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14天后有点轻微症状如何不被交叉感染快速确诊,心理压力大?

胡崴麒说计量


正常新冠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但最长也可达24天,不过24天这种属于极端值,是极其特殊的情况,因此可以不用那么担心。

14天以后若只是出现些许轻微的边缘症状,并无核心的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症状的话,其实不必过分紧张或有心理压力,因为也存在过疑似轻症自愈的病例,这与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建议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大致判断一下是否需要去医院,如果你没有武汉接触史,也未接触过有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则考虑新型冠状肺炎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情况,此时建议先在家中观察。

出现轻微症状的患者应符合: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并且没有明显的气短、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不属于孕妇及慢性病患者,仅出现轻微发热症状。那

么符合的轻症患者就可以先在家休息观察,在这期间,也应与家人做好隔离,尽量居单间,定期做好通风和消毒工作。

可对症服用退热药物以及减轻症状的感冒药,还应多喝水,多食鸡蛋、牛奶、新鲜蔬果。如果在家观察休息后症状并无好转或有加重,请就近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确诊,出行前需要用肥皂或消毒水洗手,然后佩戴好口罩,口罩要选择N95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尽量不要乘坐地铁或公交车,尽量避免与人接触,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感染或被感染的现象,也就是减少交叉感染。

因此,如果发现有轻微的症状不必过分紧张,也无需有心理压力,正视病情,积极治疗,祝早日康复。


波波医生说健康


首先,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暂不支持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

另外,

确诊分为:

临床确诊病例:症状、体征、胸片、CT、血常规、C_反应蛋白(疑似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PCR(基因探针)检测、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确诊(金标准!)

最后,

我个建议,调整好心态,安排好家人的生活,通过网络形式学习和工作。

一方面,学习该病毒的生物学习性、入侵方式有几种、感染机理、合成、复制、组装、释放,其产物对机体的影响,外界疫情状况。这样你心里才会比任何人都塌实,不会今天这个专家说这样,明天那专家说那样,政府政策天天调整,救援时刻变化,流言蜚语满天飞,民众恐慌、担心、不理智行为和言论一大片,您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也会被外界拖垮!

要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镇定,平稳地应对局势,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如何做到?那就是:知己知彼,才能稳如泰山,才能百战百胜!

所以要您学习这方面知识,万变不离其中!!!

关注疫情,有助于您对全局的把控,及时调整您的应对策略!!!

这是我处理问题和局势的策略和方法,挺管用的,一直行之有效,希望对您有用!!!

另外,(1)各省市大批医护己集结赶赴您们那里,大量战地医院己开始投入使用,所以库存病人在两周内会被消耗掉,局势将被扭转!!!(2)各地防护用品(我们医护的兵工厂)企业及境外企业己全面启动,防护上来了,感染蔓延将大幅扼制。

综上因素:您们不会有生命危险,调整好心态,2周~4周左右,您们很有希望全面解封!!!有需要可以再找我!!!

祝您身体健康,稳度难关!!!


珍藏岭


补充下,从1月22日开始全家没出门,到2月5日,期间仅下楼取过三次快递,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回家衣服喷84消毒(买不到消毒酒精)。体温36.2℃、不咳嗽、呼吸正常,最近两天不知道是精神压力大还是吃了睡,肚子里咕噜咕噜响、胸口有点发热、夜晚睡觉身体发热(未发烧)、拉肚子。因为没车,也怕去医院交叉感染,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快速的诊断下。另外马上复工了,有必要所有的武汉人都接受诊断确认下健康状况吗?


胡崴麒说计量


我也是,无武汉接触史,有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史,慢性咽炎,近两天觉得咽痒,轻微咳嗽有轻微痰。有点气短,每天净是翻阅关于新肺炎的新闻,心理素质不过关?


沉默是金


没有发热应该几率很小,可能心里紧张造成的,然后借此告诉大家,病毒的感染力真的很强,我一直没怎么出门也被感染了,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


米米奶奶呀


我想说这瞎担心的!只要没有武汉接触史,或者没有在感染患者的轨迹中出现过就别瞎担心了!首先如果有人确诊了,你是被感染者,一般情况下你的症状比传染者要晚,在你没有听说谁或者你熟悉的人确诊就别担心,心理暗示也会造成困扰的!即便没有这次疫情咱们也会感冒发烧不是嘛。有这功夫不如勤洗手,戴口罩,好吃好喝的!

退一万步说,有人倒霉被感染了,也不要慌,医院现在治愈率越来越高,国家也在科研疫苗等一类的药品,生病不丢人,咱们都会生病,真的没必要担心。

新的一年就不祝各位发财了,祝各位万事如意,身体健康![kiss][kiss]










影视猫腻儿


相信大家,如果关注新闻的话,会发现最近这一段时间国家新闻媒体比较重视心理疏导方面的宣传,各大网络媒体平台也在邀请很多心理方面的专家为大家直播,为大家开解、疏导一些在特殊时期可能遇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也会产生生理上面的症状!

毕竟面对这次大面积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经历,本来是想春节回家开开心心的过年,可是却遇到这样的一次疫情,要求我们尽量减少出门,要少聚会,在家待几天还可以,如果长时间的不出门,没有交际,确实是对很多人造成非常大的困扰。

另外很多人在家没有特殊的事情可干,往往就是看新闻、看手机,但是现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都是关于这次肺炎的疫情,看着每天增长的病例数,看着病人的详细介绍,导致很多人产生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当焦虑的情绪影响身体开始产生一些症状的时候,结合着网络上的内容,很多人发现其产生的症状,比如出现心慌、紧张、头疼、腹部症状时和这次新型肺炎的症状特别类似,所以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紧张。

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下焦虑

焦虑呢是一种对压力的反应,它既有心理上的特点,也会对人造成一些生理上的症状!

目前的研究认为产生焦虑的情绪,在大脑的杏仁核,大家就把它理解为在大脑有一小块区域,它控制着我们的强烈情绪反应。


当神经递质将冲动传递到交感神经系统时,人们就会出现心脏和呼吸频率加快,肌肉紧张,血液从腹部器官转移到大脑,在短期的时间内焦虑可以使我们做好面对危机的一些准备,属于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戒备的状态,但这种反应呢,在我们身体上可能产生一些症状,比如人们会感到头晕,恶心,腹泻(很多人看到新闻介绍新冠可能诱发腹泻就开始更加焦虑了),尿频,如果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焦虑的状态,对于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伤害。

发生焦虑情况的人群当中,有2/3是女性,很多人反映在日常生活当中是感到无端的恐惧,或者是感到困扰,严重的干扰自己的日常生活。

导致焦虑的情况有很多

比如现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

比如现在好多人要在家中不能出门,而且单位的工厂也没有开工,有一些朋友是依靠工资生活的,没有积蓄,那么如果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没有收入的状态,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日常生活;

而有的朋友每个月都要定期还房贷、还车贷,本身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已经是一个压力了,在现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如果积蓄也不多,产生焦虑的情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还有比如一些有慢性病的朋友,平常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定期的复查,让医生重新开药,明确自己身体的状态,但是由于现在对抗疫情,很多医院已经关闭了普通门诊以及专家门诊,那么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会产生焦虑,担心自己的血糖、血压、血脂以及血尿酸是否正常,如果长时间的不能出门,不能正常的运动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导致焦虑的很重要的一个来源。
另外有一些朋友,他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新闻、手机上铺天盖地对于新型肺炎的消息承担不了,这样的信息量就会对自己产生压力,导致焦虑。

焦虑会导致一些和肺炎类似的症状,很多人很害怕

●对焦虑情绪比较敏感的朋友,在生活当中会出现肌肉酸痛,疲劳,头痛,恶心,轻度的呼吸困难和失眠。

●有一些情绪焦虑比较明显的人还会出现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觉得胃特别的不舒服,有一些朋友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以及便秘。

●有些焦虑情绪比较明显的朋友,会出现呼吸系统的症状,如轻度呼吸困难。如果已经有肺部的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焦虑情绪诱发呼吸功能紊乱的几率更高。


焦虑症或者是焦虑的情绪会诱发很多的问题,以上这三个症状,有一些是与这次新型肺炎诱发的症状有一些类似的。所以有些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非常的害怕,甚至会加重焦虑的这种感觉。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新型肺炎如何确诊!

根据第5版的新型肺炎治疗指南(试行版),对于湖北省外的患者,是如下建议的:

●首先如果您怀疑自己是疑似病例的话,要有在发病的前十四天内,与武汉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的接触史,如果发生接触的人员发热或者是咳嗽的话,要高度可疑;或者在发病的14天之前接触过确定病毒感染的人群;另外一个就是聚集性发病。如果没有这些接触史,也没有去参加过一些聚会,那么可能性就明显下降了!

●在怀疑自己是疑似病例的话,还要有一些症状(1),比如发热和一些呼吸道的症状,如干咳等。

●如果有以上两种情况也不能确定是疑似病例,必须要有一些影像学表现以及化验来支持,比如去医院进行ct检查,发现肺内有这次肺炎的一些影像学特征,比如毛玻璃影或小结节影(2),在血液检查当中发现有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轻度下降,以及淋巴细胞的计数减少(3)。


如果有流行病学接触史,那么临床表现中要有两条存在才能诊断为疑似;如果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要同时符合三项表现才可以怀疑疑似病例。

确定诊断的话,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要进行呼吸道标本的检测,检查是否出现病毒核酸阳性结果!(另一种是基因检测)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想要诊断自己是否为疑似病例,其实没那么简单,是比较复杂的!

如果您已经在家中待了14天,也没有明显的发热,情绪上感觉特别的焦虑,而身体表现上症状并不是特别的严重,而且家中的成员以及您这14天接触的人员都没有什么特殊症状的话,为什么要往自己身上安这个疾病呢?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因为焦虑或者是紧张的情绪导致出现了身体上的反应。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建议您可以尝试去看一本好书,或者是看一些好的电影,或者是追一部剧,不要再看网络上,或者是电视上的关于,这是新型肺炎的新闻,越看您会觉得越焦虑,对您整个情绪的改变以及身体症状的缓解,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如果您身体状态还可以,建议您可以通过手机上的软件,进行一些身体的锻炼,缓解紧张的情绪,这样的软件非常多,很多都适合在家中简单的进行操作。

●如果您觉得实在是心理焦虑,特别难以控制,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您的日常生活,现在去心理诊所或者去医院又害怕交叉感染,那么您可以通过网络诊所咨询一些心理医生,现在很多平台也关注到有一些朋友焦虑情绪的问题,也在邀请一些非常知名的心理方面的专家进行直播,大家可以关注这些直播或者是回看这些直播。
●如果您确实觉得症状特别疑似,不去医院做检查就无法生活了,建议您要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步行去附近的医院,或者是开私家车去附近的医院检查,而且这个医院最好不要级别太高,因为很多级别高的医院都在全力的应对肺炎疫情,发热的患者到级别高医院的几率比较大,您的目的是去排查,以解心疑,而不是为了确诊,普通医院足够了!当然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您已经在家中自我隔离了14天没有太特殊的症状,建议您最好还是不要冒这个险。还是考虑心理疏导为好!

总结

面对这次疫情,很多人,甚至医生都会产生情绪上的异常,这是非常正常的,不代表只有普通人会焦虑。

包括谢医生自己每天看着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每天看着在网络和现实当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真的也会有情绪上的改变,最近也开始尽量减少对于新闻和一些负面事件的关注,在试图多发现一些正能量的事情来化解自己的情绪!

希望那些已经在家中自我隔离了两周以上,身体上略微有一些症状的朋友,不要往自己身上安症状,可以减少对于新闻的关注,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家中的锻炼,现在我们家中网络都很发达,可以通过网络与自己的好朋友进行隔着时空的交流!谢医生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之间通过网络聚餐、喝酒,这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起码在沟通当中能缓解您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尝试网络的心理疏导,尽量把自己调整好,这样等疫情过去,才会更好的开始自己的生活,您觉得呢?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朋友家人也有这方面情绪的变化,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兄弟,你都没有说明你有什么症状。不过你放心吧!后面感染者都是比较轻微,治愈挺高。政府到时候会逐一排除的。你这样焦虑不安很容易患上焦虑症,放轻松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