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相信在生活當中,每一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遇到"我不會"問題,當孩子頻繁"我不會"的時候,很多父母就開始著急、擔心,操心自家孩子的智商和能力不足。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那麼,"我不會"的孩子是真的不會嗎?

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很多人還有些模糊,實際上,"我不會"的孩子有的時候並非是真的不會。比如說,一個4歲的孩子,不會穿衣服、不會刷牙洗臉,也不會吃飯扔垃圾,這樣的"我不會"並非是真的不會,而是在給自己的懶惰找一個臉皮厚的藉口。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吃飯、刷牙、穿脫衣服,這都是日常必做的事情,如果孩子用"我不會"去拒絕做這些事情,那麼家長就不要黏黏糊糊地打馬虎眼了。讓孩子把吃飯、刷牙、穿脫衣服當成一種習慣去實行,這是對孩子負責、也是訓練獨立自主的基礎功課。


另外,大部分孩子還有一種通用的脾性-"在學校什麼都會幹,回家之後什麼都不會了",這個時候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在幼兒園會做,回家之後就什麼都不會了呢?關於深層的問題有沒有去深究過呢?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在學校什麼都會幹,回家之後什麼都不會了"的孩子,也並非是他們不會,而是回家之後的懶散心犯了,再加上中式父母通常扮演的就是嚴厲的角色,孩子擔心會讓父母失望,所以才"不敢"去展示自己的實力,所以在遇到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選擇閉而不語、懶而不動。


總而言之,"我不會"的孩子通常分為兩種情況:

第1, 孩子是真的不會;

第二,孩子是假裝不會,而假裝不會的孩子,又分為懶散和不自信兩種;


面對於"真的不會"孩子,我們只需要教孩子學會即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假裝不會的孩子。假裝不會的孩子不論是自信心不足還是過於懶惰,總歸來說都是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不利於成長的壞習慣。


學習和嘗試,都是孩子天生的本能

喜歡學習和愛嘗試都是一個孩子的天能,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每一個孩子在一歲左右的學走路的時候,明明摔得滾瓜爛熟、摔得頭破血流,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走路,因為走路就像是吃飯、穿衣一樣,是每個人必備的本能技術。而學習亦是如此,每一項本能後邊都有不放棄的學習。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另外,孩子的模仿力也特別強,孩子一看到別人做什麼的時候,自己便自然而然地跟著做。有時候父母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也會極力去模仿。不論是模仿還是嘗試,最終都離不開學習二字,相信每一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喜歡去模仿、喜歡去學習,那時候我們只嫌孩子"太會了",什麼都想幹、什麼也都敢去做。那個時候最常見的就是父母的阻止聲:不要玩這個、不要碰那個。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做事情變得"不願意",什麼都怕去做呢?

讓孩子從一個好學寶寶,變成對學習有一百個不願意敏感之時,絕大多數都是大人對小孩的保護過於警惕。當家長對孩子事情干預過多的時候,孩子也因此失去了該有的獨立和自主,什麼都不願意做的孩子並非是真正的"我不會",而是家裡面"關愛"孩子的大人太多。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比如有:

1)這是垃圾食品不能吃……;

2)這水太涼不能喝,喝了肚子會疼;

3)這個你會玩嗎?等大一些的時候才能買;

4)你現在不會掃地,等大一些再幫媽媽幹活;

5)我都跟你說很多遍了,不要去玩沙子,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是不是太噁心了?

6)哭有什麼用?哭能解決問題嗎?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去做,而是父母對孩子的參與太多,孩子還未接觸到某一物的時候,家長就火急火燎地批評了孩子。有的時候孩子越想嘗試某一件事情,家長擔心太麻煩而批評、否定孩子,久而久之地形成習慣之後,孩子就會越來越逃避責任,不願意去嘗試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也不願意起獨立承擔某一件事情。


遇到"不願意"學的孩子,父母該做些什麼呢?

1、給孩子練習的充足空間

在孩子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父母要給孩子充足的練習空間,不管我們所學之物是什麼,溫故而知新的溫習非常重要,溫習是加固學習實力的基礎能量,只有不斷練習、才可以將所學之物印刻在腦海裡。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就拿穿衣服、穿鞋這樣的小事來說,穿鞋、穿衣本身不是很難,但是需要孩子多練習、練習。在孩子練習的時候,父母不僅要讓出充足空間,還要做到冷靜和慢節奏,我們需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節奏來練習、尊重孩子的時間安排。我們可以在週末的空餘時間裡提醒孩子練習,家長不會因為時間緊而催促孩子,孩子也不會因為催促的煩躁而厭棄學習。


2、安全前提下,可滿足孩子練習的心願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最大的樂趣便是動手練習,很多時候家長因為太過於擔心孩子,便阻止、批評了孩子的動手心願。當孩子對某一物不能動手體驗的時候,便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久而久之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變得懶惰。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因此,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需要在安全前提之下,儘量去滿足孩子的練習、動手心願,有時候讓孩子多一些嘗試更有助於學習質量。如果孩子因為走路摔了一跤就放棄學走路,那麼孩子是不是就永遠不會走路呢?學習就在於嘗試,倘若沒有體驗的學習,最終也永遠學不會真正的內涵。


3、懂得欣賞孩子現在的能力

作為孩子的父母,最忌諱、也最常犯的,便是"對孩子事事要求完美",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和成果,總是以高要求的完美心態來看待,那麼孩子也永遠達不到完美的境界。當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不能達到理想期盼的時候,有些家長覺得不滿意會自己動手完成,實際上這樣的方法非常"愚蠢"。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被否定的孩子,否定的不僅僅是當下事情的成果,還有所有的自信心毀滅。長期生活在被否定的環境裡,會讓孩子對自己極度不信任,在做事情的時候也因此拖拖拉拉。而面對不願意學習的孩子,父母首先就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目前的能力。

常說“我不會”孩子是真的不會嗎?父母注意別把懶惰和不自信混淆

父母的鼓勵和肯定,都是孩子內心當中最需要的光芒,而孩子需要的節奏,也只有等到嘗試之後才能夠去練習。當孩子逐漸有了"我可以"的體會時,那麼孩子才能夠重拾自信心,找回昔日學習的積極性和耐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