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引言: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奇恥大辱,“土木堡之變”從古至今被無數人所詬病。在舊時代社會背景下,中原政權的統治者率軍討伐外族卻反被俘虜並囚禁數年,也實屬古今罕見。

封建社會中皇帝常被冠以“真龍天子”的稱謂,這麼做無非是為了把統治者的身份神化,區別於普羅眾生,利用民眾的信仰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皇帝在舊社會中不但是國家的政治首腦,更是精神領袖,這種思想引導手段被歷朝歷代所沿用,是一把維護統治的“利刃”。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明英宗朱祁鎮

正是因為皇帝的身份特殊,被俘虜的朱祁鎮被千夫所指也是理所當然的。後人對土木堡之變眾說紛壇,儘管朱祁鎮在這場“大變”中難辭其咎,但實事求是地講此敗絕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

戰前準備問題

土木堡之變的另一方是遊牧民族政權瓦剌,自從改朝換代後,蒙古政權便退居邊疆,但依然對中原政權虎視眈眈,成了威脅明朝統一局面的極大不穩定因素,所以雙方之間的積怨由來已久。明朝試圖用封賞的方式維持兩個政權之間的穩定,讓瓦剌歸順於明朝,但在其後的邊境貿易交往中雙方不斷髮生摩擦,頻發的利益問題進一步摧毀了二者之間本就脆弱的歸屬關係。

徹底點燃瓦剌這顆定時炸彈的是一場聯姻的失敗,劉定之的《否泰錄》中對此有著詳細的記載:“也先求以去其子結姻於帝室,通使皆私許。也先進馬為聘儀, 朝廷不知也,答詔無許姻意。”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明朝和瓦剌兩國往來畫像

原來,瓦剌​首領也先向明朝使臣提出兩國聯姻的請求,使臣也應​下了此事,但是就在也先前往明朝下聘禮的時候,明朝卻以不知有此事為由拒絕了也先。如此言而無信,也先豈會善罷甘休!瓦剌​和​明朝徹底撕破臉!

開戰不過數日,明軍節節敗退,前線戰事告急,士氣越發低迷,如此情形下,明英宗朱祁鎮當即決定御駕親征。據史書記載,朱祁鎮從下令到率軍出發,期間僅有兩天的準備時間,後勤保障不足、戰略粗淺等問題的出現成了必然。

再加上行軍路途遙遠,這讓形勢進一步惡化。有史料表明,明軍到達邊境僅用了十二天,可見因急於支援前線,明軍明顯加快了行軍速度,但這對士兵和馬匹卻產生了巨大的損耗,這種損耗又很容易對作戰產生不利影響。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土木堡之變

戰爭進行到最後,前期準備不足的弊端便顯露了出來,到最後彈盡糧絕的明朝軍隊只能苦等援軍的到來。明軍的慘狀,李賢在《天順日錄》這樣寫道:“驚惶無措,閉門不出。若土木之圍,洪能以後衝之,必無是敗。

然而,明朝大將楊洪卻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並沒有率軍支援當時已身處絕境的明軍。楊洪向來與瓦剌有往來,關係密切,這一點難免會讓人存疑。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被圍明軍也只能坐以待斃。

兩軍實力差距

《否泰錄》中提到明軍“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而瓦剌軍隊僅有兩三萬人,於是後人便據此認為雙方人數差距懸殊,並把土木堡之變當作了“以弱勝強”的戰例,但事實並不盡然。因為所謂“官軍私屬”不僅僅包括士兵,還包括不少的隨行家奴和親信,加之明軍還派出了一支不足十萬人的隊伍留在城中接應,所以明軍真實的作戰人數恐怕只有二十餘萬,這與五十萬相差甚遠。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明代壁畫

部分史書中所謂的兩三萬瓦剌士兵,也只是瓦剌一方的軍隊人數,而土木堡之變其實是中原政權與蒙古政權的戰爭。當時,蒙古有兩百餘萬人口,瓦剌只是其中一部分。《蒙古源流》中也有這樣的記載:“遵其父遺言殺蒙郭勒津之蒙克拜,本日帶領都沁·都爾本二部落行兵於漢地。”可見,除了瓦剌本部人馬外,也先還得到了蒙古其他勢力的支持。

即便是粗略計算,蒙古地區的總兵力也得接近二十萬人,儘管瓦剌不可能帶去蒙古的所有兵馬,但即便如此,也先率領的軍隊人數也絕不會是兩三萬人。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土木堡之變圖畫

瓦剌佔據主動權

明朝匆忙出兵,瓦剌卻軍備充足、計劃完備,因為在發動戰爭前,瓦剌針對此戰做了大半年的準備。出征之日,也先隨軍攜帶了大量牛羊,以確保長期作戰時的糧食供給。土木堡之變由瓦剌一方發起,所以在這一點上,瓦剌便佔據了主動權,明朝卻因朱祁鎮意氣用事倉促迎戰,孰優孰劣高下立見。

不僅如此,瓦剌本身的優勢也非常明顯。作為遊牧民族,其軍隊的單兵作戰能力是明軍遠不能及的。《都御史羅公通傳》中就曾提道:“虜人臥用,兩馬相比,二人共宿,一革囊橫置馬上,鐵騎外繞,每鐵騎隨一犬,有驚以犬吠為號。”可見,瓦剌的軍隊是一支兵強馬壯、訓練有素的隊伍,所以在面對手忙腳亂的明軍時,能以少勝多也不足為奇。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瓦剌的勝利同樣離不開他們的首領,也就是這場指揮戰役的指揮官——也先。可以說,也先是繼成吉思汗後,蒙古的又一位梟雄,他用兵精準,工於謀略。在明軍行軍途中,瓦剌人先是搶先一步圍剿了戰場附近的明朝援軍,接著又在鷂兒嶺設下埋伏,把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領的一支四萬人馬一網打盡。

接連的慘敗,不僅讓明軍銳氣大減,士氣變得萎靡不振,還損失了大量精銳,而瓦剌人卻在也先精準的預判和詭譎的策略中,士氣變得越來越旺。再反觀明軍,他們在朱祁鎮錯漏百出的指揮下損耗甚重,最終只能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班師路線問題

明軍班師回朝時所選擇的路線也有明顯的問題。當時,明軍的行進路線是往東,一路行至居庸關,再從居庸關返回北京。然而,在這條路線臨近居庸關的位置,瓦剌軍隊輕而易舉地設下了埋伏,明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這是土木堡之變的關鍵性轉折點,這一失利間接導致了明軍的慘敗。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明軍行進路線

事實上,早在班師回京之前,大同副總兵郭登便提出明軍應該從紫荊關入關,因為這一路線多是平原,不但行軍方便,也不易被瓦剌軍隊埋伏,結果也證明了這種說法是絕對正確的。

史書中多認為,從居庸關入關是朱祁鈺身邊的王振公公給出的建議,但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經驗都表明,一個宦官即便再受皇帝的青睞,也不太可能會影響到行軍路線。從居庸關入關極大可能是朱祁鎮一意孤行的決定,王振不過是那個承擔責任的人,史書中所載或許是為了照顧朱祁鎮的面子而故意為之。(畢竟後來又重新當上了皇帝)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瓦剌人兵臨北京城下

當然,無論如何,班師路線必然得由朱祁鎮拍板決定,他不顧實際只憑自己的喜好做事,落得個兵敗被囚的下場,也頗有幾分德不配位的意味。

陰謀論?

後世對土木堡之變有著許多猜測,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文官陰謀論”了。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國力被大為削弱,武官所剩無幾,之後明朝便開啟了文官當道的模式,出現了重文輕武的局面,有好事者便由此認為土木堡之變是明英宗時期文官的一場政治陰謀。但事實上,這種說法並沒有史料支撐,而且根據記載,在土木堡之變中身隕的文官數量也不少。

皇帝御駕親征,卻成敵軍俘虜,解析明軍在土木堡失敗的原因

于謙

明軍全軍覆沒,瓦剌一路乘勝追擊,一直攻打到了北京城下,最後于謙獨挑大樑,才抵擋住了瓦剌的攻勢。于謙是改寫了歷史的民族英雄,是被歷史選擇的人,他不應受此詆譭。

既得利益者不等於始作俑者,土木堡之變不過歷史發展的產物,倘若非要給它強加一些莫須有的猜疑,就未免有些刻意為之了。所以說,“陰謀論”不可能是明軍失敗的原因。

結語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朱祁鎮被囚禁期間,其弟朱祁鈺登基為帝,是為明代宗。土木堡之變雖不及靖康之恥,但是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的明朝就此元氣大傷,並且走上了下坡路,這也成了明朝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總的來說,土木堡之變的慘敗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明英宗朱祁鎮都需要為此負主要責任。他的個人能力與瓦剌首領也先相距甚遠,心性也欠成熟。因為一個輕率的決定而葬送了無數將士的性命,從這一點看,他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END——

參考文獻:

《否泰錄》

《天順日錄》

《蒙古源流》

《都御史羅公通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