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和他的《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和他的《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和他的《傷寒雜病論》

文丨奉榮梅

尋跡張仲景

長沙城北湘雅路上的原湖南醫科大學老校區內,立有一尊張仲景雕像。我特意去尋訪。按照一位知情朋友指點,我在攤販擁塞、油煙四起的小巷裡左衝右突,尋到了那個逼仄的小院裡。

兩人高的白色雕像,被兩棵高大濃密的塔松左環右抱,胸前手握一卷打開的書,那應是張仲景的代表作《傷寒雜病論》,手裡還有一枝植物,那是藥草。

“長沙張仲景,醫學溯先賢。泱泱乎流風千載,湘雅樹中堅……”長沙的湘雅醫院創立於1902年,現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這是學院1941年的院歌,學院一直尊崇張仲景為醫學先賢。其實,湖南各地中醫師收徒弟,都必行“拜仲景先師禮”,這是傳承很久的儀式。

我要尋訪的下一站——湖南省中醫院,門前立有“張仲景祠舊址”的石碑。我在中醫院樓宇間轉悠,想尋找一點張仲景祠的遺蹟,但一點也沒覓得舊址的斷垣殘壁。

開“坐堂醫生”之先河

“漢時長沙大疫,治法雜出,太守張仲景作《傷寒論》《金匱方》行世,全活無數。”這是《長沙府志》的記載。

張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南陽郡涅陽(今湖北南陽市)人,年輕時飽讀經書,後迷上醫術,師從同郡名醫張伯祖,後遍拜名師,精通經方。漢靈帝時被舉孝廉。

張仲景在東漢末年任長沙太守,任期內病疫流行。當時官箴規定,太守不得擅進民屋,他摒棄官場戒律,以自己名字冠以“坐堂醫生”四字,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日,打開衙門,坐在太守堂上為病人診脈處方,“坐堂醫生”之名由此而來。

張仲景被後世尊為“醫聖”,在醫學臨床與理論上都為“上手”。他創立了六經辨證與臟腑經絡病機辨證的診療方法,開創了後世製劑學發展的先河。他根據自己的行醫經驗撰寫了《傷寒雜病論》,被推為“眾方之祖”,成為中醫經典。後人多次編纂這本醫著,並把雜病部分析出,改名《金匱要略》。

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對中國醫藥的發展影響深遠,歷代醫家多服膺其書,箋疏、闡述著作者多達數十種,其中對《傷寒雜病論》的註疏,近代吳考磐的百家注收錄有420多種。

祠宇香火很旺

正史少有記載

長沙自明末以來都建有張仲景祠。《長沙府志》載:乾隆八年張公祠建在城中賢良祠之西;嘉慶二年因“祠宇傾圮”而重修,並委僧人看守。

民國時張公祠舊址辦過育英小學,原祠焚燬於“文夕大火”。1946年,長沙中醫界捐建新祠三間,改名為仲景堂,兩年後改建為湖南國醫館,1952年更名為湖南省立中醫院,延續至今,為今湖南省中醫院。

讓人納悶的是,張仲景曾為長沙太守的記載,除長沙地方誌外,其他正史裡少有記載。最早的記載出自唐代甘伯宗《名醫錄》:“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

《後漢書·劉表傳》說:“建安三年,長沙太守張羨叛變,表圍之連年不下,羨病死,長沙重立其子懌,表遂攻並懌。”學界有種說法,張羨是張仲景別名,史書忽略,也許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吧。另一種說法,張太守最後並非病死任上。他困守圍城數年,後主動退官隱居嶺南一帶,潛心著述,行醫民間。張仲景去世後,直到公元285年晉武帝司馬炎一統天下,他的後人才將其遺骨遷回家鄉南陽。

澤被後世的《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末年還沒發明印刷術,因此他在長沙撰寫的《傷寒雜病論》,只能靠傳抄,流傳不廣,且傳抄過程錯訛不少,加之一千多年的朝代更迭與兵火戰亂,著作散失不全。此書得以保存下來,首先是由於西晉太醫令王叔和的蒐集整理,但他僅整理了其中10卷,共16卷的原書不復見。

宋以後的醫家多稱張仲景為“張長沙”“長沙公”,稱其藥方為“長沙方”,還有《長沙方歌括》一書,被歷代醫家推崇。

直至清末,張仲景之原本《傷寒論》忽然浮現於世,據說長沙一位叫蔡三的醫生寓所與一古廟毗鄰,他打理古廟時,見廟中有舊磚和一張几案,認出是古物,就用新几案與之調換。回家細緻打量,發現舊磚竟是一石頭匣子,打開後現出15冊書,是張仲景的《傷寒論》15卷。此後,這本醫學經典得以更廣泛流傳並澤被後世。

張仲景利用自己精妙的醫術,拯救了眾多黎民百姓,在長沙方誌與唐宋以來諸多學者著作中,都傳揚著其醫術成就。

“至於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莫測其致,所以醫人未能鑽仰。”隋唐間大醫學家、“藥王”孫思邈晚年才得見《傷寒論》,編入其《千金翼方》的九、十卷,他大肆點贊張仲景“特有神功”,並說“未有不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