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销社”要回来了?你怎么看?

又见云遮月


农村供销社回到农村是好事,放便农民农资供应,产品销售,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真正为农民服务,我支持。


孙衍永


说起供销社,我是很怀念滴。1981年的十一月,我参加了工作,在淄博市淄川区东平乡供销社。那时候只知道自己要当一名营业员了,去了以后才知道,供销社不只是买买商品,还是前店后厂。前面是门市部店面,后面是加工厂。我就被分在了加工厂工作,加工厂有一位姓刘的老师傅任厂长,手艺很巧,自己做酱油,做醋,做甜酱,腌制咸菜。做出来的商品特别受欢迎,可他的手艺从不外传,据说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后来才知道刘师傅是外聘的临时工。我分到了做醋的一组,每天两大缸醋出缸,第一波出缸的醋叫头檩醋,也就是最好的一级醋。醇香,酸酸的带点甜,浓浓的味道。出厂一角钱一斤,门市部卖一角二分前。缸里的醋流完了再加上水浸泡一小时后,再重复前边的工作,流出来的第二波醋叫二级醋,卖到八分钱一斤,后边还有一波五分钱一斤的三级醋,味道就差的远了,也怪,后边的醋比前边两波的都要酸一点,但一点粗的香味都没有了。我每次都要喝上半瓢头檩醋,时间久了至今一闻到醋味,就有糟糠味道的反射。直到一年半以后,我有一名学杂工到了会统股当了一名出纳员,以后又干统计员,物价员,人秘股文书,就是没干过营业员,用现在的话说叫不务正业吧。到了1987年的六月,调到了现在的单位,两年后,供销社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至今想起来挺怀念的,怀念那个时代人的淳朴,厚道和挣钱不多也快快乐乐的日子。


骑贱下天山


我,标准的供销学校毕业,而且毕业就分到我们县城的城关供销社,下乡赶集,扛化肥,卖电视,销煤炭,售衣服...什么都干了,可最终还是在万人皆商的大潮中,供销社走到了尽头。如果时光倒流,我还是想回去感受一下,那青春岁月中度过的供销社。2017年,我回老家陪儿子高考的那段时间,组织了一次供销社老同事聚会,建了我们的同事群。看到单位的吴会计,快八十了过去参加,当时最年轻的小姑娘抱着儿子参加,也40多了。很多十多年未见的大姐见了面相拥而泣。大家举杯共饮,一起怀念过去,看着如此祥和热烈的气氛,看着老同事们对我的认可,我比什么都高兴,离开家乡17年,漂泊在外的我能回家完成大家相聚的夙愿,内心颇受安慰,终于做了一件实事[捂脸]







伊顺孙哥


供销社是我读小学时最难忘最喜欢去的地方,满满的回忆!一瓶墨水,一张白纸,一只铅笔,一块橡皮,一根冰棒,一块糖块……都是拿一枚枚硬币买来的,感觉那个时候一角钱就能买好多东西,物价很低,钱也好使,家里没钱买灯油、咸盐时也可以用平时积攒的鸡蛋去换,所以小时候想吃一个煮鸡蛋都是一种奢望……[捂脸]


雨露杂谈


供销社听起来很亲切的名字,是小时候最愿意去也必需去的地方。

家里的油盐酱醋茶以及煤油等生活必需品,只有到供销社才能够买到。

生产队种地所需的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也是到供销社购买领取,在计划经济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提出供销社要回归这一问题,这要从供销社的下列职责说起:

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维护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协调同有关部门的关系,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业务活动,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生活必需品方面。农村联产承包初期,“代销店”发展到了每个村庄,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农闲时间经营,刚开始还到供销社进货,后来直接到县城的批发市场拿货,因为价格低、农民信任,慢慢的供销社失去了农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失去了这块市场的供销社到2000年左右大多入不敷出,经营困难,职工下岗,靠变卖资产度日。

农业重要生产资料方面。以前,化肥、农药以及塑料薄膜等重要生产资料,生产厂家根据计划将这些物资交给供销社专营,其他地方买不到。

随着这些生产资料的放开,供销社失去了统购统销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门市部开始售卖这些东西。

他们大多是下岗的供销社职工,挂靠着供销社这块金字招牌,干着自己的买卖。不再从供销社进货,即使想进货供销社也没有货源,于是进货渠道五花八门,质量得不到保障。

前期省供销社做客“问政山东”,问政记者发现了很多问题,挂供销社牌子的商店,没有跟上监督管理,导致坑农、伤农问题发生。

供销社回归是一件好事,农产品购销、生火必需品这些已经形成了很规范的产供销市场体系,没有必要再次介入。

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应该统一购销,生产厂家可以直接对接供销社,供销社无差价的经销,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好农业。


奋斗幸福515


农村供销社要回归,这是一件可喜的事。说明农村这一广阔市场一直被挖掘,农民的生产生活一直被关注。把这事做好,对乡村振兴的实施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但因供销社这一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今天的归来肯定不能再按照过去的模式出现了。把这好事办好至少要实现这么几个目标:

一是要坚持初心不改。供销社诞生之处是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所以,这个初心不能变。按照乡村振兴的规划,供销社要在农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要保障农民的利益,要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经济效益摆第二位。

二是要实现创新。在供大于求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供销社要以“互联网+农业”科技平台的形式进行推广,且要按照向农民价格和利益倾斜的方式将农民和其他群体进行区分,将国家的相应的农业专项补贴资金融合起来。真正实现“便利、快捷、惠农”目标。

三是要实施严格监督,把好事办好。供销社具有先天的政策优势和流量优势,市场容量巨大,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利益分割和侵占问题,由此也就会出现安全把控不严(农资的质量和价格等)以至出现腐败问题。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将国务院今年将要全面实施的“好差评”制度落实到位,杜绝一切漏洞,切实把好事办好。

UKola瞭望哨关注“三农”,一直原创探讨,请关注评论。


Ukola瞭望哨


不必要了。

供销社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统购统销的历史产物。那时侯,农村大部分物资都由供销社垄断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准经营。当时有一句流行的顺口溜"食品公司油噜噜,供销社花噜噜噜,粮食公司的饱嘟嘟,人民教师灰噜噜"。垄断产生特权,特权产生腐败。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允许个体,集体办公司发展市场经济,允许竞争,这么一来,供销社经营就一路下滑,因为供销社没有竞争力。前2年,我们对县级供销社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过调研,大部分供销社已经老化,有的通过股权改革的方式改给私人经营,有的靠卖资产地皮过日子,有的已破产,供销社所占的资源特别好,但是现在没有很好的政策和人才来激活这些资源。

我认为农村市场靠的是电商+快递+合作社,或者"电商+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供销社做不了这些事了。


飞飞猫说话


这是不可能的。农村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农村经济的中心,国家限量供应品的供应;农村的农副产品的收购,都是要通过农村供销社来进行。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多渠道进行,国家没有计划产品供应,也不进行农副产品的收购,现在农村人也比较少,农村供销社能生存吗?


崔老大245331624


供销社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在村子里,离老远都能闻到供销社里特有的味道!煤油、食用油、酱油、醋、咸菜、糖果、点心等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那是老百姓经常打交道的社,离不开的社!

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都拿点破铜烂铁去供销社卖点钱,买几挂鞭炮,一个一个点着放,很是满足!

这只能是个回忆了!

供销社不可能回来了。现在个人批发零售点太多了,还有大型的购物中心,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了。供销社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


择邻山庄庄主


不太看好!供销社的本质是“以民办(合作社)的名义搞的地方国营(集体)商业企业”,主要业务是向农村老百姓销售日用品,附带业务是收购部分农产品、销售一部分农资。供销社能够生存的前提是没有私营商业。现在私营商业已高度发达,供销社不搞承包经营肯定干不过私营商业,搞承包经营不过是为一部分人创造了一个发财致富的机会!所以如果真的想为农民办实事的话,不如恢复政府投资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所有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全部保证质量,以补贴后的价格卖给农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