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是一个真理,还是一个悖论?为什么?

老孙遁世无闷


这是一个真理!因为凡夫一直处在一个不停变化中,从出生、成长到衰落至死亡,生死轮回,不断变化,这就是凡夫的宿命 。



玛雅Maya281



历史逗你玩


如果理解得不错,本题目讨论的,不是“运动变化”是否绝对的问题,而是讨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句话属不属于悖论的问题。

有必要事先明确,悖论和真理,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悖论是逻辑问题;逻辑,只负责真假,不管对错——就是说,逻辑,只按照既定的逻辑规则,衡量一个判断或一个推理的外部形式上的真假,而不追究这个判断或推理的内容是对还是错。

那么,尽管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绝对,这是真理,但仅就“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句话来说,是属于逻辑悖论范畴的。

所谓悖论,全世界有极其一致的共识——这就是“由肯定其真,就推出其假;由肯定其假,就推出其真的一类命题”。

就是说,这是一类特殊的自相矛盾的命题。

这类命题,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个命题A,A蕴涵‘非A’,‘非A’蕴涵A;即A与‘非A’等值”。

本话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这句话,是符合上述公式的。把“变”代换为“A”,即可得到——

“唯一‘非A’就是A“。

你看,这不就是悖论了吗?

当然,有人会说,“不变”是一个词组,其含义不完全与后面的 “变”是反相关否定关系。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妨再带换一下,亦可得到——

“唯一‘不变化的事实’就是‘变化的事实’”。

是不是悖论呢,显然是。

前面说到,逻辑只负责形式真假,不管内容对错;而且,是由人们总结出来的逻辑规则来衡量的。这也就产生出两个问题——

第一,悖论一定和人们的语言表达有关。例如“唯一‘不变化的事实’”,这个概念有没有等价的概念呢?有,实际上,它与“毫无例外的所有事实”是等价的。就是说,有时候,换一种表达方式,悖论可以变为非悖论;反之亦然。

第二,悖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或者说逻辑现象,因而早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有了持续的研究。

举例来说,有一个悖论,与本题目所说很近似——

“所有事情都有例外”。

这个说法,从表达的内容来说,正确无疑。但是,这句话本身,包不包含在“所有事情”之内呢?在逻辑上,明显属于“由肯定其真,就推出其假”这样的命题。

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古希腊麦加拉学派的“说谎者”悖论。

转换成现代语言,其内容是——“这句话是谎话。”

即,如果它真,即“这句话是谎话”真——它是谎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假的;如果它假,即“这句话是谎话”——它就是真的,那么,这句话又成了假话。

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命题,所以被称为悖论,英语里有一个专用名词,叫“paradox”。

古希腊-罗马时期,还有过其他悖论。中世纪,也要有人提出了几个可以属于悖论的命题。

现代,罗素说的“我只为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也算一个悖论。

1926年,英国数学家拉姆齐把有史以来的著名悖论,划分为逻辑悖论(语法悖论)和语义悖论(认识论悖论)两大类。

按照他的划分,悖论问题只是逻辑问题和语义问题了。像流传很广的“费米悖论”,已经不属于悖论问题。

比较重要的悖论,属于逻辑悖论(语法悖论)的有——

1,布拉里福蒂悖论,即“最大的序数”或“包括一切序数的良序集”悖论。

2,康托尔悖论,即“最大基数”或“一切集合的集合”悖论。

3,罗素悖论,即“一切不是自身分子的集合所构成的集合”悖论——如把集合S定义为: S由一切不是自身分子的集合所组成,即任一集合A, A属于S当且仅当A不属于S。如果S属于S,则据S的定义,S就不属于S;反之,如果S不属于S,同样据S的定义,S属于S。“S属于S当且仅当S不属于S",这是自相矛盾的。

其中最难解的,是罗素悖论。

属于语义悖论(认识论悖论)的有——

1,说谎者悖论。

2,理查德悖论,即“一切可以用有穷个字定义的实数”。

第二类,拉姆齐还列举了一些,这两个最著名。

本题目说的,应该属于第二类了。

古代,研究悖论的基本都是哲学家。后来,从里面分出了一些逻辑学家。再后来,加入研究的是数学家,如莱布尼兹、罗素等。然后,又有语言学家和语义学家加入。

现在,主要在研究的,是类型论学者和集合论学者。


一老沈一


世界上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变与不变是一对矛盾,类似好和坏、黑与白、上与下等。

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首先是对立的,另外是统一的。

上和下首先是对立的,但是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下就没有上,这就是对立统一。同理,没有“变”就没有“不变”,没有“不变”就没有“变”,它们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

因此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句话是符合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而不是悖论。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和物,没有变化和运动就没有世界。

另外,矛盾双方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例如,我们驾驶汽车,方向盘随时调整是绝对的,短暂不动是相对的、暂时的。

矛盾双方的统一性还表现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好会变成坏,坏会变成好。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可以把坏变成好。同理,我们可以不变中求变,也可以变中求不变,但是变是绝对的,我们只能是因势利导,努力争取事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云门磐石


变是绝对的,不变只是相对。应该肯定这是一个真理。并非悖论。客观世界的量变和质变是有内部的矛盾引起的一种运动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有质变到量变的循环往复,而又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过程。以物理现象来说,水的汽化和结冰,溶液的沸腾或凝固,金属的溶解或结晶,电磁波的变化,红外线紫外线等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以化学现象来说,上学时学的化学周期表,表明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整个周期表都是严格按照核电荷数的多少排列的。以生物现象来说,当前我们面对着冠状肺炎的疫情,就是野生动物的细菌感染到人类的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生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以人们思维现象来说,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开始总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逐渐的达到理性认识,回到了社会实践当中去检验。提高了我们辩证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形式思维的能力。这个过程贯穿一个变的飞跃达到质的转变。变,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发展原理。符合社会发展你客观规律。符合进化论的观点。


慈音1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一切事物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这是绝对的,而绝对静止、停滞、固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既便事物的外在形态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其内部是不断变化的。所谓事物的不变,只是在某一时空阶段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事物的全部本质。


文海墨韵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人的双脚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从常理上说,人的双脚只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第一只脚踏入的河流与第二只脚踏入的河流就是不一样。

首先,第一只脚踏入的河流,要么是左脚,要么是右脚,第二脚肯定与第一脚不一样;第二,第一只脚踏入时是一个时间点,而另一只脚肯定是另一个时间点,肯定不一样;第三,第一只脚踏入遇到的水是这一团水(暂且这样说),第二只脚踏入的时遇到的肯定是另一团水;第四,第一只脚入水后踩的是这个区域的河底,第二只脚踩的肯定是另一个区域的河底,不可能重叠……

如此以来,人的双脚的确是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

同样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这是对世界的客观描述。这完全符合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稍有点物理知识的都知道,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时刻在运动着的。你认为它不动,是因为你的参照物的原因。

时间也是在物体的运动中而延长着。上一秒地球的位置与下一秒地球的位置肯定不相同,因为地球在运动着。其它的一切也不外如此,一直在运动着。

如此以来,可以说一切的东西都是在变的,所谓的恒星也是在变,没有真正的永恒不变。这样看来,“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第一个变,是说规则,第二个变是说状态,所描述的事物不一样。所以也不存在悖论。


传艺工坊


大家最好不用“真理”一词了,一旦用就很麻烦,要么加“相对”的定语,要么就要啰嗦一大堆废话解释。只需要改成“正确”,麻烦立刻迎刃而解。

之所以不用“真理”,改为“正确”,当然需要很复杂的论述。我已经多次重复过,就不再啰嗦了。“相对真理”和“正确”完全一个意思,但如果叫做“相对真理”,就必须同时说明与“绝对真理”的区别所在。不分清“相对绝对”的差异之处,就等于没说一样。

改成“正确”则不然,正确是有条件的,条件不满足时,正确就变成错误了。这最大的好处就是,随时可以认定“正确”变“错误”,只是因为条件变了而已。这种方式,不会搞乱大家的思维,让人们糊涂“相对真理”不再是“真理”又为了什么?

本题就是如此。“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很显然,这是归纳统计的结果,因为人类找到的所有研究素材,都是变化的,于是得出“变化是不变”的正确认定。

它的条件是什么?就是没有反例出现。我们研究时,必须提取素材,而提取素材的样本量一定是有限的,也就是特例,然而我们总结的规则必须是普遍性的,针对所有同类都适用的,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比如直到今天人类才刚刚走出太阳系,银河系里还有千亿个恒星系,更不要说整个宇宙了。再加上,

事物是流变的,加上时间维度,就绝不可能穷尽任何研究的对象。

说“变化是不变的”,这是现阶段的正确,因为人类还没有发现反例,一旦出现反例了,也就是这个判断错误之时了。


何处是家乡


孔子适周问礼,临行时老子对孔子讲过一段话:“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讲的这些就是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生灭轮回,体现的是自然界永不歇止的基本运动特征。所以您的问题答案是——真理。


简学话题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我信奉这是一个真理。

佛法常说无常乃有常,意思是无常才是生活的常态。

世间凡是存在的都是无常的,不是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所谓「凡是存在」的,那就无所不包,因为宇宙之间所谓的存在,有属于有形的物质存在,我们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的都是;再来就是无形的、精神方面的,也是属于存在的一种,譬如我们的思想、观念、学问、学识、念头,都不是永远如此,永不改变;我们的心念时时刻刻、刹那刹那不停的转变,我们即使拥有固定的思想观念,可是遇到某种机缘,思想观念也会改变,这是属于无形、抽象方面的无常。

那么,心外之物,譬如我们的身体,属于物质界,也是无常的,是由细胞组成,而细胞却是不停的在新陈代谢,因此我们的身体当然也会跟着无常。我们的身体从初生的婴儿体,到童年、少年,经过了青壮年,然后就会趋于衰老,甚至病变,到时候一定会死亡 ── 所谓肉体的生、老、病、死。其它譬如桌子、椅子、田地、房子等种种器具物品,时时刻刻也都在衰变当中,不可能永远保持固定的形状,这就是所谓器物的「生、住、异、灭」。

至于山河大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整个大宇宙,也都是时刻在转变衰败,最后也会趋于毁灭,这就是「成、住、坏、空」。不管是精神界还是物质界,都是无常的,人最后会死,物最后会灭,这就是无常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