季度都是面板業的傳統旺季,面板行業能不能過好年就看這幾個月,而LG居然在2019年三季度錄得8年以來第一次三季度虧損。

賣手機虧25億、靠賣樓翻倍賺回來:LG在中國市場正式投子認輸

LG承認,面對我國企業大規模擴張,其顯示面板業務營收持續下降。LG和三星從去年開始停產並出售LCD業務(接手的也是中國企業),主要是為了在QLED、OLED和micro LED等技術上集中精力,希望能拉開技術差距、贏得喘息時間。遺憾的是,我國廠商沒有給它們機會。

CES 2020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我國的電視品牌也拿出了使用同類技術方案的產品,而且還是5個品牌多點開花。CES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展會,雙方同臺競技的結果可以從市場數據中看到:去年上半年,三星和LG在北美電視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2.2%、11.6%,而我國的TCL和海信分別拿到了21.2%和7.5%的份額。

要知道,北美已經是韓系品牌最關注的市場了。面對中國企業的競爭,曾經喊出“做一個成功的中國企業”口號的LG,賣出中國總部大樓意味著在我國市場徹底投子認輸,以後想回來也沒多大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