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之“私”与天下之“公”:透过公私视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各种启蒙思想也横空出世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公,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

他们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君臣之间的关系,即否定了绝对的君臣之义,希望君臣能够拥有平等的地位,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提倡君权分治,建立以官僚士大夫为主导的行政体制。尤其是在明末,士大夫极力强调限制君主的私权,建立天下为公的社会,这也是明末政治思想的实质。

君主之“私”与天下之“公”:透过公私视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一、中国君主专制体制的产生和发展

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各诸侯王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相互攻伐,各种思想也逐渐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而列国正需要从这无数的思想中选择一个作为治国思想,来迎合他们一人统治整个国家的想法,实质为君主专制。

儒家思想提出了“圣王之治”,将君主想象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以德治国并施行仁政,以达到教化万民的作用。儒家思想的另一个集大成者——荀子,他提出了“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要阻止人们作恶就需要有一个领头的首领,带领人们聚集成群,然后进行教化,使人们各司其职不敢为非作歹。

法家思想则认为:“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

法家思想认为设立君主是为了天下。而最终也是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下,秦朝率先建立了封建专制体制,并且推行到各国家,设立郡县制进行推广,然而秦朝绝对的法家君主专制统治过于严苛,秦朝建立不久便因为法律的严苛而被推翻。

这就要提到先秦时期各种君主思想中没有提及的部分,那就是他们把君主设想成了一个绝对的圣人,而忽略了他们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而并非是理想世界中的完人,所以君主也是会有私心的,一旦他们的权力过于集中就会独断专行,从而严厉的统治百姓,使百姓毫无主动权,因为这种假定君主是圣人的理论是由法家学者韩非子提出并运用的,所以秦朝的灭亡就能体现法家君主专制思想的局限性。

经过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了儒家思想修饰政治,法家思想巩固统治的方法,最终使儒家和法家的君主思想融为一体,成为后世君主专制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虽然限制了君主权力的无限扩大,但依然与君主的个人品质有很大关系,并且君主不会完全按照这种约束去做,因此明代的君主专制制度才会因为他们对权力的渴望而不断加强。

君主之“私”与天下之“公”:透过公私视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二、明代的君主之“私”与士大夫之“公”

1、极度膨胀的君主私欲

明代是君主专制制度最为强化的时期,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加强皇权。朱元璋对于孟子所提倡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深恶痛绝,在朱元璋的眼中没有什么所谓的“仁政”,只有不断加强的皇权,以绝对的皇权来控制百姓和官吏。

为此他废除了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把权力都归皇帝所有,加强了皇权的集中。朱元璋还设立了锦衣卫,后来的皇帝又设置了东厂和西厂,采用监察跟踪的方式来获取百官的言行,一旦发现有出言不逊或是对皇帝不满的言论,锦衣卫会直接行使抓捕的权力,将犯罪之人送入诏狱。明代最为恐怖的刑罚制度就是廷杖,这类刑罚是针对触犯皇帝的大臣所实行的,廷杖几十下就足以把人打死。而廷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君主的私心。

以廷杖为例,廷杖在之前的历朝历代中都存在着,只不过作为略施惩罚的一种手段,不会因为廷杖把人打死,而明朝的廷杖则是用来发泄皇帝的怒气,只要有人触怒了皇帝就会被执行廷杖,并且廷杖受刑时要求受刑之人一丝不挂,对于大多数文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正德年间一百多位大臣劝谏正德皇帝不要去巡游江南而遭到了廷杖,数十名大臣被活活打死,虽然正德皇帝最终没有实现巡游江南的梦想,但也是众多大臣拼死力争的结果。

而正德之后的嘉靖皇帝则更为直接,因为正德皇帝意外身亡又没有子嗣继承皇位,所有就从藩王之中选择了一个继位,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皇帝因为过继问题要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父,而要改成他的生父兴献王朱佑杬为叔父,嘉靖皇帝因此和群臣起了争执,将所有前来哭诉的大臣全部施以廷杖,并且将带头哭喊的大臣下狱,当即就打死了很多官员,这次被称为“大礼仪”事件的斗争也以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由此可见明代的皇权强化,皇帝所受的制约也是微乎其微。到了崇祯时期,因为之前的种种君主专制产生的弊端也就显露出来了,崇祯皇帝试图改革也都以失败告终,因为专制皇权的加强使君主的权力无限扩张,使明朝皇帝的私欲膨胀,最终激化了国家内外的矛盾,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君主之“私”与天下之“公”:透过公私视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2、明末思想家的对君主私欲的挑战

明末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家主要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他们的一些家庭背景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也使他们对于一直以来实行的君主专制提出了质疑。他们都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熟读史书,也学习了一些关于国家体制缺陷的书籍,由此初步感悟到了君主专制带来的种种危害,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为士大夫,他们也经常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因此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各种流民、匪患、灾荒、乱政问题。黄宗羲的父亲是东林党,后来被因为弹劾宦官魏忠贤而遇害,黄宗羲虽然最终为父亲报了仇,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明明宦官干政就会导致国家灭亡,那么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宦官干政之事呢?

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君主要利用宦官去遏制他方势力,从而加强皇权,因此才会产生宦官乱政的局面,说到底都是因为君主的私心。为了遏制君主的私心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危害,明末思想家提出了转变圣王观、调整君臣伦理、君臣分治、合理执法等思想。

(1)转变圣王观

专制制度一直被古人设想为一种非常完美的圣人制度,把君主想象成尧舜禹那样的圣人,因此导致了后世人认为“圣人就是王,王者也一定是圣人”,使君主专制的存在更加合情合理。而明末思想耶转变了这种

“圣王观”,把王“人化”,认为即使是王者也存在着不足,从而对君主专制发起挑战。

在孔子的《论语》中,一直高度赞美尧舜禹这样的圣王,称赞他们的品德至高无上,没有一处不足,是真正的圣人一般的存在,然而明末思想家却在肯定尧舜禹功德的基础上,提出他们并不以天子之乐为乐,因为天子的责任重大,职责过于辛苦,对于圣人开始寻求不足。圣王观的转化意味着把圣王拉下神坛,让人们看到圣王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从而论证君主专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君主之“私”与天下之“公”:透过公私视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2)君臣分权而治

士大夫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他们在朝中素来地位很高,甚至连皇帝也不能随意左右他们。宋朝因为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而定下了士大夫不可杀的规矩,并且有士大夫与帝王共同治理天下的说法,因此宋朝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很高,甚至影响着皇权。

但是明朝的官僚士大夫则在强大的皇权面前变得不值一提,因为皇权的压制,他们活的战战兢兢,生怕皇帝的心情不佳,自己和家人就会人头落地。明朝的士大夫不仅随时会受到皇帝的惩罚,而且改造替皇帝处理政务,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比较勤政之外,中后期的皇帝如嘉靖、万历之流,都是几十年不上朝的典范,国家大事都交由士大夫处理,一旦处理失当,轻则廷杖,重则处死,既要被惩罚又要替皇帝干活,士大夫的处境可想而知。

因此黄宗羲提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所谓“分治”就是士大夫不完全顺从君主的意志去治理国家,不做君主的爪牙,而是需要得到君主的尊重,得到君主手中的部分权力,实现官僚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合理合法的与君主分享权力。

同时这些思想家也认为:皇帝应当尊重为他辛苦工作的人,而不是一味的加以惩罚,如果官僚体系在他的高压之下崩溃,那么整个国家也就崩溃了。这种思想非常先进,但是在专制制度强化的明朝,其执行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君主之“私”与天下之“公”:透过公私视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结语

明末思想家看透了君主的自私本性,因此通过行士大夫之公开遏制君主之私,他们认为君主专制是有好处的,但是君主的私心则是对君主专制的破坏,既然君主存在着私心,那么它就不该享有圣人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君主之“私”与天下之“公”:透过公私视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同时也因为君主的私心,会导致他无法正确的治理国家,与其让国家毁在私心的君主手中,不如君臣分权而治,才能保证统治秩序的稳定。这样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士大夫群体的集体诉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无限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