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2月7日晚間美國公佈新一輪的非農數據,在非農就業人數大幅度增加超過預期的同時,非農失業率卻出現了小幅度的回升,結束了長期處於歷史低位的情況。不過這兩者的變化都在市場預期之中,沒有太出人意料,而且兩者也並不算太過矛盾。

一、非農數據並未出人意料。

第一,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並不意外。

1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達到了22.5萬人超過了前值14.5萬人,並且也超過了預期的16萬人。但其實這樣的數據波動並不算太過意外,此前市場早已有充分的準備。

第一方面,1月份的美國經濟數據都非常的強勁,ism製造業PMI結束了連續5個月低於50榮枯線的表現,強勢迴歸到50.7的數字,而其他的經濟數據也相對良好,這是因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達成所簽訂的大量訂單提振了美國經濟的情況,也讓預期有所好轉。所以在整體經濟數據都相對良好的情況下,很多分析者早就提前預估到這一次的非農數據會大幅度超預期。

第二方面,美國由於季節性的調整,在1月份時非農就業人數往往會超過預期。如下圖所示,美國在過去歷史經驗當中1月份超過預期的表現,是絕大多數的情況平均超過預期4.5萬人,這一次超過預期6.5萬人並不算太過突兀。

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第二,非農就業率的回升也可以提前估計。

雖然非農失業率已經保持了長時間的歷史低位,但是非農就業數據當中的分享卻一直有緩慢下滑的表現,雖然就業的總量沒有發生改變,但是質量已經在不引人注意的下降了。

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如上圖所示,我們通過對近期初領失業金人數變化的追蹤,可以發現最近幾個月不領失業金人數都維持在21~22萬人左右,這就說明整體的失業情況還是正在惡化的,可以判斷近期非農失業率的拐點即將出現,因此這一次非農失業率有小幅度的回升,也不算太過意外。下圖為初領失業金人數的變化與非農拐點出現之間的關係。

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第三,非農就業人數增加與非農就失業率增加並不矛盾。

由於美國的非農數據統計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非農工業人數增加與失業率增加,相互之間不算矛盾。美國非農數據的計算來自於勞動部體系的登記,這主要是前往勞動部門主動登記的失業人員與就業人員數據。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放棄了尋找工作,那麼勞動部的整體數據當中是不做計算的。當經濟短期有改善的時候,更多的人會從家中走出尋找工作,這是整體計算的基數就增加了,因此失業率和就業人數同時增加也是正常現象。

那麼,非農失業率的增加以及非農人數的提升,到底說明美國經濟是復甦還是即將衰退呢?

二、目前的數據不足以判斷經濟前景。

無論是非農就業人數還是非農失業率變化,這一次的數據都有一定的偶然性,無法驗證經濟總體走勢,無論是判斷經濟企穩回升了,還是判斷經濟進一步惡化,都還太過武斷。

第一、非農就業人數的增加偶然性較大。

這一次非農就業人數大幅度增加,其中一部分原因來自中美第一階段協定的簽訂所帶來的大量訂單,但是這些訂單實際上透支了近一段時間,中美之間可能達成的貿易,因此在1月份提振美國的經濟有一定偶然性。

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另一方面來說,如上圖,今年冬天美國天氣較為暖和,帶來了建築業的明顯增長。從這一次非農就業人數的分項當中,可以發現建築業帶來4.4萬人的就業,是就業人數增加的核心力量。所以說整體就業人數的增加有一定偶然因素。

第二,單次數據不足以證明經濟的趨勢。

無論是非農就業人數還是非農失業率,單從一次的數據中判斷經濟的走勢,都是不負責任的,我們要確定一段時間的經濟走勢,需要將近期的經濟情況連成曲線並判斷走向。而一次的數據變化並不足以說明問題。如下圖,非農失業率仍然處於低位。

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另外在非農失業率當中,從3.5%的低位升到3.6%,這0.1%左右的變化,是經濟數據中比較頻繁的,不能證明經濟更加惡化了。

所以單從這一次的數據中,很難得到具體的證據來判斷經濟到底是付出了還是惡化了,需要更多的數據加以觀察。

三、美國整體經濟仍然處於下行趨勢。

但從這一次的數據無法判斷美國經濟的走勢,但是從近期的數據綜合判斷,可以認為至少在目前美國經濟仍然處於下行階段,並且指向了未來的衰退。

第一,美國製造業的情況還在惡化當中。

在現代經濟結構當中,製造業起到了核心的地位,因此美國製造業數據的持續下滑,即將帶來未來經濟整體下行的預期。在這一次公佈的非農數據當中,可以發現製造業的就業人數仍然處於下滑當中,這就意味著美國的製造業仍然處於萎縮狀態,並且即將帶來經濟的下行趨勢。

第二,非農拐點正在臨近。

這一次的非農失業率不能說明經濟的下行,但是通過對非農前瞻指標的研究可以發現,非農數據正在逐步惡化,並可能在短期內帶來非農拐點。如下圖。

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而非農拐點的出現,就意味著整體經濟會更加的惡化,帶來未來的衰退預期。雖然非農拐點不能夠說明經濟那變差了,但是兩者之間的聯繫會帶來經濟更波動的更加劇烈,並且助推經濟的惡化。如下圖。

失業率和就業同時上升,美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第三,未來美國經濟將遭受更加嚴重的衝擊。

首先,必須要注意到美國1月份經濟數據的回暖,更多來自於中美達成的訂單支撐,但是這樣的訂單,由於美國波音客機的停產以及中國國內的原因,旅行的可能性正在變差,那麼這就帶來未來經濟數據相比1月份會有明顯的下滑。

其次,中國的公共衛生事件正在帶來對經濟的拖累,而逐步開始對全球產業鏈的衝擊,歐美製造業已經開始承受中國出產的零部件減少的影響,未來這樣的影響會逐步擴大,並在一兩個月之內,造成對美國經濟的嚴重衝擊。

所以整體來說,1月份的數據不足以讓大家更為樂觀,真正的衝擊可能會在未來兩個月之內持續到達,造成美國經濟更加惡化。

綜上,本次非農就業人數和非農失業率出現了相對的波動,但是這樣的數字並沒有嚴重超過預期,同時也不能夠算為矛盾。單次的數據不足以驗證美國經濟的復甦或者惡化趨勢,還需要繼續的觀察,就目前而言可以認為美國經濟仍然在繼續下滑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